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亞麟與徐帆演的中年夫妻雨中擁抱,不只是因為好朋友離去,因為他們回憶這麼多年家庭生活應該有的樣子和遺憾!然後推動後面兩個人不再吵架,家庭和睦幸福的情節。
和閨蜜四人去看的,抗疫題材穿插的幾乎都是愛情,尤其物流工人配鋼琴男簡直太尬了,老太太和女婿雙雙收穫愛情等等,要不是喜歡這幾位演員,我真難以堅持看完,簡直拼湊的故事,看頭知道尾。主要前期口型配音完全對不上就很難受,完全帶不進去,後面才好點,感覺幾條線裡面,老年組最好看。
只能說宣傳很到位,演員很給力,作品太一般了,太投機取巧了,真應該給導演們排個榜,這個就知道誰拍的東西能看了,好的導演演員才能更好的發揮。
每位母親在孩子心中都是至高無上,最偉大的,沒有母親的呵護就沒有自己,生命的源頭,不該是最值得敬畏的嗎?!沒有父母對子女的無條件的真愛,小孩都不一定知道“愛”是什麼感覺?又如何去懂得愛他? 人因為感受到被愛,才會越來越可愛。 而擁有愛人的能力也會變得百毒不侵,成為更好的自己的人! 影片中的賈曉玲是幸福的,她有個懂愛的媽媽,媽媽的愛將會是她今後戰勝一切艱難困苦的盔甲!哪怕失去媽媽後的她是孤獨無依的,但她因為媽媽曾經的無條件的愛使她也成為了一個懂愛也會愛的女性。 所以雖然李煥英是講小家的愛,但憶念及感恩無條件的母愛所帶來的溫暖與支援力量去生活的人才不會去向外發動傷害與戰爭,母愛無價,無可比擬。
現在看個小品都有一堆人流眼淚,強行刷淚點不正是現在導演慣用的伎倆嗎?那麼讓觀眾流淚了就算好作品了嗎?好作品要有深度,要讓人有進一步的思考。比如漫威爆米花,看的時候很激動,完了又留下什麼了?當然,如果說這是一部爆米花電影,那也算好片子了,但是選的這個題材,註定了必須有深度才能是好電影啊。
主要是這幾年來國產劇都喜歡透過造勢以小博大。習慣性用小成本賭高票房。反正票房一般的不虧,票房高血賺,在這個環境下。基本很難出經典電影了,這些年拍得最好的。我覺得我不是藥神。另外像妖貓傳等大投資高水準製作的電影也太少了。我個人還是一樣能多一點妖貓傳。流浪地球等大製作的電影,不然國內電影真的走不出國門。
抗疫題材的電影,強行穿插了大量的愛情線,就覺得很不適,特別是這個愛情主線的女主角是賈玲,沒有黑賈玲的意思啊,胖胖的體型作為喜劇演員的她我也很喜歡,但是到了言情女主角真的會跳戲。所以這部電影的定位到底是愛情呢還是抗疫呢?
我覺得這個電影有可圈可點之處,就像塑造人物上那一對老人的愛情故事和義無反顧的精神是非常好的,黃渤飾演的阿勇也可以。再就是有點問題的地方,強行煽情,最讓我尷尬看不下去的就是中年夫婦雨中痛徹心扉那一幕,莫名感覺很不搭,很不舒服在這部電影裡。然後就是銜接問題,透過前一個故事結局那一幕暗示後一個故事開始,這樣若有若無的牽連手法還可以。但是就情節而言,我認為有的略顯突兀,沒有讓觀眾找到爆發點,強行煽情,再就是故事冗雜,臺詞設定不妥當,雖是表現小人物,但成功的都是那樣的成功,失敗的都是為疫情獻身 其實我覺得最主要的一點還是因為中國醫生拍得太好,這一下對比就會有落差感吧。
首先,看完電影后;不知道這部電影主要想講的是什麼,藉著疫情的熱度,強行安排幾組愛情故事,以及戲裡人物對生活的感悟;那你就不應該叫穿越寒冬擁抱你,改名叫疫情裡的愛情或者疫情裡的收穫不是更貼合主題嗎。 然後,配的方言真心讓人尷尬,聽著總感覺不是純正的武漢話;還不如全部採用普通話。 接著,故事情節有點強行拼湊在一起的感覺,尤其是賈玲在鸚鵡洲大橋上大笑的時候,徐帆高亞麟能碰到她也就算了,後來他們自己在橋上哭,然後吳彥姝飾演的退休醫生,還能再次碰到高亞麟他們;你這就屬於生拉硬拽了吧。 最後,武漢那時的疫情,是很恐怖的;是未知的,是惶恐的,哪來的那麼多歡聲笑語,難道你不知道這是一個會死人的東西嗎?
這部有優點也有缺點。中年夫婦的故事很尷,但結局還挺驚喜,雖然這結局的意義是預料之中的‘一切重新開始’,有點俗套。如果整部電影以賈玲朱一龍周冬雨的故事為主,再穿插一些黃渤這裡的故事線,效果會好很多。因為對於賈玲這個角色來說,武漢解封雖然讓原本的生活規律回來了,她的女兒也能來武漢看她,但是她在疫情中經過的友情和那段還沒開始就結束的愛情成了黃梁一夢。最好她手機也壞了,朋友圈的記錄也沒了。沒有任何人能見證她的那段經歷。整部電影得有那種,電影都上演職員表了,大家都還坐在座位上,一時沒緩過來“咋了,葉老師也死了?是新冠還是舊疾呀?啊怎麼會這樣?”這樣拍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