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把握了未來產業發展的主動權,誰就構築了國際戰略競爭優勢。”日前,科技部副部長邵新宇在2021中關村論壇上如此表示。
當前,我國正處在一個大的轉折點,從過去的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從人口紅利轉向創新紅利,從工人紅利轉向工程師紅利,從模式創新到科技創新。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加速演進,中科院西安光機所米磊預判,未來三十年,中國發展的關鍵點是硬科技。
瞄準這條賽道的企業也開始逐漸增多,龍湖集團便是其中之一。9月29日晚間,龍湖集團宣佈擬以10.8億元收購公司大股東孵化、持有的智慧硬體公司北京百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佑科技”)。
據悉,百佑科技是北京千丁智慧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千丁智慧”)的母公司,即千丁智慧將被龍湖集團納入上市公司體系。
PART ONE
投資大熱
“硬科技”概念最早於2010年提出,隨後,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網際網路+”的推動下,“硬科技”掀起一股科創新浪潮。
2018年,國務院總理、國家科技領導小組組長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家科技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首次提出要突出“硬科技”研究,努力取得更多原創成果。
硬科技被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國家相關政策亦頻繁釋放出利好訊號。近期,科創板開放註冊以及北交所成立,更進一步打開了硬科技、“專精特新”企業的上市融資渠道,進一步激發社會的投資熱情。
據瞭解,工信部、財政部等六部門提出在“十四五”期間,培育百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10萬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1000家“單項冠軍”企業。
所謂“專精特新”,是指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創新化,這也成為新的“藍海”賽道。據艾媒諮詢《2020中國智慧硬體行業發展全景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智慧硬體市場規模預計達到10767億元,成為一個新的萬億市場。
其中,智慧家居是智慧硬體應用度最高的領域之一,在整個智慧硬體市場佔比超過30%。因此,與智慧家居、智慧空間緊密相關的房地產企業紛紛佈局智慧硬體。
據悉,萬科雲打造“萬睿科技”、“第五空間”,提供軟硬體服務能力、數字運營和行業人工智慧服務。融創則藉助入股鋒物科技進軍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儲備智慧硬體能力。
龍湖同樣決心在此處進行深入挖潛。龍湖集團表示,收購千丁智慧可以助力龍湖數字化能力的搭建,協助公司降本提效,而且千丁智慧成熟的智慧硬體技術,可以加速智慧硬體在龍湖各航道業務場景中融合,成為企業轉型的新動力。
“硬科技”即將迎來爆發期,伴隨科技創新的推進,必將催生一批巨頭公司,逐漸向產業網際網路靠攏的龍湖集團實力不可小覷。
PART TWO
深入挖潛
如今,“智慧硬體+產業”的組合,越來越成為行業共識。將“硬科技”注入產業,提升服務水準是這輪賽道競爭的重點。
近期,電動車入戶充電造成的悲劇頻繁發生。對於這一現象,千丁智慧將推出電動車禁入電梯方案,透過千丁遠端智慧影片分析系統,連線電梯攝像頭,透過AI演算法對電動車進行智慧化分析及預警,實時對電動車精確檢測分析識別,準確率90%以上,如發現電動車違規進入電梯,則透過告警訊號開關量輸出,控制開門按鍵常開,並進行語音告警,禁止電瓶車入內。
這還只是千丁智慧的冰山一角。據瞭解,千丁智慧是龍湖集團大股東在2014年就開始孵化的一家智慧硬體科技公司。千丁智慧擁有一支300餘人的專業團隊,獲得200多項專利,多年來與綠城等知名房企有著深度合作,服務企業超過2000家。
據千丁智慧相關負責人透露,千丁智慧擁有豐富的智慧門禁產品線,目前出貨量超過20萬臺,通行人次達到6億次,雲平臺實現19.2億次資料觸發與互動。
千丁智慧在智慧硬體領域已經相對成熟,龍湖收購之後可以與公司現有的數字化平臺打通,可以實現家庭、社群、商業等多業態、多場景的數字化聯動與協同,為其“空間即服務”戰略提供科技動力,助力龍湖集團實現數字科技化轉型升級,進一步提升龍湖整體的投資價值。
“千丁智慧的收購,能讓龍湖數字化‘基建’中存在的智慧硬體短板快速補齊”,龍湖集團相關人士表示,預計到2021年底,龍湖各類空間下的多種智慧終端數量將同比增長300%,未來幾年也將呈現出幾何級的增長。
而龍湖集團的資源注入之後,也會讓千丁科技變得更具想象空間。未來極可能成長為龍湖賦能各航道的主要抓手,甚至可能發展出獨立的業務板塊,成長為智慧硬體領域的細分龍頭。
從建造冷冰冰的房子,到打造有生命的空間、有溫度的服務,龍湖集團以科技為抓手,一直緊隨時代而變。面對硬科技的新風口,龍湖集團不僅看得準,還挖得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