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有著張獻忠藏寶的傳說,可一直沒有人發現,但是住在江邊的老宋卻深信不疑,可週圍的人卻紛紛勸他不要當真,但他根本不聽勸,就當眾人想看他笑話時,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老宋竟真的撈出了一個金虎,當專家見後說這是無價之寶,希望他上交,可他卻轉手用1300萬賣給了別人,張獻忠的寶藏究竟是真的嗎?老宋又為何這樣做?
金虎印章
河中撈出金老虎
四川一個姓宋的老農。在岷江江邊,不停地向江中看去,彷彿是在尋找著什麼,有時甚至幻想。向江中走去,一旁的人看見。紛紛勸他不要這樣做,因為一不小心就容易丟了性命,但是老宋絲毫沒有聽進去周圍人的勸告,依舊我行我素的,彷彿在岷江中尋找著什麼。
在仔細地詢問過後才瞭解到,原來老宋是打算,從岷江中撈點寶貝,而他之所以這麼執著,完全就是因為一句民謠,石牛對石鼓,金銀萬萬五,誰人識得破,買盡成都府。可這僅僅只是四川當地的一個地方。關於張獻忠江口沉銀的傳說,之前也有人知道。之前也有人想要從江中挖到寶貝,可無一例外都失敗了,所以周圍的村民才紛紛勸老宋放棄。但老宋卻對這件事深信不疑。可就在眾人準備嘲笑他時,老宋的發現,卻著實打了所有人的臉。
岷江
他竟然真的從岷江中,撈出了一個十分精美的金老虎,這讓老宋十分開心,這麼大一塊金子,肯定是特別的值錢,但是周圍人的一句話,卻著實打消了他的熱情,原來,岷江邊有不少的漁民,都曾經撈出過,很多金子做的物品,但是每次經過鑑定後,都被確定是現代仿品,所以看到老宋撈出的這隻金老虎,周圍的人都確定這又是一個贗品。
但是,老宋卻不這樣認為,因為他在撈出水後就用牙,咬了一下這塊金子,感覺到他自己很軟,即便不是古代文物,也肯定是金子做的。於是他便帶著這隻金老虎,前往城裡的文物局進行鑑定。
張獻忠寶藏
當文物局的專家瞭解到,這隻金老虎是從岷江江中撈出時,便降低了重視程度,因為以前也有不少從江中撈出的文物找他們鑑定,無一例外,全都是贗品,可是隨著他們仔細觀察這隻金虎後,神情也越來越嚴肅了,在經過專家們仔細商討過後,便確定這隻金老虎,的確是張獻忠那個時代的文物,聽到這裡的老宋十分開心,如果將這隻金老虎賣掉的話,自己的生活將會得到很大的改善,可是專家卻說道,這隻金虎的研究價值十分巨大,希望老宋能夠上交國家,但老宋卻頭也不回的,走出了文物館。
很顯然,老宋並沒有聽進去專家的最後一句話,從文物局走出後,便來到了文物市場最終以1300萬的價格賣了出去,而老宋也成為了,當地的千萬富翁。
張獻忠畫像
老宋從岷江中,撈出金老虎轉手便賣出千萬的高價,這也讓老宋嚐到了甜頭,於是等到他回到家後,於是就又前往江中撈寶貝,可是按照規定,一切從地中挖出的文物都屬於國家,那麼老宋的這種做法,又會面臨怎樣的處罰呢?
販賣文物遭受重罰
在老宋將金虎賣後不久,專家就又找上了門,依舊希望老宋可以將那隻金虎上交國家,因為那隻金虎,對於研究張獻忠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可是面對追來的專家,老宋便直接說道,已經將金老虎賣了,這讓專家感到十分的痛心,因為文物的價值不僅僅在於金錢,更重要的是其背後的研究價值。
寶藏
而老宋挖到寶貝,成為富翁的事情,很快便流傳開來,周圍的村民也紛紛學著老宋的樣子,下江挖寶這也使得越來越多的文物出土,也不得不讓專家,開始重視,民間流傳的張獻忠寶藏傳說,警方也開始配合專家開始追查哪些已經被販賣的文物。
經過調查,專家們得知這隻金老虎並不是,老宋從江邊無意撿到,而是他潛入到河中,挖出來的,並且他也知道這是文物,還繼續販賣,也正是他的這種做法,讓眾多文物不知去向,在警方的努力下,很快便抓獲了,許多盜墓團伙,也成功追回了不少的文物,其中就包括老宋的那隻金老虎,而老宋也因為盜掘文物被判有期徒刑十年。
盜墓現場
當專家再次見到這隻金虎後,赫然發現這隻金虎,僅僅只是一個裝飾,他的真實作用,就是一枚金印上的虎鈕,而下方的印章上還雕刻著,永昌大元帥印,葵未年仲冬吉日造。當看到這幾個字後,便又產生了疑惑,永昌是李自成的年號,而張獻忠的年號卻是大順,而且張獻忠也從來沒有自稱過大元帥,所以這枚印章很有可能並不是張獻忠,這頓時讓研究陷入了僵局。
可是在查過資料後,專家們便有了新的發現,張獻忠最開始就是李自成的手下,所以這塊印章,很有可能,就是李自成在攻入北京登基之後,專門為張獻忠所鑄造的,用來籠絡人心,嘉獎功臣。可是,還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在古代大元帥掌握著國家的兵權,所以也不一定是張獻忠所擁有的,而李自成手下還有著一位大將,但是他任職的是中吉營左軍都督,並沒有大元帥的稱號。
永昌大元帥印
在查閱了眾多資料之後,專家便認為當時張獻忠雖然向李自成稱臣,但是私下擁護他的人還是有很多,李自成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便在自己登基時,刻意鑄造這樣一方大元帥印章,用來籠絡張獻忠,讓他能夠安心的為自己效力。而印章上的虎鈕,也是為了表彰張獻忠的英勇,而可以雕刻的。
張獻忠在李自成手下,十分的英勇,建立下了許多功勳,並且成功幫助李自成,打跑了明軍並且佔領了當時的首都北京,並且成功建立了大順朝,那麼後來,張獻忠又為何會建立大西朝,並且將自己畢生的財寶,埋藏在岷江中呢?
李自成起義
張獻忠寶藏埋藏之謎
李自成在登基僅僅42天之後,起義軍內部產生了分裂,並且在吳三桂和清軍的聯合攻勢下,敗逃出北京,眼見李自成的敗勢已定,而駐紮在四川的張獻忠,便選擇在成都稱帝,建立了大西政權,可是清軍又怎會容忍他們這樣做呢?
於是在大順二年,清軍便派出軍隊,進入四川要消滅張獻忠所率領的起義軍,而當時張獻忠不僅要對抗清軍,還要率兵對抗四川的地主武裝,一時間分身乏術,再加上長時間作戰,後勤補給不足,在江口與清軍作戰中大敗,眼見已經無法對抗清軍,張獻忠便下令將載有財寶的船鑿沉,並且還鑄造了石牛與石鼓,來進行標記。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他就這一次離開就沒有再次回到這裡,而他的那些財寶也就此沉寂了下來。
清軍入關
但張獻忠的寶藏傳說,卻在附近流傳了出來,一直到清朝末年的時候,就有很多商人,想要打撈出那傳說中的寶藏,但是費盡辛苦,也僅僅只是打撈出了一些,生活中常用的銅錢,而那些真正的財寶並沒有找到,所以張獻忠沉寶的傳說,也逐漸成為了人們心中的傳說。
一直到2005年,疏通河道建設飲水工程時,施工隊在岷江的河床上,挖出了數十枚銀錠,而且上面還刻著崇禎16年,紋銀50兩的字樣,這也再次讓人們不由得想到張獻忠沉銀的傳說。可是經過專家的挖掘,也僅僅是找到了一些銀錠,並沒有像人們想象中的那樣有無數的金銀財寶。當這個訊息,流傳出去之後,便有許多盜墓分子來到這裡,想要盜掘出更多的寶藏,而老宋便是其中之一,讓眾人想不到的事,在短短的四年間,就有近3億的文物被瘋狂盜掘,為了徹底保護我國文物不會被不法分子倒賣,考古人員便開始了對江口沉銀遺址的保護性挖掘。
張獻忠沉寶
經過勘測,專家便下定結論,水下的寶藏至少有兩萬餘平方米,經過初步的挖掘,出水的文物就有近三萬餘件,種類之多,就連專家都感到吃驚,並且感嘆道,這簡直就是一座水下的博物館。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就是西王賞功金幣,刻著大西國國號的銀錠,張獻忠冊封嬪妃的金冊,虎鈕金印以及蜀王金寶,這些物件的出土證明了,張獻忠江口沉銀的傳說,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
可令人感到遺憾的是,還有許多文物被那些盜墓人員,倒賣到國外已經無法追回了,這可以說得上是我國考古界的重大損失。因為文物的價值不僅僅是金錢上的數字,其背後隱藏著的文化價值,更是無法用金錢所衡量。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只有共同保護我國遺留下的文物,才能讓我國的文化永久地傳承下去,不會中途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