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華國鋒同志誕辰101週年
有一種愛情,叫“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是多少有情人的夢想。
但在漫漫人生中,又被多少人無情地撕碎,或熬不過七年之癢,或為名利所噬,最終分道揚鑣。
無論如何,人生都是一道風景。
不過,在“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件事上,總有些令人羨慕的典範。
比如華國鋒與韓芝俊。
從初戀到結婚,從山西到湖南,從權力頂峰到淡泊人生,直至銀髮垂髫,人生暮年,終老別離。
60多年,兩人一路相知相伴,相持相扶,踏過繽紛春秋,完美書寫了愛情的平淡與傳奇。
華國鋒、韓芝俊
一、
華國鋒祖籍是河南濮陽範縣濮城鎮西蘇莊,明朝時,祖輩由範縣越太行山,過太原,定居山西交城。
父親蘇慶惠出生於交城杜家莊,15歲時在縣城一皮革廠坊當學徒,受老闆賞識,納其為婿,生有4子,2子夭折。
四子名蘇鑄,生於1921年2月16日,7歲時,父因病離世,母親令三子繼承父業,四子繼續讀書。
蘇鑄刻苦而學優,考入交城縣最好的學校念高小,繼而入高等學府,商業職業學校。
在校期間,蘇鑄閱讀進步書籍,時值日本侵華,蘇鑄憂國憂民,立志報國。
年少華國鋒
七七事變後,16歲的蘇鑄憤而加入抗戰隊伍。
翌年,他取“中華民族抗日救國先鋒”中3個字為名:華國鋒,成為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交城抗日遊擊隊一員,從此走向革命。
韓芝俊,1931年生於交城縣東北200公里外的山西五臺縣,是一個貧苦農村人的女兒,比華國鋒小10歲。
她所在的村莊,是抗日根據地,所以從小就接受了進步的思想。
華國鋒年輕時
雖然家境窮苦,但韓父並未明顯的重男輕女,而是儘量想讓女兒去唸書,多學些東西。
抗戰勝利後,14歲的韓芝俊被父親送到晉中一中(盂縣南關)學習,她成績優異,當年就成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
韓思想進步,端莊國字臉,一身正氣,喜好文藝,常扮演男角,比如《王貴和李香香》《兄妹開荒》等。
1948年10月,華國鋒因工作需要,隨組織遷至山西盂縣工作,負責宣傳工作。
韓芝俊畢業後,也到宣傳部門任職,兩人成了同事。
盂縣縣委書記田澤仁,是韓芝俊的三舅,他發現華國鋒喜歡看韓演的文藝節目,就從中做媒,撮合二人為知己。
1949年1月,情投意合的華韓二人,向上級正式打結婚報告,結為連理。
一地委幹部的家中,門框上掛一幅毛主席像,兩旁插上紅旗,門前擺一張方桌,上面放些水果、花生、糖果等。
兩人對著毛主席像三鞠躬,向大傢伙介紹彼此相識相戀過程,就算舉行婚禮了。
華國鋒與韓芝俊
2個月後,根據上級安排,華國鋒夫婦離開了工作和生活了近5個月的盂縣,在石家莊整訓學習。
五一前後,二人隨組織離開石家莊,踏上南下的征途。
8月,華國鋒隨大軍南下來到湖南湘陰縣,任湘陰縣委書記、地委委員。
革命成果近在眼前,愛情結晶也日益明顯。結婚1年後,二人有了兒子蘇華,後來連得一子兩女。
華國鋒在湖南工作20餘年,經常下鄉忙工作,能幹的韓芝俊邊工作邊照顧孩子、打理家務,不僅是華生活中的好助手,更是革命戰線的好同志。
華國鋒家人
1971年初,華國鋒調北京工作,韓芝俊隨華來京,曾任職於中國輕工業進出口公司政治部、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
1976年毛主席逝世後,華國鋒接班,韓芝俊成為第一夫人。
韓芝俊一向樸素低調,待人友善,被大家稱為“韓姑”“韓姨”。
她和大家一樣,騎腳踏車上下班。
1981年,隨著華國鋒的退休,韓芝俊也離休。離休後,認識她的人仍稱她“韓姑”“韓姨”。
二人住在西皇城根經委9號院,一個與中南海近在咫尺的四合院中,過著安詳生活。
學習種植,耕種果蔬,侍花弄草,讀書看報,練習書法。27年的晚年歲月,平靜如水,悠然長樂。
在老伴的陪伴下,華國鋒心寬體胖,健康矍鑠。雖然患有糖尿病,但三分病七分養,在韓芝俊的悉心照料下,華老的身體並無大礙。
山西刀削麵、臊子面、貓耳朵等家鄉美食,是華老的最愛,韓芝俊為他親手做,看著他吃。
醫生要求限制飲食,每天主食不超過3兩,韓芝俊早中晚分配好,“嚴加看管”。
有次,華老吃餃子吃了十多個,老伴忙提醒他“超標”了,在他的央請下,韓芝俊批准他又吃了2個。
後來年紀大了,她請了廚師,把這些手藝教給廚師。
所謂少年夫妻老來伴,攜手相憶話夕陽,從1949年婚到2008年華老逝世,兩人攜手度過59年的漫漫人生,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華老的人品,溫良厚德,堪以依託。
無論歲月崢嶸坎坷,無論世事風雲變幻,總有一個最愛你的貼心人在身邊,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啊。
尤其是,這份愛情跨越半個多世紀,那麼久遠醇厚,那麼單純執著,那麼一往情深,所謂幸福,不過“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出自:飛春讀傳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