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自小便被每個國人爛記於心。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 、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很長一段時間,都認為春節便是生肖更替之時,前幾年才知,生肖的更替也有著不同的說法。
簡而言之,歷史上的元旦是正月初一,春節指代立春或春季。民國元年改用陽曆,後逐步確認了我們現在習慣的稱呼,將1月1日稱為元旦,正月初一稱為春節。
民俗學通常認為生肖當以正月初一劃分,其追溯大約可至北宋時期。
而以立春為標準的生肖劃分方法起源更早,早在商周時代便有,這或許也能解釋為什麼古代的歲首不同,但生肖不會亂。因十二生肖對應十二地支,干支年的分界點又在立春日,從傳統命理學和天文學的角度來看,到立春才是屬相變化之時。
翻閱如今的黃曆,不難發現兩種情況還存在爭議。2022年,有些黃曆上的寅虎年從2月4日立春才開始,2月3日仍為辛丑牛年,有些雖然2月1日已經是寅虎年,但月份往往還停留在辛丑月,要到4號才算寅虎月。
兩種分法各有其道理,傳統的年節也均是歷史悠久。
但不管怎樣分,2022年註定與虎相關。
虎年看啥好,自然是虎~
本篇就與大家一起來看看文物裡的虎~
石刻之虎
石刻藝術是我國古代文化中精彩的元素之一。
因古人認為死後有罔象喜食人腦,而罔象畏虎與柏,故多於陵前放置此形象來守護逝者。
虎年到來,一組石刻虎躍躍欲試,爭相趕來賀歲~
來自北齊
來自明代
來自清代 by 澡雪精神
來自民國 by 海棠海平
金玉之虎
金玉自古被視為珍寶,而作為威猛的百獸之王,金玉中的虎元素自然不少,工藝常見的有線刻,片雕,圓雕,浮雕…
古代的虎形象多有神化成分,與一些神獸形象界定並不十分明顯~
安陽殷墟婦好墓中,曾出土諸多玉虎,它們形象多樣,還有鑲嵌松石等珠寶的款式,工藝精美,同樣帶些玄幻色彩~
組圖:安陽婦好墓出土 拍攝於首都博物館
組圖:安陽婦好墓出土 拍攝於首都博物館
老虎是哺乳綱的大型貓科動物,所以也難免帶上貓的萌態,元末明初時的玉雕虎,設計很有趣味性,讓人看到的是貓的可愛~
組圖:國家博物館瑞虎佑安二〇二二新春展
組圖:國家博物館瑞虎佑安二〇二二新春展
斧鉞的軍權象徵與王者似乎天生契合,清代的玉雕虎趴在斧鉞之上,帶上了權力的意味~
金幣中的浮雕,有中、西亞色彩,應與絲路有關,在中西亞的出土文物中有曾出現。
帶鉤一物是古人用來係扣腰帶的用具,也是貴族們生活中的必需品。節約,是馬具中的一種。古人炫富的方式之一,便是在馬和馬車上做各種精美的裝飾。貴族的炫富產品形象多樣,自然少不了虎的形象~
虎和不同動物搏鬥的飾片,流行於遊牧民族的腰帶等飾品中,展現出人們對勇武動物的崇拜,同時也影響著遊牧與農耕交界過渡地帶的文化時尚,畫面十分生動~在歷代文物中,均能看到。
拍于山西博物院
彩繪之虎
壁畫,器物上的彩繪虎以某種特殊的意義存在在歷史長河之中。
作為四聖獸之一的白虎,常守護在墓道的入口處或棺槨的側面,與青龍,朱雀,玄武成組合出現,許多器物上,也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
拍於洛陽博物館
拍於唐讓皇帝李憲惠陵
拍於唐永泰公主墓
兩漢以來,人們對陰界的認知充滿玄妙之處。死後的昇仙信仰,將古人對天界的幻想反應於壁畫之中。北朝時的壁畫,承襲兩漢,又吸收了四方文化的元素,內容豐富,體現著胡漢民族文化的交融。
九原崗墓中的昇仙圖和狩獵圖,前者體現著兩漢道家的昇仙傳承,後者則體現著胡族的尚武之風與時代所推崇的勇猛戰士~
《山海經》:“北海內……有獸焉,其名曰駁,狀如白馬,鋸牙,食虎豹。” 拍于山西博物院
組圖:獵虎 拍于山西博物院
東漢以來,佛教傳入中國,在南北朝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石窟壁畫也成為了一種寄託信仰的形式,捨身飼虎圖,講述了釋迦牟尼的前世,薩埵太子為了挽救老虎生命而甘願犧牲自己肉身的故事,也是敦煌壁畫裡多次出現的題材。
兵家之虎
虎為百獸之王,也是勇猛的象徵。
白虎守護西方,為金,屬秋。《秋聲賦》言:“夫秋,刑官也,於時為陰;又兵象也,於行用金。”
兵與虎,從名稱到實物,從將軍的冊封到調兵遣將傳達的用具,總是息息相關,與兵爭有關的東西不乏虎的形象~如虎賁,白虎幡等…
出征前,帝王往往會授鉞,斧鉞,是兵權的一種表現形式~
調兵遣將,離不開虎符~
拍於國家博物館
札薩克,是清朝主要對蒙古族和滿族人授予的軍事、政治官職爵位。札薩克印也是虎鈕。
器物之虎
古人的生活情趣比我們想象的有趣許多,來看看常見器物用品上的虎元素~
一茶一飯,離不開的灶~糧倉充盈才能富裕~
拍於陝西
壺是常見的承裝容器,盤口壺的使用貫穿兩漢,魏晉南北朝到隋唐五代,功能可能是多樣化的。
古人席地而坐,以席鎮鎮四角固定,所以有了這種特殊的產物,其形態也是多種多樣。
拍於碑林博物館
三國時期常見的青瓷虎子,因形態在虎的基礎上加工,故而得名…
說到這裡,為啥我們現在叫馬桶呢?這是因為李唐太祖叫李虎,所以自唐代開始虎子就只好避諱改名了…
拍於南京六朝博物館
從禮器到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銅鏡的世界,有著很多故事。
拍於洛陽博物館
睡覺離不開的枕頭~
焚香用具~
瓦當,是中國古建築的重要構件,不僅起著保護木製飛簷的作用,也有著美化屋面輪廓的作用,歷代以來,形態多種多樣,十分精美。
虎紋瓦當 西安秦磚漢瓦博物館標註為翼虎紋 拍於西安博物院 這才是如虎添翼~
建築的部件,石座,鋪首,畫像磚~
組圖:拍於故宮博物院
還有一個現在也很流行的民俗,穿虎頭鞋,帶虎頭帽,玩布老虎~
拍於西安市民俗博物館
青銅之虎
拍于山西博物院
墓室之虎
拍於國家博物館
拍於故宮博物院
看過了這麼多的虎元素,你是否也被文物中的虎吸引了呢?虎的元素還有很多,期待大家去發現、分享~
最後,祝大家虎年快樂,如虎添翼,虎虎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