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六問鄉村振興(二):村莊定位靠啥定?產業興旺何以旺?

第三問:村莊定位靠啥定?

鄉村振興首先要弄清楚一個問題,就是要建設一個什麼樣的村莊,這是鄉村振興的元問題。元問題就是根本問題、基礎性問題,這個問題不弄清楚,其他問題白研究。建設一個什麼樣的村莊都沒搞清楚,那怎麼建?因為村莊建設不是兒童壘積木,可以推倒重來,建了之後要管幾代人,所以村莊的定位非常重要。那麼靠什麼來確定這個村莊的定位?筆者覺得有三個方面:按功能定位、按價值取向定位、按發展走勢定位。鄉村振興,首先要給農民一個宜居宜業的地方。什麼樣的環境才算宜居?綠樹、池塘、荷花;小橋、流水、人家;粉牆、黛瓦、籬笆;蔬菜、瓜果、雞鴨,有這麼一些元素組合起來,這麼樣一個美好的環境就應該是比較宜居的,有一個農家小院,就是非常宜居的,做到這樣的宜居不難。農家小院就是農民宜居的必備條件,和城市人不一樣,城市人生產工具就是一個包,工具、電腦、本子什麼都裝在裡面,農民不一樣,農民要放置農具,要晾曬農產品,要搞一些家務活動。房前屋後種瓜種豆,這是傳統農家小院的特色。因為農民沒有那麼方便的超市,城市人下了班到超市,買什麼都有,農民要解決他的日常需求,就必須在房前屋後種點瓜果蔬菜,隨時可以拿來使用。煮麵條鍋開了,到小院裡拔一把菜,水管一衝下到鍋裡,新鮮又方便。因此農家小院對農民來說非常重要,不要趕農民上樓。宜居宜業有兩個必備條件,一個就是種地不能太遠,一些地方搞大規模的拆遷,趕農民上樓,有的開車跑十幾裡甚至幾十裡去種地,收的莊稼還不夠油錢,農民怨氣很大。第二個就是能夠就近就地就業,這樣才能宜業。光種那一點地肯定不行,想發展沒有就近打工這個條件發展不了,這是“九園之鄉”的第一個園,農民宜居宜業的家園。

第二個就是農品高效生態的田園。未來的田園產出的農產品高質高效。高效比較好做,就是把現代元素注入。說起來很複雜,其實化繁為簡,就是像工業像城市那樣把現代元素注入農業,就能高效。什麼現代元素?把現代技術、現代設施、現代管理、現代人才、現代金融、現代服務等等這些現代元素注入到農業,農業就高效了。但是要做到高質很難,自從100多年前石油農業(從石油裡面提煉出化肥農藥)出現,就打破了傳統農業的內迴圈格局。傳統農業就是在一個自我封閉的內迴圈裡面不斷向前發展,農藥化肥的注入,打破了這個內迴圈,導致土地質量不斷下降,再加上水汙染等其他因素,我們的農產品質量越來越差。按國際標準,一畝優質土壤應有16萬條蚯蚓,300公斤真菌細菌,5%~12%的有機質含量,我們現在許多地的有機質含量不到1%了,大家都用化肥,土雜肥有機肥沒人再用,水的汙染越來越厲害,在土、肥、水都有問題的條件下,就種不出高品質的農產品。今天應該從源頭上做起,改良土壤,治理水汙染,至少這兩個方面解決了,農產品的高質問題,才能有起色。

中央提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什麼?就是我們現在的農產品不適合消費者的需求,消費者要的是高品質的、沒有汙染的農產品。農業發展方向,應該走的路就是以低端傳統產業對接高階現代需求。所謂高階現代需求,就是綠色的、有機的、高品質的東西,雞蛋可以5毛錢一個,也可以5塊錢一個;大米2塊錢一斤可以,20塊錢一斤也可以;豬肉一斤可以10塊錢,也可以100塊錢。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做文章,農業的價值就上來了。農產品要實現高質高效,最關鍵的是建設高標準農田,現在的高標準農田建設投資太少,從中央層面上原來是1500元一畝,現在可能提高到2000多元,那還遠遠不夠。據筆者個人調查,一般可能都要在五六千元,有的恐怕要花上萬元改造土壤,低投入肯定建不出高標準的農田。

第三個就是市民休閒養生的逸園。鄉村振興不光是為了鄉村,還為了城市市民休閒養生,生活質量水平的提高是現在最現實的需求,特別是未來的養生養老,更是一個不可估量的發展方向。

第四個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的樂園。人與自然各得其所,都快樂地生活在自己的天地裡,人不破壞自然,自然也不再懲罰人類。全世界現在都關注南極北極的冰山融化,作為中華民族,除了關注南北極,還更應該關注的是我們的水塔——青藏高原的冰川融化。專家研究,不少地方的雪線每年都以十幾米的速度在上移,這樣下去三五十年之後,冰都化完了,這是非常值得關注的一個大環境問題。去年澳大利亞課題組研究,全世界每人每個禮拜吃進的塑膠微顆粒達到5克,5克是個什麼概念呢?就是一張銀行卡。每個人每個禮拜都吃進去這麼多,對身體會帶來什麼危害,現在還很難說,諸如此類的環境問題都應該引起高度關注。環境質量優劣,關鍵在鄉村。

第五個就是遊子寄託鄉愁的留園。鄉村振興不少地方都在推進村莊改造,現在中國的村莊有三種類型,一個就是住的都只有老年人,這些人去世之後,村莊可能就消亡了。還有一種就是需要新選一個點,建設一個新村,這兩種都是少數,最多的可能就是舊村改造。在村莊建設上一定要記住習近平總書記的話,“留住鄉愁”。為什麼要留住鄉愁?因為鄉村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源頭,五千年文明史,主體在鄉村,載體是村莊,這是其一。其二,我們高速推進的城鎮化,從20世紀30年代一直到90年代,跨越半個多世紀,從鄉村走進城市的這麼一個龐大的群體,他們都有一個對於村莊的集體記憶,一定要給他們留下一個回憶的場景,要不然是對這個群體的情感傷害,這就是為什麼要留住鄉愁的一個重要原因,不要讓這個龐大群體找不到回憶的場景。對舊村的改造,要“外面五千年、內裡五星級”,所謂外面五千年,就是保住傳統,儘可能多地保持傳統;所謂內裡五星級,就是引入現代,這應該是我們遵循的一個基本思路。

第六個就是農耕文化傳承的故園,五千年農耕文化留下了豐富的精華,寶貴的資源。我們現在可以看到名字的農業著作有600多部,可以讀到原著的有300多部,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遺產,任何國家和民族都沒有的寶貴資源,這些農耕文化的傳承不能丟失。今天我們津津樂道的生態農業、迴圈農業、有機農業、立體農業等等,我們的祖先早就作出實踐,並且總結出成套的經驗。

第七個就是民間矛盾調處的諧園。美國的鄉村是有農莊無農村,中國的鄉村不一樣,幾千年以來世世代代聚族而居,形成了一個熟人社會。這個熟人社會最大的特點就是守誠信、重感情。鄉村解決矛盾靠什麼?靠誠信和情感。在鄉村面對矛盾和問題,遵守的是情、理、法,西方社會是法、理、情,首先是打官司。中國的鄉村不是先打官司,先找熟人說說,就是找村裡邊德高望重的人出來協調,這是中國鄉村特有的一種解決矛盾問題的方式。當然有它的弊病,但是也有很多的好處。如果鄉村的矛盾和問題都靠打官司,我們每個村辦一個法庭,每天12小時開庭可能都處理不完、解決不了,有些事就靠那些有權威的人,幾句話就擺平了,這個是留下來的一個傳統,應該繼承。

第八就是應對新型災難的後園,新型災難就是像新冠肺炎這種,鄉村就是我們應對這些新型災難的後園。

第九就是累積家園紅利的福園。什麼是家園紅利?那就是長期在一個地方生活,生成了一個看不見摸不著,又特別起作用的一種社會福利。鄉村是一個熟人社會,互相之間情況非常瞭解,這個家園紅利對於資源的配置、矛盾的調處、鄰里的互助、應急事故的處置都非常有好處,看不見摸不著,但是他時時刻刻都在產生著影響。為什麼家雖窮卻故土難離?為什麼中國人都想找一個熟人圈,就是家園紅利帶來的這個社會福利,比如資源配置,跟鄰居關係很好,向鄰居借錢不會寫借條也不會要抵押物,更不需要資訊搜尋。家園紅利隨著人口的流動越來越淡化。家園紅利是一個優秀的文化傳承,是我們鄉村的優質資源,對於社會管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它具有提高效率、節省成本、節約資源等多項優點。

個人覺得鄉村振興應該把這九園作為我們村莊建設總體格局框架,因地制宜,從這些方面去著手謀劃,給我們的村莊建設定位在這麼一個範圍,這樣的鄉村才是未來我們理想中所需要的。

第四問:產業興旺何以旺?

靠什麼讓產業興旺起來?今天中國的農業正面臨著一個新的挑戰,那就是產業變革,農業產業急需變革,怎麼變革?

筆者認為應該在以下9個方面採取措施,第一個就是要變革產業鏈。我們長期以來搞農業目標就是產量高不高、質量好不好,就是在一產裡做文章。所以過去叫東西少了辦法多、東西多了辦法少。發達國家長期與過剩作鬥爭,人家積累了許多與過剩作鬥爭的經驗,我們長期與不足作鬥爭,積累的都是怎麼樣來生產。今天應該把眼光放得更遠,除了在一產裡面做好文章,高質高效,還要把產業鏈拉長,發展二產三產。我們的二產嚴重不足,發達國家都是增值四五倍,我們才增值兩倍多,潛力巨大。鄉村拉長產業鏈,發展二產重要的是農產品加工,還有一些手工業。再一個就是三產,為農業農村服務的服務業。我們長期的二元制度使社會生成了一個二元文化,輕農、棄農、厭農,這個問題不解決,我們的二產、三產都很難發展。從事農業工作的同志都知道,美國的農民佔總人口的比例百分之一點多,3億多人口,300多萬農民。但美國為農業農村服務的服務業就業人數佔美國總人口的比例一般在17%~20%,一個農民身後都有十幾個人給他服務,肯定賺錢,不賺錢沒人願意幹。所以我們要發展鄉村二三產業,首先要在觀念上有改變,不要認為從事農業就低人一等。農業是一個永遠的朝陽產業,只要人需要吃飯,就需要有農業,只要需要有農業就需要有農民。這樣鄉村的二三產業才能發展起來,一二三產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鏈條。再一個就是三次產業要融合發展。什麼是融合發展?那就是三次產業要互相支撐、互為作用,這才叫融合。農業哪裡都有,一個地方再辦個窯廠,這就是二產,開個飯店開個商店,這就是三產。這三次產業之間沒有什麼關聯,這就不叫三產融合,一定要互相支援、互相關聯,這樣才叫三次產業融合發展。對於農村來說,那就是主要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一些手工業和為農業農村服務的服務業。

第二個就是要變革供應鏈,疫情使許多地方的供應鏈中斷,帶來許多問題。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疫情期間,美國出現了一個叫本地化運動,有些城裡的市民買不到自己需要的農產品了,所以他們就聯合起來到當地農場,找農場主說以後你的東西先滿足我們當地的需求,然後你再向外賣,這個現象對我們也很有啟發。供應鏈首先應該開發當地的需求。還有一個例子就是日本,日本出臺了一個食育基本法。內容很多,其中有一條就規定機關學校食堂的消費,本地的農產品佔多大比例,並且要逐年增長。那就省了許多事,運輸儲藏,包括能源、保險、價格都會有很大改善。供應鏈的立足點,首先要把這個問題解決了。我們當前的供應鏈問題,就是因為基礎設施和一些服務有很大缺陷。比如有些農產品,就需要冷庫建在地邊上,一摘下來就進庫。安徽省蒙城縣在這個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未來這個供應鏈的整體完善上,要在中央提出的雙迴圈上做文章。對於中國來說,農業主要是解決我們自己的問題,像美國是地多人少,它的農業主要是賣錢,我們是人多地少,首先解決我們自己的問題。所以我們的供應鏈要把我們自己的供應做好,像日本那個做法,我們也應該學習借鑑。

第三個就是變革生態鏈。傳統農業就是在一個植物、動物、微生物三物封閉內迴圈的狀態下向前發展。植物是生產者,動物是消費者,微生物是分解還原者,它把動植物的殘渣廢料包括人畜糞便,透過微生物的分解,還原作為一產的肥料,傳統農業就是在這樣一個封閉的內迴圈圈裡向前發展,有了農藥化肥之後,這個迴圈圈被打破了,微生物被排除到迴圈之外,這就帶來了問題。

今天我們變革生態鏈就是要變過去的“二物思維”,只重視植物動物的開發,為“三物思維”,植物、動物、微生物同時開發,三物並重。讓微生物參加這個迴圈,我們的土壤質量才能提高,我們的農產品的質量才能提高,我們才能實現中央提出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目標。

微生物不光是解決分解植物、動物,包括人畜糞便、殘渣廢料作為一產肥料的問題。微生物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食用菌,我們吃的蘑菇,包括高階的靈芝、蟲草都是菌物產品,這是一個後起之秀,現在已經被稱為第五大農產品,糧食、油料、蔬菜、水果之後的第五大農產品就是菌類。改革開放以來,菌類飛速發展,產量漲了多少呢?700倍。世界上沒有哪一種作物能有這麼快的增長速度,現在已經4000多萬噸年產量。營養學家建議每人每天應該吃250克以上食用菌,現在我們平均大概攝入60克,差距還很大。如果按照這麼一個需求,還要翻4倍,那就是一個萬億級的產業。世界衛生組織給人類未來餐桌的建議,叫“一葷一素一菇”,一菇就是食用菌,因此這個產業潛力非常大,它對人體非常有好處,它是個有機的東西,不是靠農藥化肥生產出來的,它的發展前景應該說是相當可觀。變革生態鏈就是指的把二物變成三物,讓微生物參加迴圈,把我們的有機肥用起來,我們的農產品質量才能提高。

第四個就是變革組織鏈。世界上讓農民走進現代化,融入大市場的道路,比較成功的有兩條,一個是以美國為代表的人少地多的西方“大農”,一下就是幾千幾萬畝地,他們的做法就是建立合作社和專業協會,使農民與現代化大市場融為一體。第二條成功的路子就是東亞的“小農”,日本、韓國包括我們的臺灣,它靠的是綜合性的農協組織,就是我們過去說的從搖籃到墳墓全包攬農民的一切,一個農協組織就全做到了。

這兩個路子我們都走不了。第一個路子,我們是小農戶,種十來畝地,參加這個組織那個組織,成本太大不划算。第二條路子,制度上還有一些沒有疏通,現在還不可能建立一個全國性的組織。那麼我們現在面臨的就是要探索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第三條道路。個人認為就是政府、市場、社會三位一體共同發力,帶農民進入現代化、融入大市場,這是我們的制度優勢。我們的供銷合作社,本意設計就是這麼一個意圖,後來沒有起到這個作用,特別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時候,沒有做好轉化,中國鄉村的集體經濟分縱橫兩條線,縱向的即從鄉鎮到國家層級型的供銷合作系統,橫向的即以鄉村或鄉鎮為單位的社群型集體經濟組織,如果讓供銷合作社下沉到村,就可以打通縱橫兩條線,盤活鄉村集體經濟。

第五個就是變革知識鏈。今天我們的農民面臨的是一個大變革的時代、知識爆炸的時代,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援,要讀三本大書。從閱讀史上看,人類農業文明時代就是讀天地之書,工業文明時代就是讀文字之書,今天資訊化時代就是讀影片之書。從事其他職業今天只要讀兩本書,文字之書、影片之書就行了。只有農民還需要三本大書一起讀,不瞭解自然,不掌握自然變化規律,就沒法種莊稼,不是像有些人說的那麼簡單,有個手機在城裡指揮就可以種田了。今天我們需要的是全科農民,全科農民什麼都要懂,不懂的話肯定當不好農民。

再一個,還需要遵循三大規律,一個是市場規律,一個是自然規律,還有一個是社會需求規律。所謂自然規律,春種夏管,秋收冬藏,這就是自然規律,農作物超越不了這個規律。所謂市場規律,那就要賺錢,不賺錢種地沒法再延續。所謂社會需求規律,不論賺錢不賺錢,都需要種,這是社會的剛性需求。同時,今天的農民還需要“士農工商”一肩挑。“士”的角色就是要熟悉、理解和掌握各級各類涉農方針政策,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央每年都出臺一個三農方面的檔案,僅一號檔案就出臺了23個,中央各涉農部門又出臺同樣的配套檔案,各級又出臺相應的檔案,這40多年以來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政策體系。領導幹部對這些政策的把握要了解,當農民也得知道,不知道每年的政策變化,就會吃虧。“農”就不要說了,是農民本身的職責。“工”有兩個層面的意思,一個工就是農產品加工,過去農民賣農產品有一個很幽默的順口溜,“披頭散髮”(不加整理),“赤身裸體”(沒有包裝),“沒名沒姓”(沒有牌子),“來歷不明”(不知產地),現在還用這種方法賣農產品肯定不行。今天需要至少粗加工,精深加工更好。第二個工就是要打工,光種地收入跟不上,所以要有多項技術。再一個就是“商”,應該懂線上線下怎麼銷售,你要不會這東西就得吃虧。郎鹹平曾經做過這個計算,農產品的整個價值生產端只佔10%,剩下90%都在後續環節。比如像設計、包裝、加工、儲藏、運輸、銷售這些環節,利潤比生產環節高得多。今天不變革知識鏈,農民就要吃大虧。

第六個就是變革價值鏈。每一個環節都要想方設法、千方百計讓它增值。這裡我特別要說的就是一個縣一個鄉,應該想方設法培養一個產業的價值鏈鏈主,一個龍頭企業它具有左右調控整個產業鏈的能力,我們叫做價值鏈鏈主,每個環節怎麼增值,全產業鏈怎麼增值,需要不斷地深入研究,這是產業變革必須做好的功課。

第七個就是變革動力鏈。人類農業從人動時代到畜動時代,那就是馴養家畜,馴養牛、馴養馬,讓它來作為動力。到後來的蒸汽機發明之後,到了機動時代,今天又進入智動時代。智慧機器人在農業領域已經有了很廣泛的應用,特別是像無人機,在噴灑農藥化肥、施肥、調查農作物產量、病蟲害等方面都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有些山區丘陵地方的小型機器人,耕種收都在發揮作用,新的這個智動時代,應該加快進入我們的農業領域。當然我們在農機研製上差距還很大,農機專家認為我們的農機和發達國家可能還要差30年的距離,這個肯定需要一個過程,國家正在加大力度研發新型的智慧化農機具。

第八就是變革食物鏈,我們今天要保障糧食安全,更要保障大食物安全。今天我們應該有一個大食物觀念,不光要向耕地要糧食,還應該向江河湖海、草原沙漠要食物。現在不僅要主食安全還要副食安全,肉蛋奶、蔬菜水果,包括薯類,品種越來越多。不僅要保障人的口糧安全,還要保障畜禽飼料安全;不僅向動物植物要食物,還要向微生物要食物,比如食用菌,這都是大食物觀提出的要求。

第九個鏈就是變革思維鏈,農業的思維方式經歷了六個層面,第一個就是溫飽思維,溫飽思維探索的是品類,那是為了吃飽肚子。在那個時期就是嘗試植物和動物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當然這個現象一直到現在還在繼續,在原始森林裡的那些民族,他們還在探索。第二個階段就是小康思維,這個階段追求的是最佳化品種,今天我們已經實現全面小康。所謂最佳化品種,現在探索出來植物大概有2000多種可以吃,3000多種可以作為藥用,總量就是這麼一個總量,但是要最佳化品種,什麼樣的東西容易種植、產量又高、營養又好,把這樣的品種優化出來。現在我們的主糧就是小麥、大米,再加點玉米,這就是最佳化品種階段。第三個階段是豐裕思維,東西多了看品牌,這個階段就是崇尚品牌,不是那個牌子,消費者就不買。第四個階段叫健康思維,不是光看牌子,主要強調品質,並且它已經擴充套件到生產的日期、週期、產地、時令、鮮度等等,這些都是消費者考慮的,只有這樣的東西追求健康的人才會消費。第五個階段就是味道思維,主要是欣賞品味,味道不好,他不吃。現在有些企業在做三原農業的文章,叫原種、原法、原味。原種那就是過去的土種,我們今天吃黃瓜不是黃瓜味,西紅柿不是西紅柿味,菠菜不是菠菜味,透過改良味道變了,有些企業就正在找原來的那個土種,用傳統的辦法生產,不管是植物還是動物,只有這樣生產出的東西才具有原味。最後一個就是生態思維,生態思維追求的是品行,要求生產者必須是品正行端,要樹立生態道德的理念,不能弄虛作假,說是有機的就要用有機肥把它生產出來,不能偷偷上農藥化肥。

(作者劉奇系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分類: 農業
時間: 2021-10-11

相關文章

煤路、村莊轉型與鄉村振興

煤路、村莊轉型與鄉村振興
摘要:村落的道路研究始終無法迴避道路與鄉村發展之間的關係.在晉煤外運的背景下,太行山區某村利用優勢的地理位置及便捷的交通從事煤炭經營活動,並藉此獲得了經濟上的快速發展.當這種路邊煤炭經營的方式受到宏觀 ...

「政策圖解」山西省鄉村振興局等六部門關於鞏固拓展“兩不愁三保障”成果的實施方案

「政策圖解」山西省鄉村振興局等六部門關於鞏固拓展“兩不愁三保障”成果的實施方案
來 源 | 山西省鄉村振興局 編 輯 | 趙怡敏 [來源:靜樂鄉村振興]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 ...

德國農村,為何被稱為 “中國鄉村振興標杆” ?

德國農村,為何被稱為 “中國鄉村振興標杆” ?
瞭解更多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綠色戰旗幸福安唐鄉村振興博覽園(微訊號:pd_xczx). 導語:德國作為一個城市化起步較早的國家,鄉村地區也曾面臨環境汙染.人口流失等問題和挑戰,德國是如何應對鄉村發 ...

【鄉村振興】鼓勵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的13個重點領域!

【鄉村振興】鼓勵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的13個重點領域!
近期,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聯合農業發展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和國家農業信貸擔保聯盟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召開全國金融服務三農工作視訊會議.會議釋出了<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指引(202 ...

【鄉村振興】一圖讀懂鄉村振興專案實施流程!

【鄉村振興】一圖讀懂鄉村振興專案實施流程!
值不值得開發? 1 清查開發條件 鄉村現有土地.房屋.產業.自然人文等資源,和所在區位.經濟.社會等內外部基本條件,決定了專案地開發的核心導向. 鄉村專案開發條件6大清查方向 2 評估開發價值 根據上 ...

加快空心村整治,助力鄉村振興
空心村指農民新建的住宅集中佈局於原村莊外圍,舊村出現大量空閒宅基地與閒置土地,形成了內空外延的用地狀況.空心村的成因大致包括:農村土地法律制度不完善,缺乏建房約束機制:鄉村規劃與管理缺位,審批制度不健 ...

鄉村振興是實現共同富裕必經之路
來源:經濟日報 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而要實現共同富裕,鄉村振興是必經之路.鄉村振興不僅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而且要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

聚焦農業創新 助力鄉村振興 減少養殖碳排 引領綠色發展

聚焦農業創新 助力鄉村振興 減少養殖碳排 引領綠色發展
高質量低碳綠色環保養殖技術 生隆科技養殖有限公司位於福建省周寧縣瑪坑鄉紫竹村.廈門市翔安區內厝鎮後田村,是一家以農業技術研發.生物技術研發.技術成果應用.高質量農業產業發展為主的科創產業融合公司.主要 ...

三部門關於進一步推動農商互聯助力鄉村振興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商務主管部門.發展改革委.供銷合作社: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商務部等17部門關於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促進農村消費的意見> ...

把金融支農史詩寫在鄉村振興大地上
●本報記者葉斯琦 海島椰林.江南水榭.塞外草原.西陲村寨--在廣袤的祖國大地上,凡有人煙.稼穡處,便有農發行投注的目光. "支農為國.立行為民",情懷與初心,時刻召喚農發行人踐履新 ...

提前返鄉的農民工,千萬不要亂投資,鄉村振興創業商機在哪?

提前返鄉的農民工,千萬不要亂投資,鄉村振興創業商機在哪?
儘管共同富裕的號角已經吹響, 但由於近兩年經濟不景氣,加上限電停工的影響,大批農民工提前返鄉並暗下決心不再出來,打算借鄉村振興的東風,在老家和縣城投資創業.創業是好事,一旦創業成功,不僅可以實現財務自 ...

觀點 | ​​普惠信貸產品助力鄉村振興提速增效

觀點 | ​​普惠信貸產品助力鄉村振興提速增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也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自從金融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示範 ...

退役軍人投身鄉村振興,大有可為

退役軍人投身鄉村振興,大有可為
作者:大軍 對於即將離隊的老兵來說,告別熟悉的軍營,可謂是"幾多歡喜幾多愁". 不少戰友大概從入伍那天就開始盼離隊,兩年.五年,甚至時間更長. 然而到了真正要離開的時候,卻發現又有 ...

綠滋餚:深耕綠色產業 打造特產名片 助力鄉村振興

綠滋餚:深耕綠色產業 打造特產名片 助力鄉村振興
綠滋餚,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新華社民族品牌,中國服務業500強,江西省民營企業百強第17位.9月17日,江西省工商聯"百媒進千企"活動走進綠滋餚,在探訪中 ...

特色農業,為鄉村振興插上騰飛翅膀
來源:中安線上 近年來,安徽省全椒縣六鎮鎮按照"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透過"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積極調整農業種養結構,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業,提高農業產業 ...

鄉村振興背景下縣域農業機械化管理與服務的問題與對策 —— 以湖北省縣域農業機械化的管理服務為例

鄉村振興背景下縣域農業機械化管理與服務的問題與對策 —— 以湖北省縣域農業機械化的管理服務為例
摘要 提升農機機構管理服務能力是實現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湖北省縣域農業機械化發展保持了良好態勢,各縣(市)農機化管理服務建設情況尚可,且逐步朝專業性.社會性.經營性一體化趨勢邁進,但 ...

“鄉村振興,萬戶建立”——“農創杯”肉牛養殖科技示範戶已經產生啦!

“鄉村振興,萬戶建立”——“農創杯”肉牛養殖科技示範戶已經產生啦!
"鄉村振興,萬戶建立"--"農創杯"肉牛養殖科技示範戶已經產生啦! 碧流臺村 武佔有 碧流臺村 張和 碧流臺村 趙靜傑 東方紅村 郭海梁 東方紅村 劉銳 二八地 ...

趙猛:整縣光伏助推“雙碳”+“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趙猛:整縣光伏助推“雙碳”+“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今年以來,國家和地方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舉措,開展整縣(市.區)屋頂分散式光伏開發試點就是其中重要一項舉措.這對推動我國實現"雙碳"和"鄉村振興&qu ...

農村數字普惠金融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
作者:盤和林(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 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2014年,國務院提出要大力發展農村普惠金融,促使農村金融改革創新.一方面傳統的金融機構向數字化轉型升級,金融產品.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