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的哪吒一出手就是50億票房,哪吒和《大魚海棠》打破了人們對動畫片的刻板印象,動漫不止是屬於孩子的,它也非常吸引成年人。
國漫死死抓住了大眾的審美點
現在動漫技術非常成熟,動漫形象越來越靈動了,越來越能卡住大眾的審美點了。
萌萌的小虎墩在《小虎墩大英雄》上映之前就有1000萬的粉絲了,他就跟冰墩墩一樣,一出來就非常受歡迎。
從2018年至今,僅4年時間,虎墩的短影片播放量破100億,他是動漫界妥妥的流量小王子。
尤其是今年正值虎年,小萌虎一出場就非常討喜。
大眼萌娃虎墩和萌寶寶冰墩墩,完全長在了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們的審美點上,小孩子當然更喜歡他們。
國漫越來越會會抓大眾的審美點了:
餃子談哪吒的長相:“哪吒為什麼那麼醜?因為好看的動漫人物好畫啊,太沒有挑戰力了,所以才有了哪吒的形象!”
可哪吒一點兒也不醜啊,逍遙又自在,手插褲兜的他非常痞帥啊!
敖丙就更不用說了,他就是尹正口中那個“乾乾淨淨”的美男子。
中國人最懂中國人對美的要求,也懂我們心底的浪漫。
張藝謀一滴藍色的墨幻化而成的奔湧黃河水,直擊14億國人的心,一瞬間,鐵馬冰河入夢來,只有他,懂我們內心深處的美學層次。
只有張藝謀才能做出這樣美的開幕式,同樣,只有國漫才能做出符合中國審美的漫畫人物。
細眉長目的花木蘭並不是我們的主流美女長相,杏眼、方臉,端莊大氣的貂蟬才是。
虎頭虎腦、圓圓臉的虎墩是我們最喜歡的傳統小孩模樣,他長得就跟年畫娃娃一樣喜慶。
國漫不僅僅在人物形象上貼合大眾審美,畫面也美到每一幀都沁人心脾。
《小虎墩大英雄》裡的木桌、灰牆和暖陽就跟上海嘉定800年專案手繪的《相思》一樣,每個細節都製作精良、非常細膩。
處處滲透著傳統文化和教育意義的國漫,越來越高階了
餃子的哪吒收穫了50億票房,可這50億票房的背後是他常年吃著老母親1000多元退休金默默努力多年的積澱。
他背後的這個女人,讓他有了今天,母愛無聲又偉大,他把媽媽融進漫畫裡,化成了哪吒的母親。
陪伴和懂得比絮叨更重要,餃子的哪吒教會了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同樣,《小虎墩大英雄》也不僅僅是一部跨年團圓電影,它的內容豐富而深沉,這是國漫越來越高階的地方。
它不僅是能讓親子同看的故事,更富有雙向教育的警示功能。
古有曾子殺豬,現有虎墩送鏢,滲透得滿滿的都是誠信二字。
我們的傳統文化裡,“誠信”一直是立身的根本,但現在的社會風氣,很容易影響人們的思想。
春晚沈騰的小品《還錢》就很能說明這個問題,他可以油嘴滑舌、裝瘋賣傻不給兄弟還錢,市場需要什麼,他就投機什麼。
這樣的人當然最後一定會被眾人推倒,連他老婆最後都看不下去他的所作所為了。
萬丈高樓平地起,誠信是基石,所以我們才宣揚小虎墩這種“誠信為本,使命必達”的人生信條。
我們強調“要繫好人生的第一顆釦子”,很多事情都要從小培養,尤其是價值觀。
小虎墩做每一件事都是有著有落的,但凡交到他手裡的每一件事都不能有差錯。
虎墩護送紅杉豬,一幫劫匪打亂了他的行程,他誤把美女當豬送給客戶。
客戶是開心的,他們覺得“成精的豬也是豬”,在很多人眼裡這任務算是完成了。
可虎墩不行,他一看紅杉豬被掉了包,轉頭就拉著美女去找。
很多人可能覺得虎墩軸,客戶都答應了,他還要去換,這不是自討苦吃嗎?
現在這個社會這種“笨拙”而認真的人越來越少了,但才越是顯得這種品質彌足珍貴,就像當年的曾子殺豬一樣。
小孩自己都不鬧,曾子卻還是殺了豬,以示誠信,大人以身作則,孩子才能有樣學樣,從小給孩子樹立牢固的誠信觀,長大他才能走得穩。
重拾傳統文化在當今社會很有必要,如果每個家庭、每個人都能誠信友善,人的素質教養和社會風氣都會煥然一新。
高質量的親子陪伴和的親戚關係是亮點
小虎墩的成長故事主題是團員,是大年三十一家人的團聚,父母對孩子的陪伴和無條件的愛永遠比賺錢來的更重要。
但電影中還有很多細節,比如虎墩跟父母的同事、師父的相處環節。
父母不在身邊的虎墩,他的成長離不開大家的照顧。
人活著並不是孤立的,我們不僅有同事關係,還有千絲萬縷的親戚和朋友關係。
現在很多小孩是不走親戚的,他們不會像以前一樣跟著長輩去親戚家拜年,甚至分不清很多親戚關係是怎麼回事。
很多遠一點的親戚就不知道該叫“姨姨”還是該叫“姑姑”了。
當然現在大家都在全國各地上班,也認不了什麼親戚,我們只能跟朋友、同事搞好關係,虎墩就是父母囑託給同事照顧的。
電影給了大家一個社交的機會,來看電影的人基本就沒有一個人的,大多是帶小孩或者一家三口,還有幾家人組團來的。
90分鐘,給父母一個高質量陪伴孩子的機會,孩子們也非常快樂,電影院裡,小孩進進出出,他們很快就能打成一片。
我們現在最糟糕的就是從小對對錯、好壞、善惡沒有一定的標準,然後一輩子暈頭轉向。
國漫現在越來越高階,越來越富含傳統問文化和教育意義,也是家長們願意帶孩子走進電影院的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