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聯合家辦——貝西默信託(Bessemer Trust),其創始人是美國傳奇鋼鐵巨頭安德魯•卡內基的合夥人之一亨利•菲普斯(Henry Phipps)。至今,菲普斯家族已經進入第7代,貝西默信託的董事會主席就是亨利•菲普斯的曾孫斯圖爾特S.詹尼三世(Stuart S.Manner III)。
這家成立於1907年的家辦,至今已經有100多年曆史。1974年,貝西默信託開始向更多家族和個人開放,如今已發展成為美國知名財富管理公司,2014年還被家族財富報告評為“美國頂級聯合家族辦公室”。
截止目前,貝西默在全球19個地區設有辦公室,服務超過2500個家族,管理的資金規模超過1400億美元。
卡內基的合夥人
1839年,亨利•菲普斯出生於一個製鞋商家庭。幼年時期,他與安德魯•卡內基住在同一條街上,兩人從小就是親密的玩伴和好友。
亨利•菲普斯14歲開始工作。一開始在一家珠寶商當學徒,拿著每週1.25美元的薪水。這份工作幹了3年,他從哥哥那裡借來25美分在報紙上刊登了一則求職廣告,很快一家生產鐵路裝置的公司向他伸出了橄欖枝。
他一邊工作,一邊在夜校學會計,很早就展現出在財務方面的天賦。20歲那年,他從朋友湯姆斯•米勒(Thomas Miller)那裡借來800美元,入股當地一家鐵匠鋪(Kloman Iron Forge)當合夥人。後來,卡內基兄弟也入股了鐵匠鋪。
隨後,鐵匠鋪與卡內基的鍊鐵廠合併,成立了聯合鍊鐵公司(Union Iron Mills Company),為後來成立卡耐基鋼鐵公司奠定基礎。
*亨利•菲普斯
到1892年,經過多次收購與合併,卡內基兄弟正式成立卡內基鋼鐵公司。亨利•菲普斯擔任公司的首席財務官,成為這家20世紀美國最大的鋼鐵公司的財務大管家。他同時還擁有卡內基鋼鐵11%的股份,也是第二大股東。
卡內基鋼鐵公司憑藉全面控制鋼鐵生產的全產業鏈,鋼鐵產量超過英國全國產量,很快成為美國的鋼鐵巨頭。到1900年,公司利潤已達4000萬美元。
1902年,傳奇金融家J.P.摩根以5億美元買下了卡內基鋼鐵公司,亨利•菲普斯在這筆交易中獲得了5000萬美元。
亨利·菲普斯是一個熱衷慈善的人。從1880年代起,他就為匹茲堡市捐贈公園、遊樂場、花園等公共設施,其中最著名的是匹茲堡菲普斯溫室植物園。
因此,在賣掉卡內基鋼鐵的股份後,他將一部分錢用於做慈善。1905年,他捐贈了100萬美元用於一個非盈利專案,為紐約貧困人群建造住房,這也就是現在的菲普斯房屋集團(Phipps Houses Group),迄今為止該非盈利機構已經建造了超過6000套公寓,它也是一個多世紀以來,紐約領先的廉租房開發機構。
此外,他還致力於提高貧困人群的健康狀況。1903年,他出資建立了一家診所,該診所致力於結核病的研究、治療和預防,後來這家診所和賓夕法尼亞大學合併。這年年底,菲普斯還在巴迪摩爾建立了一所同樣的診所。根據當時紐約時報的報道,這兩家診所的一切費用,都由菲普斯資助。
1908年,亨利·菲普斯訪問霍普金斯醫院的結核病研究所,當時醫學院院長威廉·威爾奇(William Welch)送給他一本克里夫特·比爾寫的《發現自我的心靈》(A Mind That Found Itself)。一個月後,菲普斯致信威廉·威爾奇,捐出825000美元,用於建立亨利·菲普斯精神病學診所,並承諾此後每年資助60000美元,持續10年。
另一部分錢,亨利·菲普斯透過信託分給了5個孩子和妻子。隨著子女日漸成長,他對家辦的需求與日俱增。1907年,他把信託和家族辦公室的職責聚集在一起,成立了貝西默信託公司——公司以發明了貝西默轉爐鍊鋼法的英國冶金家亨利·貝西默(Hnery Bessemer)命名,當初正是引進了他的鍊鋼技術,卡內基鋼鐵公司才能在提高鋼鐵質量的同時降低成本,從而在美國同行中脫穎而出。
貝西默信託的形成
在貝西默全球各地的辦公室裡,都鑲嵌著一封亨利·菲普斯寫給5個子女的家書。在這封家書中,他表達了自己對家族傳承、財富的理念,要求家族每個成員都應當量入為出的生活,並要求將信託公司的控制權,掌握在家族內部成員手中。在向外部出售家辦持有的股票或債券前,家族成員享有以公平的價格優先購買的權力。
由於擔心沒有經歷過艱苦生活的孩子對金錢持錯誤的價值觀,他建議子女參考卡內基鋼鐵公司的經驗,至少十年內不分紅,全部利潤用於在投資。
亨利·菲普斯的子女簽署了一份股東協議,承諾在對外出售公司股權之前,先以合理價格向其他家族成員詢問。直到今天,菲普斯家族已經有7代,家族成員也接近300人,這份合約至今依然有效,它確保貝西默依然100%地掌握在菲普斯家族手中。
為了防止後代爭權奪利造成家族分崩離析,1930年亨利菲普斯去世後,他的五個子女把各自從父親那裡分得的不動產和證券集中在一起,成立了貝西默證券(Bessemer Securities Company),與貝西默信託公司一起,形成家族財富傳承的雙層結構。
其中,貝西默證券負責上市公司股票交易、長期股權投資、不動產和PE等投資業務。同時,貝西默信託持有貝西默證券90%以上的流通股,掌握著財富的分配。這種雙層結構設計,避免了家族後代之間的資源競爭,又透過分工實現兩大職能:一是對家族財富進行管理及再創造;二是確保家族財富的世代傳承。
貝西默證券有三家投資公司,包括貝西默投資者(Bessemer Investors)、貝西默風險投資合夥人(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和林賽·戈德伯格(Lindsay Goldberg)。其中,貝西默投資者目前主要投資於住宅服務和辦公服務、電器/電子製造業、餐飲、保險等行業,投資公司有Distinguished Programs、Legacy Restoration等;
貝西默風險投資合夥人有限公司管理著83億美元資產,在全球有7個辦公室,在過去50年裡,已經收穫了130個IPO,主要聚焦於雲、醫療、大眾消費、科技類企業,其中不乏領英、Shopify、Pinterest等明星企業;
林賽·戈德伯格是一家中等規模的私募股權公司,2001年由貝西默和摩根斯坦利的艾倫·戈德伯格聯手成立林賽·戈德伯格。目前在第五支基金投資130億美元。
根據亨利菲普斯的規定,當家族內部出現分歧時,應該透過投票決定,每個子女都享有同等的權力。這個制度的好處是,直到100多年後的今天,菲普斯家族的各個分支之間,依然保持著平衡,沒有形成一家獨大的局面,也避免了家族走向分裂。
1915年,菲普斯完全退出家辦,由長子約翰•菲普斯擔任董事長,他的弟弟亨利•卡內基•菲普斯協助他進行管理。在約翰•菲普斯退出管理後,弟弟的兒子奧格登•菲普斯出任董事長。
直到1950年代,菲普斯家族成員逐漸從運營管理為之上退出,改為聘請職業經理人出任CEO,負責家辦的運營,而菲普斯家族則透過董事會進行監督。
平衡投資
很長一段時間,貝西默信託只服務於菲普斯家族,直到1974年才開始為更多的家族提供從資產投資組合管理到稅收規劃、房產以及慈善等眾多服務。資產在1000萬美元以上的家族或個人,就可以獲得貝西默信託的全套服務,費用為資產的1%。
目前,隨著業務的不斷擴大,貝西默在亞特蘭大、波士頓、芝加哥、丹佛、達拉斯、休斯敦、洛杉磯、西雅圖、邁阿密、華盛頓等19個城市設有辦事處,服務的客戶中不乏美國前總統喬治•布什、美國前財政部長唐納德·里根,以及美國1000強企業中的CEO等政商名流。
在卡內基鋼鐵擔任首席財務官期間,菲普斯既不同於衝動型的卡內基,也不同於充滿賭性的另一名合夥人弗裡克,表現得更為謹慎與保守,是公司沉穩的大管家。
在成立了自己的家辦之後,菲普斯也把這種理念帶到公司的運營中,始終堅持“平衡投資”,將投資組合的風險降到最低,實現長期增長。
基於他的理念,貝西默信託的首要任務不是利潤,而是為菲普斯家族以及其他家族帶來體面的回報。
公司CEO約翰•希爾頓(John Hilton)反覆向員工強調,要牢記五個重要事項:保持清白的名譽,提供有競爭力的投資產品,提供一流的客戶服務,找到並留住最優秀的人才,保持盈利。
其中,名譽是最重要的,而盈利是排在最後。
正如希爾頓所說,“我們做什麼可能會變,但行事原則不會變”,也就是說,保守主義的傳統不會改變。
21世紀初,各大私人銀行開放多種創新投資產品,貝西默因此失去很多客戶。但隨著2008年次貸危機的爆發,投資者更看重投資的可靠性與長期利潤,沒有不良貸款投資的貝西默信託再次成為超高淨值家族的避風港。迄今為止,貝西默10年期客戶的留存率高達98%。
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貝西默信託也在全球不斷擴張。但相比於透過收購或者上市等方式,公司更傾向於透過開設辦公室、僱傭優秀人才的方式來實現擴張,因為這種方式,能更好地將公司的文化傳承下去。
最後VERTU還是要提醒您:文章觀點,不代表具體機構的投資決策,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