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李曉青
2022年的土拍市場依舊低迷。
2月2日,克而瑞地產研究中心釋出的報告顯示,深圳、蘇州、寧波和無錫三輪集中土拍開啟,土拍熱度均低於二輪,1月份溢價率再創歷史新低為23%。
截至1月23日,全國300城經營性土地總成交建築面積5478萬平方米,比2021年12月降幅近九成,同比降幅也接近七成;成交總金額降至1133億元,環比大降90%,同比下降了75%。平均樓板價跌至2069元/平方米,環比降幅達15%。
土地流拍方面,以重點監測的城市來看,平均流拍率升至21%,除西安、石家莊等少數二線城市流拍地塊相對較多外,大部分流拍地塊集中在三四線城市,並以涉宅用地居多。究其原因主要還是由於當前房企仍面臨極大的資金壓力所致,加之這些城市的樓市下行壓力加劇,短期內房企投資態度愈加謹慎,高流拍也在意料之中。
其中,一線城市成交建面僅85萬平方米,環比下降88%,同比下降85%。二線城市成交建面達820萬平方米,環比下降90%,同比下降76%;成交金額359億元,環比下降91%,同比下降79%。三四線城市成交建面不足500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63%。
在房企資金壓力未見實質改善情況下,緩拿地甚至不拿地已是共識。
另一方面,2022年1月以來供應縮量顯著。報告資料顯示,29個重點城市新增供應面積1080萬平方米,同環比齊降,降幅分別達到了43%和58%,主要是受到去年年末基數較高和新冠疫情各地頻發等不確定性影響所致。
分能級來看,一線城市商品住宅新增供應面積228萬平方米,環比近乎“腰斬”。二三線城市新增供應面積851萬平方米,環比下降60%,同比降幅達到48%。
從成交面積來看,1月份29個重點城市整體成交1429萬平方米,環比下降37%,同比下降46%,主要受到2021年基數較高影響。
分能級來看,一線城市韌性較強,總成交為285萬平方米,同環比齊跌,降幅分別達38%和21%。二三線城市總成交1143萬平方米,環比下降了41%,同比下降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