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貨幣政策逆週期調節持續靠前發力的情況下,實體經濟發展將迎來更加友好的融資環境。同時,資本市場所關注的房地產融資等問題已逐步迴歸常態,一些房地產企業的專案風險出清正在持續推進。
虎年開年後,資本市場將迎來流動性合理充裕的資金面環境。
分析人士認為,儘管春節後人民銀行逆回購資金將到期自然收回,但現金大量回籠會使得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大幅增加,而且節後首周國債到期量較大,也會增加一定流動性。因此,總體看,流動性供給相對較多,市場資金面會較節前更加寬鬆,這也是歷年春節後較為常見的情況。
在貨幣政策逆週期調節持續靠前發力的情況下,實體經濟發展將迎來更加友好的融資環境。同時,資本市場所關注的房地產融資等問題已逐步迴歸常態,一些房地產企業的專案風險出清正在持續推進。
春節後流動性供給相對較多
今年以來,穩健的貨幣政策主動作為、靠前發力,呵護市場資金平穩“跨年”,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
1月17日,人民銀行開展7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1000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以增加流動性供給,提前對沖1月份稅期高峰、春節前現金投放等短期因素影響。
兩項工具的中標利率均下行10個基點,分別降至2.85%、2.10%。兩大政策利率下降,釋放出穩健的貨幣政策靠前發力的訊號。
為維護春節前流動性平穩,人民銀行持續加大跨節流動性投放力度,自1月17日起每天開展10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並從1月24日起開展14天期逆回購操作,持續加大跨節流動性投放力度,充分滿足市場的流動性需求。
今年除夕為1月31日,春節假期與1月末重疊,短期擾動因素更多。但在人民銀行上述政策“利好”呵護下,春節前市場資金面平穩。人民銀行此前表示,不應過度關注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操作量等數量指標,而是要觀察DR007等市場基準利率指標的變化。
資料顯示,DR007圍繞降低後的公開市場操作7天期逆回購利率2.10%執行,1月17日以來DR007均值為2.12%,貨幣市場利率中樞相應較前期下移,市場預期穩定。
“春節後DR007仍將圍繞2.10%這一中樞水平平穩執行。”分析人士認為,儘管春節後人民銀行逆回購資金到期自然收回,但現金大量回籠會使得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大幅增加,而且節後首周國債到期量較大,也會增加一些流動性。因此,總體看流動性供給相對較多,市場資金面會較節前更加寬鬆,這也是例年春節後較為常見的情況。
多位分析人士預計,人民銀行在春節後將延續前期操作思路,繼續靈活運用公開市場操作等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充分滿足市場合理的流動性需求。
政策靠前發力
“穩增長”政策加碼
資本市場是實體經濟的晴雨表。近期,人民銀行貨幣政策逆週期調節持續靠前發力,保障企業融資需求,降低綜合融資成本,將有效地提振實體經濟信心。
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日前表示,當前重點的目標是穩,政策的要求是發力:
一是充足發力,把貨幣政策工具箱開得再大一些,保持總量穩定,避免信貸塌方;
二是精準發力,要致廣大而盡精微,金融部門不但要迎客上門,還要主動出擊,按照新發展理念的要求,主動找好專案,做有效的加法,最佳化經濟結構;
三是靠前發力,前瞻操作,走在市場曲線的前面,及時回應市場的普遍關切。
2022年伊始,有利於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已有落地。1月1日,人民銀行實施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援工具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援計劃兩項直達工具接續轉換。轉換後的市場化工具將繼續發揮牽引帶動作用,引導金融機構擴大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融資,促進普惠小微貸款進一步增量、降價、擴面。
與此同時,在政策利率下行的聯動效應下,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相應下行。1月20日,1年期LPR在去年12月已經下行5個基點的基礎上,進一步下行10個基點至3.7%;5年期以上LPR則迎來了自2020年4月起的首次下調,報4.6%。
金融機構投放短期貸款時,一般參考1年期LPR;投放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個人住房貸款等中長期貸款時,一般參考5年期以上LPR。透過持續最佳化LPR改革,暢通貨幣政策傳導,2021年全年的企業貸款利率為4.61%,創下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的最低水平。LPR的進一步下行,有望繼續推動實際貸款利率穩中有降。
劉國強透露,2022年,人民銀行將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加大跨週期調節力度,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更加主動有為,更加積極進取,注重靠前發力,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支援力度,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房地產市場融資預期改善
近段時期以來,房企融資逐步迴歸常態,市場預期穩步改善,針對出險房企的風險化解工作也在推進中。市場所擔憂的房企融資問題正逐步化解。
去年下半年,由於個別房地產企業風險顯性化,房地產各類主體避險情緒上升,金融機構也出現了短期的應激反應。
針對這一情況,去年9月下旬以來,人民銀行和其他金融管理部門一起,加強與相關金融機構的溝通,幫助金融機構準確把握和判斷市場形勢變化,更好執行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滿足房地產市場合理融資需求。
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日前表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近期房地產銷售、購地、融資等行為已逐步迴歸常態,市場預期穩步改善。
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末,全國房地產貸款餘額52.2萬億元,同比增長7.9%,增速比9月末提高了0.3個百分點,其中四季度房地產貸款新增7734億元,同比多增2020億元,較三季度多增1578億元。
近日,金融管理部門召集幾家全國性資產管理公司(AMC)開會,研究資產管理公司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參與風險房地產企業的資產處置、專案併購及相關金融中介服務。
市場人士認為,資產管理公司在不良資產處置、專案併購等領域擁有豐富經驗,其參與有望加快風險房地產企業資產處置進度,促進風險化解和市場出清。
本文來源:上海證券報
作者:張瓊斯
微信編輯:王遠
![]()
上海證券報,新華社主辦,中國證監會法定披露證券市場資訊媒體,創立於1991年,是新中國第一份提供權威金融證券專業資訊的全國性財經日報,現已形成涵蓋報紙、網站、客戶端、影片、微信、微博等平臺的全媒體財經傳媒矩陣。
追求政治品德、新聞品格、專業品位、服務品質、一流品牌,做有“品”的全媒體財經資訊服務商,做您的決策參謀、投資顧問、理財助手。
因為敬業,所以專業;因為相信,所以看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