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粟裕打淮海有信心!林彪打遼瀋為何卻缺乏自信?原來衛立煌是關鍵

曾有這麼一句話:

前期有林彪,後期有粟裕。

粟裕打淮海有信心!林彪打遼瀋為何卻缺乏自信?原來衛立煌是關鍵


毛主席

眾所周知,粟裕和林彪是我國兩位軍事上的戰神級別人物,尤其是解放戰爭的落幕之戰,全部被粟裕和林彪所承包。

但是如今看來,粟裕在淮海戰役的時候打的一直都比較有信心,反而是歷經了遼瀋和平津兩場大決戰的林彪,在很多地方顯得缺乏自信,猶豫不決。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為何說衛立煌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今天的簡史檔案館就跟大家聊聊粟裕和林彪分別在淮海和遼瀋中的表現。

林彪篇

先來說說林彪。

粟裕打淮海有信心!林彪打遼瀋為何卻缺乏自信?原來衛立煌是關鍵


林彪

其實遼瀋戰役完全可以早一點發生,從而解放東北,之所以拖到了1948年的下半年才發起,最關鍵的一點就是:

林彪實在太謹慎了。

這當然不是說林彪猶豫不決,謹慎是好事,這也是林彪能成為常勝將軍的關鍵。

平心而論,林彪在東北殲敵的數量比起粟裕在淮海戰役中要稍顯不足,因為直到1948年,林彪才全殲了國軍的一個軍級部隊,後來這種機會也很少了。

這種戰果的出現,就是前文說到的,林彪太過於謹慎。

林彪打仗的風格向來求穩,以打擊和消滅國軍外圍孤立的部隊為主,對於國軍軍級甚至以上部隊,林彪要顯得經驗不足。

粟裕打淮海有信心!林彪打遼瀋為何卻缺乏自信?原來衛立煌是關鍵


林彪

這便是因為林彪謹慎,不願意把戰役打成半生不熟的夾生仗。

包括後來也可見一斑,60軍已經困在吉林,附近也只有長春的新7軍可以增援,況且新7軍實力也並不是很強,60軍幾乎已經是囊中之物。

但是林彪對打軍級部隊沒有太多經驗,不想出閃失,所以就這麼眼睜睜的看著60軍按照國軍原定計劃,撤回到了長春。

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在整個東北戰場上,1948年的時候,國民黨幾乎已經是風聲鶴唳,只等著一刀了命。

廖耀湘這邊不敢增援新5軍,長春那邊也沒人敢去增援,只剩鄭洞國苦苦堅持,但是林彪這邊還是寧可圍困長春,等著對方主動失誤。

粟裕打淮海有信心!林彪打遼瀋為何卻缺乏自信?原來衛立煌是關鍵


廖耀湘

這幾個階段其實已經相對沒那麼困難了,整個遼瀋戰役,實際上只有打錦州比較困難。

時間回到1948年年初,冬季攻勢剛剛結束,對於共產黨而言,時機已經成熟,適合來一場決戰。

於是遠在延安的毛主席十分乾脆,直接把目標定在了錦州。

錦州是國民黨的命門,如果共產黨能夠拿下錦州,那國民黨關內外的聯絡將直接被切斷,國民黨直接陷入孤立。

沒了後勤補給,依賴裝備炮火的國軍將直接完蛋,到時候別說是錦州,東北也將會是共產黨的。

毛主席看中了這一點,明白錦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下令林彪要不惜一切代價拿下錦州,佔據主動地位。

粟裕打淮海有信心!林彪打遼瀋為何卻缺乏自信?原來衛立煌是關鍵


毛主席

如果這麼說很多人還是不明白錦州的重要性,那我們可以換一種說法。

1948年的局勢,共產黨的地盤零零碎碎,毫無聯絡,山東有一塊,華北有一塊,東北有一塊,西北還有一塊。

看著是地盤挺多,但是之間無法呼應,若是被強攻,只能等著放棄。

但是打下錦州不同,若是東北拿下,那山東也會受到影響,隨之其餘各地,我們將會佔據極大的戰略主動。

所以說,毛主席打錦州的計劃,一點問題沒有!

但是最尷尬的是,林彪和毛主席想的完全不一樣。

粟裕打淮海有信心!林彪打遼瀋為何卻缺乏自信?原來衛立煌是關鍵


毛主席

毛主席要求林彪打錦州,林彪不想打,倒不是說林彪不聽指揮,而是林彪看著幾座大城市猶豫了。

共軍的優點,林彪十分清楚,機動能力強,在野戰中比國軍要靈活許多。

而林彪也非常舒服這種戰法,靠著大範圍穿插,分割,包圍,殲滅,轉移等等,輕而易舉可以戰勝國軍,他有信心。

但是毛主席讓林彪做的是,強攻錦州,拿下這個戰略要地,那就是要和國軍陷入陣地攻堅,拼的是炮火裝備,這可是國軍的強項,林彪有點信心不足。

現在看來,我們完全可以理解。

先不說林彪的作戰風格是求穩,就算是拿之前的四平結局來說話,林彪也是有理由對打錦州猶豫的。

粟裕打淮海有信心!林彪打遼瀋為何卻缺乏自信?原來衛立煌是關鍵


林彪

雖然說國軍在東北的兵力現如今已經略顯不足,但畢竟都是一號精銳,戰鬥力也是久經考驗的,還是不能小覷。

俗話說,趕狗入窮巷,必遭反噬。

也就是要給絕望之人生的念頭,不至於讓他們破釜沉舟。

昔日項羽無敵,韓信十面埋伏圍攻他,卻還是留了生路,道是為何?

就是為了讓敵軍看到生的指望,不至於背水一戰,就是這個道理。

林彪主要是因為沒有分析過,經歷過,所以難下決斷,若真是激怒錦州之敵,背水一戰,林彪沒有經驗只會重現四平危機。

後世的我們看起來總覺得林彪猶豫,去了長春下不了決心,去打錦州又想回去打長春,但這就是林彪的特點,謹慎小心,寧斷一指不傷十指。

粟裕打淮海有信心!林彪打遼瀋為何卻缺乏自信?原來衛立煌是關鍵


毛主席

也是因為林彪的謹慎,再加上毛主席的催促,給後世造成了另一個“戰爭”:

電報之戰。

從毛主席催促林彪打錦州開始,到林彪回覆毛主席有困難,再思考一下結束,中間幾乎有近百封電報。

雙方你來我往幾乎有半年之久,實在是平生罕見。

如今看來,林彪當時的確是多慮了,就算是進攻錦州,再加上對付廖耀湘和侯鏡如的兵團,林彪也是優勢的。

侯鏡如的兵團戰鬥力一般,看著54軍、62軍和95師杵在那裡嚇人,但是戰鬥力連黃維都不如,至於廖耀湘,也只是和黃維打個平手罷了。

粟裕打淮海有信心!林彪打遼瀋為何卻缺乏自信?原來衛立煌是關鍵


侯鏡如

萬幸的是,最後還是打下了錦州,如毛主席所言,錦州敗,國軍敗。

國民黨在東北戰場上瞬間土崩瓦解,長春的鄭洞國沒了信心,手下的60軍和新7軍似乎也早就投誠。

至於衛立煌,簡直就是這場遼瀋戰役中最關鍵的人物。

林彪不打錦州,衛立煌不增援錦州,這就是國民黨和共產黨的差別。

林彪不打錦州,歸根到底也是謹慎小心了一些,毛主席完全可以說服林彪。

而衛立煌不增援錦州,蔣介石卻毫無辦法,如何威逼利誘,衛立煌就是不為所動。

粟裕打淮海有信心!林彪打遼瀋為何卻缺乏自信?原來衛立煌是關鍵


衛立煌

就是這一點,直接推動了整個遼瀋戰役的結果乃至兩黨的命運。

沒辦法,誰讓衛立煌早就投誠了毛主席呢?

粟裕篇

再來說說粟裕。

先大體來說一下淮海戰役的情況。

其實淮海戰役的目標並沒有最後的結果那麼大,雖然在淮海戰役開始之前,粟裕和中央也有過大淮海的作戰想法。

但是想法總歸是想法,粟裕一開始想著最多殲滅黃百韜兵團就是完成任務,如果能把增援黃百韜的邱清泉再一起打掉,就更加的任務圓滿。

粟裕打淮海有信心!林彪打遼瀋為何卻缺乏自信?原來衛立煌是關鍵


邱清泉

但是戰場上的情勢瞬息萬變,壓根不會按照粟裕所設想的一樣進展。

雖然粟裕是靠著一場又一場的戰爭才打成了後來的優勢,但是捉摸不住也是有的,完全可以理解。

本來想著打完黃百韜打邱清泉的粟裕,卻沒想到黃百韜還沒有打完的時候,黃維先站出來了,居然被武器兵力皆不如黃維兵團的中野給圍住了。

於是粟裕只好改變計劃,去打黃維兵團,然後再分兵堵住邱清泉、李彌、孫元良三個兵團,而且南線還要時刻注意李延年和劉汝明。

粟裕打淮海有信心!林彪打遼瀋為何卻缺乏自信?原來衛立煌是關鍵


李延年

但就是這麼困難,粟裕卻一口一口地吃下了這鍋夾生飯,拿下了淮海戰役的最終勝利。

就連毛主席都直言:

“淮海戰役是一鍋夾生飯,硬是一口一口地被吃下去了。”

好了,大致說完淮海戰役的全部過程,接下來細分為大家瞭解一下。

1948年11月,濟南戰役剛結束不久,粟裕便決定了要打淮海戰役的計劃。

在經過思考後,粟裕給毛主席發了電報,提出了以徐州為中心和國民黨決戰的計劃,毛主席正有此意,當即同意了粟裕的請求。

粟裕打淮海有信心!林彪打遼瀋為何卻缺乏自信?原來衛立煌是關鍵


粟裕

很多人對此略有疑惑,認為粟裕剛打完濟南戰役,為何又決定投身於淮海,其實這和粟裕的眼光長遠有關:

第一、濟南戰役之後,國民黨與共產黨的力量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如果打淮海戰役,解放軍在士兵數量、質量等方面均強於國軍;

第二、華東野戰軍已經足夠強大,再加上中原野戰軍,將會更有信心戰勝國軍;

第三、東北的遼瀋戰役剛剛落下帷幕,現如今士氣高漲,適合進行大決戰;

第四、徐州為中心決戰,我軍背靠解放區,人力物力財力都有保障;

粟裕打淮海有信心!林彪打遼瀋為何卻缺乏自信?原來衛立煌是關鍵


粟裕

如今看來,粟裕實在是慧眼獨具!

隨後在毛主席的指示下,粟裕決定先打黃百韜,而黃百韜這邊也出了問題。

原來是因為等著劉峙的44軍會合,在路上耽誤了兩日功夫,導致粟裕直接利用這段時間追趕了上來。

黃百韜被圍後,蔣介石立刻慌了心神,急忙調集邱清泉、李彌、黃維、劉汝明、李延年等兵團力量增援黃百韜。

雖然對於粟裕是從來都沒有發生過的事情,但是粟裕絲毫不慌,依然謹慎對待分析。

粟裕打淮海有信心!林彪打遼瀋為何卻缺乏自信?原來衛立煌是關鍵


黃百韜

不過前來增援的力量都接觸不到黃百韜,都被解放軍成功阻擊。這也讓粟裕得以專心對付黃百韜。

接下來黃百韜在碾莊定下了位置,以碾莊為中心,迅速佔據了附近的十幾個村莊,工事構築的也很堅固,的確很難對付。

正因如此,所以3天下來,解放軍一點進展都沒有。

粟裕開始著急,於是當晚召集了擔任主攻的6個縱隊一起商議決策,最後決定靠野戰進攻改為近戰進攻。

到了晚上的時候,粟裕下令主攻部隊開挖交通戰壕,挖到距離敵人陣地前的數十米位置,然後再奪取敵人火力,拿下勝利。

粟裕打淮海有信心!林彪打遼瀋為何卻缺乏自信?原來衛立煌是關鍵


中間為粟裕

這種戰法果然很奏效,僅僅8天時間,粟裕便拿下了對黃百韜的勝利,黃百韜見絕望來臨,便自盡於碾莊。

粟裕也拿下了淮海戰役第一階段的勝利。

隨後粟裕馬不停蹄地又開始解決殲滅黃維兵團的問題,黃維兵團忽然冒頭,給了粟裕一個措手不及。

現如今也很明朗,黃維兵團若是被殲滅了,那麼勝負或許就會見分曉了。

圍殲黃維兵團,甚至比黃百韜兵團還要困難。

粟裕也曾直言,解放戰爭中有過三次緊張,而圍殲黃維兵團是最緊張的一次。

粟裕打淮海有信心!林彪打遼瀋為何卻缺乏自信?原來衛立煌是關鍵


黃維

殲滅黃維兵團的困難比較大,除了要注意南線的李延年和劉汝明兵團,還要注意南逃的杜聿明集團。

為此,粟裕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傳言粟裕曾7天7夜無休,一直拿著電話機作戰指揮,關注著戰場上的情況。

終於,在12月15日,國軍12萬人被消滅,黃維也被成功俘虜。

黃百韜和黃維的結束,給了粟裕一個短暫休息的機會,至於經海路南逃的杜聿明,粟裕則是暫緩了攻擊,決定用政治攻勢勸降杜聿明。

不過前有蔣介石逼迫,外加李彌等人威脅,杜聿明一直都沒有投降。

粟裕打淮海有信心!林彪打遼瀋為何卻缺乏自信?原來衛立煌是關鍵


李彌

但是杜聿明投降不投降已經毫無作用,因為此刻的國軍士氣早就被瓦解待崩了。

1949年1月6日,解放軍對陳官莊被圍的杜聿明發起了總攻,縱使杜聿明本領不低,但是已經毫無抵抗之機,短短4天便結束了戰鬥。

杜聿明雖然逃走,但是在安徽的時候被成功逮捕,成為了我黨的戰犯。

至此,淮海戰役徹底結束!

回顧整個淮海戰役,其實十分難打,原因就是因為沒有一個完整的作戰方案,這也是因為淮海戰役變化多端,只能邊調整邊完善作戰。

粟裕打淮海有信心!林彪打遼瀋為何卻缺乏自信?原來衛立煌是關鍵


杜聿明

但縱使這樣艱難,粟裕卻一直比較有信心,面對下一步都不知道該幹什麼的時候,粟裕總是能夠穩住陣腳,做出最合適的判斷。

個人覺得,比起林彪在遼瀋略顯猶豫,粟裕之所以在淮海有信心,基本上是以下三點:

第一、粟裕一直都在打仗,還是大仗,例如萊蕪、孟良崮等等,給了粟裕不畏懼大仗的勇氣;

第二、因為華東戰場作戰較久,所以粟裕對國軍很多部隊都十分了解,無論是指揮官,還是部隊,粟裕都有把握;

第三、粟裕敢於兵行險招,在淮海作戰的時候連剛剛起義的張克俠等人都敢投入,實在決策超乎想象。

粟裕打淮海有信心!林彪打遼瀋為何卻缺乏自信?原來衛立煌是關鍵


周總理、林彪

不作比較,粟裕打淮海有信心是因為經常進行作戰,神仙戰術變化多端,膽大又敢於實行。

而林彪打遼瀋猶豫,也只不過是因為謹慎所致,這與林彪不擅長有很大關係,細心是林彪的常勝法寶。

世界上只有一個林彪,也只有一個粟裕,有此二位,國家何求!

致敬兩位開國將帥!

宣告:本文為頭條號簡史檔案館原創文章,任何未經允許的轉載、抄襲、洗稿行為發現必究!

分類: 軍事
時間: 2021-09-19

相關文章

親歷遼瀋、平津兩大戰役 自述:張國慶

親歷遼瀋、平津兩大戰役 自述:張國慶
追溯紅色記憶,回眸烽火征程.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由中共山西省委黨史研究院.山西省軍區政治工作局.山西廣播電視傳媒集團共同主辦,<山西廣播電視報>社承辦,編輯整理了100名經受過 ...

三大戰役的那些遺憾:遼瀋漏掉精銳52軍,淮海讓胡璉僥倖逃脫

三大戰役的那些遺憾:遼瀋漏掉精銳52軍,淮海讓胡璉僥倖逃脫
<大決戰>在觀眾兩極分化的口碑中,終於迎來了大結局.和很多人料想的不同,雖然<大決戰>的主線是從1946年開始,結局以平津收尾,裡面沒有對後面的渡江戰役和席捲大西南等後續故事進 ...

林彪為何差點栽在四平?還損失近8000人?事後承認這三點是原因

林彪為何差點栽在四平?還損失近8000人?事後承認這三點是原因
"三大戰役佔據其二,功勞居首毫無疑問." 這是對開國元帥林彪功勞最關鍵的評價,作為解放戰爭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三大戰役,林彪一人便指揮了其中的兩場,可謂是居功至偉. 對於林彪的作戰能力 ...

林彪談遼瀋戰役:與其說是我指揮作戰,不如說是情報指揮部隊作戰

林彪談遼瀋戰役:與其說是我指揮作戰,不如說是情報指揮部隊作戰
解放軍無線電破譯天才曹祥仁 作者蘭臺 長期以來,關於林彪如何準確判斷出廖耀湘指揮部有各種傳說. 流傳最廣的是林彪透過對一線部隊繳獲的廖耀湘部隊的戰利品的盤點,對資料分析的執著,判斷出了廖耀湘指揮部的準 ...

黨建黨史丨決定中國命運的決戰

黨建黨史丨決定中國命運的決戰
河北,西柏坡. 這座土坯壘就的平房,就是毛澤東指揮三大戰役的作戰室.在這裡,毛澤東總共發出了197封電報,指揮調動著在各大戰場上浴血奮戰的數百萬人民解放軍. 一封封簡短的電報,如何調動千軍萬馬,決勝千 ...

46年主席做了三個決定,讓肖勁光去辦,結果淮海戰役讓粟裕享福了

46年主席做了三個決定,讓肖勁光去辦,結果淮海戰役讓粟裕享福了
俗話說得好: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這一點在毛主席和粟裕的身上展現的可謂是淋漓盡致. 相信喜歡歷史的朋友都知道,粟裕在淮海戰役中的神仙操作,一.三階段打啞黃百韜和杜聿明,二階段輔助中野將黃維一口吃下. ...

淮海戰役到底是誰在指揮?陳鄧負責總前委,具體戰役看粟裕和劉帥

淮海戰役到底是誰在指揮?陳鄧負責總前委,具體戰役看粟裕和劉帥
淮海戰役在三大戰役,乃至於解放戰爭中都留下了濃墨重彩和傳奇的一筆.作為解放戰爭中我軍殲敵最多的,同時也是傷亡最大的一場決戰,也因其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面,成為了後世很多軍事歷史學家研究的重點課題. 在這場 ...

淮海戰役前夕,粟裕一度想變更作戰計劃,如果不是毛澤東堅持,淮海戰役能否繼續進行實未可知

淮海戰役前夕,粟裕一度想變更作戰計劃,如果不是毛澤東堅持,淮海戰役能否繼續進行實未可知
文/夏明星 張寧 回顧淮海戰役,張震將軍(曾任華東野戰軍副參謀長)一語中的:"淮海戰役既是與敵人鬥力,又是與敵人鬥智.""毛主席十分重視瞭解下情和發揚集體智慧,善於集中下 ...

同樣反對南下,為什麼粟裕說服了毛主席?

同樣反對南下,為什麼粟裕說服了毛主席?
1 眾所周知,解放戰爭中的三大戰役,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和淮海戰役,奠定了全國勝利的基礎. 1948年9月12日開打的遼瀋戰役解放了東北: 同年11月29日開始的平津戰役解放了華北: 同年11月6日發動 ...

抗美援朝前期,為何美軍誤認為最高指揮員是林彪?

抗美援朝前期,為何美軍誤認為最高指揮員是林彪?
抗美援朝戰爭在我國曆史上始終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僅大大增強了我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也打出了我國的國威,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在彭德懷元帥的領導下,志願軍成功以劣勝優,打出漂亮的勝仗.但是,在抗美援朝初期 ...

全殲邱清泉、李彌兩兵團,淮海戰役勝利結束
解放軍將黃維兵團12萬人馬"會餐"後,下一步就要吃夾在筷子上的另一塊肥肉-杜聿明直接率領的邱清泉.李彌兩兵團20萬人了. 還在黃維被殲前的1948年12月14日,毛澤東主席就指示淮 ...

為什麼平津戰役最後可以和平解決,而遼瀋戰役和淮海戰役則不行

為什麼平津戰役最後可以和平解決,而遼瀋戰役和淮海戰役則不行
為什麼解放戰爭三大戰役中,只有平津戰役最後是以和平的方式結束,而在遼瀋戰役和淮海戰役中卻不能? 北平和平解放 我個人認為,雖然舉行解放戰爭三大戰役的目的都是透過殲滅國民黨主力部隊,來剝奪國民黨的戰爭能 ...

中將李彌:僥倖逃脫粟裕圍殲,蒐羅1萬殘兵,竟稱霸金三角11年

中將李彌:僥倖逃脫粟裕圍殲,蒐羅1萬殘兵,竟稱霸金三角11年
國民黨軍十三兵團司令李彌,是國軍將領中較有傳奇色彩的一位.他在淮海戰場被粟裕打得喪失信心,手下數萬人灰飛煙滅.然而他隨後轉戰雲南,率一股萬餘人的殘兵盤踞於金三角,竟然延綿11年之久,可謂傳奇之極了. ...

解放戰爭最大的圍殲戰,林彪殲敵5個軍,討還四平戰役的兩筆血債

解放戰爭最大的圍殲戰,林彪殲敵5個軍,討還四平戰役的兩筆血債
領袖的意志.將帥的決心 "確立打你們前所未有的大殲滅戰的決心,即在衛立煌全軍來援的時候敢於同他作戰." 這是毛主席於1948年9月6日發給東北野戰軍司令部的一封電報中的一段內容.林 ...

平津決戰,蔣介石傅作義判斷失誤,林彪兩次戰略性建議,毛澤東果斷命令東北野戰軍提前入關成為關鍵

平津決戰,蔣介石傅作義判斷失誤,林彪兩次戰略性建議,毛澤東果斷命令東北野戰軍提前入關成為關鍵
文/趙延壘 唐澤華 尹強 1948年11月2日,遼瀋戰役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偉大勝利而宣告結束.這一勝利使得解放軍獲得了穩定的戰略後方和一支數量高達百萬的強大戰略機動力量.毗鄰東北的華北地區自然而然地成 ...

拍攝經典電影《大決戰》,有人主張不寫林彪,楊尚昆拍板:如果不寫林彪,當年東北戰場的仗是誰打的?

拍攝經典電影《大決戰》,有人主張不寫林彪,楊尚昆拍板:如果不寫林彪,當年東北戰場的仗是誰打的?
文/劉全 1991年,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的電影<大決戰>,影片包括<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和<平津戰役>3部,影片對國共兩黨軍事.政治.經濟.外交等多方 ...

1986籌拍電影《大決戰》,有人主張不寫林彪,楊尚昆:仗是誰打的

1986籌拍電影《大決戰》,有人主張不寫林彪,楊尚昆:仗是誰打的
1986年,中共中央指示將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搬上銀幕,經中央軍委研究,決定將這項拍攝任務交給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 在中央的這一指示下,八一電影製片廠很快成立了劇本創作組,而關於如何定位 ...

鄧小平打仗怎麼樣?毛主席、林彪、劉伯承,分別如何評價?

鄧小平打仗怎麼樣?毛主席、林彪、劉伯承,分別如何評價?
鄧小平是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是讓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人. 不過,作為從戰爭年代一路走過來,與毛主席.周總理一同出生入死建立新中國的戰友,鄧小平 ...

淮海戰役80萬國軍多難管?杜聿明使喚不動,連白崇禧都不敢去指揮

淮海戰役80萬國軍多難管?杜聿明使喚不動,連白崇禧都不敢去指揮
在大決戰淮海戰役時候,國軍集結了80萬大軍準備在黃淮地區和我軍中野和華野兩大野戰軍進行決戰.不過實際上國軍在戰役開始之前就已經失去先機,和當時我軍委以及兩大野戰軍齊心協力,指揮有序相比,當時的國軍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