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海軍2020計劃當中規定,美國海軍要獲得四項關鍵能力。也就是,整個戰區的被動防禦能力、常規的戰區打擊能力、戰區恢復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首先就是要遏制對手進行導彈先發制人打擊的能力,同時,可以有效控制全球港口等等。
在現代社會海洋航線非常重要,包括溝通友好國家,進行貿易和能源運輸,以及經濟發展等等都要依靠大海。同時,在海上部署軍隊,發動進攻也更加方便。畢竟,如果美軍在波蘭部署導彈攻擊俄軍,肯定不如把導彈部署在海上更加方便。
因此,美軍非常重視海軍的作用,強調利用海上壓制來對俄羅斯進行軍事遏制。同時,大海不同於陸地,美軍只要封鎖和控制歐洲的幾個關鍵海峽,就可以對俄羅斯形成合圍之勢,封鎖黑海,波羅的海和巴倫支海等等。
而對俄羅斯的海上包圍,主要有兩個比較大的包圍圈。首先就是內層包圍圈,包括,美國陸軍多領域導彈戰術旅,陸基航空兵,陸基宙斯盾反導系統,還有各種雷達設施等等。可以形成一個24小時縱深偵察,監控和情報支援力量。同時,還有對地打擊,反艦和中遠端縱深打擊能力。目標主要是俄羅斯的海上運輸線,海軍艦隊,內陸重要目標,甚至還包括,地面部隊等等。
外層就是以美軍艦隊為核心的機動火力打擊力量。可以有效地對各個關鍵海峽和航線進行封鎖,甚至封閉俄羅斯的能源輸出路線。從外圍相對安全的位置,對俄羅斯目標進行遠端精確打擊。也就形成兩道偵察監控和火力打擊封鎖線。
同時根據海軍分散式作戰理論,美國海軍陸戰隊也要變成反艦和海上封鎖部隊。甚至,美軍驅逐艦也從保護航母的戰場支援力量,變成可以發射導彈對地對海攻擊的遠端打擊力量。因此,現在就連防空反導的標準6導彈都要求具備反艦能力。
這樣,美軍各個艦隊和核潛艇,就可以變成幾個巨大的戰鬥群。分佈在挪威海,地中海,愛琴海和巴倫支海利用陸基部隊提供目標資訊,從海上對俄羅斯目標發動中遠端精確打擊。
但是,俄羅斯也不可能坐以待斃。俄羅斯現在主要發展俄式反介入作戰模式。簡單說就是,陸基導彈,雷達和電子戰部隊與外圍的海軍和戰略轟炸機部隊,形成一個內外夾擊的包圍圈打擊區域內的敵人力量,破解美軍的防線,或者說海上堡壘。
真正打海戰,俄羅斯海軍是肯定打不過美國的,很快就會被美國海軍清空。但是,俄羅斯也有俄羅斯自己的玩法。我們可以看到,俄羅斯最新型的203380型護衛艦的航程就只有3800海里,而且還是在14節速度下的情況,實際作戰半徑也就2500公里。那些小型導彈艦的航程就更短了,根本無法進入大洋與美國海軍對決。
俄羅海軍是新時代的空潛快戰術,首先是在黑海,巴倫支海,波羅的海等建立堡壘海域。可以掛載高超音速導彈的米格31戰機為陸基反艦核心,前出突襲美軍航母艦隊。同時俄軍核潛艇採用艇幕和戰術群方法,強調使用機動法組織多種海軍兵力保障潛艇作戰。
俄軍核潛艇不強調單艇作戰,而是突出多艘潛艇搜尋攔截敵人艦隊的能力。海軍艦隊的發展規模,是由地緣政治和國家經濟實力所決定,海軍是理論與實際妥協的產物。
俄羅斯只需要保持對附近1000公里海域控制力就可以完成任務。包括內層,米格31戰機可以掛載射程1000公里的高超音速導彈,還有各種射程數百公里的岸基反艦導彈。以及外層可以發射高超音速導彈和巡航導彈的護衛艦,小型導彈艦,核潛艇等等。只需要讓美國航母無法進入到艦載機活動半徑,就算完成任務,打破了美軍的海上進攻線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