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記錯,這是我第二次動手寫這個小鎮了。至於是第幾次想寫,我也忘了。
這是個南方的臨海的小鎮,在這兒生活了三年,說不上非常喜歡,但卻有不被察覺的親切感。
據說這是個挺出名的旅遊區,可我並沒感到她有什麼過人之處,也許是生活在這兒的緣故吧~!這兒只有一條比較繁華,不,應該說是半條比較熱鬧的路。而我的活動範圍也基本上是以這條路為中心的。路的一頭是個學院,另一頭是口大池子。好象除了這條路,我從沒在意過路是否有盡頭,而盡頭又是什麼。
池子的四周種著兩種我非常喜歡的植物--馬尾松和鳳凰樹。馬尾松很樸素,於是我喜歡它;鳳凰樹很豔麗,於是我也喜歡它。
池子裡的水是海水,但卻絲毫感覺不到海的氣息。倒是有些小家碧玉的感覺。當池水足夠多的時候,也是池子最美的時候,因為水不夠多的時候很臭。
一夥叫白鷺的鳥生活在這,我本人對它們不是太感興趣,除了剛來時有種想吃烤鷺的衝動。倒是同學的同學看到它們時驚呼的情景,才讓我有種驕傲的感覺。
差點兒忘了,這是個學區,到處都是學校。校園裡種滿了芒果樹,最難忘的就是晚自修後的“偷”芒果行動。其實我們是不大吃的,或許只是為了讓身上沾些葉子上的灰塵和芒果的味道吧。但是,現在不偷了。因為現在芒果樹被承包了,被逮住了是很沒面子的。不過,主要還是因為不想吧。
我比較喜歡在舊區自修,哦,我是學生~!舊區就是舊的地區,因為有了新區,於是就有了舊區。
舊區人比較多,但是教室裡人卻很少。我喜歡一個人或幾個熟識的人霸佔一間教室。這樣比較方便——方便地抽菸;方便地脫鞋;方便地光膀子;方便地說話或自言自語。
我喜歡呆的那棟教室樓裡,住著兩窩的燕子。不知道是不是海燕,因為它們長得跟我以前見過的燕子不太一樣,而且它們通常是在夏天才出現的。兩窩燕子在頭上飛來飛去,唧唧喳喳的。還時不時空投“戰斧”。有一次我就很幸運地親眼看到一個漂亮的拋物線彈道,很不幸的是,擊中了我的左肩。而從上面穿過眼鏡,直接命中鼻樑的情況是很少見的,三年來也就某同學在行進中的一次。
晚自修後回家,也是很愜意的一件事。
除了站在兩旁的路燈,是少有人的。空氣中還有正在飄散的和飄散後殘餘的烤香腸的味道。偶爾也是會有PLMM驚現的,但是機率還是很小。或許是我和PLMM們的八字不和吧,平時很少撞見她們,除了全區燻蚊子的時候,把她們全燻了出來,我才知道,原來這兒有這麼多MM。
言歸正傳。
只要不急著便便,就可以充分享受從教室到宿舍的那段路。其中的感覺不好說,總之是蠻好的。不過說到這段路,就不得不罵並且感激那個偷偷偷走我“女友”的傢伙。罵,因為它讓我飽受身心的折磨——身,每天那麼千來米長的路要來回走那麼幾趟;心,和“女友”相識這麼久了,她還沒留下一兒半女的。感激麼,就是讓我見到PLMM的機率大了不少。
小鎮的生活就是沒創意,三年如一日。人的種類就那樣——十個人當中,八個學生、一個老師、9/10個居民、1/10個乞丐。而賣水果的始終賣水果;賣早餐的也不兼賣燒烤;PLMM還是很幸福地趴在開著摩托車的她的男朋友的背上。一輛林肯、兩輛寶馬、三輛賓士、四輛桑塔納……還是這麼跑來跑去、就連當初我給了一塊錢的乞丐,他到現在還是乞丐,惟一讓我心疼的就是以前每天必去的精品屋的那兩個PLJJ回老家了。
小鎮依舊花開花落,路上依舊人來車往。
每年的9月份,許多陌生的面孔開始漸漸熟悉;每年的7月份,許多漸漸熟悉的面孔開始漸漸消失。而明年的這個時候,我被漸漸熟悉的面孔也將消失在這個小鎮上。所以,寫下這篇文章,送給這個小鎮,也送給自己。
2002.8.21
集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