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坦克已經退出歷史舞臺,有事實依據,第4次中東戰爭中埃及軍隊五花八門的反坦克裝備,都已經打的以色列精銳坦克懷疑人生了,如今各種無人機和攻擊機鋪天蓋地,去年的納卡戰爭和2011年的利比亞戰爭足夠證明,在空中優勢面前坦克就是羔羊。就連以色列這種瘋狂痴迷裝甲武器的國家,都已經不再生產它引以為傲的梅卡瓦坦克了,還會有誰花心思研發新坦克呢?然而,印度目前就在火急火燎地尋找新型坦克,它為何與眾不同?
過去幾年,俄羅斯的T-14阿瑪塔主戰坦克和我們的15式輕型坦克先後問世,前者以無人炮塔和厚重灌甲聞名,為了增加坦克成員的生存率,連潛望鏡都取消了,數字化程度非常高。站在俄羅斯的角度來看,它自己擁有首屈一指的空中力量,一旦發生戰爭有實力爭取制空權,10年敘利亞戰爭就是最好的證明,俄羅斯空軍從未讓地面部隊吃過空中襲擊的虧,因此對它來說新型坦克是有用處的。
(納卡戰爭中,坦克和其它地面裝甲武器的表現都很拉胯)
我們的15式輕型坦克以重火力和快速機動性著稱,105毫米的主炮可對付主戰坦克,最重要的是它很輕,35噸的重量可以用運輸機送上高原山地,快速部署到衝突地區,1000馬力的動力推動輕量化的車身,足夠在氧氣稀薄的高原上馳騁了;2018年15式輕型坦克問世時,我們都以為它會廣泛部署到南方溼熱地帶,取代59式坦克,畢竟叢林、山區是99式這種大傢伙進不去的,現在看來15式的適應能力被低估了,它也能部署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上圖是15式坦克,光看外表與主戰坦克區別不大)
這下問題來了,當遇到15式坦克的105毫米主炮,印度前來挑釁的山地部隊還能如此猖狂嗎?這絕對是印度非常在意的問題,因此它迫切需要一款能與15式匹敵的同類裝備。
一開始,俄羅斯拿出名為章魚-SDM的輕型坦克推薦給印度,印度小心謹慎地購買了20輛應急,這其實是以BMD-4M步戰車底盤為基礎,加裝125毫米主炮後誕生的四不像,俄軍將其定義為自行反坦克炮,也可以當作輕型坦克使用,只看火炮口徑可以和15式一較高下,但考慮到它只有18噸,遠不足以應對激烈的裝甲對決。為了實現印度製造的宏願,印度決定採購300多輛新型輕型坦克,並在自己國內建立生產線,章魚-SDM只是應急產品。
(章魚-SDM的履帶非常窄)
不要以為印度只是單純的攀比,它確實需要一款能在山地、高原上靈活部署的坦克,印軍現有的T-90和T-72都太重了,無法與剛剛買到的C-17運輸機形成搭配,即便是在克什米爾地區與巴基斯坦作戰也夠嗆。印度要求新輕型坦克重量25噸左右,明顯是為了配合運輸機的機艙尺寸;前印度陸軍裝甲部隊比倫德·達諾亞將軍直言:新坦克主要部署在山區,比如皮爾潘賈爾山脈(克什米爾地區),這都是T-90\72不能到達的地方。
雖然還不知道參與競標的企業能拿出什麼方案,但參考這幾年全球各國的裝甲力量發展概況,能滿足要求的也只有美國的MPF輕型坦克了,這款坦克也是用步戰車底盤加裝大口徑主炮拼湊而來的,也稱“機動防護火力平臺”,美軍計劃用它取代20噸左右的斯特瑞克裝甲車(輪式戰車),因此MPF的重量也只有24噸左右,動力也僅有815馬力,防禦能力只針對30毫米穿甲彈和RPG反坦克火箭彈而設計,與30多噸的15式不是一個級別,兩者的設計思路就存在根本性不同。
(美國的MPF輕型坦克)
MPF唯一的優勢是可以和美式運輸機配合,做到96小時全球部署(這是斯特瑞克裝甲車的標準),戰鬥能力肯定不是15式的對手,看外觀就知道MPF採用了步戰車的底盤構造,沉重的發動機在車體最前方,為了平衡重量,炮塔被儘可能後置,即便如此正前方也不太可能披掛太多裝甲模組;15式的底盤構造與一般的坦克區別不大,發動機後置更有利於重量分配,這給出了增強前裝甲的空間,專業選手肯定比拼湊貨享有優勢。
(上圖是靜態展示的K21-105坦克)
可能是考慮到印度對裝備本土化的高要求美國不一定滿足的了,韓國認為自己有機會搶下這筆大單,於是推出了以K21步兵戰車底盤為基礎,加裝105毫米主炮的輕型坦克,名字起得很隨意,就叫K21-105,基本套路與俄羅斯的章魚-SDM類似,但光是K21步兵戰車的重量就達到了26噸,如果再加上105毫米火炮系統,絕對在30噸以上,媲美15式都有可能,這將大大超出印度的招標要求,命運似乎因此註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