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燕帝國的第三任君主段隨更可憐,在位僅僅一個月。他雖然也是鮮卑貴族,卻畢竟不是皇室成員,那些慕容氏宗室如何服氣?三月,原前燕宗室慕容恆與慕容永又突然率兵襲擊段隨,把他殺了,改立一個叫慕容顗的前燕宗室為燕王,再改年號為“建明元年”。慕容顗的父親慕容桓是慕容皝的兒子、慕容俊的弟弟,曾經被前燕帝國封為宜都王,因此,慕容顗也就是慕容俊的嫡親侄兒了,以與皇室的血緣親疏來看,他自然擁有巨大的優勢。慕容顗也是個聰明人,他接受慕容衝被殺的教訓,登基沒幾天,就率領鮮卑男女40餘萬口離開長安,踏上了漫漫東歸之途。殊不知,留在長安固然有危險;征途之中也同樣蘊含著巨大的危險。大隊人馬扶老攜幼、呼男喚女地僅僅走了二三百里,慕容恆的弟弟、護軍將軍慕容韜就將西燕帝國的第四任君主慕容顗誘殺於臨晉(今陝西大荔縣東南)。慕容恆大怒,恨弟弟不給自己面子:這位君主畢竟是我做哥哥的擁立的,你為什麼殺了他?不過,他畢竟還念著兄弟情分,沒有對弟弟下手,只是離開了慕容韜,到別處安營紮寨。另一個擁立者慕容永卻不甘心,與武衛將軍刁雲共同率軍討伐慕容韜。
慕容永(?~394年)
慕容韜吃了敗仗,只得厚著臉皮去投奔哥哥慕容恆。慕容恆改立慕容衝的兒子慕容瑤,而且直接稱“大燕皇帝”,不再謙虛地稱什麼“燕王”了,並把年號改為“建明元年”。28歲的慕容衝,兒子能有多大呢?頂多十三四歲吧,跋涉於崎嶇途中的鮮卑大眾怎能相信這麼幼小的皇帝能把他們平安地帶回故鄉?於是人們紛紛離開慕容瑤,投奔慕容永。結果,慕容永毫不費力地捉住慕容瑤並砍掉了他的腦袋,西燕帝國的第五任君主又“報銷”了——這個可憐的孩子,登基與被殺都在三月份,也就是說,“在位”不足一個月;而所謂“登基”其實是虛的,一個小孩子不可能有什麼實權,而被殺卻是實實在在的。至於慕容恆與慕容韜這哥兒倆是個怎樣的結局,史書上可沒有交代。慕容永擁戴慕容泓的兒子慕容忠為帝,改年號為“建武元年”,這孩子的父親倘若活著,至多三十四五歲,而他本人呢,最多十八九歲吧,當然,慕容忠更大的可能還是15歲左右,因此,實際上的大權全掌握在擁立者慕容永的手中。慕容永還真有兩刷子,他辦事幹練,執法寬大而又公平,鮮卑部眾都很服帖。行至聞喜(今山西聞喜),聽說慕容垂已經稱帝,慕容永大驚:即使同為鮮卑人,同為慕容氏,甚至同為原前燕帝國皇室成員,也不可能同時容納兩個皇帝呀!怎麼辦?不能也不敢再前進了,慕容永只得就地築一燕熙城,把大家安頓下來。
六月,武衛將軍刁雲又殺掉當了兩三個月的第六任君主慕容忠,並擁戴慕容永為河東王。此時,慕容永之所以不稱帝,估計是自知實力遠遠不如慕容垂,不得已而暫且承認慕容垂為“大燕皇帝”,並嚮慕容垂稱藩——大丈夫能屈能伸嘛。到了十月份,慕容永認為,自己既然已經嚮慕容垂稱臣稱藩,迴歸故土應該沒問題了。可是另一個問題又浮出了水面:東歸途中有前秦軍隊把守著呢,怎麼辦?只得去求秦主苻丕:老兄,請您看在昔日同為一殿之臣的情分上,高抬貴手,借條路讓咱們回家吧。苻丕卻恨恨地想:呸!虧你還有臉提昔日情分!咱老爺子不就是被你們這班忘恩負義的“白虜”與“羌虜”生生逼死的麼?攻陷我大秦國都長安的,不就是你的前任慕容衝麼?我正欲找你報仇雪恨,殺光你們這群醜陋的“白虜”,你倒自己前來送死!還欲向我借路,做你的青天白日夢去吧!一個要借,一個不肯,那就只有憑武力說話了。結果,襄陵(今山西襄陵)一戰,前秦軍大敗,慕容永乘勝佔據長子(今山西長治)。大概自己也損失不小,所以不想再返回故土了,就將長子定為國都,並正式稱帝,改年號為“中興元年”。公元386年,西燕帝國內部走馬燈似地殺掉了五個君主:慕容衝、段隨、慕容顗、慕容瑤與慕容忠。其開國君主慕容泓雖然死於公元384年,卻也是被“自己人”殺掉的。直到第七任君主慕容永登基,這個小小的西燕國才算結束了自相殘殺,暫時安定下來。
正式稱帝后一年多,大概是為了表示與慕容垂所建立的後燕帝國徹底決裂吧,慕容永殺光了慕容俊與慕容垂留在西方的子女、孫兒孫女,男男女女,沒有留下一個,只不知兒媳婦、孫媳婦們是否包括在內?西燕國雖小,卻也時不時地與西方的前秦、後秦,東方的後燕,南方的東晉等國發生戰爭,有時候是出於防禦,有時候也主動進攻。比如中興二年(公元387年)八月,慕容永進攻前秦大將蘭登駐守的和寧(今陝西黃陵)城。到了十月,不但城沒攻下,還被乘機殺來的後秦軍隊擊敗,只得退回山西境內。中興五年(公元390年)正月,慕容永又親自率軍進攻東晉佔據的洛陽,不料又被晉將朱序擊敗;慕容永不甘心,一年多後再向河南進攻,卻再次被晉將楊佺期擊敗。一個蕞爾小國,怎經得起如此折騰?中興八年(公元393年)十一月,慕容垂大舉進攻西燕,並於第二年八月打到長子城下。直到這時,窘急無奈的慕容永才派出使者,分頭向北魏與東晉求救。
一北一南的兩個國家倒是都派出了救援部隊,尤其是東晉,權衡再三後覺得留下慕容永與慕容垂對抗,對自己有好處,終於決定“不計前嫌”了。只可惜魏、晉的軍隊還沒趕到,長子城已被後燕軍攻破,慕容永亦被俘殺,西燕滅亡。西燕的公卿大將30餘人,包括那個武衛將軍刁雲,都被斬殺。第六任君主慕容忠是慕容永親自擁立的,而刁雲殺掉他後卻一直沒有受到慕容永的懲罰,這就使人不得不懷疑:慕容忠之所以被殺,是否由慕容永指使或默許?慕容永在位8年,由於生年不詳,壽數也難妄斷。只不過,在危急時刻,他曾派兒子常山公慕容弘為使者,並獻上玉璽一枚,向東晉雍州刺史郗恢求救;後來怕東晉不肯出兵,又派皇太子慕容亮到東晉帝國去當人質。這大概可以說明,他的兩個能夠承擔如此重任的兒子,總有20歲左右吧,如此,則慕容永本人應該也有三四十歲了。當然,慕容亮未能到達東晉,而是被後燕兵捕獲。慕容弘的結局不得而知,而落入後燕手中的慕容亮,只怕就凶多吉少了。
地盤既小、壽命又短的西燕帝國,卻創造了兩個“最”:內鬥最厲害,六位君主成了犧牲品;被殺率最高,七個帝王,百分之百,個個死於非命。
太悲慘了!
(《高處不勝寒——皇帝與他的后妃兒女們》系列之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