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報網報道】紐約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週日(1月9日)允許一項法案正式生效,紐約市超過80萬非公民以及“夢想家”將可以投票了!他們最早可以在明年的市政選舉中投票。
預計全市將有10多萬華人因此受益,並首次拿到投票權,包括許多工卡、綠卡持有者、以及成為該市合法永久居民至少30天的人。
根據美聯社報道,反對者誓言要挑戰市議會一個月前批准的革命性新法。除非法官停止實施,否則紐約市是美國第一個向非公民授予廣泛市政投票權的大城市。
美國十多個社群已經允許非公民在地方選舉中投票,其中包括馬里蘭州的11個城鎮和佛蒙特州的兩個城鎮。
非公民仍然無法在聯邦競選中或在選舉州長、法官和立法者的州選舉中投票選舉總統或國會議員。
選舉委員會現在必須在7月之前開始制定實施計劃,包括選民登記規則,這些規定將為市政選舉建立單獨的選票,以防止非公民在聯邦和州競選中投票。
對於這個全國人口最多的城市來說,這是一個分水嶺,在該市700萬投票年齡的居民中,有法律記錄的投票年齡非公民佔該市近九分之一。為非公民贏得投票權的運動在經歷了無數次挫折後取得了勝利。
該措施將允許已成為該市合法永久居民至少30天的非公民、以及獲准在美國工作的人,包括“夢想家”,來幫助選出該市的市長、市議會成員、區長、審計長和公共倡導者。
“夢想家”是指作為兒童被非法帶到美國的年輕移民。
第一次允許非公民投票的選舉是在2023年。
“當我們納入移民的聲音時,我們建立了一個更強大的民主體系,”前市議員伊達尼斯·羅德里格斯說,他領導了這項立法的批准。
羅德里格斯感謝市長的支援,並期待對任何挑戰進行有力的辯護。
亞當斯最近曾對為期一個月的居住標準提出擔憂,但後來表示擔憂並不意味著他會否決該法案。
亞當斯說,他期待這項法律能夠將數百萬人帶入民主程序。
“我相信紐約人應該在他們的政府中擁有發言權,這就是為什麼我已經並將繼續支援這項重要立法的原因,”亞當斯在週六晚釋出的一份宣告中說。
前市長白思豪也有類似的擔憂,但在年底離開市政廳之前並沒有否決這項措施。
反對者表示,議會本身缺乏授予非公民投票權的權力,該法應首先得到州立法者的授權。
編譯: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