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浪壩山古茶園
上一章我給朋友們大概介紹了一下雲縣各鄉鎮的古茶樹,今天我給朋友們介紹一下湧寶鎮的浪壩山古茶樹群落。
浪壩山地處雲南瀾滄江西岸,屬於湧寶鎮的村民小組,東鄰荒田村,南鄰茶山村,西鄰棠梨樹村,北面鄰岔河街村,海拔2830米。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都是還沒有硬化的路面。我們來到村委,一位大叔給我們簡單的介紹了一下這裡的環境和古茶樹分佈情況。這裡水量充沛,日照充足,空氣清新,是雲南大葉茶種植生長的最佳環境之一。浪壩山古茶園位於湧寶鎮浪壩山老君殿(主峰海拔3366米)中部,隔江與普洱市景東縣相望,背靠慄樹鄉野生茶樹群落。
浪壩山古樹茶群落自然生長,樹木稀疏分佈,樹齡最老的在2400年左右,是我國僅存樹齡第二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樹。樹齡在百年以上的近萬株。這些古茶樹,冠如華蓋,鬱郁蒼天,讓人歎為觀止。
大叔還給我們介紹了,浪壩山上最出名的茶主要為本山茶、二嘎子茶、黑條子茶、白芽子茶、賀莊茶、藤子茶、柳葉茶、豆蔑茶等十多個品種,還有引種栽培的勐庫大葉種茶樹。茶樹散落在村子的周圍成排成行,這些都是祖輩栽種下來的。浪壩山古茶園的分佈地域非常廣闊,古茶樹的密度大。樹幹圍徑極為粗壯,兩三個人合抱的古茶樹四處可見。
浪壩山人有一個古老的習俗,無論遷徙到哪,都要在房前屋後栽種茶樹,每年在採摘春茶前,都要唱採茶山歌,給茶王進香,朝拜茶王樹。蓋新房要灑“土地茶”,挖房基要墊“奠基茶”,豎房架要掛“上樑茶”,定婚要送“提親茶”,求婚要送“定親茶”。大叔告訴我們這些都是先輩遺留下來的風俗文化。
大叔還給我們介紹了,浪壩山是當地茶農的茶道勝地 ,據考證,浪壩山在明洪武時期便有相當規模有道觀——浪壩山老君殿,太上老君是公認的道教始祖,在我國西遊記中,作為三清大師兄的太上老君德高望重。太上老君也是三清尊神中受到最多香火奉祀的神明,老子就是老君的第十八次世化身。度人無數,因其傳下道家經典《道德經》,故稱老君為道德天尊,也被道教奉為開山祖師。浪壩山老君殿在雲南省雲縣湧寶的浪壩山嶺第一主峰上, 相傳浪壩山董氏始祖董君正,在此遇見太上老君降臨,故名老君殿。 殿內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昔時殿內所奉太上老君白玉雕像,造型細膩,刀法簡練,神態逼真,栩栩如生。後經文化大革命,老君殿被焚,這精美的石雕藝術品的正身和蓮花座均被人盜走。 在此期間慢長歲月裡,雲南最早的道教養生茶文化也在這裡演示。
最後在介紹一下,浪壩山普洱茶的特點:幹茶色澤墨綠油潤,清香怡人。茶湯清亮晶瑩,色橙亮,花果香濃郁,湯麵有油潤感。滋味豐富有層次,口感清潤。水路順滑,生津回甘快,沒有澀味,苦味非常淡,非常耐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