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國的房價就進入了普跌狀態,但據國家統計局每月釋出的資料顯示,即使是價格下跌最嚴重的城市,降幅基本在百分之零點幾,按照一平米一萬元的價格來算,此時人們購買一百平米的房子節省的錢不超過一萬元,因此一般家庭還是買不起房。既然要積極促進全體人民住有所居,國家為何不多降一點房價呢?因為房價猛跌後,這4大後果會隨之而來,不論是個人還是社會都承受不住:
第一,房地產開發商大量破產
房價猛跌受損失最嚴重的當屬開發商,因為他們手頭有大量的房子,以及正在建設的工程,在成本一定的情況下,此時房企的利潤率會大打折扣。而開發房子又是一個週期性長、回報慢的行業,因此對現金流的要求也比較大,開發商只能順應市場主流降價賣房,那些規模較小、經受不住打擊的企業就瀕臨破產;房價猛跌後,很多投資公司和金融機構都不願意為房地產行業投入時間和精力,那些本身負債率高的開發商,將失去大量的融資渠道,俗話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最終等待他們的也只有破產。
開發商大量破產後,他們手頭在建的樓盤將無法正常開工,如果能遇到更有實力的公司來接盤專案還好,若遇不到房子必然會爛尾,屆時購房者的合法權益將得不到保障,社會不安定的因素也由此增加。
第二,房地產相關行業不景氣
房改二十年來,我國以房地產為首衍生出了承包商、建材商等行業,“買漲不買跌”又向來是中國人的購房心態,因此房價猛跌後,人們的購房熱情必然跟著下降,房地產以及相關行業很難得到好的發展。如果大量從業者因此失業,久而久之人們生活的幸福感就蕩然無存,大國崛起也會成為一紙空文,因此房價必然不能大降。
第三,各地政府的財政收入縮減
房地產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該行業每年提供的稅收也是各地政府財政的主要來源,房價猛跌後,政府的財政收入必然要減少,如果相關部門用於建設的資金不足,城市各類基礎配套設施的數量和質量就會下一個臺階,這不利於老百姓生活的安定。
第四,家庭資產大幅縮水
房價猛跌後,那些剛買了房子的新業主會感覺心裡不平衡,因為他們還是要按照原先貸款合同上約定的金額還款,要承擔家庭資產大幅縮水的惡果,如果房價繼續下跌,那些本身收入不是特別高的家庭可能連貸款都還不上,最終資不抵債甚至破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