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楊尚昆眼中的彭德懷

楊尚昆與彭德懷是長期合作的黃金搭檔,也是感情深厚的知心摯友。在幾十年的相處共事中,兩人互相信任,互相支援,患難與共,親如手足。他們金子般的友誼經受了殘酷戰火的洗禮和急風暴雨的考驗,是那麼美麗,那麼動人。

1998年10月是彭德懷誕辰100週年,楊尚昆撰文紀念。他在文中寫道:彭德懷同志是我一生中關係最密切的戰友。我和德懷同志相識相知32年。自1965年分別後,至今又有33年。別離的時間已超過相識的時間,但我對他的懷念絲毫沒有淡化,反而日久彌深。

“彭德懷那種正氣凜然,敢於同錯誤路線作鬥爭的神態,至今還清晰地活現在我的記憶裡。”

1933年6月,楊尚崑調任紅一方面軍政治部主任,年底,又去主力紅軍第三軍團任政治委員。幾十年後,第一次見到彭德懷的情景,楊尚昆仍然是歷歷在目:

赫赫有名的彭德懷是軍團長,但他的穿戴、裝束,同普通戰士一樣:軍帽、軍裝都舊得褪了顏色,褲子上還打了補丁,腿上的綁帶卻打得很整齊,表現出長期在軍隊生活的軍人風度。那天,我一踏進軍團指揮部,彭德懷同志即迎上來緊握著我的雙手,用濃重的湖南口音爽朗地說:“你來了,我很高興。我們齊心合力幹吧!”我說:“我帶兵打仗是外行,到蘇區的時間也很短,希望你多幫助。”他馬上誠懇地說:“我年紀比你大,但文化不高,參加革命比較遲,今後互相幫助,遇事情多多商量。”

彭德懷長楊尚昆9歲,兩人的出身、經歷迥然不同:一個是自幼當過牧童、堤工的寒門子弟,一個是川東“名門望族”的勇敢叛逆;一個是出身行伍、久經沙場的戰將,一個是從蘇聯歸來缺乏實踐的留學生。但他們彼此沒有私心,沒有偏見,都有著對革命的赤膽忠心。二人剛柔相濟,長短互補。楊尚昆說:“我和老總經常促膝談心,二人彼此毫無芥蒂。”

楊尚昆到達蘇區後,不久,就趕上了第五次反“圍剿”的廣昌戰役。當時,“左”傾冒險主義領導人親自來督戰,強迫三軍團打陣地戰,和敵人拼消耗。在敵人猛烈的炮火下,紅軍損失慘重,楊尚昆也差點犧牲。那天,楊尚昆從陣地下來,突然敵機俯衝過來並投下一枚炸彈。彭德懷到底是在槍林彈雨中滾出來的,經驗極為豐富,一聽敵機俯衝的聲音,手疾眼快將楊尚昆推到坑道里。炸彈就在坑道口爆炸,兩個人都安然無恙。如果沒有彭德懷,楊尚昆恐怕早就“光榮”了。

面對巨大的傷亡,彭德懷心如刀絞,他不顧“左”傾冒險主義者的阻撓,斷然下令將部隊撤下火線,轉移陣地以儲存實力。在軍團指揮所裡,彭德懷當著楊尚昆和許多同志的面,痛斥說:“五次戰爭以來,我們沒打過一次好仗,這是司令部指揮的錯誤。”彭德懷怒火在胸中燃燒,越說越激動,指著李德的鼻子說:“這次戰鬥,三軍團要是完全聽了你們的話,把兵都堆積在廣昌,就全完了!紅軍奮戰了七八年,才打出這塊根據地,容易嗎?可在你們指揮下,喪師失地,損兵折將,你們至今還不認賬,真是‘崽賣爺田心不疼’!”事後,彭德懷對楊尚昆說:“我今天把一套舊軍裝帶到包裡了。我準備跟他們到瑞金去受公審,開除黨籍,甚至殺頭,我都無所謂。”

幾十年後,楊尚昆寫道:“彭德懷同志那種正氣凜然,敢於同錯誤路線作鬥爭的神態,至今還清晰地活現在我的記憶裡。”

認識一個人不容易,正確地認識一個人就更難。楊尚昆無愧是彭德懷的“知己”,他對彭德懷的認識是相當深刻的。他曾這樣評說彭德懷:

一個人的突出優點有時伴隨著相應的欠缺。德懷同志剛正而欠於通融,爽直而失之急切,有時容易造成矛盾的激化,不利於問題的妥善解決。我也曾勸說過他,他卻笑著回敬說,我不會像你那樣“和稀泥”。他有時還喜歡罵人,這自然也不能提倡。但崇尚氣節的中華民族,“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是民族精魂之所在。這種浩然正氣,使德懷同志成為一代偉人。

在與張國燾分裂主義作鬥爭中,他們旗幟鮮明,立場堅定

1934年10月,連連受挫的中央紅軍不得不撤離根據地,踏上前途未卜的漫漫長征路。

在長征途中,彭、楊率領的紅三軍團是毛澤東的一隻鐵拳頭,在突破敵人的四道封鎖線、攻佔婁山關、二進遵義城、四渡赤水、南渡烏江的戰鬥中立下了赫赫戰功。

1935年6月,紅一方面軍在雪山腳下與紅四方面軍會師,張國燾妄圖乘黨中央面臨的暫時困難,奪取黨中央和紅軍的最高領導權。張國燾第一次見到彭德懷的時候,就心懷鬼胎,妄圖拉攏他,用花言巧語挑撥他與毛澤東的關係。張國燾說:“自江西出發以來,你的隊伍打得很苦,損失很重,我給你3個師,聽你指揮。”彭德懷當面駁斥了張國燾的胡言亂語,拒絕了他的引誘。那天晚上,彭德懷將上述情況告訴楊尚昆時還餘怒未息,說:“張國燾這個東西,把我彭德懷看成什麼人了?把我當軍閥。我要當軍閥,就不當紅軍了。真是豈有此理!”

幾天後,張國燾請楊尚昆“敘舊”。早在莫斯科時,張國燾是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的成員,楊尚昆就認識他;回上海後,兩人又在全國總工會共事,張任黨團書記,楊是宣傳部長。在楊的心目中,張好擺老資格。

張國燾見到楊尚昆,先打幾個哈哈,然後說:“老楊呀,你是個文才,現在投筆從戎,耍槍桿子了。辛苦辛苦。”席間,張言不由衷,說話吞吞吐吐。楊尚昆意識到,如果涉及戰略方針問題,張國燾勢必跳起來,弄得不歡而散,不如說東道西,各找各的話題,應付一下。

雖然彭德懷、楊尚昆使用的方式不同,但在反對張國燾的鬥爭中,他們旗幟是鮮明的,立場是堅定的。

為了團結四方面軍北上,中央決定,楊尚崑調任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彭、楊這兩位在患難中相交一年多的戰友,不得不分手。左、右兩路紅軍分別過草地之後,張國燾公然違抗中央北上的決定,執意將紅軍帶到西康地區。在這個關鍵時刻,中央決定單獨北上。時任前敵司令部參謀長的葉劍英將這一訊息悄悄通知了楊尚昆。

這天深夜,月色昏暗,星光依稀。楊尚昆按照約定的時間來到約定的地點,與葉劍英會合後,追趕已經出發的紅一方面軍。他們匆匆地趕路,從黑夜走到黎明,終於趕上了部隊。晨曦中,楊尚昆看見毛澤東與彭德懷正在向他們招手,心頭不禁一熱。毛澤東高興地說:“你們出來了,好得很,我們正為你們擔心呢!”彭德懷什麼也沒說,只是緊緊地握著楊尚昆的手。不久,中共中央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決定將單獨北上的7000多紅軍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毛澤東任政委,彭德懷任司令員,楊尚昆任政治部副主任。這是紅一方面軍規模最小的歷史時期,但它卻是開創中國革命新局面的先鋒,擔負著實現中央戰略方針的任務。

奉毛澤東之命給彭德懷送信,兩個老戰友久別重逢

抗戰爆發後,楊尚崑調到中共中央北方局,先後擔任副書記、書記。從1938年11月起,北方局駐紮在晉東南太行山區,同朱德、彭德懷率領的八路軍總部在一起,領導華北敵後軍民抗擊日本侵略者。在那艱苦的歲月裡,他們朝夕相處。兩年後,楊奉調回延安,名義上仍兼任著北方局書記,實際工作全部由彭德懷代理。

解放戰爭時期,彭德懷是西北戰場的前線總指揮,負責保衛陝甘寧邊區;楊尚昆是中央警衛司令員、中央後方委員會副書記,負責保衛中央首長的安全和中央機關撤離延安的疏散工作。他們一個在前方,一個在後方,互相配合,互相支援。

1947年6月,楊尚昆奉毛澤東之命給彭德懷送信,當了一回高階通訊員。他帶著11個人,騎馬走了5天,來到陝北定邊城內的前方司令部,見到了彭德懷。兩個老戰友久別重逢,異常興奮。

楊尚昆把毛澤東的親筆信交給了彭德懷。彭看後問:你知道什麼事嗎?楊答:“給你的信,我哪敢拆?”彭說,主席的意思是把西北的軍事交給我,後方工作包括聯防軍、地方工作和後勤統歸賀老總管。楊說:主席要到蘇聯見斯大林,這大概是臨行的託付啊!彭德懷說了一句:“一個韓信,一個蕭何嘛!”漢高祖劉邦用人有分工:指揮作戰交給韓信,經營後方委託蕭何。彭德懷這話是說毛澤東用人就像劉邦一樣知人善任。

不久,中央軍委決定西北野戰兵團正式定名為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彭德懷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和前委書記。這時,楊尚昆才領悟到,毛澤東讓他送信給彭德懷,原來是為了醞釀新的戰略部署。西北野戰軍的部隊原來大多是賀龍帶領的,彭德懷沒有直接指揮過,像這樣地調動指揮關係,在舊軍隊中簡直難以想像,但他們處理得很順當。半年多後,毛澤東對彭、賀說:你們前後方團結合作得很好。

經過長期的合作,楊尚昆對彭德懷的認識也不斷在昇華。他曾滿懷深情地寫道:

有些人把彭德懷看成是“一介武夫”,其實是極其膚淺的,是一種誤解。彭德懷同志不僅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也是一位成熟的政治家。他出生在貧苦農家,少年時就萌發為窮苦人找尋出路的強烈願望。參加湘軍後,又不斷求索,終於找到了馬克思主義,找到了中國共產黨。這時,他已年屆30,到了中國人常說的而立之年。後來我常想,也許正是這種艱難而漫長的對革命真理的求索,才鑄就他那種善於獨立思考而又勇於修正錯誤、胸襟寬闊而又腳踏實地、內心火熱而又外表嚴肅的個性。可以這麼說,實現崇高的社會理想是他的畢生的追求,從軍打仗只是他實現理想的一種手段。

“彭德懷同志是一個真正高尚的人。”

1959年廬山會議,彭德懷受到錯誤批判,免職後閒居北京西郊掛甲屯的吳家花園。黨中央和毛澤東指定楊尚昆與彭德懷聯絡,一個月一次。因此,在以後的幾年裡,楊尚昆得以有機會出入吳家花園,去看望身處逆境的老戰友,傳達黨中央和毛澤東對他的關懷,聽取他的意見。

彭德懷是個閒不住的人。楊尚昆每次去,看到彭德懷不是在勞動,就是在走門串戶,訪問社員群眾,要麼就是在家裡認真看書學習。彭德懷和附近的群眾關係很好,幫他們勞動,邀請他們上自己家裡看電影;當他知道群眾有困難時,總是熱情幫助。至今,掛甲屯的人民群眾還深深地懷念著他。彭德懷對楊尚昆說:“共產黨員是不能計較個人得失的。只要國家興旺,人民幸福,我就快樂了。”

毛澤東一直關心彭德懷的生活和學習,希望他愛護身體,準備將來還要出來為黨工作。當楊尚昆和彭德懷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彭激動地說:“你轉告主席,我不辜負黨中央和同志們的期望,爭取在學習上有所進步。”彭德懷學習非常勤奮,在這段時間裡,讀了許多馬列主義原著,讀了一些哲學、政治經濟學書籍,還讀了一部分二十四史。他看書很仔細,在書本上圈圈點點,並寫了不少讀書筆記。一次,他高興地拿給楊尚昆看,感慨地說:“過去總是在槍林彈雨中,沒有機會學習,現在有了機會,應當抓緊嘛!”

“文化大革命”發動前夕,黨中央和毛澤東決定讓彭德懷到外地去,出任西南三線建設副總指揮。

楊尚昆轉達了讓彭德懷出來工作的意見,並傳達毛澤東請他到家裡吃飯的邀請,彭德懷聽了非常高興。在毛澤東的書房裡,兩位老戰友親切地交談了幾個小時。幾天後,彭德懷來到楊尚昆家辭行。他們在一起回憶了許多往事,依依不捨。彭德懷這位身經百戰、鐵骨錚錚的硬漢子,也動了感情,熱淚盈眶。楊尚昆一再叮囑,希望他回北京時再見。但誰也沒有想到,這次晤談竟成永訣……

人間正道是滄桑。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認真落實黨的政策,為彭德懷做出了全面、公正的評價,為他平反昭雪,並召開了隆重的追悼大會。楊尚昆也徹底平反,恢復了名譽,再一次走上了領導崗位。儘管工作是繁重的,但楊尚昆對老戰友的思念之情卻絲毫沒有淡化。

1979年,楊尚昆寫了一篇回憶文章《我所知道的彭老總》,記述了與彭德懷相識相知的件件往事,也記載了他們之間鮮血凝成的戰鬥友誼。1998年,彭德懷誕辰100週年,楊尚昆又發表文章《追念彭大將軍》,寄託自己的哀思,慰藉在天之靈,更希望後人學習彭德懷的優秀品質,繼承、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楊尚昆在文章中寫道:

彭德懷同志是一個真正高尚的人。

建國以後,德懷同志身居高位,仍念念不忘“自己是一個農民的兒子”。不過,他在前面加了“勇敢”二字:“一個勇敢的農民的兒子。”他經常對人說,我是人民的掃帚,人民要怎麼使用就怎麼使用。在他的思想深處,總是將自己置於人民之下,而不是人民之上。

分類: 軍事
時間: 2021-09-21

相關文章

85年李伯釗逝世,楊尚昆阻止醫生將妻子送去太平間:再多坐一會兒

85年李伯釗逝世,楊尚昆阻止醫生將妻子送去太平間:再多坐一會兒
前言 "同聲若鼓瑟,合韻似鳴琴"在中國的一方熱土上,有無數仁人志士,革命伉儷為了民族的解放.國家的獨立,拋頭顱,灑熱血,其中就有楊尚昆和李伯釗夫婦,兩人相識於革命,相愛於革命. 圖 ...

楊尚昆接手中央辦公廳,毛澤東親筆簽名,托葉劍英轉交特別委任狀

楊尚昆接手中央辦公廳,毛澤東親筆簽名,托葉劍英轉交特別委任狀
楊尚昆 前言 解放戰爭時期,楊尚昆擔任中共中央副秘書長.中央辦公廳主任.中央軍委秘書長等要職,協助周恩來處理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的日常工作. 其實在楊尚昆接手中央書記處辦公廳主任之前,這個職位一直是由李富 ...

84年粟裕去世,楊尚昆同楚青談其身後大事,楚青:我只有一個要求

84年粟裕去世,楊尚昆同楚青談其身後大事,楚青:我只有一個要求
前言 圖|粟裕將軍和妻子楚青 在粟裕將軍去世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他的妻子楚青都會以寫日記的形式同他對話,在楚青的日記中有這樣一段話: "我一年一度的生日來了.往年,每當新的日曆收到,你就查找出 ...

拍攝經典電影《大決戰》,有人主張不寫林彪,楊尚昆拍板:如果不寫林彪,當年東北戰場的仗是誰打的?

拍攝經典電影《大決戰》,有人主張不寫林彪,楊尚昆拍板:如果不寫林彪,當年東北戰場的仗是誰打的?
文/劉全 1991年,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的電影<大決戰>,影片包括<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和<平津戰役>3部,影片對國共兩黨軍事.政治.經濟.外交等多方 ...

1986籌拍電影《大決戰》,有人主張不寫林彪,楊尚昆:仗是誰打的

1986籌拍電影《大決戰》,有人主張不寫林彪,楊尚昆:仗是誰打的
1986年,中共中央指示將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搬上銀幕,經中央軍委研究,決定將這項拍攝任務交給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 在中央的這一指示下,八一電影製片廠很快成立了劇本創作組,而關於如何定位 ...

圖靈獎得主楊立昆:人工智慧比你更聰明嗎?

圖靈獎得主楊立昆:人工智慧比你更聰明嗎?
人工智慧常常被認為是一項將要顛覆世界的技術,從這一概念誕生至今的65年中,無數電影與小說塑造了各種經典的人工智慧角色,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也很快成為人類未來世界藍圖 ...

遵義會議上的關鍵時刻,究竟是誰投給毛主席一票,成功改變了局勢

遵義會議上的關鍵時刻,究竟是誰投給毛主席一票,成功改變了局勢
在1935年1月15日的遵義會議上,博古作"主報告",周恩來作"副報告",張聞天作"反報告".毛澤東就長征以來的各種問題作了長篇發言,會場上 ...

楊成武向毛主席彙報,臨走差點流淚?毛主席省出6個青稞饅頭給楊

楊成武向毛主席彙報,臨走差點流淚?毛主席省出6個青稞饅頭給楊
一.毛主席面見楊成武 穿越草地北上的計劃已進入了全面準備階段. 沙窩會議前,紅軍總部便制訂了詳盡的穿越草地北上的計劃.其計劃的目的則是攻佔阿壩,迅速北進夏河流域,突擊敵包圍線之右側背,向東壓迫敵人,以 ...

1957年,一具烈士遺骸在遵義北郊被發現,驗明身份急忙報告彭德懷

1957年,一具烈士遺骸在遵義北郊被發現,驗明身份急忙報告彭德懷
1957年夏天,時任遵義市民革主委.政協副主席的朱振民和工作人員,經過幾個月的走訪和調查,終於在遵義北郊一個名叫松子坎的山坡上,找到了一具埋葬了二十餘年的屍骨.緊接著,遵義會議紀念館館長孔憲權.貴州省 ...

毛主席曾建議不渡湘江,彭德懷也有類似建議,沒被採納致血戰湘江

毛主席曾建議不渡湘江,彭德懷也有類似建議,沒被採納致血戰湘江
1934年10月10日,在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的領導下,中央紅軍以紅1.9軍團為左翼,紅3.8軍團為右翼,紅5軍團為後衛,掩護龐大的中央縱隊撤出中央革命根據地,向南突圍,意在沿贛.粵.湘.桂邊去湘西與紅 ...

建國後,貴州一瓦匠給楊勇寫信,楊看後立即回信:沒想到你還活著

建國後,貴州一瓦匠給楊勇寫信,楊看後立即回信:沒想到你還活著
在上個世紀40年代,貴州省遵義縣楓香鎮裡住著一個"跛子瓦匠",這個泥瓦匠的左腿相較右腿短了10釐米,走路一瘸一拐的,因此得了這麼一個綽號. 在當地人看來,這個泥瓦匠就是一位活&qu ...

“炮兵元帥”朱瑞,資歷夠大將,為何沒入選“36位軍事家”名單?

“炮兵元帥”朱瑞,資歷夠大將,為何沒入選“36位軍事家”名單?
1948年9月,經過兩年多的艱苦鬥爭,中國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反對派軍隊進行戰略決戰的時機已經成熟.中共中央從全國整個戰局出發,決定在東北主動發起遼瀋戰役,以此一舉殲滅東北敵軍,徹底解放東北. 要想遼瀋 ...

老帥們在軍委的工作分工和安排

老帥們在軍委的工作分工和安排
1954年 10月5日,彭德懷主持召開的關於軍事機構和軍委委員分工問題的會議. 關於軍委委員分工,在林彪休假期間,暫作如下安排: 總參謀部由聶榮臻負責; 總政.總幹.軍事法庭由羅榮桓負責; 訓練總監部 ...

1988年恢復軍銜制時,鄧小平為何決定:軍銜設到上將為止?

1988年恢復軍銜制時,鄧小平為何決定:軍銜設到上將為止?
我國的軍銜制設立過程幾經波折,共經歷了三個階段,從1955年首次實行開始只維持了十年的時間,往後二十多年的時間裡,在世界上的國家幾乎沒有不設立軍銜制的情況下我國成為了一個特例,直到1988年,我國才再 ...

毛主席的保健醫生王鶴濱,曾力勸主席戒菸,因與江青不和離開主席

毛主席的保健醫生王鶴濱,曾力勸主席戒菸,因與江青不和離開主席
王鶴濱是留學蘇聯的醫學博士,憑藉著高超的臨床水平以及對國家的忠誠,被選為毛主席的保健醫生.身為毛主席的保健醫生,王鶴濱說自己的很多觀點都受毛主席的影響. 大家都知道毛主席的生活很樸素,不管是從吃的方面 ...

林聶凌晨1點發萬急電報,周恩來直接送毛主席,主席看後良久不語

林聶凌晨1點發萬急電報,周恩來直接送毛主席,主席看後良久不語
1935年3月5日清晨,紅軍再度離開遵義地區,除第九軍團部隊南進至遵義.桐梓間吸引川敵向東鉗制外,中央縱隊和其他幾個軍團均向西北進發. 紅軍此舉的意圖是明確的.綜觀四周敵情,唯敵追擊周渾元縱隊最為突出 ...

遵義會議的關鍵時刻,是誰最後投了毛主席一票,挽救了中國革命?

遵義會議的關鍵時刻,是誰最後投了毛主席一票,挽救了中國革命?
1935年1月,紅軍佔領遵義,中央在召開遵義會議的時候,對戰爭的失敗進行了深刻的總結,也確立了毛主席領導紅軍作戰的路線.幾十年後,毛主席每當回憶起遵義會議的時候,都經常說:"他是最早支援我的 ...

中央認定的36位軍事家:26位見證了新中國成立,幾人官至正國級?

中央認定的36位軍事家:26位見證了新中國成立,幾人官至正國級?
中央認定的36位軍事家:26位見證了新中國成立,幾人官至正國級? 朱德.周恩來和毛澤東 從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起,一直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在22年漫 ...

十大元帥:有五人參加了遵義會議,缺席的五人都在幹什麼?

十大元帥:有五人參加了遵義會議,缺席的五人都在幹什麼?
十大元帥:有五人參加了遵義會議,缺席的五人都在幹什麼? 遵義會議是中國革命史上最重要的會議之一,如果沒有遵義會議確定了毛澤東的軍事領導地位,中央紅軍是否能順利走完長征還是個未知數. 所以,後世對遵義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