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藝術與科學的碰撞,帶你走近古生物復原圖的世界——復原圖畫師楊定華專訪

藝術與科學的碰撞,帶你走近古生物復原圖的世界——復原圖畫師楊定華專訪


前蘇聯作家弗拉基米爾·索洛烏欣曾說:“科學雖然能搬動珠穆朗瑪峰,但卻絲毫不能把人的心靈變得善良。唯獨藝術能夠做到這點,況且——這是藝術最主要的、永恆的目標。”那些真正能做到將藝術與科學相結合的作品,則蘊含著更深刻的內涵和意義。

人類對地球歷史的好奇是與生俱來的,就像我們總是會暢想著人生的過往,而化石和古生物是人類去窺探過去最直觀的表現。

藝術與科學的碰撞,帶你走近古生物復原圖的世界——復原圖畫師楊定華專訪


楊定華作品:《漳浦琥珀生物群》

科學意義:揭示中新世熱帶雨林生物群場景

論文連結:https://doi.org/10.1126/sciadv.abg0625

面對一塊不完整的化石,我們很難想象這些生物在過去的生活狀態。只有經過古生物學家的科研工作,我們才得以想象到古生物們應有的形態。但真正將這些科研成果帶向大眾的,並不是繁雜冗長的文獻,而是古生物畫師們的復原圖作品。

最早的古生物復原圖作品,是1830年地質學家亨利·德拉布歇根據瑪麗·安寧在多塞特郡採集的化石繪製的《更古代的多塞特郡》,畫中根據她所採集到的化石,描繪了多塞特郡過去海洋中魚龍、菊石、箭石等生存的場景。這幅畫在英國廣受歡迎,不僅讓人們開始對地質歷史時期的地球產生了興趣,更是掀起了科學界對地質學的熱潮。

隨後,人類對復原古生物的熱愛一直持續至今。

藝術與科學的碰撞,帶你走近古生物復原圖的世界——復原圖畫師楊定華專訪


第一幅古生物復原圖

《更古代的多塞特郡》

今天,準確復原古生物生態在科學和社會上顯得更加重要。而我們有幸採訪到一位當代古生物復原圖大師,他曾獲得國際古生物大會古生物重建第一名,而他的作品也曾被央視、新華網等眾多媒體報導,他的作品幾乎覆蓋到所有的古生物科普作品中。

他,就是楊定華,也是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御用畫師”。

藝術與科學的碰撞,帶你走近古生物復原圖的世界——復原圖畫師楊定華專訪


古生物復原畫師:楊定華

個人介紹

楊定華,江蘇鹽城人,藝名華風,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復原作品多次在國內外重要刊物發表,其中繪製的《冠狀皺囊動物》被用於Nature封面,參與的《獨角蟻》、《長吻麒麟魚》、《傳粉花蚤》榮獲2016、2017、2019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律動海百合》於2016年5月在中國科學院“發現科學之美”圖片大賽中榮獲優秀獎,《寒武紀生命》於2018年7月在法國巴黎舉辦的第五屆國際古生物大會中獲得古生物重建第一名。2020年作品《蠍蛉特化的口器與傳粉功能》、《億年前花蚤的傳粉行為》參加慶祝中國科學院文聯成立30週年網路書畫作品展。獲得“區域中心2019年度優秀個人”稱號,獲得“2020年度中國科學院院所兩級公共技術中心優秀個人”稱號。

古生物復原畫師:楊定華

藝術與科學的碰撞,帶你走近古生物復原圖的世界——復原圖畫師楊定華專訪


作品:《寒武紀生命》

科學意義:復原寒武紀大爆發的海洋生態

藝術與科學的碰撞,帶你走近古生物復原圖的世界——復原圖畫師楊定華專訪


Nature封面作品:《冠狀皺囊動物》

科學意義:最古老的原始後口動物

論文連結:https://doi.org/10.1038/nature21072

藝術與科學的碰撞,帶你走近古生物復原圖的世界——復原圖畫師楊定華專訪


作品:《澄江生物群大附肢節肢動物捕食》

科學意義:填補節肢動物的演化空缺

論文連結:https://doi.org/10.1186/s12862-019-1560-7

藝術與科學的碰撞,帶你走近古生物復原圖的世界——復原圖畫師楊定華專訪


作品:《長吻麒麟魚》

科學意義:揭示頜骨的演化起源

論文連結: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ai8828

我們看到楊老師的作品擅用光影和色彩,畫作主體抓人眼球,而整體結構又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更重要的是作品內容是來自科研人員的研究工作,整幅作品兼具藝術性和科學性。

藝術與科學的碰撞,帶你走近古生物復原圖的世界——復原圖畫師楊定華專訪


作品:《鄧氏貴州魚龍》

科學意義:海生爬行動物的重要階段

藝術與科學的碰撞,帶你走近古生物復原圖的世界——復原圖畫師楊定華專訪


作品:《貴州龍》

科學意義:海生爬行動物的重要階段

接下來讓我們緊跟楊老師的腳步,透過採訪,聽他講述自己是怎麼走上古生物復原畫師這條路的,這一幅幅絕美的復原圖又是如何完成的。

楊老師,您好。很高興能採訪您,我們都想知道您是怎麼畫出這麼多精美的作品的。那我就代大家向您問幾個問題。首先,想問一下您原來是學什麼專業的?

你好,我也很高興你們能喜歡我的作品。我本科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學的是與影視美術相關的專業。

您是藝術專業出身的,聽起來與古生物很遠啊,那是如何從事到古生物復原圖創作中的呢?

最早是在07年,我在讀本科的時候,當時透過家教的形式給中小學生輔導美術,賺些生活費,機緣巧合下被中科院南古所的王博博士(現在已經是研究員了)找到,他讓我給蟬類畫了十幾張素描圖,於是就與古生物繪畫初次結緣。但後來我去創業了,事與願違拼搏了兩年,創業也慘遭失敗。後來進了省演藝集團,在裝置組跟著錫劇團東奔西走、送戲下鄉,也參與了《玉蜻蜓》、《狀元情殤》等多部錫劇佈景的製作,團長是著名錫劇表演藝術家周東亮先生。知道劇團的人都清楚,其實裝置組是一個非常辛苦的部門,得錘子、板子都會使,爬高上低的力氣還得大,所以就好多年沒再拿筆畫畫了。大概在2013年的時候,北古所(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所)的蓋志琨老師經王博介紹聯絡到了我,使我又執起了畫筆回到了畫古生物的工作。2013年至2017年,與多家研究所合作,繪製了一些復原圖,其中包括同北古所合作出的有關無頜魚的書。2017年之後,就主要為南古所繪畫了。整個過程聊起來曲曲折折,還好我的生活態度是比較樂觀的啦。

藝術與科學的碰撞,帶你走近古生物復原圖的世界——復原圖畫師楊定華專訪
藝術與科學的碰撞,帶你走近古生物復原圖的世界——復原圖畫師楊定華專訪


楊定華早期作品

藝術與科學的碰撞,帶你走近古生物復原圖的世界——復原圖畫師楊定華專訪
藝術與科學的碰撞,帶你走近古生物復原圖的世界——復原圖畫師楊定華專訪
藝術與科學的碰撞,帶你走近古生物復原圖的世界——復原圖畫師楊定華專訪


盔甲魚復原圖作品

科學意義:揭示早期無頜魚的演化

來源:《無頜類演化史與中國化石記錄》

楊老師,您是怎麼看待復原圖繪畫的呢?

繪畫方面要講的可太多了!我簡單提幾點,復原圖的繪畫難度還是很大的。現在復原繪畫還一直保持著傳統復原的方法,譬如線稿繪製的打點畫法,這個方法其實並沒有過時,只是表現手法單一,很難出眾讓人耳目一新,也有前輩用水粉或水彩甚至於用丙烯和油畫來複原,但不利於修改,而我主要是用電腦繪畫。

我注意到您作品裡面有很好的光影效果,而且有層次感,這應該是電腦繪圖的優點吧?

對的,我們不能絕對的去說傳統與電腦繪畫之間的優劣,傳統繪畫其實也能營造氣氛和光感,但總體在處理複雜畫面特效上不如電腦繪圖靈活,但傳統繪畫技法始終是根基,電腦繪圖方便了平常的修改和傳輸。

透過與國外其他作品對比,我們可以明顯發現您的作品是非常優秀和先進的,可以說到達了頂尖水平,請問您在繪畫上有什麼技巧嗎?

過譽了,我只能說我在無脊椎動物的復原上面做的多一點。在繪畫上我整合了不同繪製方法的技巧,將科學復原圖往藝術上靠,用美來詮釋科學。另外我們還嘗試用最新的電腦技術,力求去展示中國復原圖的力量。

藝術與科學的碰撞,帶你走近古生物復原圖的世界——復原圖畫師楊定華專訪


作品:《白堊紀的介形蟲》

科學意義:揭示白堊紀介形蟲的繁殖行為

論文連結:https://doi.org/10.1098/rspb.2020.1661

藝術與科學的碰撞,帶你走近古生物復原圖的世界——復原圖畫師楊定華專訪


作品:《擬苔草蛉》

科學意義:發現草蛉擬態苔蘚的行為

論文連結:https://doi.org/10.1016/j.cub.2018.03.060

藝術與科學的碰撞,帶你走近古生物復原圖的世界——復原圖畫師楊定華專訪


作品:《巢湖安琪蝦》

科學意義:三疊紀獨特的海生節肢動物

論文連結:https://doi.org/10.1007/s12542-017-0347-7

楊老師,我們知道您的復原圖注重的是既有美感,又包括其中的科學意義,一定要做到準確和科學。那您在繪製的過程中,是如何與科研人員溝通合作的呢?

基本上科研人員同我有兩種溝通方式:1.他說我聽,聽一遍基本畫面就在腦子裡了;2.他發我看,他們把檔案分包的很仔細,我看下基本就開始畫了。

這麼多精美作品積累下來,您肯定非常有經驗了,您能簡述一下與科學界合作完成創作過程嗎?

首先,根據與研究人員的聊天,可以對這些生物的生活習性有所瞭解,我大概腦中也有了雛形,然後開始繪製線稿。線稿階段是非常複雜的,要經過與科研人員十多次的反覆修改,要保證生物結構的準確性,又要構建一個合適的場景。在我腦海中,總是想讓復原圖變成可以看到並觸控到的場景,這是我極力想實現的,秉著一顆渴望的心,但這對我來說是一次很大的挑戰,透過長時間的構思、鑽研,最終建立模型。線稿完成後,色彩和光影渲染就是比較快的過程了。

可以看到您的作品中想傳達給觀眾豐富的資訊,那完成一件作品大概需要多久呢?

比較大的作品一般要一個月,其實與比較熟悉的科學家合作多了,整個過程就順暢了很多,有時候3-5天也可以完成一件小型作品。

藝術與科學的碰撞,帶你走近古生物復原圖的世界——復原圖畫師楊定華專訪


作品:《應氏奇美拉蛛》

科學意義:揭示蜘蛛的起源

論文連結:https://doi.org/10.1016/j.cub.2020.06.106

藝術與科學的碰撞,帶你走近古生物復原圖的世界——復原圖畫師楊定華專訪


作品:《遠古絢麗的飛蛾》

科學意義:推動昆蟲結構色的研究

論文連結:https://doi.org/10.1126/sciadv.1700988

藝術與科學的碰撞,帶你走近古生物復原圖的世界——復原圖畫師楊定華專訪


作品:《麗蛉》

科學意義:揭示麗蛉的傳粉、偽裝、交流行為

論文連結:https://doi.org/10.1038/s41467-018-06120-5

藝術與科學的碰撞,帶你走近古生物復原圖的世界——復原圖畫師楊定華專訪


具有偽裝形態的蠟蟬

科學意義:透過蠟蟬研究古老昆蟲的偽裝行為

論文連結:https://doi.org/10.1038/s41598-019-49414-4

楊老師,您繪畫的主要工具是什麼?

主要工具就是數位板,用電腦繪圖,偶爾也會用水粉水彩。

據我瞭解到,南古所在古生物重建方面有很多突破,技術也始終保持國際領先水平,請問您能講一下技術上有哪些不一樣的改進嗎?

在技術上,我們一直想透過技術革新給科研成果帶來新的展示,比如正在做一些三維數字建立的工作。透過建立化石數字媒體工作室,提升科研成果的國際影響度,使化石復原工作的技術水平走向國際先進行列。

藝術與科學的碰撞,帶你走近古生物復原圖的世界——復原圖畫師楊定華專訪


作品:《丁氏花》

科學意義:填補花朵演化的關鍵空缺

論文連結:https://doi.org/10.11646/palaeoentomology.3.4.15

藝術與科學的碰撞,帶你走近古生物復原圖的世界——復原圖畫師楊定華專訪


扇形藻三維復原模型

藝術與科學的碰撞,帶你走近古生物復原圖的世界——復原圖畫師楊定華專訪


奇美拉蛛三維復原模型

藝術與科學的碰撞,帶你走近古生物復原圖的世界——復原圖畫師楊定華專訪


植物的三維重建

科學意義:完善齒葉植物的演化

論文連結:https://doi.org/10.1016/j.revpalbo.2020.104204

楊老師,藝術和科學在很多方面是既矛盾又統一的,您是怎麼理解復原圖上藝術和科學的結合的呢?

其實科學創作與藝術創作最大的不同,在於限制性,所以很難平衡作品中科學和藝術的關係。藝術創作在於感知感悟,是內在的,而復原圖卻受具象寫實的限制,所以在另一方面復原圖創作是在矛盾中進行的,而我的工作就是將美融入到這些作品中。

古生物復原圖也是一門很深的藝術,既有科學意義又有藝術價值,您是如何理解科學復原藝術的呢?

復原藝術首先要具象表達客觀的真實性,其次在造型意識上建立起精神感受,前者需要同科學家一起構建化石所帶給我們的資訊,後者需要我們藝術家透過特定條件和生態環境的描述建立起自己的心理感知,把真切的情感和體驗帶入到創作作品中去。所以透過作品能反映出科學研究的成果,同時也能體會到作品創作時的精神內涵。

藝術與科學的碰撞,帶你走近古生物復原圖的世界——復原圖畫師楊定華專訪


作品:《針虻》

科學意義:證明白堊紀虻類的擬寄生行為

論文連結:https://doi.org/10.1007/s00114-015-1327-y

藝術與科學的碰撞,帶你走近古生物復原圖的世界——復原圖畫師楊定華專訪


作品:《披甲龍魚》

科學意義:龍魚類底棲生活的證據

論文連結:https://doi.org/10.19615/j.cnki.1000-3118.171023

縱觀這些年的發展,我們可以明顯看到中國復原圖的水平有很大的飛躍,人們對科普作品美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在這方面您一直參與其中,您能談一談心得體會嗎?

復原圖作為科普作品是面向大眾的,隨著大眾審美的提升,一件物品不再是能用就行,而是要求更美觀了,這是件好事,國家對美育的重視,讓中國各個行業都揚眉吐氣、煥然一新,當然也給我們帶來了挑戰和機遇。對於我們科學復原圖也同樣存在這個問題,科學家發表文章,不再像以前不為大眾所知,而是想辦法讓自己研究的東西讓更多人明白,或者是因為一個極具吸引力的復原圖而讓人記住,我覺得這對科學發展是相當有意義的事。近些年國內外很多人喜歡我的作品,我非常感謝。

看得出您對古生物復原的藝術創作充滿了熱愛啊!

是的!我對復原有一種熱愛,除了對藝術的喜愛,還有一個原因應該同科學研究的初衷是一樣的,我想了解這上億年前的古生物,我想去探尋它。透過最新的技術手段讓它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讓大家去熟悉瞭解它,告訴大家它們曾經來過我們的地球。

藝術與科學的碰撞,帶你走近古生物復原圖的世界——復原圖畫師楊定華專訪


作品:《花蚤:白堊紀傳粉甲蟲》

科學意義:發現最早為被子植物傳粉的昆蟲

論文連結:https://doi.org/10.1073/pnas.1916186116

藝術與科學的碰撞,帶你走近古生物復原圖的世界——復原圖畫師楊定華專訪


作品:《黃氏憶人扇蟌》

學術價值:揭示最古老的昆蟲求偶行為

論文連結:https://doi.org/10.1038/srep44932

藝術與科學的碰撞,帶你走近古生物復原圖的世界——復原圖畫師楊定華專訪


阿扎白堊光螢復原圖

科學意義:證明叩甲總科生物發光的起源

論文連結:https://doi.org/10.1098/rspb.2020.2730

科普是件長遠且意義重大的工作,讓科研工作者不再只能是“閉門造車”,而能讓大眾瞭解科研的發展。尤其是地球科學的發展,及時的科普工作,可以滿足廣大民眾對地球的好奇心,讓人們更熟悉自己賴以生存的家園。同樣,古生物復原圖作為面向大眾的科普藝術品,能將地球科學的前沿成果以直觀的方式呈現給大家。中科院南古所和楊定華老師正是致力於此,他們總是能第一時間將科研成果以美妙的方式呈現給大眾,楊定華老師也正是在此過程中尋求著美與科學作品的結合,他帶給大家的不僅僅是科學,更是一種感受,讓我們用尋找美的眼光去看待科學。楊老師同時也致力於繪畫技術的提升,將中國乃至國際的復原水平推向更高的高度,提高科學影響力的同時,更讓全世界發現地球科學之美!

藝術與科學的碰撞,帶你走近古生物復原圖的世界——復原圖畫師楊定華專訪


作品:《白堊紀的阿紐蠍蛉》

科學意義:揭示傳粉蠍蛉長口器的起源

論文連結:https://doi.org/10.1126/sciadv.aay1259

藝術與科學的碰撞,帶你走近古生物復原圖的世界——復原圖畫師楊定華專訪


作品:《長形黎鐮蟲》

科學意義:發現又一寒武紀奇異生物

論文連結:https://doi.org/10.1038/s41598-017-16304-6

藝術與科學的碰撞,帶你走近古生物復原圖的世界——復原圖畫師楊定華專訪


埃迪卡拉生物群

科學意義:展現埃迪卡拉生物群的生態特徵

藝術與科學的碰撞,帶你走近古生物復原圖的世界——復原圖畫師楊定華專訪


《生物演化與環境》封面

晚泥盆世脊椎動物登陸

最後,祝福楊老師藝術科普工作更加順利,希望大家多多關注楊老師的科普作品,也祝願中國科普復原圖能繼續引領世界潮流!

美編:ZYN

校對:覃華清

分類: 文化
時間: 2021-08-10

相關文章

藝術與科學完美的結合——達芬奇

藝術與科學完美的結合——達芬奇
罕見的全才--達芬奇 說起達芬奇,我們一般都會認為他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巨匠,留有<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及<抱銀貂的女人>等等傳世之作.或許是因為他在藝術上造詣 ...

三星堆挖出24K小金珠!超景深三維影片顯微鏡帶你走近文物微觀世界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三星堆,你到底還有多少驚喜等著我們?今天我們繼續探坑! 5號坑從上一季開始就沒有再進行發掘,考古學家們將對5號坑進行整體打包,做實驗室考古,這一次三星堆直播現場為大家帶來了一個新 ...

野釣客帶你走近-赤眼鱒

野釣客帶你走近-赤眼鱒
赤眼鱒,也叫紅眼魚.參魚,是江河.湖泊等水系的常見中小型魚種,一般棲息在流速較慢的水中,因為肉質營養價值高和味道鮮美,所以是目前較有價值的垂釣魚和實用魚.那麼赤眼鱒要怎麼釣呢?下面就來說說拋竿釣赤眼鱒 ...

帶你探索更深的海底世界!互動投影互動海洋主題館

帶你探索更深的海底世界!互動投影互動海洋主題館
由於現代科技的進步,文旅娛樂行業中不僅設施日臻完美,而且設施工功能愈發齊全,互動投影可以幫助景點擁有更加絢麗的效果,可以旋轉,可以雲山霧罩等等奇幻的效果.為了讓城市中的人能隨時欣賞到海洋的魅力,智立方 ...

科學前沿12:發現一類理想的超滑體系:大晶格失配範德華異質介面

科學前沿12:發現一類理想的超滑體系:大晶格失配範德華異質介面
當前,因摩擦和磨損導致的能源損耗約佔人類能源總消耗的三分之一.實現極低摩擦不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同時可以延長機械壽命.超滑(superlubliricty)定義為兩個固體表面接觸時摩擦力接近於零(摩擦係 ...

黃粟碰撞:黃伯韜死命糾纏粟裕3年,最終兵敗華野被流彈擊中斃命

黃粟碰撞:黃伯韜死命糾纏粟裕3年,最終兵敗華野被流彈擊中斃命
1948年11月22日,黃伯韜在淮海戰役中被粟裕的華東野戰軍包圍在碾莊地區,最後兵敗,在潰逃過程中被擊中身亡.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黃伯韜與粟裕之間的較量並不只是淮海戰役這一次,兩人在之前曾有過2次 ...

帶你見識真正的地獄:世界人口黑市,上千萬人淪為奴隸

帶你見識真正的地獄:世界人口黑市,上千萬人淪為奴隸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藏菩薩許下的宏願恐怕永難續繼,因為人生前所造的"地獄"已經夠多.有些人活著就可能遭受更甚於死後地獄的酷刑,他們被販 ...

自帶“撩妹顏值”,雪佛蘭全新跑車渲染圖,平民不中庸

自帶“撩妹顏值”,雪佛蘭全新跑車渲染圖,平民不中庸
最近,我們獲取了一組雪佛蘭全新跑車渲染圖,紅色的塗裝非常的耀眼,而且還是雙門設計喜歡跑車的有眼福了,對這款跑車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了解下吧. 從外觀方面,整體造型非常的運動,絲毫不輸大牌的豪華感,前來採用 ...

又一塞爾達-like遊戲登場,風來之國帶你探索神秘未知的廢土世界

又一塞爾達-like遊戲登場,風來之國帶你探索神秘未知的廢土世界
如果要給遊戲史上的各大遊戲系列排個正向的榜單,相信大多數人無論如何都很難避開<塞爾達傳說>系列,天空之劍.荒野之息.織夢島等塞爾達系列遊戲無一不是經典,且不談自由度.劇情以及細節三者兼顧的 ...

如何給古生物畫上正確的顏色

如何給古生物畫上正確的顏色
如何給古生物畫上正確的顏色 文末有彩蛋哦! 顏色是我們識別物體的主要途徑之一.大自然賦予生物五彩繽紛的顏色,向世間展現著生機勃勃的景象.不同的生物色可能代表不同的含義,既有用於警示敵人的警戒色,又有用 ...

脊椎動物崛起,目標征服陸地——泥盆紀

脊椎動物崛起,目標征服陸地——泥盆紀
對於過去 人類總有一種天生的好奇和敬畏 對於生命 人類尚且還有很多未知等待探索 經歷了志留紀的災後重建,時間來到了泥盆紀.泥盆紀是一個神奇的時代,在6000萬年的時間裡,生物界發生了多次翻天覆地的變化 ...

讓-雅克·盧梭名著:《論科學與藝術》二
第二部分 這是一個古老的傳統,從埃及傳到希臘,一個反對人類和平與安寧之神的是科學的發明者.(注5)那麼,埃及人自己對在他們中間誕生的科學究竟有什麼看法呢?他們可以密切關注這些資訊的來源.事實上,無論是 ...

從追尋者到保護者,這位攝影師把大熊貓、金絲猴帶上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

從追尋者到保護者,這位攝影師把大熊貓、金絲猴帶上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
10月11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第一階段會議將在雲南省昆明市召開.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金絲猴文化學者薛康是參會的四川代表團成員之一.由他編組的<金絲猴-- ...

博物藝術家資佰:用藝術“翻譯”生物多樣性
出生於西雙版納的博物藝術家資佰,曾在上海.昆明從事藝術工作10年.2017年,他決定回到故鄉,在遠離城區的地方安了家. 藝術與科學,始終存在於資佰人生天平的兩端.他是一名"植二代" ...

科幻史詩歌劇沙丘登陸中國,我們是否準備好帶著地球繼續流浪?

科幻史詩歌劇沙丘登陸中國,我們是否準備好帶著地球繼續流浪?
長達四百米,神出鬼沒的沙蟲是什麼樣的存在呢? 它製造的人類思維營養和宇宙旅行能源的香料如何保證可持續發展呢? 守護沙丘的沙蟲與外來人類家族會進行達爾文主義博弈還是生態文明平衡生物多樣性和諧共存呢? 我 ...

3段婚姻2次離,帶著二夫的孩子和一夫複合後,劉蓓過得怎麼樣?

3段婚姻2次離,帶著二夫的孩子和一夫複合後,劉蓓過得怎麼樣?
提到娛樂圈的"京圈颯女",估計現在很多人會想到徐靜蕾. 但是如果把時間再往前倒10年,劉蓓一定榜上有名. 在劉蓓家裡,常有"流水席",好友來了一個接一個,蹭幾口 ...

科學點亮美好生活——2021年全國科普日活動掃描
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 題:科學點亮美好生活--2021年全國科普日活動掃描 新華社記者 與航天員"親密接觸".聽科學家講前沿熱點.親自動手發明製作--9月11日至17日,以&qu ...

中秋將至,德雲社高峰帶徒弟拜會名宿,有這樣的總教習郭德綱有福

中秋將至,德雲社高峰帶徒弟拜會名宿,有這樣的總教習郭德綱有福
中秋節即將到來,又到了人們互相之間走動走動的日子.從月中開始,德雲社總教習高峰,就開始領著自己的徒弟去拜會相聲界的前輩名宿,畫面相當溫暖. 第一站,高峰拜會著名相聲藝術家楊少華 對於高峰去拜會楊少華, ...

雲鯨、石頭、科沃斯?帶自清潔功能的掃拖一體機,深度對比幫你選

雲鯨、石頭、科沃斯?帶自清潔功能的掃拖一體機,深度對比幫你選
前言 現在,國產掃地機越來越智慧,使用者體驗將國外品牌甩的遠遠的,從單一功能的清掃,到後來的掃拖一體,越來越多的廠商,都發布了自己的掃擦洗一體的掃地機,今天,UP主針對抖音裡宣傳最火熱的雲鯨J1小白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