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肉友問唐長老:烏拉克拉是什麼多肉?有什麼特點?好不好養?
群生烏拉克拉
多肉烏拉克拉介紹:
烏拉克拉其實是真正意義上的的千代田之松,它原產於墨西哥,是直接可以在野外採集到的多肉品種,而我們現在所認識的千代田之松則是它的雜交品種,英文名稱叫“Chiseled Stones”,翻譯過來是“鑿石”的意思(我們平常所見的千代田之松葉片有稜有角,這個名字取得非常貼切)。
烏拉克拉/原始千代田之松
烏拉克拉之所以會被冒名頂替,是因為“鑿石”引進的時間較早,那個時候大家對其不太瞭解,再加之它跟外網上面的正牌千代田之松長得很像,於是就直接稱其為“千代田之松”(為了方便大家閱讀,下文我隨大流依然叫它千代田之松)。後來在引進正牌千代田之松的時候發現重名了,只能冠以“原始”二字,稱其為“原始千代田之松”,或者乾脆叫拉丁文名字“烏拉克拉”。
作為現今千代田之松的雜交親本,烏拉克拉跟它自然長得有些相似,但只要我們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它們的葉形大不同:千代田之松的葉片呈紡錘型——兩頭小而中間粗,而烏拉克拉的葉片則呈錐形——後面粗而前端尖銳,看起來就像鋒利的錐子一樣。
千代田之松
烏拉克拉有什麼特點?
我一直覺得烏拉克拉是一種被廣大肉友忽視掉的多肉,因為它兼具暗黑系和暗紋系兩大特點——無論你能否將它養出狀態來,它的葉片上都永遠帶著漂亮的暗紋,而冬季一旦你將它養出狀態的話,那它的葉片顏色還會變成暗紫色或黑褐色,既神秘又炫酷,可以說養了它你就不會想養千代田之鬆了(我就只養了烏拉克拉而沒養千代田之松)。
烏拉克拉好不好養?
烏拉克拉的養護難度不高,不過我在養護的過程中發現它會長出稍長的莖稈,且夏季不是特別耐曬,因此我們要養烏拉克拉需要注意以下幾個要點:
一.選擇透氣性較好的花盆。我有兩棵烏拉克拉,雖然都是用粗陶盆栽種的,但其中一個花盆外面帶有釉質,而用它栽種的烏拉克拉即使配土顆粒比例已經很高了,其生長速度依然很快。我一直在想那棵烏拉克拉若是繼續向上生長的話,可能就只有透過砍頭的方式來限制它的生長速度了。
二.配土顆粒比例不要低於7成。我上圖這盆烏拉克拉也砍過一次,其莖稈在之前配土顆粒比例不高的情況下出現了輕微的徒長,我覺得不好看,就重新翻盆並調整了配土,並且在其服盆之後把徒長為最嚴重的兩個分枝砍掉了,而近2年多的時間它基本就維持著現在的高度,只是爆了更多的側芽而已。
顆粒土栽種的烏拉克拉
三.平常給足光照,夏季注意防曬。烏拉克拉不是那種葉片白霜很厚的多肉,故而夏季不是特別耐曬,一旦養護環境的最高溫度超過35℃就要開始遮陰,亦或者減少光照時間,否則它的葉片就容易出現曬傷,然後留下難看的曬斑。當然平常的烏拉克拉還是要保證充足的光照才行,因為這是它不出現徒長和上色出狀態的先決條件。
小盆控養的烏拉克拉
本文由唐長老多肉札記原創(部分圖片來自網路),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