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近日美國的一項實驗發現,在縮短了睡眠時間後,實驗物件每天攝入的熱量會增長250到350千卡路里,但消耗的熱量和以往比沒什麼變化。這就說明,熬夜會變胖!
這項研究表明,睡眠不足的人,會表現出食慾亢奮,吃得更多,但因為精神倦怠,身體運動沒有變多。
芝加哥大學睡眠中心的主任艾斯拉·塔薩里(Esra Tasali)表示,多年來,研究已經證明,睡眠不足會影響食慾,讓人吃得更多。長此以往,人就會面臨體重增加的風險。
但有科學家開始反向思考,如果睡眠不足導致體重增加,那麼睡眠充足是否會自動減肥?為了找到答案,塔薩里教授做了一項長達6年的實驗,他們找來210個美國成年人,全部都是體重超重且睡眠時間少於6.5個小時的人。這些人的年齡在21到40歲之間,男性比女性略多,各個族裔都有。
塔薩里教授挑選實驗物件的要求也十分嚴格。在申請的時候,志願者要給出過去半年的睡眠習慣報告,經常失眠,有過失眠病史,或者上晚班的人就會被剔除出去。
經過嚴格的篩選,最終塔薩里團隊找出81人。他們讓這81人進行2周的“習慣性睡眠期”,也就是像往常一樣睡覺。因為要貼近現實,塔薩里不限制志願者的活動和飲食。所以在試驗階段,他們的飲食和習慣和平時沒什麼兩樣。
唯一特別的,就是他們必須佩戴塔薩里發的醫療保健手錶,這個手錶能透過感測技術,記錄下他們的睡眠模式和活動時間。
在兩週的監測後,塔薩里教授把他們叫過去一對一進行睡眠質量分析和指導,她偷偷的把這批人分成兩組,但是為了保證實驗的準確性。她沒有告訴這些人。
叫去面談的一半的人被告知,要將睡眠時間延長至8.5個小時,而另一半的人,教授沒有對他們提出任何建議。
從資料上看,兩個組在睡眠效率(也就是入睡時間和臥床時間的百分比)上沒有差異。但他們在食量上差異很大,這也是此次試驗的重頭戲。
塔薩里發現,實驗組的成員睡眠時間增加1.2小時後,每日的卡路里攝入量減少了270.4千卡。有的人甚至每天少吃了760千卡的食物。減低760千卡的攝入,相當於少吃了一頓飯!
而對照組的熱量攝入和前兩週所有人的平均資料比增加了,每天多吃114.9千卡。有人一天多吃了近750千卡。
在熱量消耗上,兩組成員的資料沒有明顯差別,說明多睡點不一定會做更多運動。但因為吃得少,睡得多的人的體重減輕了。這意味著多睡覺就能減肥是成立的!
與此同時,有團隊分析後發現,睡眠時間每減少1小時,肥胖的機率就增加9%。如果每晚能睡7到8個小時,那麼減肥更容易成功。
九派新聞實習記者 洪芷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