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鹽是我們生活的必需品之一,不僅是人們膳食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而且是人體中不可缺少的物質成分。
若是鹽食用過多,會加重腎臟負擔,所以一般腎病患者都需要控制鹽的攝入量。
這時可能會有人說了,腎病患者要求低鹽的主要目的是限制鈉的攝入,那我們吃“低鈉鹽”就好了。
這話聽著好像沒錯,但實際上是錯誤的。
鹽裡面的氯化鈉是生命所必須的物質,如果人體沒有攝入足夠的鹽,細胞就無法維持住水分,人會出現脫水、昏迷、消化不良等症狀。
而且有研究表明,人體長時間不攝入鹽不但不利於腎病,反而增加死亡率。
而“低鈉鹽”之所以含鈉低,是因為摻入了30%的鉀,屬於“高鉀”類食鹽。
吃低鈉鹽,雖然人體攝入鈉的含量降低了,但是鉀含量卻高了,易導致出現高鉀血癥。
高鉀血癥是腎病患者最常見也最危險的併發症之一,急性發作可能危及生命。
所以,腎病患者想要控制鈉的攝入量,食用“低鈉鹽”不是正確的做法,尤其是尿毒症患者,大家還是得從飲食中減少鹽的攝入量。
那麼,腎友該如何控鹽?
1、腎臟病患者如果沒有水腫、高血壓或腎功能減退:一般不需要嚴格限制鹽的攝取,以清淡飲食為宜,忌用鹽醃製鹹菜和含鹼高的食物。
2、腎臟病患者伴有水腫或高血壓:應限制食鹽攝入量,以2-3g/d為宜;高度水腫患者的食鹽攝入量應控制在2g/d以下,待水腫消退後再逐步增加,即使血壓穩定,也應以清淡飲食為主。
3、腎功能明顯減退的患者:不要過分限制食鹽的攝入,以避免血容量增加導致高血壓加重或腎功能損害速度加快。
需要注意的是,雞精、味精、醬油這些調味品都含有鹽,大家做飯的時候要少放。
總之,腎臟病患者科學掌握食鹽的攝入量對於控制病情進展會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