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我對毛蘭的認識應該在2005年左右,源於一張長春蘭展的照片。當時的第一感覺就是一個花色有點特別的垂笑(當然毛蘭就是原生的垂笑),180度下垂的花朵是垂笑不能比的,花色上更具異域風情,加上蘋果頭型的葉尖,葉子兩邊鋒利的鋸齒,和掰開葉片藕斷絲連的絲(垂笑和毛蘭串也有,只是沒有毛蘭絲那麼多和連貫),猶如木質化般邦邦硬的葉片,使它成為君子蘭種的一個特別的存在,英文名翻譯過來就是貴族君子蘭。
2010年左右,毛蘭的交易在君子蘭網站開始有了,以前是想買買不到,物以稀為貴,價格也不便宜,並沒有像有的人說的那樣當時沒人要。我記得北京君子蘭網一個5片左右的苗子是500[微笑]。個人愛好者賣的成蘭價格在800左右,品相一般的。毛蘭在大花君子蘭的改良中也慢慢開始參與其中,不知為什麼只是當時很多養蘭人比較避諱不願意說,難道是把大花蘭質改差了?但立度的改進還是顯而易見的嘛[呲牙]。
最近兩年隨著炒作毛蘭價格一路飆升,養蘭的誰都想弄一兩棵玩玩,“倒手”就升值。不管質量如何價格就是高,確實現在毛蘭的質量也良莠不齊,有的葉子竟然還軟塌塌的。毛蘭價格高我認為有兩個原因:首先,國內成年毛蘭的量還是少,每年產出的子代苗的數量還遠遠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其次,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純毛蘭的生長速度——實在太慢了。我2012年買的兩個豆芽苗存活一棵,今年也就10年了,現在看起來還是半大蘭,可能我養的不好(中間經歷過爛根爛葉,恢復期耽誤時間),南方的冬季還要休眠,不過自我感覺品質還是槓槓的[害羞]。我也見過長得快的,有的可能自粉苗(自花授粉,就是自己點自己的粉)相比於雜交苗(不同純毛蘭植株之間授粉)確實慢些。但是現在對於純毛苗子的辨別確實是個難題,蘋果尖,毛刺?有這些可能還遠遠不夠,含有75%毛蘭基因的雜交毛串可能在外觀和花型上和純毛已經看出去多大差別了,這種苗長得和普通君子蘭一樣快。如下圖:幾個毛串回粉毛蘭的苗子
從照片上看,已經和純毛蘭沒有區別了[捂臉]。誰願意花買純毛的價格去買毛串[what],這樣的蘭未來會不斷在市場出現。
近兩年從非洲和澳大利亞進口的毛蘭越來越多,品種也多了起來,花色也更豐富。有的人說了蘋果頭不是區分純毛的一個標準,(那估計是為了賣蘭,自己手裡有那樣的蘭,除了南非的開普敦綠花毛蘭是尖頭頭型,其他花色的毛蘭花型的尖頭型的我認為基本是串)。沒蘋果頭的我是不會買的,當然這樣的也會便宜些。如下圖:開著毛蘭花型的尖頭毛串:
發一組網路上的純毛蘭開花圖和葉片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