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浙江公佈了一系列有關共同富裕的政策,有些細節還是比較吸引人的,孔方兄特別選出了一部分,列舉如下:
- 核心指標:
到2025年,家庭年可支配收入10萬元-50萬元群體比例要達到80%
20萬元-60萬元群體比例要達到45%。
- 就業政策
高校畢業生到浙江工作,可享受2萬~40萬的生活補貼或購房租房補貼
對家庭困難的畢業生,發放每人3000元的求職創業補貼
設定愛心崗位,專門安置脫貧人口,保證月薪4500元以上
放開靈活就業人員參加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的戶籍限制
- 創業政策
大學生想創業,可貸款10萬到50萬,如果創業失敗,貸款10萬以下的由政府代償,貸款10萬以上部分,由政府代償80%;
大學生從事家政、養老和現代農業創業,政府給予10萬元的創業補貼
浙江的政策,可以吸引大量大學生到浙江創業,並且拉動當地經濟、共同富裕嗎?操作過程當中可能有什麼難點和問題?
第一個可以確定的是,不是所有大學生說我要創業,貸款10萬,政府就會兜底,肯定會有門檻和其他要求。比如需要遞交商業計劃書論證創業專案的商業可行性,貸款如何使用肯定也會有明確的要求和限制,當然簽訂相應的承諾書也是必須的,以防止故意騙取貸款的情況。如果創業失敗需要政府補貼,肯定還有相應的審計工作,以確認這筆錢沒有被騙。具體政策,還有待浙江釋出。
第二個可以確定的是,中介行業肯定要大賺一筆。既然要填表申報,還要寫商業計劃書,那麼這些都是中介可以幫忙跑的,而且中介專注於研究相關政策,肯定比很多創業者還要專業,成功率也更高。浙江本身就是民營經濟發達的省份,只要有商業機會,肯定就有人提供相應的產品和服務,中介可能根據拿到的貸款或者貸款補償金額,抽取部分作為服務費。雖然中介看似節省了創業者的時間和精力,但來得過於容易的錢,人們往往就不會珍惜,不排除一些創業者會將錢隨意地浪費掉,如何確保各種資料的真實性,如何讓創業者珍惜使用這筆錢,肯定是要重點考慮的。比如專案應該有面試的評審會,不符合要求的要直接否決掉。
第三個可以確定的是,這些創業專案肯定集中於常規專案,與高精尖沒有多大關係。無論是10萬還是40萬,絕對金額都不大,即便是開個小餐館,在杭州也需要10萬以上的啟動資金,而高精尖專案即便在創立初期,是需要耗費很多資金的。在杭州,單是一個高技能人才的年薪可能就超過40萬,更不用說其他投入了。所以你可以視為這是解決就業問題(創業肯定要僱傭自己或他人)或者說吸引人口流入政策的一部分,這些拿到創業貸款的大學生,也應該歸入靈活就業人員。
這樣發錢,對浙江來說划算嗎?這一點肯定是最不需要擔心的事情。
一方面,這些錢花出去了的很大一部分,又可以透過稅收的形式迴流到政府,不僅僅是創業者得交一些稅(沒有盈利,那購買的各種原材料也是有增值稅在裡面的),房東的房租所得要交稅,創業者僱傭的勞動力消費當中也有稅(買包煙也有消費稅)。創業10萬元,那自己肯定也要出一部分吧,實際上政府的貸款兜底還有拉動民間投資的槓桿效應。另外,並非所有專案都會失敗,很多專案也會成功,那就完全只有好處沒有成本了。總之,大家不要低估了浙江政府的財商。
另一方面,即便有損失,對財大氣粗的浙江來說影響也很小。1萬個專案,平均10萬貸款補償算,總金額也不過10個億,而浙江2021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262億元,10億元,毛毛雨啦!不要說浙江,任何一個省級單位,都負擔得起這個成本。
結語:浙江政府財商太高,其他地方應該好好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