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諾獎青睞的觸覺研究是怎麼做出來的?| Piezo封神之路(上)

撰文 | 劉文豪

2010年,美國Scripps研究所的Ardem Patapoutian課題組在《科學》雜誌報道了哺乳動物中首類介導陽離子內流的機械門控離子通道——Piezo蛋白家族[1],平地驚雷般的開啟了一個領域。因與觸覺等關鍵的基礎機械感覺關係密切,該蛋白自發現伊始便作為明星分子活躍在各大學術期刊上。Ardem更是因這一發現被授予202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筆者的導師肖百龍教授曾是Ardem的博後,他見證和參與了Piezo蛋白早期研究的關鍵工作,獨立後在這一領域繼續深耕,因而我有幸進入到這一熱火朝天的領域中。Piezo蛋白究竟是什麼?它們是如何工作的?它們的重要性在哪兒?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一起進入Piezo的世界,一窺科學家們逐步認識Piezo蛋白的過程。

圖1. Ardem Patapoutian因其在觸覺感知領域的重要貢獻獲得202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丨圖片來自諾貝爾獎委員會官網

我們對這個世界最初的感知通常是從觸覺開始的。第一聲啼哭之前,嬰兒經歷過誘發哭聲的拍打;來到人世,感受親人的愛撫和擁抱;兒時抓周一通亂摸,成長中提筆、拍球、彈撥樂器;日常生活中握手,敲擊滑鼠鍵盤,刷手機……觸覺充斥著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觸覺是軀體機械感覺的一種,除了觸覺之外,還有機械痛(區別於日常的輕觸覺)、本體感覺(對四肢移動和體位的感知)等也屬於軀體機械感覺。這些機械感覺和視覺、嗅覺、味覺和聽覺構成了我們日常意義上的五感(聽覺也是感知聲波振動的一種機械感覺)。

圖2. 五種感覺丨圖片來自Bing

這些基本感覺從形成、傳遞到感知,生物學過程大體上是類似的:特定的感受器官和細胞上特定的受體接收外界刺激,產生動作電位,這種電訊號沿神經突觸向中樞神經系統傳遞,最後到達大腦特定區域,就產生了特定的感覺。在這一過程中,作為最初級受體的一系列蛋白質是十分神奇的存在。

人體的蛋白質都是由20種基本的氨基酸組成。可就是僅僅憑藉這20種基本元件的排列組合,生物居然能演化出如此精準強大的、感知外界各種物理化學訊號的接收器——受體蛋白。以人類為例,眼睛中的光敏感受體可響應380-780nm波長的電磁波;鼻子中的嗅覺受體可幫助我們分辨出空氣中的數萬種小分子;味蕾上的味覺受體可分辨苦鹹酸甜鮮;人耳中聲波的受體可以分辨出各種不同響度、頻率和音色的聲音;遍佈全身的觸覺受體能幫我們精確分辨出壓力、振動、紋理等多種不同的觸覺感受。而在動物中,這些受體的功能往往比人類更加強大。因此,鑑定出這些受體究竟由何種蛋白構成,一直都是神經科學家們孜孜以求的關鍵目標。

視覺上的研究首開先河,視網膜上的感光蛋白(視紫紅質)為德國科學家在19世紀發現,而後在上世紀80年代確定了全長DNA序列[2, 3]。接著,仿照研究視覺受體的辦法,科學家們相繼鑑定到嗅覺和味覺受體的分子基礎[4, 5],其中嗅覺受體的工作獲得了2004年諾貝爾獎。這三種感覺的受體蛋白或在相應感官中高表達,或在基因序列上有高同源性(三者均屬於G蛋白偶聯受體家族),這兩個特點為它們的鑑定提供了條件。

至於餘下的兩種機械感覺,造物主似乎給我們出了難題:觸覺和聽覺的受體蛋白的低表達給生化鑑定帶來困難,且在基因序列上也不像視味嗅覺般有章可循[6]。憑藉遺傳篩選,科學家得以在較低等的生物中鑑定到部分機械感覺通道(細菌中的機械通道MscL倒是生化方法獲得的[7])。

而在哺乳動物中,這個疑問一直持續到2010年。這一年,Ardem課題組鑑定到了哺乳動物中首類介導陽離子內流的機械門控Piezo陽離子通道[1],解決了謎題。這一里程碑式的發現為觸覺受體的分子基礎提供了可能的解釋。後續的研究發現,Piezo家族中的Piezo2確實參與觸覺感知。

如此重要的一類蛋白是如何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它的功能是怎樣被一步步揭示出來的?今天,我們將從分子水平來講述Piezo這棟大廈的地基是如何打下的。

在當代生物學研究中,一個好的工作,往往都需要由淺入深的逐步上升到分子水平。具體來說,需要揭示這一過程的各個部分:一個生物學現象的組織器官基礎,與之相關的細胞,細胞上行使功能的蛋白,以及編碼該蛋白的基因。蛋白質和基因這種分子水平的研究是一個領域的基石。

電光火石——機械力能直接開啟離子通道

哺乳動物細胞能產生數萬種蛋白,如何從中發現機械敏感蛋白?我們不妨先把問題轉化成:哪些蛋白可能響應機械力?

機械力勢必引發細胞形態的改變,因此,和細胞膜有密切關係的蛋白都能成為懷疑物件,包括直接定位在細胞膜上的膜蛋白、支援細胞結構的細胞骨架蛋白以及細胞外基質等。

1979年,研究人員用電生理的方法,在牛蛙的聽覺上皮細胞記錄到了機械力刺激下產生的電流[8]。由於刺激後電流產生的時間在亞毫秒級別(40μs),這個電光火石的瞬間不足以讓細胞內第二信使完成訊號傳遞(上述的視覺嗅覺味覺的G蛋白偶聯受體就需要藉助第二信使產生電流),所以只能是目的蛋白受到機械力後直接產生了電流。這個潛在的機械敏感蛋白,最可能是離子通道[8, 9]

離子通道是膜蛋白的一種,一般由跨越細胞膜內外的孔道區域和其他輔助元件組成。在受到適當刺激時,孔道區域可開啟,依據離子通道對不同離子的選擇性和細胞膜內外不同離子的電化學梯度,使部分離子穿越細胞膜,帶來細胞膜電位的變化,或由離子自身參與訊號傳遞而形成生物學效應。

無獨有偶,1984年,研究人員在雞的骨骼肌細胞中記錄到了由牽拉所致的機械敏感電流,該電流也被認為由離子通道介導[10]

搜尋範圍由此大大縮小——離子通道中就存在著機械敏感蛋白。

圖3. 機械力驅動離子通道開啟完成陽離子內流丨圖片改編自Hoffman, et al., 2011, Nature[11]

上下求索——你究竟是誰?

和G蛋白偶聯受體家族不同,不同的離子通道在序列和功能上彼此之間差異巨大,唯一被認可的共性是:都含有兩次以上的跨膜區[1](膜蛋白都需要插入細胞膜的跨膜區,來定位在細胞膜上,最常見的跨膜區是α螺旋)。

如何判定一個通道是機械門控離子通道呢?科學家們制定了以下幾條準則:該通道要能直接被機械力啟用而無需透過中間信使;該通道參與機體機械傳導的過程;在非機械敏感細胞中表達該通道能賦予該細胞機械敏感性;該蛋白有成孔區和機械敏感區[12, 13]

此等嚴苛的標準,加上機械敏感通道常常低表達的特性,使得常規生化手段束手無策,僅在高表達的細菌機械敏感通道MscL的鑑定中方有用武之地[7]。而後世找尋其他真核生物的機械通道大都經由遺傳篩選得到。遺傳篩選是基於中心法則——蛋白質是由基因編碼產生。在個體或者細胞中,讓感興趣的基因發生變異,從而導致該基因對應的、行使生物學功能的蛋白質發生變異或不再表達,如果此時機械感覺相關的表現異常,那麼該基因就很能作為備選基因。

在易於進行遺傳操作的低等物種中,遺傳篩選幫助我們確認了部分機械門控離子通道,比如線蟲裡的DEG/ENaC通道[14, 15]、果蠅的NOMPC通道[16]。而在脊椎動物,尤其是哺乳動物中,要確定機械敏感蛋白,可以尋找這些低等物種機械通道的同源蛋白。但這種方法收效甚微:哺乳動物中或是不存在相關的同源基因,而有同源基因的,其表達的蛋白卻沒有機械敏感性。此前唯一確定的哺乳動物機械敏感蛋白——K2P家族的作用是使細胞超極化而變得更加“平靜”[17],可是觸覺、聽覺過程需要讓細胞去極化而“興奮”起來。

那麼,我們苦苦找尋的這種受體究竟是什麼呢?

學界路漫漫,上下而求索。

平地驚雷——Piezo蛋白橫空出世

故事開始於十多年前。彼時,Ardem實驗室的博士後Bertrand Coste接下找尋哺乳動物機械門控離子通道這一極具挑戰的課題。此前他們已經知道一種鼠源神經母細胞瘤細胞系(N2A細胞)是有較強機械敏感性的:玻璃尖頭戳細胞的力刺激和抽吸細胞膜的力刺激均能引發穩定電流。他們試圖從這種細胞出發,尋找那個隱藏在重重迷霧裡的機械敏感通道。

細胞系易於在體外大量培養,且細胞之間一致性很高,這樣的特點允許我們鑑定到細胞內高表達的基因。藉助基因晶片,N2A細胞系內高表達的基因被確定。再結合離子通道“至少有兩次跨膜”這一特點,他們挑選出一系列備選基因。進一步的,他們用RNA干擾技術逐個抑制備選基因表達,如果某個基因抑制後的N2A細胞失去機械敏感性,那麼該基因表達的蛋白極有可能就是那個受體。

事情就這樣成了!在Bertrand口中的那個“美妙的時刻”,列表中的第72個基因被抑制後,N2A的機械敏感電流顯著下降!這個原名Fam38A的基因後來被命名為Piezo1,同一家族的另一個蛋白Fam38B被命名為Piezo2。Piezo一詞起源於希臘語,有“壓力、擠壓”的意思,用它做名字,寓意該基因是壓力受體。

進一步的,他們將Piezo表達在幾無機械敏感性的HEK293T細胞系中,成功賦予其機械敏感性。同時,又在哺乳動物傳導機械感覺的背根神經節中,發現了Piezo2的高表達,提示了Piezo2和觸覺、痛覺感知的密切關係[1]

圖4. 機械敏感蛋白Piezo1的鑑定(點選看大圖)

A,用“戳”的機械力刺激細胞的電生理實驗設定。記錄電極與細胞形成全細胞記錄模式,玻璃刺激電極在電驅動下戳細胞。B,上圖,在N2A細胞中,戳細胞可誘發內向電流。下圖,用RNAi技術抑制Piezo1表達後,N2A細胞的機械敏感電流大幅降低。C,過表達Piezo1的HEK293T細胞展示出顯著的機械敏感性。(圖B, C改編自Coste, et al., 2010, Science[1]

這是一件平地驚雷的大事!從此哺乳動物機械力受體研究的歷史煥然一新!Piezo蛋白是哺乳動物細胞具有機械敏感性的充分必要條件!

然而,這個研究並不是完美的,它僅證明到Piezo是機械門控陽離子通道至關重要的部分。

那麼,Piezo蛋白就是那個通道嗎?

生化藝術——真的是通道

上述研究雖然證明了Piezo蛋白對於機械敏感電流的出現不可或缺,但不能排除一種可能:Piezo只是這個機械敏感通道的一部分,僅有輔助和調節功能。那麼,Piezo本身就足以實現通透離子的通道功能嗎?或者說,Piezo蛋白就是這個機械敏感陽離子通道的通道區嗎?

一個證據來自果蠅。研究發現,果蠅Piezo和鼠的Piezo在一些和孔道直接相關的性質上有較大差異,比如通道的電導和抑制劑作用能力很不相同。這說明,Piezo的來源不同,孔道相關的電生理特性不同,這暗示著Piezo本身就是通道[18]

而更直接的方法是:直接提取純的Piezo蛋白,並重組到人造的類似細胞膜的脂質體上。如果仍能記錄到電流,那便證據確鑿。

這就要求我們能提取出保持生理功能的Piezo蛋白——這個步驟稱為“蛋白純化”。

蛋白的純化需要依據每種蛋白的特點量身定製,膜蛋白提取更是其中很棘手的一類。Piezo是很大的蛋白:超過2500個氨基酸,預測有30次以上的跨膜[1]。並且,離子通道經常以多聚體形式發揮功能,使提純難度進一步增加。因此,Piezo蛋白的純化非生化功力深厚者不可為之。

彼時,Ardem實驗室的另一個博士後,肖百龍博士,憑藉其紮實的生化技術,解決了這一難題。純化的鼠源Piezo1重組入人工脂質體後,確實記錄到了通道開放產生的電流,且該電流能被釕紅(一種廣譜陽離子通道抑制劑)阻斷[18]。後續的工作進一步證明了重組脂質體下的Piezo有機械敏感性[19]

至此,Piezo蛋白可以被名正言順的稱為“機械門控Piezo離子通道”。

圖5. Piezo1是離子通道

A,純化的Piezo1蛋白的免疫印跡電泳圖(western blot),圖中黑色條帶即為Piezo1蛋白的條帶。B,上圖,將純化後的Piezo1蛋白重組到人工脂質體上後可記錄到通道開放事件。下圖,該通道開放事件可被廣譜陽離子通道阻斷劑釕紅(RR)所阻斷。(圖片改編自Coste and Xiao, et al., 2012, Nature[18]

眼見為實——電子顯微鏡下的三葉螺旋槳

Piezo通道在進化上是保守的,從植物到動物都有這一蛋白[1]。但在同一個體內,它和其他的蛋白都不相似。那這個全新的蛋白長什麼樣呢?它究竟有怎樣的架構,竟能感知機械力?以及,它是如何傳遞機械力,來開啟通道的?

單單基於氨基酸一級序列的諸多猜測和實驗都不如親眼所見。此時,Piezo研究呼喚結構生物學登上舞臺。

在首篇Piezo論文(2010年)問世後的兩三年,冷凍電子顯微鏡技術發生了質的飛躍。貝葉斯方法的引入和直接電子檢測相機(DDD)的使用,讓冷凍電鏡能夠解析近原子解析度的蛋白質三維結構。2013年,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的程亦凡博士率先使用冷凍電鏡解析了TRPV1離子通道(2021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的另一主角)近原子解析度結構[20],這為其他通道結構的解析打入了一針強心劑。

2013年,肖百龍博士來到清華大學組建實驗室,恰逢施一公、王宏偉等人佈局、搭建了強大的冷凍電鏡平臺。肖百龍決定與清華的結構研究者們合作解析Piezo通道的三維結構。並率先獲得了Piezo1的中等解析度結構[21]。冷凍電鏡技術的突破同樣吸引了Ardem和Rod Mackinnon(2003年諾獎得主)的目光,二人隨即也投入到Piezo結構解析的工作中。一切都如此順理成章——合適的人,合適的時間,合適的技術手段——接下來的幾年,三方(肖百龍/李雪明,Ardem Patapoutain/Andrew B. Ward,Rod Mackinnon)幾乎同時獲得了Piezo1的高解析度結構[22-24],而Piezo2的高解析度結構也隨後為肖/李合作解出[25]

Piezo的造型十分獨特。它是由三個單體組成的三葉螺旋槳狀結構,多達114次跨膜,是已知跨膜次數最多的一類大型膜蛋白。蛋白單體前36次跨膜以每4個跨膜區組成一個單元,共有9個重複性的單元,最後兩個跨膜區被認為形成孔道。蛋白整體由外周槳葉部分向中心凹陷成穹頂狀(直徑28nm,深10nm),中心孔道區域上方有一胞外的帽子結構域(Cap),細胞內側有一9nm長的長杆結構(Beam),將槳葉外周連線到中心孔道的胞內部分[21-25]

著名物理學家費曼說過:“你只要看到它,你就能回答許多基本的生物學問題。”

Piezo通道這般別緻的結構能告訴我們什麼呢?

圖6. Piezo2冷凍電鏡三維結構卡通圖(圖片改編自Wang, et al., 2019, Nature[23]

逐鹿中原——Piezo通道如何感知力?

結構決定功能,世間萬物大抵如此。

Piezo這個三葉螺旋槳開啟過程中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研究人員有理有據的“腦洞大開”。

Piezo的外周槳葉能將周圍的細胞膜向內扭曲凹陷,而其他膜蛋白周圍的膜成分一般是平的,這一異乎尋常的現象讓研究人員們猜測:機械力作用在Piezo上的時候是不是會將該凹陷展平呢[26]?2003年諾獎得主Rod Mackinnon的課題組發表了兩篇文章,論證了展平的可行性以及模型[24, 27],之後還利用原子力顯微鏡進一步驗證[28]

依託結構導向的功能機制研究,肖百龍課題組發表了系列文章來揭示Piezo通道的機械門控機制,並提出了系列模型假說,譬如“槓桿模型”假說:胞內的長杆結構可作為槓桿撬開孔道[22, 29]。此外,蛋白上各個結構域的潛在作用也被逐步揭示:槳葉可以作為機械力傳導模組[30];錨定區(anchor)後的連線(linker)作用很關鍵:內質網蛋白SERCA可透過它抑制Piezo[31],而E-cadherin蛋白可透過它將Piezo和細胞骨架聯絡在一起而增強Piezo功能[32];帽子區可感知、傳導機械力,並且決定了Piezo通道從開啟到失活過程的快慢[25, 30];長杆區之後的“門塞”序列可透過“門塞和閂鎖”機制完成Piezo三個胞內側向通路的協調門控[33]

期待有朝一日,我們能獲得Piezo通道從關閉到開放再到失活等全部狀態下的結構以及在細胞膜上的原位結構,能將上述各種學說囊括入一個“大統一”框架內。

圖7. 推測的Piezo通道響應機械力而開放的模型

Piezo通道的側面視角,為便於檢視,Piezo三聚體簡化為兩個亞基。紅色虛線箭頭和實線箭頭分別代表離子不通透和通透的狀態。(圖片改編自Jiang, et al., 2021, Trends Biochem Sci[34]

(未完待續)

參考文獻

1. Coste, B. et al. Piezo1 and Piezo2 are essential components of distinct mechanically activated cation channels. Science 330, 55-60 (2010).

2. Hargrave, P.A. et al. The structure of bovine rhodopsin. Biophys Struct Mech 9, 235-244 (1983).

3. Nathans, J. & Hogness, D.S. Isolation, sequence analysis, and intron-exon arrangement of the gene encoding bovine rhodopsin. Cell 34, 807-814 (1983).

4. Buck, L. & Axel, R. A novel multigene family may encode odorant receptors: a molecular basis for odor recognition. Cell 65, 175-187 (1991).

5. Hoon, M.A. et al. Putative mammalian taste receptors: a class of taste-specific GPCRs with distinct topographic selectivity. Cell 96, 541-551 (1999).

6. Ranade, S.S., Syeda, R. & Patapoutian, A. Mechanically Activated Ion Channels. Neuron 87, 1162-1179 (2015).

7. Sukharev, S.I., Blount, P., Martinac, B., Blattner, F.R. & Kung, C. A large-conductance mechanosensitive channel in E. coli encoded by mscL alone. Nature 368, 265-268 (1994).

8. Corey, D.P. & Hudspeth, A.J. Response latency of vertebrate hair cells. Biophys J 26, 499-506 (1979).

9. Martinac, B. & Poole, K. Mechanically activated ion channels. Int J Biochem Cell Biol 97, 104-107 (2018).

10. Guharay, F. & Sachs, F. Stretch-activated single ion channel currents in tissue-cultured embryonic chick skeletal muscle. The Journal of physiology 352, 685-701 (1984).

11. Hoffman, B.D., Grashoff, C. & Schwartz, M.A. Dynamic molecular processes mediate cellular mechanotransduction. Nature 475, 316-323 (2011).

12. Christensen, A.P. & Corey, D.P. TRP channels in mechanosensation: direct or indirect activation? Nat Rev Neurosci 8, 510-521 (2007).

13. Arnadottir, J. & Chalfie, M. Eukaryotic mechanosensitive channels. Annu Rev Biophys 39, 111-137 (2010).

14. Chalfie, M. & Au, M. Genetic control of differentiation of the Caenorhabditis elegans touch receptor neurons. Science 243, 1027-1033 (1989).

15. Huang, M. & Chalfie, M. Gene interactions affecting mechanosensory transduction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 Nature 367, 467-470 (1994).

16. Walker, R.G., Willingham, A.T. & Zuker, C.S. A Drosophila mechanosensory transduction channel. Science 287, 2229-2234 (2000).

17. Patel, A.J. et al. A mammalian two pore domain mechano-gated S-like K+ channel. EMBO J 17, 4283-4290 (1998).

18. Coste, B. et al. Piezo proteins are pore-forming subunits of mechanically activated channels. Nature 483, 176-181 (2012).

19. Syeda, R. et al. Piezo1 Channels Are Inherently Mechanosensitive. Cell reports 17, 1739-1746 (2016).

20. Cao, E., Liao, M., Cheng, Y. & Julius, D. TRPV1 structures in distinct conformations reveal activation mechanisms. Nature 504, 113-118 (2013).

21. Ge, J. et al. Architecture of the mammalian mechanosensitive Piezo1 channel. Nature 527, 64-69 (2015).

22. Guo, Y.R. & MacKinnon, R. Structure-based membrane dome mechanism for Piezo mechanosensitivity. eLife 6 (2017).

23. Saotome, K. et al. Structure of the mechanically activated ion channel Piezo1. Nature 554, 481-486 (2018).

24. Zhao, Q. et al. Structure and mechanogating mechanism of the Piezo1 channel. Nature 554, 487-492 (2018).

25. Wang, L. et al. Structure and mechanogating of the mammalian tactile channel PIEZO2. Nature 573, 225-229 (2019).

26. Murthy, S.E., Dubin, A.E. & Patapoutian, A. Piezos thrive under pressure: mechanically activated ion channels in health and disease. 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 18, 771-783 (2017).

27. Haselwandter, C.A. & MacKinnon, R. Piezo's membrane footprint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mechanosensitivity. eLife 7 (2018).

28. Lin, Y.C. et al. Force-induced conformational changes in PIEZO1. Nature 573, 230-234 (2019).

29. Wang, Y. et al. A lever-like transduction pathway for long-distance chemical- and mechano-gating of the mechanosensitive Piezo1 channel. Nature communications 9, 1300 (2018).

30. Zhao, Q. et al. Ion Permeation and Mechanotransduction Mechanisms of Mechanosensitive Piezo Channels. Neuron 89, 1248-1263 (2016).

31. Zhang, T., Chi, S., Jiang, F., Zhao, Q. & Xiao, B. A protein interaction mechanism for suppressing the mechanosensitive Piezo channels. Nature communications 8, 1797 (2017).

32. Wang, J., Jiang, J., Yang, X., Wang, L. & Xiao, B. Tethering Piezo channels to the actin cytoskeleton for mechanogating via the E-cadherin-β-catenin mechanotransduction complex. bioRxiv (2020).

33. Geng, J. et al. A Plug-and-Latch Mechanism for Gating the Mechanosensitive Piezo Channel. Neuron 106, 438-451 e436 (2020).

34. Jiang, Y., Yang, X., Jiang, J. & Xiao, B. Structural Designs and Mechanogating Mechanisms of the Mechanosensitive Piezo Channels. Trends Biochem Sci 46, 472-488 (2021).

作者介紹

劉文豪,清華大學生命學院2016級PTN專案博士生,師從肖百龍教授。博士期間主要從事機械門控Piezo通道結構功能關係的研究,曾以共同第一作者在Nature、Neuron發表文章揭示Piezo通道機械門控過程的“雙門控”機制和“門塞和閂鎖”機制。

分類: 新聞
時間: 2021-10-13

相關文章

英國新研究:愛做環保的人有魅力
隨著世界人口迅速增長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工業級生活排放的廢棄物不斷增多,地球上的水質.土壤.空氣質量正一點一點遭到破壞.近年來,人類逐漸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近日,英國伍斯特大學發表在<個性與 ...

研究人員解開了通往量子未來的秘密之路

研究人員解開了通往量子未來的秘密之路
藝術家從金剛石中量子自旋缺陷的相互作用集合對流體動力學行為的說明.資料來源:諾曼·姚/伯克利實驗室 1998年,包括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Mark Kubinec在內的研究人員首次使用單個分子進行了簡單 ...

孕期做四維彩超,看懂檢查單上幾項資料,胎寶就沒有小秘密了

孕期做四維彩超,看懂檢查單上幾項資料,胎寶就沒有小秘密了
導讀:為了優生優育,醫生通常都會要求孕媽媽按時孕檢,且孕檢應貫穿整個孕期,這樣才能幫助醫生更好地判斷胎寶發育是否正常.是否處於健康狀態等.而到了懷孕的中後期,更是需要進行思維彩超的檢查,能更直觀的瞭解 ...

在國內,有條件我也願意做外擴,靠著房子改上下層,室內小也不怕

在國內,有條件我也願意做外擴,靠著房子改上下層,室內小也不怕
論違建,我只服外國人,妥妥印證了這句話: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雖說放在國內,靠著房子做外擴的可能性比較低,但放在國內,倒真的不算是少見,有了這一招,壓根不用擔心室內面積小~ 說白了,就是靠著外牆另 ...

小梗說動漫:陪伴了我們長到大的經典—《死神》

小梗說動漫:陪伴了我們長到大的經典—《死神》
哈嘍哈嘍,晚上好鴨各位,有沒有想小梗,小梗可都想死大夥了,咳咳,廢話不多說,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一部神作<死神>但就算是神作也有讓人感到惋惜的地方...... 提到日本三大民工動漫,想必 ...

敢“較勁”的年輕人呀!總有一部思域,在等你偏愛

敢“較勁”的年輕人呀!總有一部思域,在等你偏愛
15歲那年,我在課餘時間被後座的同學安利了<速度與激情1>,用同學的話說就是"會開車的男人超帥"!當晚回家後迫不及待上網找資源,大概翻了3個搜尋頁面,找到一部標清版. ...

封神中,打神鞭的威力為何那麼弱?是元始封印還是姜子牙不會用?

封神中,打神鞭的威力為何那麼弱?是元始封印還是姜子牙不會用?
<歪歪侃封神>第857期 杏黃旗,四不相,打神鞭,是姜子牙封神成功的關鍵.其中,杏黃旗用來保護姜子牙的安全,是護體法寶:四不相是姜子牙的坐騎,作為輔助工具存在:打神鞭呢,顧名思義,是具有攻 ...

導師獲諾獎,我還要繼續同一領域的研究嗎?|專訪

導師獲諾獎,我還要繼續同一領域的研究嗎?|專訪
"每年得到諾獎的科學家只有幾位,但不能因此否定其他科研工作者不重要" | 圖源:pixabay.com 編者按 一般認為,一個研究領域獲得諾獎,這個領域的其他科學家獲得諾獎的機率就 ...

王永欽解讀諾貝爾經濟學獎關鍵詞:經濟學研究的“可信度”革命

王永欽解讀諾貝爾經濟學獎關鍵詞:經濟學研究的“可信度”革命
2021諾貝爾經濟學獎 北京時間10月11日17時59分許,202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揭曉,3位美國經濟學家大衛·卡德(David Card).約書亞·安格里斯特(Joshua D.Angrist) ...

今年諾獎得主:多讀一年書能帶來多少收入?

今年諾獎得主:多讀一年書能帶來多少收入?
看點 在全球化"教育軍備競賽"的氛圍下,高學歷.名校成了每個家庭爭相追逐的目標,這一切說到底,是為了孩子未來有更好的出路.但兩者之間是必然的因果關係嗎?諾獎得主創新實證研究方法,巧 ...

研究:運動可彌補不良睡眠對身體的傷害 There could be a simple way to offset the negative health impacts of terrible sleep

研究:運動可彌補不良睡眠對身體的傷害 There could be a simple way to offset the negative health impacts of terrible sleep
來源:中國日報網 夜夜難以入眠,害怕身體吃不消?研究發現,睡眠不足可以靠運動來補.只要運動量達標,即使睡眠質量差,也可以抵消不良睡眠帶來的健康風險. [Photo/Pexels] Staying ac ...

中國這個實驗室正在研究“看不見的機器人”,專訪負責人

中國這個實驗室正在研究“看不見的機器人”,專訪負責人
在2021世界機器人大會博覽會上,大塊頭的機器人和強壯的機械臂格外吸睛.然而在實驗室裡,科學家和工程師正在研發一種機器人,它們雖然微不可見,本領卻很大,未來或將治療人類癌症,併產生顛覆性的變革,這就是 ...

普渡大學研究人員研發出最白的油漆 對建築物冷卻效率強過家用空調

普渡大學研究人員研發出最白的油漆 對建築物冷卻效率強過家用空調
普渡大學的研究人員因研發出有史以來最白的油漆而登上了最新版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儘管在標誌性的記錄簿中擁有一項記錄是多麼酷,但這並不是研究人員在著手進行該專案時的目標,研究人員想做的是幫助遏制全球變暖. ...

【致敬】他是新中國第一代海歸科學家,用“三封信”改變了我國紅外技術研究的方向和程序

【致敬】他是新中國第一代海歸科學家,用“三封信”改變了我國紅外技術研究的方向和程序
1951年3月,湯定元按照規定前往美國移民局辦理護照延期,辦事人員傲慢地對他說:"我知道你們中國人都想賺美元."聽到這句話,湯定元非常氣憤,大聲說道:"是有個別中國人想留 ...

北大張禮和院士:核酸藥物研究先行者

北大張禮和院士:核酸藥物研究先行者
在一片茫昧的學科領域中 他甘坐冷板凳 數十年如一日 用化學方法和思路解決生物醫學難題 在時代新變的激流勇進中 他巧思闢出新的征途 從跟跑到領跑 在腫瘤藥物治療方面作出重大發現 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 北 ...

如何能成為一個成功的足球研究人,這些實戰技巧你又能掌握幾點?

如何能成為一個成功的足球研究人,這些實戰技巧你又能掌握幾點?
任何事都是需要用心和動腦去經營的,運氣只是一個成分. 如今,如果我說能百分百準確,那是假的,沒有人可以做到,之前沒有,往後也不可能有,在這個領域,能做到七八十的準確,已經是很厲害的了,目前我也只是能做 ...

首創混合響應柔性壓力感測器,為人把脈,將為機器人打造人類觸覺

首創混合響應柔性壓力感測器,為人把脈,將為機器人打造人類觸覺
現任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UT-Austin)天普基金會特聘終身教授的魯南姝認為,人類科技的發展趨勢一定是機器越來越像人,人越來越像機器."人工智慧時代,人機融合具有必然性,否則將與時代脫 ...

高膽固醇:你只需要做一個小時的運動,以減少你的風險
高膽固醇影響這很多人.但是你知道每週只做一個小時的運動可以降低你患嚴重後果的風險嗎? 當涉及到降低你的膽固醇水平,你做的運動型別比你經常做更重要.生命太短暫了,不能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健身房裡,所以一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