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到來,中小學生也放寒假了,今年的寒假對所有中小學生來說也意義非凡,這是自“雙減”之後學生迎來的首個寒假。
學生的學習成績始終是家長關注的焦點,為了讓孩子能夠有一個好成績,家長在教育投資上毫不手軟,不過對於普通家庭來說,過重的經濟負擔也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雖然經濟高速發展,教育成本眼看越來越高,為了讓孩子成績提上來,家長也想盡辦法,其中就包括給學生花費高昂的補課費。
如果付出和回報是對等的,家長也不會說什麼,不過錢花了,孩子的成績卻遲遲不見起色,打水漂的心情相信家長們都能感同身受。
寒假期間“雙減”迎來新調整,家長毫無頭緒
雙減政策是去年下半年實行並且落實的,在學生放寒假之前,相關部門三令五申,再次明確雙減要求,校外培訓機構不得進行學科類補課。
不過雙減主要還是針對學科了課程,對於非學科類還是不做要求的,這樣符合素質教育的理念,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不過雙減政策的調整,似乎不能讓家長樂觀,家長表示,這不僅是學生首次迎來一個沒有補課的寒假,自己也是頭一次,不知如何是好。
難道真的要讓孩子在家玩一個月嗎?畢竟現在的家長兩個人都有工作,總不能因為孩子放寒假就把工作辭了,而學生的自制力又很弱,以前可以送孩子去校外輔導班,不過目前看是不可能了。
為了給學生減負,官方將會對違規進行校外學科培訓的機構進行嚴格整治,情節嚴重的,將吊銷營業執照,今後再也不能開設補課班了。
教育內卷的新現象
雙減政策下發之後,大大小小的補課班進入了寒冬期,很多補課班直接轉型,教育部內卷得到緩解,不過有家長髮現,現在教育內卷似乎向著一個新方向在走。
教育內卷從前是卷補課班,而現在是卷家長,家長如果是高材生的話,輔導學生是毫無壓力的,孩子遇到難題也能夠及時地得到解答;
反觀家長學歷水平沒那麼高的,尤其是農村家庭的家長,孩子遇到難題家長也幫不上忙,只能乾著急,有家長表示,這樣一來,校外培訓機構越來越少了,孩子以後的補課費越來越高了,教育成本也會隨之上漲。
這對一般家庭來說壓力會越來越大,家長對此現象表示擔憂,畢竟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考出好成績。
學生不能過度的依賴補課,最重要的還是主動學習
其實與其說學生對補課班的過度依賴,倒不如說家長更加依賴補課班。
補課現象已經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了,家長無法短時間轉變思維也在情理之中,歸根究底是因為中高考的分流,讓家長不敢放鬆警惕。
不過家長總是容易忽視一點,那就是學生才是學習的主要行動者,學生如果不主動學習的話,參加補課班也沒有太大的作用。
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取決於學生,這是一種學習的能力,不僅影響著學生的中高考,也決定著學生今後是否能夠很好地融入社會。
當代社會需要的不是“高分低能”的人才,光靠補課考出高分的學生在進入社會之後弊端就顯現出來了,所以家長還是要把目光放長遠一些。
雙減不等於不努力
說起“雙減”,很多家長,包括學生都會想作為減負政策,學生放假就可以不用學習了,利用整個寒假去大肆地放鬆。
其實這就是對雙減政策理解得不到位,雙減是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和心理壓力沒錯,透過禁止補課班進行學科類補課這一規定就能夠看出來,教育部整改的決心。
不過雙減並不等於學生可以不努力了,這是一項不減努力、不減勤奮的減負政策,以提高學生自主能力、自學能力為出發點,幫助學生提高能力的一項政策。
所以在理解上有誤會,才會讓家長產生焦慮的心理,其實知道實行雙減政策背後的苦心之後,家長和學生就能明白,這一政策是為了學生長遠發展而提出的。
學生的寒假剛開始不久,希望在家長的監督下,每個學生都制定一個完備的寒假計劃,規定每天的學習時間,勞逸結合,這樣等到開學的時候就能夠儘快的跟上課程節奏。
希望在雙減政策推動下,能夠讓教育內卷退出歷史舞臺,讓學生實現真正的減負。
話題討論:你會在寒假期間給孩子補課嗎?
(以上圖片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