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非凡的紀念死者的雕塑可以揭示巴爾米拉的古代生活嗎?數以千計的古代居民的肖像曾經在沙漠城市外的墓地中為奢華的家庭墓葬增光添彩。正如史學家所揭示的那樣,研究這種藝術可以揭示很多關於財富、權力、家庭,甚至是當地傳統與主要貿易中心外部影響之間的平衡。
上圖浮雕展示了一個穿著特別考究的女人,浮雕上仍然可以辨認出的顏色痕跡
描繪成千上萬巴爾米拉居民的引人注目的雕塑可以揭示這座城市古代生活的非凡細節。
你幾乎肯定聽說過巴爾米拉,這座古老的綠洲和商隊城市位於敘利亞沙漠中部,自1980年以來一直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可悲的是,在過去十年敘利亞毀滅性的內戰期間,該遺址的大部分新聞都涉及令人心碎的損失,無論是人還是考古學。但即使你從未有機會訪問敘利亞,你也可能已經熟悉過去的一個或多個帕爾米林。這是因為成千上萬的巴爾米拉古代居民的石灰岩肖像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和收藏品中。
自2012年以來,丹麥奧胡斯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一直在研究這些葬禮肖像。它們不僅讓我們能夠面對成千上萬的帕爾米林人,而且還揭示了他們的生活和文化,這些生活和文化是由強大的傳統和非常特殊的當地環境所塑造的。帕爾米林人生活在一片被綿延數英里的草原沙漠包圍的綠洲中,要到達任何其他大城市(甚至小城市)都需要數小時的艱苦旅行,例如西部的大馬士革和東部的杜拉-歐羅波斯。為當地生活增添風味的另一個因素是,帕爾米林人生活在羅馬帝國和帕提亞帝國之間的邊界地區:兩個經常相互直接競爭的大國。儘管位於這些帝國的邊緣——或者可能正是因為如此——帕爾米拉人在羅馬統治的300多年中保持了獨特的身份,而他們的城市作為東西方之間的貿易中心蓬勃發展。對於一個綠洲城市來說,毫不奇怪,巴爾米拉是駱駝商隊貿易的主要參與者,但它也參與了透過幼發拉底河、紅海和印度洋的海上交易。
不可避免地,暴露於外部影響有助於塑造這樣一個引以為豪的貿易城市,但帕爾米林人也仍然忠於自己的當地習俗和特殊的生活方式。即便如此,公元前三個世紀表明,帕米拉人對傳統的尊重與敏捷的天賦相平衡。長期的氣候變化、經濟波動和新的統治帝國,以及流行病或政治和軍事動盪等不可預見的危機,都需要適應能力以保持領先地位。同時,城市與其他城市中心的距離要求願意以創造性的方式使用和再利用某些資源。
巴爾米拉人民生活在一座擁有壯麗古蹟的城市,包括宏偉的寺廟建築群、寬闊的柱廊大道、大型劇院、浴室、集市和凱旋門。就在市區之外,大片土地被留作墓地,四個大墓地形成了古代帕爾米林人的最後安息地。由於這些墓地位於通往城市的主要通道上,他們的墳墓將是當地人和外國人在接近定居點時首先遇到的事情。
在影象的頂部可以看到西部墓地,也稱為墳墓谷。在前景中,可以看到巴爾米拉部分城市的廢墟及其柱廊街道。
在鼎盛時期,大篷車在巴爾米拉很常見——或者更有可能就在市區外。在那裡,我們可以想象一股香水、香料、葡萄酒和鹹魚的瘴氣,混合著潮溼的駱駝和驢子的氣味——連同它們的糞便——飄過大篷車站。驢子和駱駝經常來來往往,帶著奴隸、妓女、羊毛、堅果和魚乾等各種乾貨,或者雪花石膏罐子和裝滿香油和橄欖油的山羊皮。這一進取交易的領軍人物是社會名流巴爾米林男性群體,他們也正是古代陪葬雕塑中描繪的那種地位高的人。
以上兩幅圖的古城元素在2015年被摧毀。
正是在公元前三個世紀,隨著繁榮的定居點迅速發展,城市巴爾米拉呈現出其熟悉的形式。在龐培大帝率軍橫掃該地區後,這座城市在公元前60年代被羅馬共和國吞併。巴爾米拉註定要在接下來的七個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一直處於羅馬的控制之下,直到公元634年阿拉伯入侵帶來了一個新的政治政權。然而,羅馬統治的漫長歲月並沒有一帆風順,因為巴爾米拉在3世紀後期反叛了它的霸主,並在短時間內成功地驅逐了他們。之後這座城市自己處理事務,但當清算到來時,巴爾米拉付出了一切。
一張顯示巴爾米拉的地圖——包括偉大的貝爾聖殿——以及在市區之外發展起來的墓地
帕爾米林的統治者芝諾比亞領導了反抗羅馬的叛亂。這件事的根源在於她的丈夫奧丹納特在公元267年或268年被暗殺,當時他正在與薩珊人作戰。奧丹納特曾是羅馬的重要盟友和成功的軍事領袖,但當芝諾比亞代表他們尚未成年的兒子掌權時,她建立了一個獨立的帕爾米瑞拉帝國。在芝諾比亞統治下,巴爾米拉的領土急劇擴張,最終包括了小亞細亞和埃及的部分地區。這使巴爾米拉控制了對羅馬地區利益至關重要的基礎設施,使這座城市與其前統治者發生衝突。最終,芝諾比亞對地緣政治局勢的破壞只持續了幾年,公元272年,羅馬皇帝奧勒良圍攻巴爾米拉並俘虜了芝諾比亞。公元273年,巴爾米勒斯人企圖發動第二次起義,但很快被鎮壓,這一次這座城市被洗劫一空,許多叛亂分子被處決。儘管這座城市在之後仍然存在,但它失去了政治影響力和對區域貿易網路的影響力。這座城市大幅縮水,可能是因為在許多昔日居民轉向巴爾米拉農村腹地後,它的人口減少了。
儘管巴爾米拉最終變成了一個小得多的定居點,但它從未真正被遺忘。一個多世紀以來,古代巴爾米拉及其石灰岩雕塑浮雕都受到了考古學家和藝術史學家的關注。但即使在20世紀初開始第一次挖掘之前,它就是一個著名的遺址。書面資料大多可以追溯到古代晚期,講述了這座綠洲城市及其反叛女王的故事,在17、18和19世紀的盛大旅行中吸引了西方旅行者。反過來,浪漫的廢墟也成為文學、音樂和繪畫藝術的焦點。也是在 19 世紀後期,帕爾米瑞拉帝國浮雕開始運往海外,運往博物館和私人收藏。
一個男人站在駱駝前的墳墓浮雕,浮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世紀中葉左右
他們研究的關鍵時刻出現在1920年代和30年代,當時丹麥考古學家 調查了巴爾米拉郊外的眾多墓葬群。他正在與一個法國團隊合作,對肖像浮雕的肖像學和年代學進行了第一次全面研究。這在1928年作為他的高階博士論文以丹麥語發表。因此,上流社會的帕爾米拉尼派再次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一次是在研究羅馬時期的肖像畫。
在過去十年中,位於奧胡斯大學的巴爾米拉肖像專案對大約4,000幅上流社會的巴爾米拉人肖像進行了廣泛研究。在古代世界的一個地方擁有如此龐大的倖存雕塑材料庫絕對是例外。這些肖像是在大約300 年的時間裡創作的,所有這些肖像都是為了紀念死者而創作的。這讓我們得以與數以千計的富有的帕爾米林人面對面,而它產生的研究也為經濟波動、時尚趨勢、生產模式和人口規模的變化提供了新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