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鵬加速衝擊歐洲市場
小鵬汽車近日宣佈,將拓展歐洲市場,在荷蘭和瑞典建立銷售和服務合作伙伴關係,品牌零售體驗店將於2022年第一季度在瑞典和荷蘭開業。
短評
成為一個國際汽車品牌,是中國傳統車企乃至造車新勢力的最大目標。
傳統燃油車時代的落後,並不代表電動汽車會繼續落後。相反地,基於對智慧電動車市場需求的快速察覺和反應,國內造車新勢力們陸續宣佈飄紅業績和出海訊息。
今年1月份,小鵬汽車共交付12922臺電動汽車,同比增長115%,連續五個月交付破萬。截至1月底,小鵬汽車累計交付量突破15萬臺。
在造車新勢力的第一梯隊中,小鵬汽車在出口方面也保持著領先步調。繼2020年底進入挪威市場後,小鵬汽車早些時候表示將拓展包括瑞典、丹麥和荷蘭在內的其他歐洲市場。
從目前得到的訊息來看,小鵬汽車也打算採用開設線下門店和發展銷售服務網路的方式開啟歐洲市場。
和蔚來汽車一樣的是,小鵬汽車對於海外市場同樣寄予厚望。“一半訂單來自國內,一半來自海外”是小鵬汽車對於未來的展望,亦或說是一個目標。
儘管這一過程必將坎坷,但正如新技術的“S型曲線”理論一樣,匯入期增長緩慢,成熟期增長將呈現指數級增長。
品牌發展過程也基本如此,爆紅的背後是無數準備就緒的黑夜,尤其對於汽車這類高價值產品來說。
02
馬斯克晉升院士
2月10日,美國國家工程院(National Academyof Engineering,NAE)公佈新一期院士名單,特斯拉以及SpaceX CEO馬斯克正式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短評
猶記得美國《時代》週刊去年將馬斯克評選為 “年度人物”時,在業界引起的反響,比起肯定,更多的是質疑。
《時代》週刊當時對馬斯克的形容是,“作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沒有房子,最近一直在拋售財產。他將衛星送入軌道,並利用太陽能服務千家萬戶。他駕駛著一輛他自己製造的汽車,不需要汽油,也幾乎不需要司機。他的手指一揮,股市就會暴漲或暴跌。他的每一句話都被一大群粉絲掛在嘴邊。當他把業務推向全球時,還夢想著移民火星。方下巴臉龐,不屈不撓”。(環球網)
而幾天前,馬斯克又因為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入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NAE給出的理由是,馬斯克在“在可重複使用的運載火箭和可持續運輸和能源系統的設計、工程、製造和運營等方面取得了突破”。
這一次,質疑聲同樣席捲而來。持續不斷的推文和叛逆的論調,使馬斯克在公眾心中的形象已經越來越接近一位網紅。
但無法否認的是,SpaceX近兩年實現的成績,無論是載人航天任務還是即將進行首飛的星際飛船專案,馬斯克作為掌門人都功不可沒。
美國投行摩根士丹利過去曾指出,SpaceX 公司的估值有望在未來幾年變得更高,或許將超過特斯拉。同時另一份報告認為,馬斯克有望憑藉 SpaceX 成為全球第一個萬億富翁。
SpaceX的商業價值得到越來越多的肯定在意料之中,不過馬斯克作為一介商人,該履行的業務沒有履行,毫無疑問獲此殊榮要受到外界的質疑。
據報道,特斯拉在2021年實現55億美元的淨利潤,向公司所在州繳納的稅單僅有900萬美元,而聯邦稅單更是低至為零。
03
中企名列前茅
當地時間2月10日,美國加州交通管理局(DMV)釋出了新的2021年全年自動駕駛路測資料,中國與美國頭部自動駕駛公司排名前列。
短評
首先來簡單說下這份報告的具體內容。
從全年總測試里程來看,谷歌旗下Waymo以超過232.58萬英里的優勢繼續把持榜單第一位置,通用汽車旗下Crusie緊隨其後,小馬智行排在第三位,總路測里程約30.56萬英里。若以車均測試里程看,前三名則變更為元戎啟行、小馬智行和Crusie。
按自動駕駛成績MPD來看,AutoX以50108英里排名第一,滴滴排名第三,TOP13中還包括文遠知行、元戎啟行、小馬智行、百度Apollo和輕舟智航等其他5家中國公司。
MPD(Miles Per Disengagement)是衡量自動駕駛汽車駕駛水平的最直觀指標之一,大致可以解釋為自動駕駛汽車在被人為干預前行駛的里程數。一般認為,MPD數值越高,自動駕駛水平越高。
在這份成績單中,中美兩國的自動駕駛公司排名在前。在TOP13中,中國自動駕駛公司佔據7個席位,顯示出中國在自動駕駛技術領域發展的潛力與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早些時候,美國加州州長簽署法案要求,自2030年開始,所有自動駕駛汽車都要實現碳零排放。這意味著,自動駕駛車隊均需向電動化轉型。
一直以來,全球自動駕駛行業的技術發展都由美國公司領導,美國立法和配套制度也相對更加完善。因此加州也彙集了全球主要的自動駕駛公司。
不過,在電動化與自動駕駛技術優勢的加持下,中國自動駕駛公司或許有機會抓住時代的機遇。全球自動駕駛第一州更精彩的故事,正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