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對話開米科技李健飛:未來的日化消費品一定是更天然的

對話開米科技李健飛:未來的日化消費品一定是更天然的


蔡聞佳|柳葉刀倒計時亞洲中心主任、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副教授

作者 |章偉升

編輯 |李紅冰

來源 |亞布力內參

氣候變化的後果正在全球接連顯現,極端暴雪襲擊美國,北極海冰消融,印尼首都雅加達正向海底下沉,澳大利亞山火連燒數月……氣候變化對中國的影響也非常明顯。

未來會怎麼樣?柳葉刀倒計時亞洲中心主任、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副教授蔡聞佳說,到2060年之前,中國的氣候危機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強。

減排可以消除氣候危機嗎?蔡聞佳的答案是,中國的碳達峰、碳中和行動非常及時、非常重要,它是為了避免遠期巨大的、不可接受的氣候風險,但是氣候系統有慣性,近中期的氣候變化趨勢幾乎不可避免。換言之,在2060年之前,無論中國和全球其他國家的減排做成什麼樣,是否實現碳中和,氣候變化大機率仍會持續加劇,極端天氣變多、氣溫升高的趨勢恐難改變。

蔡聞佳認為,中國現階段除了推進碳中和,一定要在氣候適應上投入更多精力。如果做不好氣候適應,碳中和程序也會受到影響。在氣候適應上,不僅是政府,企業的行動空間也很大,比如發掘中國氣候保險的盈利模式。

城市是人口與經濟的集中區,防範氣候危機的重要性可想而知。那麼,城市的氣候適應做得怎麼樣,可以防得住頻繁、劇烈的氣候危機衝擊嗎?

根據蔡聞佳的研究,現在公眾和各級政府對氣候適應的理解、準備和重視程度存在不足,很多城市不瞭解氣候變化,在做城市規劃時,沒有將氣候變化產生的影響考量進去。由於缺乏系統性評估,各個城市在氣候危機面前有哪些脆弱之處,目前也難以明確。“相當於你去打一場戰,但根本不知道敵人長什麼樣,摸黑。”

以下為亞布力論壇對話蔡聞佳的內容:

對話開米科技李健飛:未來的日化消費品一定是更天然的

對話開米科技李健飛:未來的日化消費品一定是更天然的

亞布力論壇:你在2021年《中國版柳葉刀倒計時報告》報告發佈會上提到,中國應儘早採取足夠的行動,以避免未來級聯式的健康危機。什麼是“級聯式的健康危機”?當它出現後,是什麼景象?

蔡聞佳:第一,氣候變化不是傳統的危機,它是很多常見危機的推進器、催化劑。在氣候變化的背景下,我們會看到更多、更強的危機出現,像高溫熱浪、極寒、大暴雨、洪水、乾旱、颱風、氣候敏感性傳染病(如登革熱、瘧疾),等等。未來,我們可能面臨的不是單一危機,而是多種危機在時空上的疊加,比如高溫+登革熱、高溫+乾旱容易同時發生,暴雨、洪水和傳染病也容易同時發生,造成1+1>2的後果。

第二是連鎖反應。自然危機與社會危機之間是相互聯絡的,一個危機有可能引發另一個危機,像滾雪球一樣。像鄭州“720”極端降雨,除了產生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直接影響,還可能產生交通中斷、醫院停電,全社會應對危機和開展救援的能力下降等次生影響,從而造成更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連鎖反應要特別注意,它對城市的治理能力也是挑戰。

亞布力論壇:你是說,鄭州“720”特大暴雨等氣候危機以後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強,多種氣候危機可能會在同一個時空內並存,還容易像滾雪球一樣引發連鎖反應,衝擊經濟的穩定執行?

蔡聞佳:大家一定要深刻理解,平均溫升1℃、2℃、3℃究竟意味著什麼。工業化(1850年)至今的近兩百年裡,全球平均溫度上升了1.1℃,而很不幸的是,中國的升溫速度略高於全球均值。

如果溫度繼續上升,很多人和行業會受到重創。比如廣東熱浪天數,在1986-2005年間,平均一年是6天,2020年這個數字已經上升到25天。假如溫度升到2℃,根據國內學者的預估研究,這一數值會變成120天左右。這意味著,全年平均每三天就有一天熱浪,或者夏季連續好幾十天的熱浪,很難想象誰受得了,農業、旅遊業、服務業都將受到重創,醫院急診也將不堪重負。

亞布力論壇:這些氣候預估,準確度高嗎?

蔡聞佳:氣候預估的結果,大家不太關注,但它不是在嚇人或騙人。現在的氣候模型可以很好地重現氣候變化的歷史,例如模擬近年溫升趨勢。所以,這些氣候模式給出的未來氣候預估結果,可信度也比較高,需要我們高度重視。

對話開米科技李健飛:未來的日化消費品一定是更天然的

對話開米科技李健飛:未來的日化消費品一定是更天然的

亞布力論壇:中國正在大力推動減排,要是如期在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氣候變化導致的危機會隨之明顯改善嗎?

蔡聞佳:2060年之前,不會有太大變化。目前,全球幾乎所有模型的研究都認為,在2060年之前,無論中國和全球其他國家的減排做成什麼樣,是否實現碳中和,氣候變化(至少是溫升)的趨勢,都不會有太大變化。也就是說,氣候變化在近中期仍會持續加劇,極端天氣變多、氣溫升高的趨勢恐難改變。

只有到2060年以後,全球氣候變化趨勢才會根據近些年的減排力度不同而發生明顯差異。近些年減排多一些,2060年後氣候變化的幅度就小些。反之,則氣候變化會更嚴重。

亞布力論壇:為什麼即便大力度減排,2060年之前氣候變化依然會越來越嚴重,氣候災害會越來越多?

蔡聞佳:第一,氣候系統有慣性,當前氣候變暖的大趨勢,不會因為近些年減排就能短期內扭轉。從減排行動到真正影響氣候,需要三四十年的時間。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的行動,要到2050甚至2060年才會在氣候方面顯現出明顯效果。第二,氣候變化是全球性問題,它比局地問題的治理要難很多,如果其他各國不一起努力,光中國做好也不夠。

但不是說現在減排沒有意義。恰恰相反,要想避免遠期巨大的、不可接受的、難以短期內逆轉的氣候風險,必須提前行動。因此,中國的碳達峰、碳中和行動非常及時、非常重要。但從另一個角度講,正因為近中期的氣候變化趨勢幾乎不可避免,現階段我們一定不能忽視氣候變化的適應,應該在適應上投入更多精力。

對話開米科技李健飛:未來的日化消費品一定是更天然的

對話開米科技李健飛:未來的日化消費品一定是更天然的

亞布力論壇:中國各地現在氣候適應做得怎麼樣?防得住未來的氣候危機嗎?

蔡聞佳:現在,公眾和各級政府對氣候適應的理解、準備和重視程度存在不足,很多公眾和管理者不知道未來三四十年會發生什麼樣的氣候變化,不知道它對所有人的健康以及社會、經濟平穩執行帶來什麼挑戰,也不知道如何開展適應行動。如果我們只是被動等待氣候災害發生之後再去救災,必然會承擔很多本可以避免的損失。

亞布力論壇:鄭州“720”特大暴雨是氣候變化的一個體現,它暴露出的氣候適應短板是什麼?中國其他城市可以從中反思什麼?

蔡聞佳:你知道現在中國絕大多數城市的排水系統,是按幾年一遇的降雨標準制定的嗎?是一年一遇,即每年都會遇到的暴雨。不說50年、100年,我們甚至沒有按三年、五年一遇的暴雨重現期來設計城市排水系統。下一次大暴雨不知道下在哪裡,但如果城市基礎設施和排水能力普遍如此,到時內澇程度又能比鄭州好多少?

很多城市不瞭解氣候變化,在做城市規劃時,沒有將氣候變化產生的影響考量進去。可我們面臨的新常態是——到2060年之前,氣候變化將越來越嚴重,氣候災害越來越多。

這一長期趨勢,將對道路、橋樑、地鐵、醫院等重要基礎設施提出新挑戰。地方政府必須衡量,現有基礎設施和資源配置,能否應對未來百年一遇,甚至千年一遇的風險,能否提前預警、監測和防範大災大難。

亞布力論壇:2017年,中國啟動了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有28個試點。但有專家認為,試點城市少有對氣候適應問題的針對性舉措,或是把他們本來就要做的一些常規工作中與氣候適應相關的都納入進來,最後那些工作套在哪裡都行。也就是說,一些試點城市真正的氣候適應工作,離理想狀態還有較大差距。

蔡聞佳:確實聽說有這種情況。這恰恰說明了大家對氣候適應普遍缺乏認識,不知道該怎麼做。

對話開米科技李健飛:未來的日化消費品一定是更天然的

對話開米科技李健飛:未來的日化消費品一定是更天然的

亞布力論壇:你認為城市現在該如何行動,防範未來的氣候危機?

蔡聞佳:最關鍵的一步,是先了解氣候變化對自己的城市有什麼影響,分析氣候危機發生時的脆弱點在哪裡。在這方面,每個城市都還有很大改進空間。如果連自己的“家底”都不清楚,怎麼做氣候適應行動和超前規劃?

亞布力論壇:中國各個城市的“家底”是什麼樣的,在氣候危機面前有哪些脆弱之處?

蔡聞佳:現在還比較難說,因為我們缺乏評估。比如氣候變化與健康,只能基於以往事件所產生的健康影響進行量化研究。但是,未來變成什麼樣,各種疾病的發病率如何變化,醫療資源需要如何提前配置,在很多問題上都是不清楚的。相當於你去打一場戰,但根本不知道敵人長什麼樣,摸黑。

即將出臺的《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我認為它的理想狀態,是對未來提出明確工作目標和量化指標,但如果連當前的基礎都不清楚,提目標和指標就有難度。

亞布力論壇:的確,如果沒有系統性摸排,不可能知道哪裡有漏洞和風險,自然也不知道未來會遭遇什麼,只能基於過去的經驗預估。

蔡聞佳:對。目前已有不少學者在研究未來的氣候風險,但大家的工作相對分散,一定程度上缺乏系統設計和安排。比如有人只研究高溫熱浪,有人只研究洪水,兩波人不僅用的氣候情景、研究方法不同,甚至對脆弱人口的總量和分佈估計,也都使用了不同情景。已有的大部分研究,難以回答決策者所關心的“我國各個區域未來會主要面臨哪個氣候風險的威脅?”“我們的應對短板在哪裡”等問題。

所以,風險評估需要國家層面重視,一些發達國家是每五年做全方位評估。

亞布力論壇:發達國家在氣候適應上是怎麼做的?

蔡聞佳:英國比較典型。差不多在20年前,英國就開始系統性評估氣候變化的影響,分析脆弱之處、制定氣候適應行動方案,之後定期跟蹤、監測行動方案的落實效果,並據此開啟新一輪評估,重新查漏補缺,是迴圈式的。

一般來說,發達國家受到的氣候變化影響,都小於發展中國家,但發達國家非常重視氣候適應,為此投入很多錢,這相當於給自己國家形成一個保護罩。但是,很多發展中國家對氣候適應的意識不足,在災害應對機制、部門間協調上,都沒有做好足夠準備。

而且減排這件事,從經濟學上講有一定外部性,因為它的受益物件不特定,但氣候適應多做一點,自己國家和地區就多受益一點,相當於給自己買保險。

亞布力論壇:現在,全社會的目光和資源都被碳中和調動起來,相比之下,氣候適應能為社會創造哪些價值?企業可以為氣候適應做什麼?

蔡聞佳:氣候適應的核心,是為了降低氣候變化的損失和影響。所以,哪裡有損失、有影響,哪裡就有氣候適應存在的必要,就有為避免損失而產生的機遇和收益。因此,企業的行動空間非常大。

首先,盈利模式層面。我們需要找到一種經濟手段刺激大家做長遠決策,從被動救災轉為主動防災減災。氣候保險可以是一個撬動轉變的支點。地方政府為什麼缺乏提前部署防災減災的動機?原因肯定有很多,其中一個可能是,儘管每次大災大難都給地方上造成了很大的經濟和人民生命財產損失,但他們總能獲得來自中央政府的大量資金和物資救援。舉個極端的例子,假設未來地方政府得百分百地負擔自己所有的災害損失,同時還得強制去保險公司為自己投保,效果也許完全不同。

保險費率計算有一條“促進防損原則”, 防災工作做得越好,費率就越低,交納的保費就越少。反之,保費越高。在這種模式下,地方政府就更有動力將防災觀念貫穿到整個城市規劃中,比如提升下水道的防禦標準、加固堤壩,等等。

中國的氣候保險目前尚處於起步階段。在越來越嚴重和頻繁的氣候災害面前,充分發揮保險業分散氣候風險的作用,發掘中國氣候保險的盈利模式,既能緩解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事後救災資金的壓力,又能切實提升各地區的防災和減災能力,這些需求是非常迫切的。

對話開米科技李健飛:未來的日化消費品一定是更天然的

第二,服務層面。受氣候變化影響大的行業和地區,會產生新需求,比如生鮮遠洋運輸,對時間和溫度要求非常高,需要精準預估途中的氣象條件,避開海上風暴,選擇能最快抵達的路線,並大幅度節省燃油。提供這些定製化的氣象服務本身也是一種很新的業態。此外,每個城市和社群的基礎條件不同,面臨的氣候影響也不同,需要各種量身定製的氣候適應解決方案。

第三,技術層面。農業的節水灌溉、抗旱抗蟲的種子育種、城市排水管網改造、海洋河流湖泊的堤壩升級、綠色屋頂建設、預警監測裝置安裝等,都是適應氣候變化的技術手段。

亞布力論壇:你剛才提到,做好氣候適應,有助於實現碳中和。你如何理解這兩者的關係?現在,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碳中和,在這個背景下,如何認識氣候適應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蔡聞佳:氣候適應與碳中和能否更好地協同,還需要探索,畢竟碳中和戰略公佈時間不長。而且兩者都需要資金投入,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它們可能會相互擠壓,競爭資源。但長期看,氣候適應與碳中和必須找到好的協同方式,否則兩件事可能都做不好。

亞布力論壇:為什麼?

蔡聞佳:首先,如果城市無法適應和應對頻繁的氣候災害,就會導致橋樑、道路、房屋等基礎設施重複建設,勢必增加碳排放。其次,僅靠現有技術難以實現碳中和,必須研發出顛覆性減排技術,但企業研發這類技術,需要相對穩定的環境,而氣候災害恰恰會破壞社會經濟的穩定執行,企業難以做長期佈局。所以,氣候適應做不好,碳中和程序也會受到影響。

責編|章偉升

排版|王紫薇

對話開米科技李健飛:未來的日化消費品一定是更天然的

對話開米科技李健飛:未來的日化消費品一定是更天然的

分類: 美食
時間: 2022-02-01

相關文章

中秋家宴選單,10道菜有葷有素,做法簡單,營養好吃,全家都滿意

中秋家宴選單,10道菜有葷有素,做法簡單,營養好吃,全家都滿意
中秋家宴選單,10道菜有葷有素,做法簡單,營養好吃,全家都滿意.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即將到來,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家團圓相聚的日子,在這相聚喜慶的日子,一家人同賞一輪明月,共享一桌美食.節日裡 ...

秋天進補要多吃這菜,鮮美又便宜,我三天兩頭必做一次汁都不剩下

秋天進補要多吃這菜,鮮美又便宜,我三天兩頭必做一次汁都不剩下
民間俗話說:"秋天進補,冬天打虎."秋天是一年中最適合進補的兩個季節,在秋季節進補能事半功倍. 在這個季節,不多吃點如何挨住冷冬?因此不少人都以秋季進補的名義大口吃肉,開始幸福地貼 ...

國慶節媳婦做的12道菜,鮮香誘人,百吃不膩,每口都是幸福的味道

國慶節媳婦做的12道菜,鮮香誘人,百吃不膩,每口都是幸福的味道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我的美食自媒體,我是美食領域創作者錦繡V山東:"專注美食,讓生活更有味."今天為大家帶來了幾道家常美食的做法,這幾道美食也是深受大家的喜歡,而且是很常見的幾道美 ...

劉華清將軍堅持用30億購進“蘇27”,開啟了中國空軍新時代

劉華清將軍堅持用30億購進“蘇27”,開啟了中國空軍新時代
1990年,74歲的劉華清將軍前往蘇聯購買戰鬥機,蘇方接待官很怠慢,劉老將軍住處連床墊和被褥都沒有,只得睡床板蓋軍大衣入眠-- 一場神奇的酒局,開啟了一段中國空軍的時代! 1989年戈爾巴喬夫訪問中國 ...

白人將軍林虎:11歲當八路,26歲升師長,70歲上天引俄國人喊烏拉

白人將軍林虎:11歲當八路,26歲升師長,70歲上天引俄國人喊烏拉
1997年8月24日下午,莫斯科時間下午5時剛過,隨著一陣巨大的轟鳴聲,一架威武的蘇-30型新式戰機滑出跑道,迅速抬頭.拉起,像一支利箭直插藍天.駕駛這架先進戰機飛出承受多個載荷的令人叫絕的" ...

「程澄畫虎」靜言幽谷底 長嘯高山岑近作賞鑑

「程澄畫虎」靜言幽谷底 長嘯高山岑近作賞鑑
張詠(南通大學生態文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在中國傳統十二生肖中,虎以其壯碩雄健之身軀.威武昂揚之氣勢,大有獨步天下.嘯傲群倫之概,因之被譽為"百獸之王".細察其體形,周身雄偉壯碩, ...

孤兒幼獅被雌虎收養長大,幫虎媽育兒和保衛領地,麻醉後被咬死

孤兒幼獅被雌虎收養長大,幫虎媽育兒和保衛領地,麻醉後被咬死
獅子和老虎似乎是永遠不能相遇的對手,同樣處於貓科動物的巔峰,人類總是試圖分清楚它們到底誰更厲害,所以,各種各樣的自然實驗藉助人類的手在野生世界中展開,人類總是抱著惡意的企圖去揣測動物的野性,卻不知道動 ...

母虎實在厲害!它趕走無能的虎王,打敗侵略的雄虎敢自任虎王

母虎實在厲害!它趕走無能的虎王,打敗侵略的雄虎敢自任虎王
俄羅斯西伯利亞野生動物保護專家尤理金博士告訴我:阿穆爾州的叢林中,曾經出現過一隻驚世雌性虎王,這不僅在俄羅斯是個傳奇,恐怕整個東北亞地區也是個驚世傳奇.因為貓科動物中,以體大.健壯.好鬥最終成為王者的 ...

虎毒不食子,為什麼有些母貓會吃掉自己的幼崽?

虎毒不食子,為什麼有些母貓會吃掉自己的幼崽?
前幾天作者朋友一位鏟屎官說,家裡剛分娩沒多久的貓咪竟然趁自己不在吃了一隻自己的幼崽,當時血淋淋的一幕讓人印象深刻,有道是虎毒還不食子呢.其實經常會聽到動物界那些"黑暗.殘忍"的現實 ...

民間故事:胭脂虎

民間故事:胭脂虎
以下故事,出自清代鄒弢志怪小說<澆愁集>,翻譯時略有改動. 咸豐四年,北方某縣城來了一位番僧,他手中拿著鐵製的大魚,重達幾百斤.來到縣城集市上後,番僧就開始化緣,四處問大小店鋪要錢. 別的 ...

津門虎後防第一引援人選浮出水面,已成當紅國腳,在豪門效力多年

津門虎後防第一引援人選浮出水面,已成當紅國腳,在豪門效力多年
有媒體撰文分析廣州隊的未來.廣州隊這個賽季預算已經到位,球隊踢完本賽季沒有問題.只是廣州隊能否堅持到下賽季,就是一個巨大未知數.廣州隊如果沒有合適的投資方接手球隊,那麼俱樂部能做的事情就是出售隊中高薪 ...

功勳金靴或有望迴歸津門虎,曾是球隊功勳隊長,表現深受球迷認可

功勳金靴或有望迴歸津門虎,曾是球隊功勳隊長,表現深受球迷認可
作為很多球迷都非常喜歡的一位外援,阿奇姆彭在加盟深足之後,整體表現並沒有達到球迷預期.阿奇姆彭在深足主要問題是沒有找到進球感覺,而且心態有些著急.所以深足球迷希望阿奇姆彭可以調整好心態,爭取能早日在比 ...

2018年林虎將軍病故北京,遺物除了手槍匕首飛行裝具,另有結婚照

2018年林虎將軍病故北京,遺物除了手槍匕首飛行裝具,另有結婚照
1949年9月初,剛剛調入北平飛行隊的他接到一項特殊的任務:他將作為飛行員駕駛飛機參加開國大典的閱兵儀式. 這是一件足以載入民族史冊的大事件,但他卻沒有時間表達興奮之情. 因為彼時中國技術落後,飛行缺 ...

昨天15點!中超津門虎收穫滿滿:魯能成“磨刀石”,中秋舒服了

昨天15點!中超津門虎收穫滿滿:魯能成“磨刀石”,中秋舒服了
北京時間9月20號,媒體上更新了2021賽季中超津門虎的訊息,據國內媒體報道,中超津門虎在這段時間可謂收穫滿滿,魯能或許成了該球隊的"磨刀石",這對於中超來說是好訊息. 國內媒體報 ...

二虎和阿黃
#多樣世界生生不息# 阿黃是一條土狗,渾身金黃的毛,沒一根雜色的.在金色的太陽下,伸著紅紅的舌頭,支愣著兩隻耳朵,搖著毛茸茸的尾巴,一邊回著頭看著,-邊漸漸的遠去了. 夏天的傍晚,雨過天晴,天邊出現了 ...

佟麗婭《霞光》央八首播,收視奪冠,全員二虎八雞,反諜戰劇路數

佟麗婭《霞光》央八首播,收視奪冠,全員二虎八雞,反諜戰劇路數
10月8日晚間,電視劇<霞光>在央視電視劇頻道開啟了首播模式.這部電視劇由佟麗婭.丁嘉麗.劉威.高露等多位知名演員主演,講的則是女主角高大霞在解放戰爭時期的大連故事.這部電視劇的首播收視率 ...

世界愛虎日丨位列頂級肉食動物的虎,是生態環境惡化的主要受害者
頂級肉食動物位於滅絕的邊緣 生命最神奇之處,可能就是以極少的物質創造出豐饒的多樣性.所有生物組成的生物圈,只有整個地球總質量的百億分之一.這些生物分佈在由土壤.水和空氣組成的 1 公里高.面積大約有 ...

古脊椎所等在巨頦虎演化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們 劍齒虎亞科(Machairodontinae)是歐亞大陸晚新生代最具代表性的大型食肉類動物.該亞科在中國的時代分佈從晚中新世一直延續至中更新世.更新世時期中國的 ...

教你做拿手菜“京醬肉絲”,幾個步驟記住了,炒的和飯店一個味

教你做拿手菜“京醬肉絲”,幾個步驟記住了,炒的和飯店一個味
京醬肉絲是一道地道的北京菜,這裡的"京醬"一般說的就是老北京的甜麵醬.京醬肉絲的做法用的是北方傳統技藝"醬爆",成菜醬香濃郁.甜鹹適中,很適合卷在豆皮.薄餅裡食 ...

江蘇的“四大怪菜”,全是當地人的心頭愛,外地人看了:真敢吃

江蘇的“四大怪菜”,全是當地人的心頭愛,外地人看了:真敢吃
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地大物博的大好河山,人傑地靈的勤勞人民,帶來了美食上的各具特色.用一句話來形容:"祖國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美食那麼多,我想去嚐嚐!" 只不過,孕育在廣袤的領土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