sponsored links

“我這輩子就是為研究藏藥而生”——記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魏立新

原標題:“我這輩子就是為研究藏藥而生” ——記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魏立新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我這輩子也許就是為研究藏藥而生。”說這句話的人叫魏立新。高高的個子,溫文爾雅,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長時間在青藏高原從事藏藥研究。

魏立新有個宏大的理想,希望自己為之奉獻終身的藏醫藥研究能夠造福於中國乃至世界人民的健康事業。

1987年,魏立新考入北京農業大學生命學院微生物專業。他說:“直到今天,我都不後悔自己當年的選擇,因為那是我夢想開始的地方。”

1991年,魏立新進入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工作。1993年,魏立新開始跟隨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張寶琛研究員,作“塞隆骨”的質量標準研究,他大膽創新,經過一年多的不懈努力,使用特有的氨基酸去定量膠原蛋白,使“塞隆骨”的質量標準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塞隆骨”是一種治療風溼病的特效藥,“塞隆骨”及其系列產品的研究成果,先後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三等獎、中國科學院及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至今已經產生了數以百億計的經濟效益。



魏立新和他的團隊在野外實地研究。本人供圖

如果說“塞隆骨”是魏立新藏藥人生的起點,那麼起源於印度的藏藥材“蒂達”在中國的成功引種栽培,則成為他人生座標上的重要標記。

“蒂達”是藏語中對印度獐牙菜的稱呼,是藏醫中用來治療肝病的首選藥物,僅在尼泊爾、印度有分佈。藏醫用其入藥1300多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藏藥標準》收載的200個成方製劑中,有30個處方使用蒂達,佔總方劑的15%。但隨著使用量、使用頻率的快速增加,蒂達的野生資源面臨枯竭。因此,國際上開展了蒂達人工栽培的大量研究,但當時人工栽培的種子出苗率等問題始終得不到解決。

2004年,為了實現在中國對蒂達的引種栽培,魏立新帶著團隊去尼泊爾尋找蒂達並採回種子,經過艱難的研究,歷經無數次失敗後,終於在溫室中完成蒂達種子萌發、出苗、抽薹、開花、成株、開花及病蟲害防治等關鍵技術研究,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完成了該植物的人工栽培實驗。

魏立新的秘訣在於把種子一顆顆地挑出來。蒂達的種子很小,一千顆種子才相當於一粒小麥,也就是說一千粒種子僅有25毫克左右。這麼小的種子撒入土中,用肉眼根本無法觀察。如果土壤不平整,對於種子來說就相當於落入了萬丈深淵,根本無法生長“。很多人沒有種植成功,是因為不知道種子的真實大小。”魏立新說,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一開始決定從事藏藥研究時,我的導師曾告訴我,統一藏藥標準幾乎是件不可能的事,但我看到其對藏醫藥發展的重要意義與創新的機會時,決定迎難而上。”魏立新說,他當時的志向就是統一藏藥標準,用現代科學方法解釋藏藥的有效性,讓藏藥走向世界。

苦心人天不負。2014年,在青海省科技獎勵大會上“,藏藥安全與質量控制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專案榮獲青海省科技進步一等獎。藏醫藥研究領域榮獲青海省科技進步獎項,並不是第一次,但這次意義格外不同。

“中醫藥走向世界,人家不承認,認為重金屬超標。藏醫藥走向內地,很多人也不接受,說全是礦物藥和重金屬,不敢吃。”說起當時藏藥所處的尷尬境地,魏立新直指要害。

多少了解點藏醫藥的人都知道,重金屬在藏醫藥中的運用非常普遍“。佐太”被視為藏藥中的至寶,其秘而不宣的炮製工藝讓藏醫藥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事實上,它是歷代名藏醫透過對水銀進行特殊炮製加工而得到的具有奇特療效的製劑,也是生產“七十味珍珠丸”等珍寶類藏藥的主要原料,但就是這眾藥之王,重金屬含量“超標”。

藏醫藥歷史悠久,在上千年的臨床實踐與應用中,很多藏藥製劑並沒有顯示出其明顯的毒性。但時代發展至今,市場對藏藥的要求越來越嚴格,由於重金屬超標問題,藏醫藥發展曾一度舉步維艱。

“重金屬超標,超的是什麼標?”作為多年從事藏醫藥研究的科學家,魏立新有點兒憤慨“,是以西方對食品的標準來要求我們的藥品,才會有這麼大的問題。”

“佐太”炮製工藝闡述的難點,一是輔料,二是程式。傳統工藝中,佐太的炮製有70種輔料之多,經藏醫院老大夫鑑定合格的輔料都被送往魏立新團隊的實驗室,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分析成分,得到成百萬的資料需要整理歸納、分析,工作量之大,常人難以想象。“70多種輔料,除了幾種動物的之外,其它植物的都基本搞清楚了。”魏立新坦言,傳統炮製工藝有合理的部分也有不合理的部分,需要從科學角度出發,審慎地做出解釋。

有了對“佐太”輔料及其炮製工藝的科學性闡述,魏立新及其科研團隊接下來的工作,就是整合藏藥產品的質量控制技術,幫助企業制定標準,規範藏藥生產。專案團隊制定並由省藥監局頒佈藏藥材炮製規範品種244個,制定與提高國藥準字號企業標準97項。這兩個資料對於藏藥生產企業,無異於插上了一雙騰飛的翅膀。

“西醫在朝,中醫在野,民族醫藥流落在江湖。”魏立新用這句話概括了包括藏醫藥在內的民族醫藥當時的發展現狀。作為民族醫藥領域的科學家,他的工作就是要利用科技手段解釋清楚藏藥的安全、有效和可控性問題“。藏藥安全與質量控制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榮獲青海省科技進步一等獎,這是藏醫藥研究近20多年取得的成果。

30年來,魏立新立足青海高原,攻堅克難,積極研發、傳承中藏藥精髓,在守正創新中不斷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

針對制約中藏藥行業發展的重金屬安全性評價、整體質量控制水平提升、傳統複雜炮製工藝闡述三大難題,創造性運用同步輻射等尖端技術,階段性解決了微量重金屬體內定位的世界性技術難題,建立了“結構—劑量—時間—狀態—配伍”與毒效關係的重金屬安全性評價新模式,在藏藥安全性評價新理論建立與質量控制關鍵技術創新方面均取得突破性進展。同時,為青海藏藥企業制定51項國藥準字號標準。

未來,將以推動我省中藏藥和冬蟲夏草產業升級為目標,透過攻關汞、砷等重金屬有效性評價技術難題,為保障與帶動青海牧區鄉村振興與農牧民增收,探索新思路,尋找新辦法。(倪曉穎 解立紅)

來源:青海日報

分類: 科學
時間: 2021-10-06

相關文章

中國被毛孢多糖免疫調節活性研究取得進展
冬蟲夏草分佈於青藏高原及其周邊地區,為麥角科真菌冬蟲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 (Berk.) 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蟲幼蟲上的子座和幼蟲屍體的乾燥複合體.中國被毛孢(Hirs ...

動物過冬各出奇招?鼠兔的卷王行為來了……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王德華(山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資訊中心 青藏高原的冬天非常嚴酷,高寒低氧,食物還很缺乏,如此嚴酷的環境對動物的生存是嚴酷的生理學挑戰. 為了過冬,動物 ...

綠色分子印跡技術研究獲進展

綠色分子印跡技術研究獲進展
分子印跡技術是模擬抗原抗體或酶與底物特異性結合原理的多學科交叉技術,因其構效預定性.識別特異性和應用普遍性等特點,被廣泛用於分離純化.仿生感測.模擬酶催化.人工抗體.環境保護和食品安全等領域.隨著分子 ...

3位院士作序,該書的出版是我國礦物學研究和教學的一件大事

3位院士作序,該書的出版是我國礦物學研究和教學的一件大事
成因礦物學是現代礦物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礦物學向不同領域拓展的根基.它研究礦物與礦物組合的時空分佈.礦物內外屬性間的關聯.礦物形成與變化的條件和過程.礦物與其介質間的相互作用及相應的宏微觀標誌.礦物成 ...

專家談持之以恆加強基礎研究:一次精彩勝過無數次平庸

專家談持之以恆加強基礎研究:一次精彩勝過無數次平庸
科技日報記者 張蓋倫 在四代人的努力下,位於四川稻城的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中文名"拉索")已經開工建設,並且產出了亮眼的科學研究成果. 9月18日,在主題為" ...

風電場會影響氣候環境嗎?一項歷時15年的監測研究告訴你答案

風電場會影響氣候環境嗎?一項歷時15年的監測研究告訴你答案
風能是可再生的綠色能源,全球風電場的規模和數量正在快速增加.過去十餘年中,中國開發了全球約35%的風電裝機容量.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聯合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等單位,對河北省尚義縣一大型陸地風 ...

每人獎300萬元!近日,50位青年科學家榮獲重量級大獎

每人獎300萬元!近日,50位青年科學家榮獲重量級大獎
在近日揭曉的2021年"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中,50位青年科學家上榜,長江大學校友趙亮名列其中,未來5年內每人將獲得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 "科學探索獎" ...

改造釀酒酵母,合成玫瑰精油
來源:科技日報 植物揮發性萜類(PVT)是鮮花.水果和蔬菜中風味.香味物質的主要組成成分,其中包括人們熟知的啤酒花精油.玫瑰精油等等.目前,PVT類化合物超過1.8萬種,絕大部分為單萜和倍半萜化合物, ...

追沙30年 讓敦煌鳴沙山“鳴”聲再起

追沙30年 讓敦煌鳴沙山“鳴”聲再起
屈建軍在沙漠里科考.受訪者供圖 鳴沙山月牙泉.受訪者供圖 無論是<大唐西域記>裡的"歌哭之聲",還是清代詩人朱坤筆下"初聞殷殷繼咚咚,餘音似與宮商配" ...

@人類朋友,早已長相廝守,但你瞭解我們嗎?

@人類朋友,早已長相廝守,但你瞭解我們嗎?
來源:人民網-強國論壇 原創稿 新物種的發現與保護是生物多樣性工作中的重要一環.在今年生態環境部組織開展的全國生物多樣性調查與評估工作中,累計發現包括金江壁虎.梵淨山紅菇等73種新物種. " ...

跨世紀的尋找!國寶《永樂大典》是否藏在嘉靖皇帝永陵?

跨世紀的尋找!國寶《永樂大典》是否藏在嘉靖皇帝永陵?
"1999年秋,北京."以寫重大考古發現和和文物古蹟著稱的著名記者曹家驤寫到: 我又一次來到北京昌平天壽山腳下. 作為燕山餘脈的天壽山,蒼松翠柏,鬱鬱蔥蔥.這裡,因為棲宿著明王朝除 ...

早讀|不依賴植物光合作用!中國突破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澱粉技術

早讀|不依賴植物光合作用!中國突破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澱粉技術
早上好!上觀新聞『早讀』來啦!2021年9月24日 星期五 農曆八月十八上海晴到多雲,24~32℃ §今日關注 ▌我國科學家突破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澱粉技術 ※以二氧化碳為原料,不依賴植物光合作用,直接人 ...

開啟藏北高原史前藝術寶庫 納木錯環湖科考有哪些新發現?

開啟藏北高原史前藝術寶庫 納木錯環湖科考有哪些新發現?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青藏高原分佈著青海湖.色林錯.納木錯等著名的高原湖泊和冰川.河流,它們既是高原生態保護的重點,也是孕育青藏高原古代文明的搖籃. 在中國考古學誕生100週年之際,今年8月,長期從事 ...

河南發現的這種鳥,天生反骨!與恐龍一起滅絕

河南發現的這種鳥,天生反骨!與恐龍一起滅絕
科技日報記者 喬地 一種在6600萬年前與恐龍一起滅絕的原始鳥類--反鳥,在河南被髮掘出一件儲存完好的骨骼化石.這架反骨骼化石,距今7000萬年. 10月9日,是紀念反鳥骨骼化石的發現者之一.對河南古 ...

中國首臺地基行星望遠鏡落地青海冷湖
中新社西寧10月10日電 (孫睿)10日晚,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冷湖行星地質觀測中心在青海冷湖賽什騰山完成了首臺口徑0.8米的行星大氣光譜望遠鏡(PAST)安裝,標誌著中國首臺地基行星望遠鏡 ...

牛奶、牛羊肉大量進口,國內生鮮乳供需嚴重失衡,我國草食畜牧業該如何發展?

牛奶、牛羊肉大量進口,國內生鮮乳供需嚴重失衡,我國草食畜牧業該如何發展?
本文刊載於<中國科學院院刊>2021年第6期專題"生態草牧業高質量發展" 賀志雄1,2 周傳社1,2 王 敏1 楊 果3 鍾榮珍4 焦金真1 湯少勳1 譚支良1,2* ...

研究:生男生女,父親基因決定

研究:生男生女,父親基因決定
英國的一項研究發現,兄弟多的男性更可能生兒子,而姐妹多的男性則更可能生女兒. [Photo/Pexels] A Newcastle University study involving thousan ...

亞太菸草減害倡導者聯盟:各國電子煙案例研究打破世衛組織謊言

亞太菸草減害倡導者聯盟:各國電子煙案例研究打破世衛組織謊言
藍洞新消費報道,9月18日訊息,據外電報道,亞太菸草減害倡導者聯盟 (CAPHRA) 表示,那些遵循世界衛生組織指南的人繼續經歷與吸菸有關的過度疾病和死亡,採用漸進式減少菸草危害政策的國家正在享受吸菸 ...

亞熱帶農業小流域大氣活性氮排放、沉降與收支研究獲進展

亞熱帶農業小流域大氣活性氮排放、沉降與收支研究獲進展
大氣活性氮排放與沉降研究對於揭示大氣活性氮的源與匯有重要意義.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畜禽養殖數量.化學氮肥使用量以及化石燃料消耗量不斷增加,排放到大氣中的氨氣(NH3)及氮氧化合物(NOx)也呈持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