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每頓吃得飽飽的。
吃不飽會沒精力工作,會渾身發冷,會姨媽出走。吃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事情,吃飽是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石。
02.每天買菜,吃多少買多少。
我除了雞蛋會一次性買多(消耗量太大),蔬菜、豆製品、肉類都是現吃現買,吃多少買多少。
家裡囤積食材太多會讓人喪失新鮮感、產生倦怠,逃避做飯。食材放時間久了還會過期,浪費錢財。
03.蒸炒煮烤,加油加鹽加糖
這些烹飪方式和調料不是魔鬼,他們是菜餚美味的靈魂點綴。自己家裡做飯,該加油加油,該加糖加糖。
過度壓抑自己的味蕾,可能導致意志力崩塌、暴飲暴食,或者從心底厭惡食物,嚴重的會得厭食症。
不過要遠離油炸、麻醬、拌飯醬,也不要企圖說服蛋糕是自己做的所以沒問題,做過蛋糕的人都知道,新增的糖量絕對致胖。
04.懂熱量,但不嚴格卡食物熱量。
網上介紹如何看食物熱量表的文章很多,薄荷APP可以查詢常見的食材、菜餚的熱量。心裡有數即可,不用過於嚴苛。
女性保證每日食物熱量攝入在1400大卡左右,沒必要像女明星一樣節食,很多女明星真的是不來姨媽。
輕斷食看個人體質,我體質不適合輕斷食,會手腳冰涼、精神萎靡。
05.不必拒絕麵包、小餛飩。
每天都精心準備三餐是很困難的事情,過於繁瑣的備餐程式會讓我輕易萌生“去外邊買著吃”的想法。
我會準備切片面包+生菜+煎蛋的5分鐘三明治,150g小餛飩+油菜+荷包蛋的5分鐘快餐,營養搭配良好,熱量不會超標。
06.遠離一切與“吃”有關的地方。
我每天到了公司就工作,直到下班才下樓,不讓自己在樓下形形色色的便利店、快餐店附近徘徊。
07.不拒絕外餐。
再怎麼準備周密,也總有意外的情況發生,真的來不及自己準備飯菜的時候,也可以坦然接受外食。推薦的牌子/菜品有:
田老師紅燒肉 咖哩雞+番茄雞蛋套餐
沙縣小吃 鴨腿飯/雞腿飯
麥當勞 12元隨心配之雙層吉士堡+錫蘭紅茶
便利蜂/711等便利店 三明治
煎餅果子不要薄脆多加生菜
08.自備加餐零食。
兩餐之間難免會餓,與其在硬撐到下一頓/去買點吃的兩個選項中左右搖擺,不如自己把零食加餐備好。
推薦:一根無澱粉火腿腸/一顆水煮蛋或煎蛋/自己做的一小份醬牛肉/一杯純牛奶。建議加熱食用,餓的時候吃冷食,會大大降低幸福感。
09.吃了這個,就別吃那個。
一日我出門辦事折騰到下午2點沒吃午飯,此時已經餓過勁+非常想喝奶茶,於是去星巴克買了一杯拿鐵。
這是拿鐵和午飯的等熱量交換,拿鐵之後下一次進食,就是晚上的6:30晚飯時間。
10.不拒絕偶爾的零食。
偶爾的零食,意思是同事/朋友分享的,而不是自己去便利店選購的,如第6點所說,永遠別把自己放到一堆充滿誘惑的食物裡。
我們公司今年情人節發了巧克力,元宵節訂了湯圓,但偶爾吃一次又怎麼樣呢?
減肥是為了更好享受生活,如果所謂健康的飲食方式連這偶爾的零食都容不下,還談什麼幸福?
· END ·
你有什麼減肥的好方法嗎?
更多精彩內容
看完冬奧運動員的故事,你應該明白這4個道理
再想談戀愛,也要避開這5種男生
谷愛凌的成功之道,天賦也許是最不重要的一點
消除「年後綜合徵」,只需7個小方法
年輕人如何狠狠攢錢?分享我的「攢錢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