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份,科大訊飛對外公佈了“十四五”期間目標:實現十億使用者、千億收入,帶動萬億生態,要成為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的領導者,作為用人工智慧建設美好世界的國家隊,代表中國在全球贏得話語權。那麼,“十四五”規劃的開局科大訊飛到底做得如何呢?
在2021-2022科大訊飛年度大會上,董事長劉慶峰發表了主題演講。劉慶峰指出,2021年是訊飛根據地業務的紮根之年。科大訊飛提出根據地業務的核心——滿足社會剛需,以價值創造真正推動社會進步。2021年,訊飛的根據地業務在教育、醫療、消費者、智慧城市、運營商、汽車智慧服務等領域播種生根,均取得喜人成果。
在汽車根據地業務領域,2021年,訊飛完成了智慧汽車產品新互動、新服務、新空間的使用者體驗升級,攜手長安、上汽、廣汽、江淮、奇瑞等整車企業及生態合作伙伴,共建智慧網聯汽車生態圈,推動汽車產業智慧化、網聯化建設。11月,訊飛釋出飛魚智慧音訊管理系統,AI調音、視覺融合、主動降噪、虛擬場景等功能定義音效新物種。
核心技術的明顯優勢,加上多年的市場耕耘,給訊飛帶來了長足發展。據年會公開內容可以看到,2021年,隨著語音互動和多模態感知日益成為剛需,訊飛實現汽車前裝合作700萬輛,2022年預計將再新增900萬輛。2021年已經達成合作車企40+個,車型1100+個,相較於2020年新增合作車型200+個,2022年預計將再新增合作車型260個,而汽車業務2022年預計實現70%地收入增長。
在市場當前,訊飛產品合作已覆蓋90%以上的中國主流自主和合資品牌車廠,裝機量超3800萬,每月活躍使用者近1166萬,年度語音互動次數逾19億。
汽車根據地業務持續增長的動力,在於科大訊飛強大的差異化技術實力。“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要下定決心、保持恆心、找準重心。”深耕人工智慧22年,訊飛一直將核心技術源頭創新的“頂天立地”作為信仰。
2021年,科大訊飛在國際低資源多語種語音識別競賽拿下15個語種22項第一,第三次參加Cityscapes比賽並重新整理世界紀錄,且在國際口語機器翻譯評測比賽包攬3個賽道冠軍,拿下被譽為“中國智慧科學技術最高獎”的吳文俊人工智慧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21年,參與8場世界競賽並拿下冠軍,訊飛在關鍵技術領域、“卡脖子”地方下大功夫,勇闖技術“無人區”,這為其在包括汽車、教育、智慧城市等6大根據地業務取得長久穩定快速發展,提供了充分的技術霸氣。
演講中劉慶峰還到,科大訊飛2021年已正式推出60個語種5大類能力,使訊飛的研究效率提升50%,關鍵應用成效超出預期,在手機行業核心效果超過此前業界最好競品,促進與華為等知名廠商達成戰略合作。
而在汽車領域,從奇瑞、廣汽機器等國企,到賓士、寶馬、法拉利等海外汽車大廠,都明顯看到科大訊飛的技術在盲測中已經完勝對手。這種技術上的完勝優勢,無疑為訊飛在汽車根據地業務充分釋放勢能、呈現昂揚增長態勢卯足了後勁。
創造價值、解決剛需,是科大訊飛根據地業務的重要標準,也是其汽車業務行穩致遠的內在動力。而汽車根據地業務的迅猛發展,也充分印證了科大訊飛強大的技術自信與支撐。
當前,科大訊飛“根據地業務”已構建成‘剛需+代差’的可持續發展優勢。“根據地業務具有持續的收入來源,而且能夠可持續的增長,讓我們更加從容地用創新來改變世界。2022年我們比以往更有底氣實現十四五目標!”,劉慶峰堅定地表示。科大訊飛2021年紮實地發展,進一步驗證了科大訊飛2022年目標實現的底氣以及十四五實現千億目標的信心。
是的,從汽車根據地業務的蓬勃發展來看,科大訊飛在“十四五”程序中,既給自己制定了高難度的目標,又正在以拼搏的姿勢努力在初期交出一份讓人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