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滿月電影
編輯|滿月電影
1936年,毛主席寫下千古名詩《沁園春·雪》,其中的名句“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更是傳頌至今。
這短短一句話,便將這些千古帝王波瀾壯闊的一生完美的呈現出來。
如今追溯歷史,回首過往。
要想詳細的瞭解這些歷史人物,除了透過文學作品上的隻言片語以外,還可以觀看一些影視作品。
今天就跟大家來聊一聊,由3位老戲骨所扮演的帝王是何等的霸氣。
01、陳寶國(漢武帝扮演者)
陳寶國在歷史正劇《漢武大帝》裡的扮相與演技,無論是在當時還是現在,都叫人拍手稱絕。
那霸氣的劍眉,殺氣騰騰的銳眼,只要端坐在大殿之上,就能讓人感覺到從骨子裡散發出來的雄才大略。
特別是那句經典臺詞“寇可往,我亦可往”,更是將帝王身上的恢弘氣質彰顯無疑。
但要說最精妙的地方,就在於陳寶國把漢武帝從青年時期到晚年時期的狀態,全都惟妙惟肖的演了出來。
這是非常考驗演技的事情。從朝氣蓬勃的十七歲到邁入暮年的七十多歲。
從剛登基的隱忍避讓,再到中年的勵精圖治,最後到晚年的多疑暴虐,這其中的細節與過渡非常自然流暢。
最讓人感動的是漢使張騫出使西域多年後,再度歸來面見漢武帝時的鏡頭。
這一幕,陳寶國的演技更是達到高潮。他端坐在朝堂之上,眼神裡滿是期盼與關切,而這一幕也成為經典鏡頭。
可以說,《漢武大帝》之所以能在這麼多人心裡留下深刻的印象,陳寶國的演技功不可沒。
02、馬躍(李世民扮演者)
提起馬躍,可能很多人都比較陌生。
他的名氣雖然不如陳寶國那麼大,但要論他的演技,放到現在也是屬於頂流水平。
馬躍本身就是西安人,可以說和唐太宗李世民是老鄉,因為唐朝定都在長安,也就是現在的西安市。
再加上他天生一副粗獷的西北漢子模樣,很快便被歷史劇《貞觀之治》的導演看中,力邀他出演李世民。
就是因為這部劇,讓無數歷史迷高呼,這個李世民簡直就是從歷史課本上走下來的。
那冷峻的眼神,桀驁不馴的面孔,舉手投足之間盡顯英明神武。
而在此之前,馬躍卻從未演過古裝戲,更別說李世民這種叱吒風雲的帝王了。
所以馬躍在接到這部戲後,立刻開始惡補知識,把唐史翻了一遍又一遍,期間還親自去練習騎馬射箭。
正是透過以這樣的方式與戲中角色融合,才帶給觀眾們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有恨的李世民。
為此,馬躍也學習到了很多,他豁達的人生態度就是從這部戲中而來。
因為扮演李世民,他知道了很多相關的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特別是李世民與魏徵這對模範君臣的很多典故。
這些都時刻提醒著他要胸懷寬廣、明心見性,同時他也體驗到身為一個帝王的艱辛與痛楚。
比起那些光鮮亮麗的大人物,做一名默默無聞的小角色也並不壞。
03、唐國強(雍正扮演者)
提到唐國強,想必每個中國人都知道。
網上曾經有人列舉過唐國強扮演的歷史人物,上至三皇五帝,下到清末時期,他基本上把每個朝代和每個時期的知名人物,全都演了一個遍。
簡直就是當之無愧的帝王釘子戶。
今天我們就專挑出雍正這個角色,來看一看唐國強的精彩演技。
在清朝歷史劇《雍正王朝》裡,唐國強扮演的雍正是非常具有鮮明的特點的,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唐國強對人物角色的刻畫。
他將雍正當皇子時的隱忍、登基稱帝后的陰狠、專心理政時的勤勉,全都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
以至於這部劇的小說作者二月紅,都讚歎他演的太完美了。
但唐國強對雍正這個角色卻有著自己的理解。
他曾翻閱大量史書,全面的瞭解過歷史上的雍正,認為他並不是很多人印象裡的冷麵帝王。
反而是勤勤懇懇,敢為全天下老百姓而不惜與皇親國戚作殘酷鬥爭的帝王。
而在此之前,其實雍正這個角色並不是一開始就是屬於唐國強的。
電視劇開拍前,導演早就邀請張豐毅來出演雍正,讓唐國強去演其他皇子。
但唐國強死活不同意,非雍正不演,這讓導演非常為難。
結果到了開拍當天,張豐毅突然有事來不了了,唐國強見狀,立刻抓住這個機會,當著導演的面,硬是把雍正的臺詞全都滾瓜爛熟的背了出來。
最終,導演被他打動,只好讓他先試試。
沒想到這一試,便試出了這部經典鉅作《雍正王朝》。
在此,我們也真心感謝這些優秀的演員。
正是因為他們敬業的態度與精湛的演技,才會有如此眾多的優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