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單親家庭的教育優勢

唐曉敏

  近些年,隨著單親家庭的增加,人們對單親家子女教育問題有了更多的關注。但就目前說,有關研究似乎顯示出誇大單親家子女“問題”的明顯傾向,甚至將單親家庭子女說成一無是處。如有人認為單親家庭子女“人際交往意識淡漠,交往傾向表現為被動,交往心理不正常,被人理解和接納的程度低,交往水平較低,缺乏溝通、協作能力,社會性發展不良”。有人說單親家庭兒童“情緒變化激烈,喜怒無常,……品質較差,表現在學習和做事缺乏自覺性和獨立性,行為散漫,固執己見,不能自制,放蕩不羈”,甚至說他們“對事物的分辯能力、記憶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等各方面的認知能力 都較差。多數人不關心集體,不愛參加集體活動,不愛交際,較孤僻,冷漠,,“不尊重老師,欺負同學,撒謊欺騙,不服管教。”認為單親家庭兒童“在性格發展上的缺陷主要表現為自卑,性格孤僻,自制力差,意志薄弱,喜撒謊、欺騙,冷漠、焦慮等。”有些研究者更是將單親家庭子女與犯罪相聯絡,斷定“問題少年多出自單親家庭” ,“家庭破裂與青少年犯罪有直接的因果關係。”有人說:“調查顯示八成失足青少年來自單親家庭 ”,也有人說:“九成‘問題少年’出自單親家庭:在超低齡犯罪中,單親家庭的孩子竟佔90%。” 有研究者在訪談中談的是“如何避免單親孩子人格缺陷”,似乎單親家庭的孩子必然有著“人格缺陷”。

  這些“研究成果”,雖然本意是“為孩子好”,但其客觀效果卻是對單親家庭子女產生不利的影響。如有的學校竟然拒收親家庭子女,理由是“現實生活中,80%的‘問題學生’是單親家庭子女”,《華西都市報》曾連續追蹤報道了“四川某外國語學校在招生中拒收父母離異學生、並要求就讀該校的所有學生的家長與學校簽訂學生在校期間不能離婚的協議,如父母離婚,學生必須轉學”一事,引起全國數十家媒體的關注。

  因此,有必要對單親家庭子女教育問題重新審視。我們發現,單親家庭對子女的影響是複雜的,多方面的,就子女教育而言,單親家庭對子女的成長有不利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即是說,單親家庭有其教育優勢。

  

  古今中外教育史表明,單親家庭子女成才,是歷史上不可忽視的現象。也就是說,對於子女成才來說,單親家庭不僅有負面的因素,同時也有正面的因素。

  在我國曆史上,一個重要的教育現象,即寡居的母親撫育孤子成材,也就是單親家庭子女成才。出身於單親家庭的傑出人物至少有:孔子(2歲喪父),孟子(早年喪父),張衡(幼年喪父),王充(少年喪父), 嵇康(早年喪父),陶淵明(7歲喪父),禪宗始祖惠能(2歲喪父),(14歲喪父),韓愈(二歲喪父)、歐陽修(早年喪父),周敦頤(少年喪父),范仲淹(兩歲喪父)成吉思汗(8歲喪父)現當代作家中,出身於單親家庭的也不少,如魯迅、胡適、郁達夫、巴金、老舍、茅盾、丁玲、田漢、夏衍、沙汀、廬隱、路翎等,錢穆,都是從小喪父,寡母將其拉扯大。蕭紅則是七歲喪母,祖父把她帶大;朱湘從小父母雙亡,由其兄撫養;馮至九歲喪母,蕭軍七個月喪母,吃百家奶長大。

  外國也是如此:釋迦牟尼、穆罕默德、 耶穌、亞里斯托德、哥白尼(10歲喪父),牛頓(遺腹子)馬丁•路德(早年喪父),麥克斯韋(9歲喪父),叔本華(17歲喪父),拜倫(3歲喪父),安徒生(早年喪父),格林兄弟(早年喪父),馬克吐溫(12歲喪父),愛默生(幼年喪父),莫泊桑(10歲父母婚,隨母),尼采(早年喪父),紀德(11歲喪父),霍桑(早年喪父),高爾基(4歲喪父),卓別林(1歲父母離婚)門捷列夫(13歲喪父),加繆(1歲喪父),薩特(2歲喪父),川端康成(2歲喪父3歲喪母)大江健三郎(9歲喪父)。

  這告訴我們,單親家庭子女不但不像現今某些研究者所認為的那樣,必然會成為“問題少年”甚至走向犯罪,相反,倒有許多傑出者。對他們來說,單親家庭起到了正面的作用,成為其成才的有利因素。

  

  單親家庭的教育優勢,首先就表現為,這樣的家庭讓孩子從小就面對逆境,在逆境中成長。

  人生有順境也有逆境。一般說,順境意味著幸福如意,逆境意味著不幸乃至苦難。但就人的成長、發展來說,順境與逆境實際上各有其意義。甚至可以說,人的許多品質,倒是在逆境中才更容易形成。如諸葛亮,人們都知道“諸葛一生唯謹慎”,當然,他不光是謹慎,同時也具有非凡的堅持力與自控力。為什麼他有這樣的性格特點?有研究者認為,這就與他的人生經歷有關。諸葛亮早年喪母、喪父,他正是在生活逆境中形成其行事謹慎的性格。同時,對於一個家庭勢力可以依仗的年青來說,成就功業很難一蹴而就,這就要求他必須具備非凡的堅持力與自控力。

  現代的各個領域中成才者也往往是如此。即是說,他們不是在順境而是在逆境中形成其有利於其成功的品質。

  據有關材料,美國資本主義發展初期的富翁,有相當多的人即出身於單親家庭。香港十大首富,也是幼時家境貧寒者居多,而且其中不乏自幼喪父或父母離異的。他們童年時期的生活環境,客觀上形成了他們自促奮進的性格。因無人可依賴,較早形成了自立、自主的意識。如李嘉誠自幼喪父,家庭貧苦,母親起早貪黑,含辛茹苦地操持家務,撫養家中幼兒。他在母親的教育下,養成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品質。這是他日後成功的重要因素。曾憲梓與李嘉誠相似,他也是幼年喪父,形成了勤勞善良、吃苦耐勞的性格。日本的松下幸之助也是十三歲喪父。

  政界也同樣如此。如美國總統林肯年少喪母,父親是一個伐木工,家境的貧寒使他沒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但他自學成才,後來成為美國曆史上一位偉大的政治家。

  溫斯頓•丘吉爾曾說:“著名人物通常是不幸童年的產物。在缺乏對目標的無情恪守和不息的天生智慧的情況下,宏偉大業是很少能實現的,為了這種恪守和智慧,童年環境的強烈壓抑、不幸的悲痛、輕視和奚落的刺激都是必需的。”他指的主要是政治家。丘吉爾本身就出生於一個不太正常的家庭:他母親第一次再嫁,繼父比丘吉爾只大兩個星期;第二次再嫁,繼父比丘吉爾倒小三歲。

  有人經研究發現:英國首相中,有多至61%的首相童年遭受雙親一人亡故,由此認為:童年“正常感情”的缺乏刺激了不同尋常雄心的成長或在某種意義上是不尋常雄心的原因。在家庭圈子中被剝奪了愛的兒童追求政界的權利和得寵。

  同樣的情況也存在於科學家的成長經歷中。有研究者隨意選取96名科學家,然後再經過查驗:這些人中誰在童年失去了親人,誰在成年失去了親人。結果,有39•6%的科學家在童年(15歲前)至少失去了父親或母親。著名美籍華裔學者、大數學家丘成桐也是早年喪父,家境清貧,但學習勤奮,後來被陳省身所注意,破格錄取為研究生。在陳省身的指導下,僅用2年時間取得了博士學位。他25歲任副教授,28歲升為正教授。後來成為斯坦福大學和普林斯頓高等學術研究所的終身教授。

  大教育家中,許多人童年也有過不幸經歷。如:瑞士大教育家裴斯泰洛齊5歲喪父,在母親的撫愛下長大。德國大教育家福祿培爾不到一歲母親去世,後來父親再次結婚,但他沒有得到後母的愛。日本政治家、教育家福澤諭吉出身於單親家庭。因家境貧寒,母親無力顧及子女教育,他十四五歲時才入村塾。日本教育家小原國芳11歲時母親因操勞過度而病逝,兩年後父親也去世了。中國現代教育家陳鶴琴6歲喪父,8歲入私塾,15歲由姐夫資助入杭州蕙蘭中學。啟功1歲喪父,10歲時又失去曾祖父、祖父。他曾說自己是“中學生,副教授”,完全是在逆境中自學成才。

  

  單親家庭環境,對兒童形成某些特殊的心理品質有所助益。

  我們發現,在文學藝術活動領域,單親家庭出身者相當多。現今港臺文藝界明星中,許多人出身於單親家庭者眾多。如張柏芝和梁詠琪上小學時父母離異。李玟是遺腹子,蕭亞軒上幼兒園時父母離婚。張曼玉、關之琳、梁朝偉、周星馳、伊能靜、范曉萱……也都來自破碎家庭。還有,言承旭、周渝民、朱孝天和吳建豪這4個帥氣十足的F4,竟然都是單親家庭長大的。

  外國文學史上,但丁、薄加丘、莫里哀、斯特林堡等等都出身在殘破家庭。左拉7歲喪父,莫泊桑童年時父母分居,托爾斯泰1歲母親去世,9歲父親去世。達•芬奇母親早逝,由祖父撫養長大。蘇里柯夫11歲父親去世。列維坦少年時父母先後去世。拜倫3歲喪父。馬克•吐溫童年父親去世。安徒生11歲喪父。葛麗泰•嘉寶14歲喪父。英格麗•褒曼3歲喪父,12歲喪母。卓別林、鄧肯、索菲亞•羅蘭、日本的山口百惠都出身於單親家庭。

  有研究者對20世紀傑出人物的研究結果表明,相對於那些成為科學家、物理學家和政治領袖的人來說,成為作家、畫家、音樂家和演員的人中經受家庭創傷的人更常見。百分之八十九的小說家和劇作家,百分之八十三的詩人和百分之七十的藝術家童年時家境艱難,而科學家中這個比例僅為百分之五十六。把諾貝爾科學獎得主和文學獎得主做比較也可發現同樣的差別,那些文學獎得主更多地來自不穩定的家庭環境。文學獎得主在童年喪親者比科學獎得主高8倍。

  為什麼在文藝界,單親家庭子女有這樣高的“成才率”?恐怕,要考慮到,單親家庭具有某些因素,對藝術家成長是有利的。

  一是這樣的家庭促成了他們敏感的氣質,而這正是藝術活動所需要的。許多單親家庭的孩子童年時沒有了父親,這些孩子倍感人世辛酸苦難,這使他們幼小心靈多了許多細膩、敏感。研究單親家庭時,許多人提出,單親家庭的孩子往往是敏感的,並且把這一點視為單親家庭孩子的缺陷。但實際上,敏感並不是一種缺點。對某些領域的工作而言,這倒是一種長處,甚至是應具備的條件。

  二是單親家庭中,孩子往往不得不很早就獨立,走向社會,從而有了豐富的人生經驗。如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由於他早年喪父,十二歲就流浪,自謀生計,曾一度在密西西比河上當水手和領航員,有了多方面的社會經驗。高爾基更是如此。他是把底層社會的奮鬥經歷看作是自己的“大學”的。自然,這不僅僅是有了豐富的經驗,更重要的是,他們對人生有更深切的體驗。如魯迅少年父親因病去世,家庭陷入困境,後來他在《吶喊自序》中說:“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麼,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

  許多藝術家、文學家童年時,家庭很不正常,而他們父母早逝也與此有關。如韓愈,他的哥哥比他大三十多歲,他們不會是一母所生;而他的父親又在他三歲時就去世了。白居易父親比母親大26歲。後來他母親得了精神病。歐陽修的父親比母親大二十九歲,他五歲父親去世。明代的徐文長也是這樣。他比長兄徐淮小33歲,比二兄小20歲。他是父親老年生育的孩子,又處於家庭最富裕的時候,誕生後受到優裕的待遇。但他剛過百日,父親即因年老衰病而逝世,徐家的家務遂由徐文長的嫡母苗夫人主持。他10歲時,由於長兄徐淮經商折了資財,苗夫人把徐文長的生母給遣送出門了。不難想像,如上所述家庭的孩子,其內心世界肯定與他人有異。首先是,這樣的經歷使得他們情感變得豐富,其次,他們沒有父親可以依靠,只能憑藉自己努力,養成自我奮鬥的精神。另外有一點也不可忽視,即沒有了父親,固然缺少了人生的導師,但同時,也可能讓他們不受父親思想的束縛,而面對現實的刺激,可能形成獨立的乃至叛逆的性格特點。韓愈的獨立精神就很強,他在《伯夷頌》中說:“士之特立獨行,適於義而已,不顧人之是非,皆豪傑之士通道篤而自知明者也。”這正是夫子自道。

  有些家庭充滿矛盾衝突。如拜倫父親約翰生前賭博成癖,債臺高築,因而家庭不和,爭吵不休。拜倫剛剛記事時,他所看到的家庭生活場景,就是父親追打母親,可以說他從小沒有父愛,也沒有母愛。高爾基的情況與此相似,他5歲時父親去世,母親帶他回外公卡希林家,而這個家庭中“胡作非為,欺凌弱小,酗酒打人”是司空見慣的。後來,高爾基回憶起卡希林家的生活,說這種生活“彷彿是由一個善良而極端誠實的天才美妙地講述出來的一個悲慘的童話。”但家庭的矛盾衝突對未來的藝術家的精神成長來說,也不完全是壞事。對此,法國作家莫洛亞寫到:“一個幸福的孩子只是簡簡單單地生活,從父母那裡接受種種真理,但一個在吵鬧中長大的孩子則要對他的父母作出評價,樹立起關於世界的想象力。”

  未來的藝術家童年時還往往有其他的異常情況。如許多藝術家童年時被寄養在他處,等於是失去了他的親人。如現代詩人艾青出生後,算命人說他“克父母”,因此把他送出家門,由一個名叫“大葉荷”的貧苦婦女在哺養。德國詩人海涅家境不很富裕,青年時代他被寄居在漢堡的伯父家裡。司湯達早年喪母,7歲時,父親將他送到一位牧師家裡寄養。日本的夏目漱石上有三個姐姐,四個哥哥,家境已經衰落,他生下來不久,就被寄養給一對靠賣舊傢俱度日的貧窮夫婦。芥川龍之介出生了後9個月,就因母親精神錯亂而寄養於舅舅芥川家。後被舅舅收為養子改姓芥川。

  這些單親家庭及非常態家庭的孩子,因經濟的和其他原因,許多物質的需要往往得不到滿足,但這有可能也對他們有著有利的一面,即使他們耽於幻想。心理學研究認為,幻想與個體的缺失狀態有關。按弗洛伊德的說法:“一個幸福的人從來不會幻想,幻想只發生在願望得不到滿足的人身上。幻想的動力是未被滿足的願望,每一個幻想都是一個願望的滿足,都是一次對令人不能滿足的現實的校正。”“願望……利用一個現時的場合,按照過去的式樣,來設計未來的畫面。”人們無法消除現實生活帶來的苦惱時,才藉助於幻想來擺脫。藝術家童年往往如此。如巴爾扎克父親比母親33歲,母親也不喜歡這個孩子,他童年十分孤獨,在孤獨寂寞中養成喜歡幻想的性格。馬爾克斯兄妹達15人之多,於是從小就被寄養在外祖父家裡,他在聽祖父講故事中形成愛幻想的習慣。不難看出,這種富於幻想的性格特點,也是有助於藝術活動的。順便說,今天都市家庭中,剛剛富裕的父母對孩子所有的需要都立即給予滿足,這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人的成長需要“延遲滿足”,盼望的過程對孩子的精神成長是有意義的,而“缺乏”則是人的重要能力即想像、幻想能力形成的必須條件之一。

分類: 教育
時間: 2021-10-05

相關文章

單親家庭的女孩心裡有哪些特點
單親家庭的女孩心理主要表現出以下這些特點: 1.缺乏安全感 女孩面對的最大問題,是她缺乏安全感.原本對女孩子來說,最真實的安全感,來自於她父親的雙臂,和寬闊的胸懷.而她的父母離異,通常情況下,是她的父 ...

離婚帶著孩子,選擇單親家庭or再婚,哪種情況對孩子成長有利?
如今,有很多孩子並不是由親生父母帶大的.這裡主要指的是這樣的家庭:父母離婚.父母一方或雙方死亡.未婚夫妻,或親生父母由於各種原因無力照顧孩子. 當為了這些孩子而建立了新家庭時,這些家庭被稱為繼養.領養 ...

家庭是教育的根基——孩子幼時學習國學經典,奠定一生儒雅人格

家庭是教育的根基——孩子幼時學習國學經典,奠定一生儒雅人格
前些天,刷到一個影片,一個9歲的小女孩在舞臺上的分享,讓臺下所有的觀眾不禁為她鼓掌,表現出了讚歎,連主持人也誇她靈動機智.活潑和謙虛有禮. 節目中來自天津的李尚容5歲時就已經認識4000多字,熟練&l ...

父母要重視家庭科技教育

父母要重視家庭科技教育
翻開人類歷史發展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教育問題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究其原因,是因為人類從沒有像今天這樣清楚地認識到教育對於社會發展與進步的重要作用.當新世紀的鐘聲響過之後,人類社會就步 ...

人口危機:男女失衡、家庭分裂,中國農村和縣城人口質量大滑坡

人口危機:男女失衡、家庭分裂,中國農村和縣城人口質量大滑坡
俗語云:國富民強.人是國家最基本的元素,國家是富強還是貧弱,歸根結底由人口質量決定,東亞病夫的晚清民國,積貧積弱.飽受欺凌,中國現在的崛起,高質量人口功不可沒. 去年某河北網友寫了一篇叫<縣城裡 ...

部分高考學霸家境公開,這些家庭容易養出學霸,“三有”家庭居多

部分高考學霸家境公開,這些家庭容易養出學霸,“三有”家庭居多
對於普通家庭的學生來說,寒窗苦讀十年,就是為了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很多家庭除了補課,輔導以外,甚至採取了非必要因素進行計算.比如說找人算命,增加點好運:再比如買個幸運物品按風水擺放,立求上榜. 這些 ...

職業學校教育:考不上高中的孩子們去哪兒了

職業學校教育:考不上高中的孩子們去哪兒了
本文來源於 真實故事計劃(id:zhenshigushi1),歡迎關注及投稿,符合者將獲得[1800元或2500元/每篇]稿酬 " 中考正變得越來越重要,一半初中生將在這次考試後,進入職業學 ...

教育,要讓孩子的心明亮起來|我愛寫隨筆

教育,要讓孩子的心明亮起來|我愛寫隨筆
"我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我就要把我的青春.我的熱情.我的全部精力都獻給它,這樣,我才會問心無悔."這是一位從教23年老師的教育誓言.他有怎樣的教育故事和教育感悟?一起來看. 從 ...

家庭教育:迴歸生活教育才更健康
作者:孫雲曉 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乃至社會的發展都非常重要.在教育越來越受到關注的當下,不少家長對於家庭教育卻愈發感到焦慮,甚至使家庭教育出現異化現象.從本質上來說,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有著天然的密切 ...

生男孩的家庭,父母比較少離婚,瞭解原因後,並非是“重男輕女”

生男孩的家庭,父母比較少離婚,瞭解原因後,並非是“重男輕女”
和睦的家庭應該是大多數人夢寐以求的,父母之間和睦有愛的關係是子女度過美好童年的前提. 但是現在每個人都喜歡自由的生活,也有能力可以自己生活,所以每年的離婚率都在增加,因為如果真的不合適的話,就不用同居 ...

從經濟學視角下看農村教育問題

從經濟學視角下看農村教育問題
教育是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擁有龐大的14億人口,農村人口占比重,由於各種原因農村的基礎設施有限,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而提高國民素質,普及素質教育是國家和諧發展的重點,所以農村教育更 ...

“雙減政策”背後的底層邏輯:反壟斷,防堵塞,實現教育公平化

“雙減政策”背後的底層邏輯:反壟斷,防堵塞,實現教育公平化
在你眼裡,什麼是教育公平? 是教師資源的公平分配? 還是硬體設施的統一部署? 亦或者堅決取消校外培訓機構? 這些好像都是實現教育公平的一部分,但又無法完全實現教育公平. 要想實現教育公平,還得需要從教 ...

單親女孩上大學前一週被確診為乳腺癌,她說:之前不好意思告訴爸爸……
上大學前一週,準大學生們都忙著收拾行李,憧憬即將來臨的大學生活.而剛滿18歲的小王卻在開學前收到了一份確診單,上面寫著刺眼的診斷結果--三陰性乳腺癌. 來自麗水的小王生長於一個單親家庭,父母離婚後跟著 ...

只想做農村教育的“守望者”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一直夢想當教師的連豔玲在1996年9月"夢想成真",那一年她被分配到湖北省廣水市李店中心中學.連豔玲還記得,當時農村學校條件十分艱苦,灰突突的牆,髒兮兮的地- ...

孩子會感激犧牲型父母嗎?有些教育,從一開始,方向就錯了

孩子會感激犧牲型父母嗎?有些教育,從一開始,方向就錯了
作者:主創團·素寧 自我感動式的犧牲和付出 會將愛漸變成"裹挾" 日劇<母親>(Mother)中的道木仁美,在丈夫出車禍去世後,變成一個單親媽媽,獨自撫養女兒,絲毫不曾 ...

榆垡鎮|造就教育新高地 煥發現代化魅力

榆垡鎮|造就教育新高地 煥發現代化魅力
近年來,乘著"兩區"建設和臨空經濟區建設的東風,大興區榆垡鎮立足新起點,充分培育內生動力,逐步完成了產業最佳化升級,實現了民生與經濟接軌.教育與發展並行,打造了經濟快速發展與教育水 ...

全國政協委員王宜:說說餐桌上的“品育教育”

全國政協委員王宜:說說餐桌上的“品育教育”
作者:王宜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食療營養部主任 中國漢字"品"由三個"口"字組成,筆者將其稱之為三"口"之育.一口育德,即文 ...

女兒需要底線教育,兒子需要陽光教育!這是對孩子最好的保護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很大,不同家庭的教育方式直接影響孩子未來的成長.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會習慣性地給女孩買洋娃娃,給男孩買飛機模型.這種無意識的行為恰恰反映了男孩和女孩需要不同的育兒方式. 那麼我 ...

教育整改瞄準“私立幼兒園”,將對這3點進行改正,家長拍手稱快

教育整改瞄準“私立幼兒園”,將對這3點進行改正,家長拍手稱快
作者:好運菌 教育改革自從中小學後,又瞄準了幼兒園 導言 如今新生兒出生率越來越低,雖然先後推出了二胎和三胎政策,但是依舊沒有提高年輕人的"生娃"衝動. 其中有很大的原因在於教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