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一群熱愛文學的京山人

趙春曉/文

1985年的春天,註定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春天。

陽曆年(元旦)剛過不久,湖北省內的詩人、作家,省電臺、報社的記者便紛紛來到京山——一個地處大洪山南麓、江漢平原北端的偏僻小城,只為赴一場“迎春”的盛會。

1月12日晚,迎春詩會在位於縣城新市鎮中心的大禮堂舉行。春潮奔湧,春意盎然。能容納千人的大禮堂座無虛席。連走廊和過道上,也擠滿了在縣城上學的中學生。

湖北省作家協會理事、武漢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詩人曾卓,19世紀30年代就開始發表作品的老詩人莎蕻,當時在省內外已有一定影響的青年詩人熊召政、陳應松、徐魯等,專程前來參加,為京山這座沉寂的小城,創造了一個春的喜悅和歡騰。

這場詩會,單從文學方面而言,無論從隆重、盛大和影響,都在京山縣的歷史上,寫下了前所未有的一筆。

而這場由政府部門出面舉辦的詩會,卻是本縣幾位青年文學愛好者大膽構想、四處奔走、全力鼓動的結晶。

這幾位年輕人就是:李文華、劉劍、熊紅、曾靜平、胡鴻、趙春曉、李甫清等。他們也就是後來在湖北省內外都產生過一定影響的“耕耘者文學社”的成員。

在詩會上,我沒有誦讀自己的作品,而是手捧剛剛從印刷廠取回、散發著油墨清香的《耕耘者》詩刊,代表文學社全體成員,誦讀了由劉劍執筆,大家共同審定的“這裡有一片神奇的土地——我們的開場白”,向所有參會的文友吶喊:在春天的原野上,我們把這片土地虔誠的展現在你們面前。朋友,那就扛起你們藝術的金犁,帶上你們思想的種子,邁開大步,瀟灑而堅定的走向這裡,把汗水和陽光一起播下去,播下去,然後,你們一定會昂起頭,對天邊的第一縷秋風說:這片土地,屬於我們!

迎春詩會合影(1985年1月12日京山大禮堂)

  是的,我們是一群年輕的“耕耘者”,我們在文學這片神奇的土地上辛勤而艱難的耕耘。而把我們這些“個體勞動者”聚攏在一起的,是當時京山縣群眾文化館《京山文藝》的編輯張長纓老師。

1975年,我從京山縣第一中學(簡稱“京一中”)高中畢業後,下放農村當了近三年“知青”,招工到縣化工廠當了工人。

工作之餘,開始寫些詩文自娛並向一些報刊投稿。年輕人心高氣傲,一出手便直奔《人民日報》、《人民文學》、《詩刊》、《中國青年報》、《星星詩刊》、《萌芽》等國內知名報刊,結果可想而知。稍好點的,編輯還給你回幾句鼓勵的言語,大多是鉛印的“不擬採用,原稿退還”。

直到1981年初,在縣印刷廠工作的三弟告訴我:縣群眾文化館辦有《京山文藝》,(現京山市地方文學季刊《京山文學》的前身)就在他們廠排印。並讓我看了一期排出來的樣刊。在印刷廠排字車間,我第一次見到了《京山文藝》的編輯(兼校對)張長纓老師。張老師看了我的一些習作,認為很有基礎,讓我有時間到縣化館作進一步修改。

我永遠也不會忘記,1981年3月底的那個周未,我走進京山縣文化館,敲開了《京山文藝》編輯部(當時叫編輯組)的大門。

當時的《京山文藝》,就是一張四開四版的鉛印小報,不定期出刊,主要發表一些本地業餘作者的詩、文、書法、美術、小曲藝等作品。與省內外縣、市群眾文化館、圖書館相互交流,並向縣內各鄉鎮文化站贈閱。

在張老師的輔導、修改下,不久,我的小詩《煤炭》出現在《京山文藝》上。這是我的“作品”第一次由手稿變成鉛字。從此,在張長纓、程義浩、張華、付家華等老師的幫助下,我開始在文學之路上前行。從《京山文藝》的一名普通投稿者逐漸成為《京山文學》的重點、骨幹作者。

參加清江民族詩會留影(1984年8月鄂西利川)

  下面要說的,便是我透過張長纓老師和《京山文藝》這座媒體橋樑結識的幾位“耕耘者”朋友。

先說李文華:1982年初春,一個星期日,我在縣文化館向張老師請教一些文學上的問題,中午,張老師留我在他家吃飯。正巧李文華從孫橋鎮鄉下到縣城辦事,也來找張老師。我這才把經常在地、縣報刊發表作品,我所崇拜的“詩人”,和一個樸實、淳厚的農民形象疊合。

再說劉劍:本是我讀小學時的同班發小,後來因為“文革”,父親受到衝擊,此後,便在社會上奔波漂流,斷了音信。直到在《京山文藝》讀到他寫的緬懷劉少奇的長詩,在張老師的引見下,才重新聚在一起。

還有熊紅:是我讀高中時的同班學友。個子高挑、英俊瀟灑、愛文藝、愛運動,是當時班上女生們追捧的“白馬王子”。高中畢業後上山下鄉,和我同在本縣的錢場公社,我在劉嶺,他在廖衝,相距不遠,經常串聯。再後來,我招工進廠,他卻應徵入伍,當了炮兵(據悉當兵數年,從未真正開過一炮)。在部隊和地方的報刊上,倒是發表了一些文學作品。也是給我不少文學創作動力的人。復員後回到京山縣廣播站工作。我和他的重聚,自是水到渠成。

曾靜平:當時是縣財貿學校的打字員。張長纓老師向我介紹:說她是本縣少有的才女,《京山文藝》曾專版刊發她的詩作。湖北省群眾文化館主辦的《布穀鳥》雜誌在發表她多首詩作的同時,配發了著名老詩人曾卓以《青的谷》為題的詩評。在縣內的文學青年中可謂產生了“轟動效應”。

胡鴻:京山二中(現更名為“紺弩中學”)年輕漂亮的語文教師。初知她的名字,也是在《京山文藝》上。那時,她還在荊州師專唸書,放假回鄉,寫了一首《我在山間徜徉》,給我留下了印象。畢業後分配回京山,在縣文化館舉辦的業餘作者培訓班上才真正相識。

李甫清:未識李甫清,先知《百鳥寨》。這部為京山爭得了國家榮譽的兒童劇,劇本就是出自他手。真正認識他時,他已是縣黨史辦公室的政府工作人員。不過,詩心依然。

我們這群年輕人,因共同的愛好走到一起。飲酒賦詩,縱情歌詠,時常相聚。漸漸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小團體。

1980年代的詩歌耕耘者曾靜平(左)和胡鴻

  當時的不定期聚會,大多是在劉劍的居所。他當時剛剛成家,和萬紅姐居住在原縣電影公司面臨溾水河的一幢宿舍樓中。我們當時真可謂年少輕狂,只依自已的興趣行事,全然不顧他人感受。品詩論文、歌唱吟誦,常常招來樓中鄰居和過往行人的諸多白眼和責難。萬紅姐是劉劍的“鐵桿粉絲”,對我們一如自己的兄弟姊妹般關切,在那個經濟匱乏的年代,我們這些人沒少在劉劍家蹭吃蹭喝。當然,也磨出了一些大家比較認可的作品。

有時,我們也在曾靜平家相聚。她的父母親對我們這些後輩的家庭情況都比較熟悉,對我們的交往是贊同的。她家的房子雖寬敞些,但人口眾多,生活很艱難。我至今還記得在她家“客廳”那盞15w白熾燈昏黃的光亮下,大家品評詩文的情景。更難忘當年她的兩個小妹妹望向我們這些哥哥姐姐崇拜的眼神。

品詩論文之餘,大家不約而同的想到:把經過磋磨的個人作品加上對詩的見解集結成冊,也算是對過往的一種紀念。

1983年夏,由李文華採用刻蠟板的老舊方法,親執鐵筆,刻寫油印了幾個人的詩歌合集《島》。

幾經醞釀之後,我們將自己的小群體定名為“耕耘者文學社”,並確定編印社刊《耕耘者》。84年8月,由李文華和我倆人刻寫編印了《耕耘者》創刊號。我的小學同學倪翔、張紅衛為創刊號設計了封面和內文插圖。

這份我們自認為有點模樣、油印的創刊號一出來,如一塊石頭扔進水裡,在省內的文學愛好者中激起了層層漣漪,也引起了省、市、縣宣傳、文化部門的高度重視。湖北電臺、《湖北日報》、《荊門報》、《京山報》相繼作了報道和專訪,縣文化局正式下文,確認“耕耘者文學社”為合法群眾團體。

此後,為了祝賀湖北省青年詩歌學會成立,我們大膽構想:出一期詩歌專號”,將油印模式改為正規的鉛印,並由曾靜平、胡鴻出面,邀請省內文學前輩和詩歌界朋友,在刊物推出的同時,舉辦一場迎春詩會。

縣宣傳、文化部門領導和社會各界得知我們的想法後,給予了輿論和資金的大力支援!《耕耘者(詩歌專號)》誠請著名“七月派”詩人曾卓老師題寫了刊名。而封面的設計和內文插花則由我的發小、同學張紅衛和我共同完成。大家共同議定詩刊內文欄目,我總攬內文編排工作。

省內外知名的詩人、作家聞訊後,紛紛致函、題辭、賦詩祝賀。

1984年10月,《湖北日報》記者郭良原(右二)在京山採訪“耕耘者”。左三為曾靜平,右一為胡鴻

1984年10月,著名詩人曾卓、鄒荻帆,作家駱文為“耕耘者文學社”題辭。

  記得當年省電臺文藝節目編輯李虹,用她那極富磁性的聲音,向外界傳播《耕耘者》創刊相關訊息時,把通聯地址公佈為:京山縣誌辦公室趙春曉。(其實我當時身份仍是縣化工廠的工人,抽調到縣誌辦公室工作。)於是,信函、稿件如雪花般飛來,對我的稱謂更是五花八門:春曉編輯、春曉老師、春曉同志、春曉詩友……更有許多女青年詩友,因名猜人,用上了春曉姐姐、春曉阿姨等稱呼,真讓人有些啼笑皆非。

經過大家近兩個月的辛勤忙碌,《耕耘者·祝賀湖北省青年詩歌學會成立·詩歌專號》終於塵埃落定,於1985年1月10印刷完畢,在12日晚的“迎春詩會”上,送到了眾多參會者手中。

這一期《耕耘者》,從欄目設定,到作者陣容,再到作品質量,都可以與當時公開發行的詩歌刊物媲美。不少國內當時有名的詩人都在其中亮相。還特闢了當年湖北詩群中較大的鄂西、蒲圻兩地詩友的作品選輯。刊物編輯的眼界己不僅僅侷限於小小的山城。

  時光荏苒,歲月匆匆。三十五年光陰,轉瞬已逝。我們這些當年的文學青年,(我自然也是其中之一)和《耕耘者》一起,經歷、見證了那些風風雨雨、苦辣酸甜的日子。

我們從當年的《耕耘者》起步,走出京山,走出湖北,走向了全國。

我們的名字和作品,頻頻出現在全國各大報刊和網路平臺,有人獲得了各類文學獎,有人出了詩集、文集,還有作品走出了國門。

我鍾情於詩文,至今已有近四十年。一路走來,雖然生活頗多坎坷,文學始終伴隨著我一同前行。它關注著我的喜怒哀樂,關注著我人生之路的每一個腳印。

文學,從不曾遺棄我這個遠離家鄉的遊子,在報刊和網路上,仍能偶爾見到我的身影。

舊夢依稀,難忘文青時。

2019年12月26日於天津

2018年,部分“耕耘者文學社”成員在孫橋籍革命家張文秋故居重聚。從左至右依次為李文華、熊紅、劉劍、曾靜平、李甫清。

新京山城區全景鳥瞰(黃曉明攝)

  文字原創:趙春曉,男,筆名:(春曉、夏陽),微網名:(春風曉陽)。湖北省京山市人。湖北省音樂文學學會會員。京山市作家協會會員,京山市音樂家協會會員。早年下過鄉,當過工人,從事辦公室文字工作多年。後下崗。現謀生於天津。1980年至今,在全國多家報刊和網路媒體發表各類文學作品數百件。有作品獲獎併入選多部詩、文集。

分類: 文化
時間: 2021-10-09

相關文章

餘華:為了不拔牙我走上了文學道路

餘華:為了不拔牙我走上了文學道路
餘華,1960年4月3日生於浙江杭州,當代作家.中國作家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1977年中學畢業後,進入北京魯迅文學院進修深造.1983年開始創作,同年進入浙江省海鹽縣文化館.1984年開始發表小 ...

《活著》作者餘華有多搞笑?餘華談如何走上文學道路

《活著》作者餘華有多搞笑?餘華談如何走上文學道路
餘華的<活著>,透過樸實簡短的文字,讓人們明白了人生的終極意義--活著."人是為了活著本身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這本書寫得很殘忍,但在這些濃縮的文 ...

好住丨低總價環京品質臨鐵盤 三葉公園全明戶型大賞

好住丨低總價環京品質臨鐵盤 三葉公園全明戶型大賞
近日,樂居樓盤測評師走進 三葉公園,為您帶來專案的全面測評.本期<好住>聚焦 三葉公園,三葉公園位於廊坊廣陽區,臨近廊坊東站,主推114-118㎡三居,均價1.6萬/㎡,環京品質臨鐵盤.專 ...

尋人啟事!當年的“少年文學之星”,你們在哪裡?

尋人啟事!當年的“少年文學之星”,你們在哪裡?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宇浩 對於杭州的80後.90後來說,"浙江省少年文學之星徵文比賽"這個名字,一點都不陌生. 當年唸書那會,但凡熱愛文學.喜歡寫作.有點小才氣的,很多都報名 ...

阿爾謝尼·塔可夫斯基:生活,彷彿一塊玻璃,舉在手上

阿爾謝尼·塔可夫斯基:生活,彷彿一塊玻璃,舉在手上
阿爾謝尼·塔爾科夫斯基(又譯為阿爾謝尼·塔可夫斯基,1907-1989),俄羅斯詩人.東方語言翻譯家.早年受俄羅斯白銀時代文學薰陶,1925至1929年在詩人協會高階文學進修班學習.二戰期間參加戰爭並 ...

《紅樓夢》播出34年:“林黛玉”出家,薛寶釵至今未嫁

《紅樓夢》播出34年:“林黛玉”出家,薛寶釵至今未嫁
蔣勳說,<紅樓夢>這部書,不過就在做一件事--曹雪芹把自己一生記憶裡有情緣的人,做最後一次掩埋. <紅樓夢>誕生至今,已經有300多年曆史.20世紀以來,關於<紅樓夢&g ...

隨筆 微信通訊裡的那些人

隨筆 微信通訊裡的那些人
網際網路時代,認識一個人,只需一秒鐘. 莫名地,總會被美其名日邀請加入某個群,其實大多都是在自己不知情的狀態下.五花八門的群,大批次的資訊,影片,語音,接二連三,手機記憶體告急,本就不快的網速,更是雪 ...

郭沫若用4字罵魯迅,魯迅加1字回懟,道出了郭沫若一生

郭沫若用4字罵魯迅,魯迅加1字回懟,道出了郭沫若一生
綜述 一位是中國新詩的奠基人,一位是中國現代文化的奠基人,郭沫若和魯迅兩位文學巨匠似乎天生就是一對天敵,他們不僅擅長的文學領域不同,就連性子脾氣也不互相不對付. 郭沫若風流成性是人盡皆知,這麼多年誰也 ...

走進俄羅斯的“伊斯蘭地區”,我看到了什麼?

走進俄羅斯的“伊斯蘭地區”,我看到了什麼?
文/薩馬爾罕 圖文:審稿-蟹黃撈飯.製作-8 封面圖:壹圖網 正文照片除標註外:均來自作者 Day 1 俄羅斯-達吉斯坦共和國,對絕大部分中國人來說都是一個陌生的名字和地區,相信很多人滾動地球儀,查詢 ...

2019暑假塞爾維亞、波黑之旅(7)

2019暑假塞爾維亞、波黑之旅(7)
8.22 Day 7 莫斯塔爾到茲拉蒂博爾 今天要離開莫斯塔爾,早晨再去古橋走一圈,也不枉這麼遠來一趟,八點多鐘外頭已是烈日高懸. 一日遊的遊客們還沒來到,住在莫斯塔爾的遊客們很多還未起床,小巷裡只有 ...

不說,是一個人最高的境界

不說,是一個人最高的境界
有句俗話說得好:"水深不語,人穩不言." 不說,是洞見了世故人情,是沉澱下來的通透智慧. 不說,是領悟了鋒芒不露,是表達出來的溫暖善意.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境界高的人,有六不說 ...

一文梳理《白鹿原》:看透了白嘉軒的一生,也就讀懂了社會人心
創作<白鹿原>之前,已過不惑之年的陳忠實就已經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寫出一本將來可以帶進棺材裡,拿來墊著頭的小說. 因此<白鹿原>可謂凝聚著陳忠實老先生半生的心血,是他熱愛文學創 ...

前財經記者流浪街頭?本人回應炒作:對不起母親,沒有活成她想要的樣子

前財經記者流浪街頭?本人回應炒作:對不起母親,沒有活成她想要的樣子
近日,一條前重慶時報記者宋湘波如今流浪街頭的影片在網路引起熱議. 釋出該影片的賬號是一位有44萬粉絲的博主.影片中,宋湘波坐在大街上接受博主採訪,稱自己"中國富豪榜上排名前100位,我採訪過 ...

泥人孃的故事

泥人孃的故事
泥人娘 作者 | 張崇利 朐邑東南善家莊,風景秀麗好風光. 村北靠著兩座山,山上松柏枝葉旺. 村南有條小河水,自西向東靜靜淌. 村的東頭有一戶,單門獨戶本姓王. 只有娘倆過日子,生活困窘很淒涼. 母親 ...

細數中國頂級酒店品牌

細數中國頂級酒店品牌
前幾天出了一期盤點亞洲十個國家的頂級酒店品牌,每個國家都列了一家本土最頂級的代表,很多小夥伴提到中國的其他品牌,那我們這一期就來捋一捋中國還有哪些頂級的酒店品牌吧. 中國香港:The Peninsul ...

「大學詳解」蘭州大學|價效比最高的985高校

「大學詳解」蘭州大學|價效比最高的985高校
知識點一: 在陝西, 蘭州大學的分數線在一眾985院校中,一般排名倒數, 除了極個別學校的分數線,在一些年份大起大落(如今年在陝招生的中山大學和東南大學) 蘭大在陝西的分數線,只比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高. ...

未來飛騰!地鐵s6線即將通車,讓廊坊區域利好落實翻倍

未來飛騰!地鐵s6線即將通車,讓廊坊區域利好落實翻倍
要想富,先修路,近日,這條規劃在廊坊東站北側京冀省市界起,終至順義區的城際鐵路聯絡線二期工程即將落實完工,給廊坊未來的發展優勢再添新氣象! 據悉,北京地鐵S6線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又稱地鐵R5線,是京津 ...

傻白甜成精記

傻白甜成精記
十六歲的雨季 特此申明:故事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請千萬別對號入座! 這天傍晚,冷若霜坐在老地方--校園的一處人跡罕致,環境清幽的櫻花樹下,聚精會神地看著瓊瑤的<窗外>.然而看著看著, ...

宋朝大才子陸游休妻:真的是被母親逼迫的嗎?

宋朝大才子陸游休妻:真的是被母親逼迫的嗎?
在我們提起陸游的時候,不同的人可能會對他產生不同的印象,熱愛文學的朋友可能會記得他是中國產量最高的詩人,在兩宋之交那個風雨飄搖的時代為文壇帶來了一抹亮色. 熱愛歷史的朋友們則會關注其強烈的家國情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