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萬科將軍,1910年3月出生於安徽金寨縣洪衝鄉一戶僱傭農家庭。少年給地主放牛,十三四歲就給人幫工。
1929年,卜萬科參加了當地少先隊。1930年8月,在已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的弟弟卜萬舉影響下,參加了紅軍地方武裝。1931年2月,編入中央教導第二師,4月中旬編入紅四軍第十二師。卜萬科和弟弟、表兄等相繼參加了紅軍,遭到了當地反動派的瘋狂報復,全家人被殺害。參加紅軍後,卜萬科在霍山黑石渡、六安丁家集和霍邱河口集、葉家集以及南下英山等戰鬥中英勇作戰,不怕犧牲,很快就升任排長、副連長、連長。10月,編入紅二十五軍第七十三師,參加第三、四次反“圍剿”鬥爭。在一次陣地爭奪戰中,卜萬科與敵連長相距十幾米,同時向對方開槍,結果他一槍擊斃敵連長,保證了整個戰鬥勝利,受到上級表彰。同年,卜萬科加入中國共產黨。1932年10月,卜萬科參紅四方面軍主力西征,年底到達川陝邊,任第七十三師第二一九團一營營長。“三路圍攻”作戰勝利後,任紅三十一軍第九十一師二七一團副團長。後參加反“六路圍攻”作戰,二七一團因戰鬥成績良好受到總部表揚。1936年4月,卜萬科在長征途中任紅四方面軍第十二師參謀長。1937年2月中旬,任援西軍第四軍第十二師三十四團團長,4月任援西軍第四軍第十師三十一團團長。
1950年,中共信陽地委和軍分割槽領導同志於分割槽大院留影。前排左一為卜萬科。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卜萬科任八路軍第一二九師三八五旅七七0團一營營長。1938年12月,在國民黨頑固派製造第一次“隴東事件”中,他奉命率一營對國民黨軍進攻開展自衛反擊,奪回了被敵人佔領的地方。1941年春,卜萬科任第三八五旅第七七0團副團長。他響應毛澤東主席“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偉大號召,帶領部隊開展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開赴大樵山創辦農場,當年秋天全團就達到了糧食自給有餘。根據上級指示,組織運輸隊到鹽邊、定邊、安邊去運鹽,除了供應部隊吃用外,還派人把食鹽送往外地,以鹽換布或賣錢,解決部隊穿衣問題。因較早就進行墾荒生產,且軍政工作、生產勞動成績突出,卜萬科被評為甲等功勞英雄。1943年11月底,他出席了陝甘寧邊區勞動英雄代表大會,受到毛澤東主席的接見和讚揚,獲邊區政府頒發的“勞動英雄”獎狀。1944年10月後,卜萬科任河南人民抗日軍第四支隊第十團團長,河南軍區獨立第三旅副旅長。參與開闢豫西抗日根據地。
1946年中原突圍到達延安後,卜萬科(右)和時任第十三旅政委楊煥民將軍留影。
抗日戰爭勝利後,卜萬科任(前)中原軍區第二縱隊十三旅副旅長。10月,他奉命率第十三旅去確山接應原國民黨豫南挺進軍遊擊第十三縱隊司令程耀德部起義。由於路線選擇得當,正確執行政策,使程耀德部起義成功。1946年6月解放戰爭開始時,卜萬科參加中原突圍,指揮第十三旅三十七團主攻柳林車站,以棉被和方桌製成“土坦克”摧毀敵人十幾個“洋碉堡”,打垮敵人1個團,殲敵600餘人,佔領了柳林周圍高地,掩護首腦機關順利越過平漢鐵路,突破敵第一道封鎖線。南化塘戰鬥之後,卜萬科和旅政委楊煥民率第十三旅後衛部隊及旅直機關部分人員行至陝南松樹埡時,遭到敵保安團2000多人突然襲擊。戰鬥中電臺不慎丟失,和部隊了失去聯絡。為擺脫敵人圍追,他和楊煥民帶領部隊從白浪折返南化塘、東趙川之間,經湖北鄖西、陝西安康、山陽、鎮安,進入秦嶺山區,翻越秦嶺最高峰“二天門”。接著,強渡渭河,衝過隴海鐵路,搶渡涇河,歷時近3個月,行程數千裡,轉戰豫、鄂、陝、甘四省20多個縣境,突破國民黨軍隊圍追堵截,於1946年9月底勝利到達延安,接受毛主席等中央首長檢閱。1948年3月,卜萬科任中原軍區豫皖蘇軍區汝南軍分割槽副司令員。11月,卜萬科率分割槽主力團參加淮海戰役,在河南牽制阻擊國民黨華中“剿總”所屬張淦和黃維兩個兵團東進。激戰中,他身負重傷,胸腹部中敵炮彈碎片幾十塊。這是他在革命戰爭中第九次負傷,也是最嚴重的一次。
卜萬科在淮海戰役中身負重傷成為一等甲級殘廢。此為1956年在武昌一九三醫院治療期間幫助種菜。
新中國成立後,卜萬科任河南軍區信陽軍分割槽司令員。1951年,他率部積極參加大練兵運動,準備入朝作戰,因傷口惡化累倒在訓練場上。1955年,卜萬科在上海做了4次大手術,割去了兩葉肺,去掉了8根肋骨。後來被定為一等甲級殘廢。
1955年,卜萬科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二級解放勳章。
1969年3月,卜萬科在武漢逝世,終年5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