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D面陣感測器主要應用在dToF 3D感測領域,惚恍微另闢蹊徑,對SPAD面陣的成像特性進行了探索,此次釋出的晶片型號為HHC0101,解析度120*120,感測器尺寸為1/3英寸,具有高感度,低暗噪聲,天然高動態等特性,可用於RGB彩色成像,在暗光和高動態場景等場景下,相比傳統CMOS影象感測器(CIS)具備優勢。
近日,上海惚恍微電子釋出了其第一款SPAD面陣晶片原型(Single Photon Avalanche Diode,SPAD):HHC0101,並展示了HHC0101用於彩色成像的Demo效果,在HDR場景中,HHC0101成像的動態範圍表現,遠超常規CMOS影象感測器(CIS)。
目前SPAD面陣的主要應用領域為dToF 3D感測,其單光子雪崩效應配合高精度的時間數字轉換器(TDC,10~100ps級別精度),提供了超高的靈敏度以及時間分辨能力,使得SPAD dToF成為3D感測領域最具潛力的技術。在消費電子領域,蘋果於2020年在iPad pro及後續的iPhonepro機型上陸續搭載了SPAD dToF感測器(LidarScanner),開創了先河,未來有望在AR/VR領域迎來爆發;在車載領域,已有多家頭部鐳射雷達廠商將目光瞄準了SPAD面陣,尤其是去年Sony釋出了車載鐳射專用的SPAD dToF感測器IMX459,將大大加速SPAD在鐳射雷達領域的商業落地。
除了3D感測,SPAD也可以用於2D成像。2021年,Sony和Canon分別發表了學術論文,展示了SPAD面陣用於2D成像的效果,引起了業界廣泛關注。
惚恍微本次釋出的SPAD面陣晶片HHC0101,其解析度為120*120,光學靶面尺寸為1/3英寸。HHC0101展現了不錯的RGB成像效果,如圖2所示。在HDR場景設定中,高亮的LED燈珠與標準24色卡中的黑色色塊和黑色字型部分的亮度比例超過了96dB,而常規CIS單幀的動態範圍(Dynamic Range)一般在60dB左右。透過對比可以發現,普通相機拍攝的圖片中,高亮的LED燈珠對應的畫素由於飽和而連成了一片,而HHC0101拍攝的圖片中,LED燈珠部分SPAD畫素並未飽和,燈芯清晰可見,如圖3所示。
圖3,HDR場景圖片,右上角為高亮的LED燈珠:a)HHC0101所拍攝,LED部分未過曝;b)工業相機拍攝,10ms曝光,LED部分已嚴重過曝溢位;c)工業相機拍攝,為使LED部分畫素不過曝,曝光時間為0.1ms。
據悉,惚恍微是國內首家探索SPAD面陣感測器在成像領域應用的公司。透過搭建基於HHC0101的成像系統Demo,積累了關於SPAD成像的寶貴Knowhow,並計劃在下一顆晶片中合入最佳化設計,包括小畫素,解析度,DCR,DeadTime,PRNU,時序控制等,進一步提升SPAD面陣的成像能力
關於惚恍微電子
惚恍微電子成立於2021年初,位於上海張江,致力於設計和開發高精度、低功耗、並具備成本競爭力的SPAD dToF 3D感測晶片;
創始人畢業於清華大學,分別在sensor設計公司和華為各工作多年,積累了從晶片設計到消費電子終端產品的上下游產業經驗。公司團隊的其他成員也來自於國內外半導體公司和業界Top終端大廠,同樣具有多年從事晶片設計和camera設計的經驗;公司現有研發人員30+,其中博士超過1/3,碩士博士總比例超過90%,未來一年規劃建立100人以上的研發團隊。
惚恍微官方郵箱:[email protected]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2949內容,歡迎關注。
晶圓|積體電路|裝置|汽車晶片|儲存|臺積電|AI|封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