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外交政策》雙月刊網站2月13日發表題為《“中國行動計劃”是如何走入歧途的》的文章,作者是美國亞洲協會資深內容運營馬特·斯基亞文扎。全文摘編如下:
2018年11月1日,時任司法部長傑夫·塞申斯宣佈啟動一項計劃,以打擊他宣稱一直在迅速增長的以美國為目標的“中國經濟間諜活動”。透過集中聯邦政府各部門的資源,這項“中國行動計劃”尋求防範“針對我們經濟的新的、不斷變化的威脅,不只是針對防務和情報業目標的,還有針對大學和研究機構的”。
但現在,“中國行動計劃”本身卻似乎已命懸一線。
上月,聯邦檢察官撤銷了對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學教授陳剛的指控,陳剛去年因為在向能源部提交的一份撥款申請中未披露其與一所中國大學的聯絡等指控而被逮捕。政府對此案的撤銷發生在去年9月田納西大學奈米技術專家胡安明被判無罪之後,胡安明曾在2020年被“中國行動計劃”指控“犯欺詐和虛假陳述罪”。
這兩起逮捕曾激起全美各地學者、活動人士和立法者的強烈反對,他們警告說這將對美中兩國之間的重要交流造成寒蟬效應。去年9月,斯坦福大學170多名教職工撰寫了一封致司法部長梅里克·加蘭的公開信(並得到了其他多所院校同行的聯署),呼籲解除“中國行動計劃”。
他們可能很快將如願以償。《紐約時報》報道說,司法部正在考慮棄用“中國行動計劃”的名稱,轉而把該計劃的工作重新歸入國家安全部門的業務範圍。
在“中國行動計劃”的支援下,聯邦調查局特工分赴全美各地大學,向教授們講授披露與外國關係的正確程式。但許多學者認為,這些規定讓人十分困惑,他們寧願避免與中國交流,也不願冒遭受法律審查的風險。
拜登政府已經採取措施減輕這些擔憂。去年8月,時任白宮科學顧問埃裡克·蘭德曾宣佈,政府將致力於簡化對研究人員的資訊披露要求。
但是破壞或許已經造成。嫌疑人的種族身份——在“中國行動計劃”中受到指控的人員中有近90%是華人——已經引發了遍及整個美國高校科研界的寒流,從而對已經因為疫情而枯竭的中國人才赴美管道構成威脅,並促使中國出生的研究人員考慮在其他地方繼續自己的職業生涯。扭轉這一趨勢需要的可能不只是簡單的技術官僚式辦法。
塞頓霍爾大學法學教授瑪格麗特·劉易斯說:“僅僅因為這種言論在拜登執政期間有所軟化,並不意味著對偏見的擔憂已經消失。”
來源:參考訊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