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從巴比倫的兩河流域誕生最初的文明,到古希臘、華夏、印度、埃及等地文明遍地開花,再到後來的封建帝國與宗教文化,再然後是蒸汽文明、電氣文明和資訊文明的幾次偉大工業革命。歷史的程序既是文明的程序,但是這中間也經歷過一次又一次戰爭的洗禮。
人類文明數千年,大小戰爭從來不間斷,從遠古石器時代的棍棒相交,再到青銅器和鐵器時代的兵戈相向,乃至後來,海陸空全方位的熱兵器時代的炮火連天。戰爭的破壞力,也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而愈演愈烈。人類歷史巔峰的一戰和二戰,就造成了上億人的死亡和無數家庭的破碎。
既然歷史上戰亂從未間斷過,那麼自然也有著無數戰略要地成為各方勢力之間長期角逐的兵家必爭之地。它們佔據著世界範圍內的軍事要衝,扼守著通商或者行軍的必經之路,這是因為地理上的優越,才被更多人覬覦,所以更是成為引發多方勢力搶奪的根源。
接下來,我們就簡單瞭解下,世界歷史上那些兵家必爭之地。
1、土耳其
位於小亞細亞半島和巴爾幹半島之間的土耳其,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主要是因為這塊地方乃歐洲和亞洲陸上最佳通道,而且土耳其海峽更是黑海通向地中海的唯一通道,扼住土耳其海峽就等於扼住了俄羅斯黑海艦隊的咽喉。
自古以來,各方勢力圍繞土耳其展開過無數次爭奪戰,希臘和波斯曾有過百年紛爭,波斯人和馬其頓人在此連番大戰,羅馬人來過,塞爾柱人來過,土耳其人也來過,最終建立起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再後來,為了控制遠東,英國人和法國人也在此展開過大戰。
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土耳其在大航海時代之前,重要性不言而喻,這裡連通歐亞,更是佔據著土耳其海峽的天險。對於東西方貿易來說,幾乎是必經之地,來自中國的瓷器、茶葉和絲綢,來自印度的香料。正是透過土耳其海峽,才最終遠銷歐洲。而且,正是因為奧斯曼土耳其的崛起,中斷了東西方連線的商路,致使東亞和南亞與歐洲的貿易中斷,才促使了歐洲大航海時代的興起。
2、阿富汗
位於中亞、西亞、東亞、南亞四塊區域交界點上的阿富汗,有著帝國墳場之稱,無數閃耀一時的大國甚至是霸主都曾在這裡折戟,這塊多山且貧瘠的土地,佔據著亞洲的中心,向南便是肥沃的南亞次大陸,向東透過帕米爾高原的峽谷連線著中國新疆,向北,高原之下乃是一望無際的中亞大草原,往西則是波斯文明的發祥地伊朗高原。
這塊多山且荒蕪的土地,波斯帝國來過,亞歷山大帝國也曾路過,稱霸中亞的貴霜帝國也曾經踏過這裡,月氏人和突厥人都曾到達過,塞爾柱人也曾佔有過,阿拉伯人和大唐王朝也曾在此爭奪過,還有蒙古人也曾在這裡攻城略地,到了近現代,阿富汗更是成為了帝國墳場,大英帝國在這裡折戟沉沙,蘇聯在這裡被打崩了門牙導致了大國解體,美國出兵發動阿富汗戰爭多年,最終也在2021年倉皇撤離。
正是因為阿富汗位於亞洲幾大板塊的核心交通位置,再加上地形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佔據阿富汗,可以壓制西亞,震懾東亞和南亞,更是可以遙控西亞,所以歷來紛爭不斷,各方覬覦,兵家必爭之地,名不虛傳。
3、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中東地區西部,地中海東岸,乃是從土耳其南下前往埃及的走廊,巴勒斯坦更是扼守著通往西奈半島的唯一陸上通道,從亞述帝國開始,這裡便是兩河流域文明和尼羅河文明的正面交鋒之地。
因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導致了巴勒斯坦自古以來便各類衝突不斷,各方勢力不斷湧入,猶太人、埃及人、波斯人、馬其頓人、羅馬人、阿拉伯人、歐洲人、土耳其人都曾在此立足。
波斯人曾侵佔巴勒斯坦後將其作為遠征埃及的跳板,亞歷山大在此擊敗波斯最後的主力後借道征服埃及,羅馬帝國後來東征,拿下巴勒斯坦並控制了整個地中海東岸。再後來,中東的數個大帝國都曾為了爭奪巴勒斯坦而不斷髮起戰爭。阿拉伯人正是在拿下巴勒斯坦後,征服了整個北非。
時至今日,巴勒斯坦仍然是中東地區的火藥桶,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為了爭奪這塊地區的控制權,自二戰後,戰亂不斷,數十年中東戰爭直到現在都沒有完全結束。
4、波蘭
波蘭,這個地處中歐的國家,乃是歷史上最悲催的歐洲大國之一,曾幾何時,波蘭也曾稱霸中歐,疆域遼闊。但是在一次次被瓜分和吞併導致亡國後,再艱難復國,如今的波蘭,已經不再顯現昔日的榮光。
波蘭並非佔據著什麼天險之地,畢竟整個中歐就沒有什麼天險,正是因為大家都沒有天險可守,所以波蘭才遭了殃。因為,波蘭地處的位置實在太尷尬了,位於西歐和東歐兩股勢力的影響力覆蓋範圍交界點上,雙方為了擴充戰略縱深,都會想著侵佔波蘭。
所以,波蘭歷史上經歷過多次被瓜分的慘劇。自18世紀開始,波蘭便三次被沙俄、奧匈帝國和普魯士所瓜分,導致亡國。
一直到二戰爆發,德國閃擊波蘭,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而蘇聯敏銳地感覺到來自西方的威脅,於是也趁機出兵波蘭,並和納粹德國一起瓜分了波蘭。
5、克里米亞
克里米亞,也稱為克里米亞半島,近幾年世界範圍內的一個極其敏感的地名詞。源自於2014年,普京大帝從西方與烏克蘭的口中虎口奪食,強行收回克里米亞。克里米亞,在50年代被赫魯曉夫劃歸烏克蘭之後,終於時隔半個多世紀,迴歸了俄羅斯的懷抱。
克里米亞,位於黑海和亞速海之間的半島,作為俄羅斯在黑海的門戶,更是俄羅斯黑海艦隊的駐地,也就是說,捏住克里米亞就等於全面壓制住了俄羅斯。正因為此,俄羅斯歷經數百年,才從奧斯曼帝國手中奪取了這塊寶地,擁有克里米亞,在地理上可以對小亞細亞半島形成壓制。更重要的是,克里米亞乃是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的必爭之地,控制克里米亞乃是俄羅斯鉗制烏克蘭的重要一環。
拿破崙在發動對沙俄的戰爭時,因為攻陷克里米亞的堡壘塞瓦斯托波爾,所以取得了對俄羅斯的全面壓制。19世紀末,英法為了奪取小亞細亞的控制權,悍然發起了克里米亞戰爭,最終在奪取克里米亞之後,迫使沙俄接受了和談協議。
6、比利時
西歐小國比利時,歷來就是列強的必爭之地,因為在地理上,比利時除了小部分丘陵之外,絕大部分地區都是一馬平川,更重要的是,比利時位於德國和法國這兩個世界強國之間。
自拿破崙戰爭開始,比利時一直承受著德法兩國的戰火,一代英豪拿破崙在比利時經歷了滑鐵盧戰役的慘敗。一戰,比利時同樣經歷了與英法德等軍隊的長期拉鋸。二戰,德國為了避開馬奇諾防線,虎步比利時進攻法蘭西,並最終令德國的閃電戰法名動一時。
比利時在一定意義上算是德法之間的緩衝區,加上其境內有山地和森林,所以算得上是戰略要地,被稱為歐洲心臟。
7、西里西亞
位於捷克、波蘭、德國交界地區的古地名,西里西亞,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著名的蘇臺德地區就是西里西亞的一部分。在普魯士統一戰爭中,西里西亞一直是德國和奧地利之間的爭奪焦點。這裡有蘇臺德山脈和奧得河在內的天險作為屏障,所以在中歐算是必爭之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在發起針對全世界的反人類戰爭之前,也是先吞併包括蘇臺德地區在內的西里西亞。
8、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馬六甲海峽、霍爾木茲海峽、直布羅陀海峽
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一些重要的海上必經通道,也成了兵家必爭之地,特別是蘇伊士運河,連線地中海和印度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商業要地。巴拿馬運河則是連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最重要通道。馬六甲海峽乃是東亞和西亞、歐洲的最重要的海上通道。直布羅陀海峽則連線著地中海和大西洋,乃是兵家必爭之地。霍爾木茲海峽則連線著波斯灣和印度洋,乃是石油世界的咽喉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