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前,由海軍政治部電視藝術中心編劇“段連民”擔任編劇的《特戰行動》在不經意之間開播。
其許久未見的優秀製作與合理的劇情安排,不少對這類劇情感興趣的觀眾看後驚呼“根本停不下來!”不少看完的觀眾紛紛評論“製作組加快更新啊!期待後面的劇情!”
它到底如何?今天就來聊聊這部《特戰行動》。
《特戰行動》作為一部軍旅片,首當其衝擺在檯面上的問題就是,它其實需要在真實性以及觀賞性上做出一定的取捨。
這部電視劇需要真實性,是因為它立足於軍旅片,作為觀眾一部軍旅片的好與壞,首先得分析它究竟是不是一部軍旅片。
軍人生活的呈現是否足夠符合現實;軍人形象的刻畫會不會有失偏頗;細節上的處理是否足夠恰當……此些種種皆是一部軍旅片,它所應當向觀眾呈現出來的要素。
但同時它又必須兼顧觀賞性,因為它所呈現的形式還是依託於電視劇,並且它面向的群眾總體上而言仍是我們大眾老百姓,如果僅僅只是評估秩序描繪軍隊、軍人的現實生活與面貌,那與其做成電視劇為何不拍成紀錄片?
當它是以電視劇的方式呈現出來時,劇情具有衝突性、並且有情節上的起伏、有戲劇性的轉折、有人物之間的對抗……這些就將自然而然的成為,它必須擁有的基本要素。
而劇情開頭明快清楚、代入角色迅速、人物個性突出……這都是一部軍旅片能不能留住觀眾,它直接面臨的問題。
而如何去將真實性與觀賞性平衡到位,這就是製作組常常需要去把握的度。
而在《特戰行動》中,一開頭就為觀眾立了一塊醫院發生恐怖案件的背景。
由這場恐怖案件緩緩勾出一個又一個的角色,醫院就是這些角色的舞臺,他們在上面明爭暗鬥、摩拳擦掌、,相互算計,在劇情推動的同時又帶出了人物的背景以及他所面臨的境況。
比如:關鍵人物“檸檬”“秦觀”,一位是在校女大學生、一位是在職武警官兵,他們所面臨的就是直面這次恐怖行動並且解決它。
而隨著劇情的緩緩推動,高潮劇情來臨——恐怖分子劫持人質,眾人合力解救。
這一幕中:正當人質面臨生命危險時,身為特警的秦觀在此等關鍵時候展現出自己的專業素質,以人質的生命安全為首要任務,使用語言和行動儘量地緩和恐怖分子情緒,免得狗急跳牆。
但頑固的恐怖分子冥頑不靈知道此次的任務幾近失敗,便想拉人質一同陪葬,但就在這時擁有著戲劇性反轉成分的一幕出現,狙擊手將恐怖分子手中的火機打落,而秦觀也抓住時機一個健步將火機搶過,阻止了悲劇的發生。
但後來還是讓一名女恐怖分子憑藉著女性身份僥倖逃脫,隨後又引出了另外一位劇中的反派人物—— S集團的二把手吳傑代號“灰狼”。
而女性恐怖分子的逃脫,如同劇情的一根線般緩緩勾出了整部片子的重要組合團體“藍電突擊隊”,正是因為她的逃脫,秦觀才向上級提議建立一隊一支男女混編的特戰部隊的想法,經得上級批准,由最初的幾十名隊員逐漸篩選出藍電突擊隊。
再到後來,秦觀正式篩選藍電突擊隊成員,並且劇情也逐漸暴露出秦觀與另一位重要角色——檸檬之間的潛在關係,再次鋪墊後續劇情引發觀眾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