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這是古來有之的行當。遍尋古今中外,沒有哪個帝王的陵寢沒有被盜墓賊覬覦過。
馬踏匈奴的漢武大帝夠威武吧,他所安睡的茂陵卻被盜墓賊搬了個精光。
開創貞觀之治的唐太宗夠英明吧,他下葬的昭陵卻被明目張膽地洗劫一空。
奠定我國領土基礎的康熙夠偉大吧,只可惜我們現在連他一副完整的骨架都湊不出來。
可是,有這麼一座陵寢,卻號稱是所有盜墓賊的噩夢!
不管是冷兵器時代的40萬人開挖,還是熱兵器時代的大炮轟炸,居然這座陵寢就是挖不開。
這座號稱史上最難挖的陵寢就是武則天與李治的合葬墓——乾陵,這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座兩位帝王合葬的墓。
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乾陵能夠如此頑強,難道真的如民間傳說一般是武則天英靈保佑?
說起來,民間的傳說從來不是空穴來風。這就不得不歸功於修建乾陵時,兩位術士的嘔心瀝血,二人合力為我們建造了這中國古代風水學上的巔峰之作。
在唐高宗李治駕崩之後,武則天找來了當時名滿天下的兩位術士袁天罡和李淳風,讓他們分別前往全國各地,找尋最適合安葬皇帝的風水寶地。
二人接下這差事之後就勤勤懇懇,踏遍九州各地,遍訪秀水名山,終於在同一時間回朝交旨。
武則天開啟他們所寫的地址一看,一模一樣,那就是乾縣-梁山。
這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地方,居然能讓當朝兩位大術士,在疆域如此之廣闊的大唐唯獨青睞此處?
來來來,趕緊派人去看看!
於是,武則天派出使臣,前往梁山視察。
兩位大術士陪同著使臣來到梁山山頂,袁天罡說,我在此處的絕佳位置埋下了一枚銅錢,李淳風也說,我在這裡的完美之處釘下了一枚釘子。
說完,二人不約而同地指向了一個地方。
使臣趕緊走過去,扒開那裡的土一看,釘子正好釘在銅錢的眼中!
袁天罡和李淳風哈哈大笑,真是英雄所見略同!
這個故事馬上被使臣快馬加鞭彙報給了武則天,武則天聽完,也不禁拍案叫絕,當即決定,梁山就是唐高宗以及自己將來的壽域。
由此可見,乾陵絕對是中國古代帝皇陵寢中的風水之最!
盛唐之世,乃是中華古代國力最強的時期。不缺人也不缺錢的武則天下令,仿照唐太宗昭陵的形制給我建個更大的!
於是號稱“諸皇陵寢之首”的乾陵,浩浩蕩蕩地開工了。
次年八月,在完成乾陵的基礎建設後,唐高宗下葬,然後繼續建設,這一建就是23年!
乾陵在昭陵的形制上進行了發展與完善,陵園按照唐都長安城的格局建造,分有皇城、宮城和外郭城,其南北主軸線長達4.9千米。
文獻記載,乾陵陵園“周八十里”,原有城垣兩重,內城置四門,東曰青龍門,南曰朱雀門,西曰白虎門,北曰玄武門。
後經考古工作者勘查得知,陵園內城約為正方形,其南北牆各長1450米,東牆長1582米,西牆長1438米,總面積約230萬平方米。城內有獻殿、偏房、迴廊、闕樓、狄仁傑等60朝臣像祠堂、下宮等輝煌建築群多處。
預測裡面的陪葬品約有五百多噸,沒有流傳下來的上官婉兒詩集以及《蘭亭序》原稿等稀世珍寶大機率都在乾陵之中。
如此舉世聞名的皇陵,又怎麼能不被盜墓者惦記呢?
最先想來挖出這些寶藏的就是唐末的農民起義領袖黃巢。
自古的農民起義軍都擁有相同的特點,人多、鋤頭多。
在佔領長安之後,黃巢便指揮著40萬大軍,人手一個鋤頭浩浩蕩蕩地前往乾陵開挖。
40萬人在乾陵挖了整整一百天,把半座梁山都挖空了,愣是連根毛都沒有挖到,只留下了40餘米深的“黃巢溝”。
鹽販出身的黃巢怎麼會懂得風水?
整個乾陵都建立在梁山的東側,你們一個勁地往西挖,怎麼可能挖得到呢?
不甘心空手而歸的黃巢,於是決定換個方向繼續挖。
然而,就在要挖到墓道時,突然狂風大作,電閃雷鳴後,上天降下傾盆暴雨。惡劣的天氣,又是在山上,令農民們不敢再繼續挖掘。
這時,軍中又傳出武則天顯靈,詛咒盜墓賊的流言。一時之間,人心惶惶。無奈的黃巢,只好就此作罷。
第二個對乾陵下手的人是五代的耀州節度使溫韜。
這傢伙似乎就跟李唐王朝有仇一般,他接連挖掘了李唐17座帝王陵寢,就剩乾陵沒挖。
於是,他興兵數萬,來到梁山。
可是,就在他們準備停當要開挖之後,突然地動山搖,繼而風雨大作。被嚇得不輕計程車兵,紛紛逃下山去。
溫韜並不想就此放過乾陵,他前後三次下令挖山。然而,三次都遇上了一樣的情況。
最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只要人馬一撤,就立刻風和日麗。
武則天英魂重現的傳說再次在軍中流傳開來,士兵們對此深信不疑,生怕遭到武皇的詛咒。
沒有辦法的溫韜也只好下令撤軍。
至此之後一千年,乾陵不斷地被人光顧,但一個個盜墓賊就跟撞了鬼似的,不是死於非命,就是遭遇風雨難以進山。
這也令武皇詛咒的傳說更加深入人心。
直到民國時期,國民黨將軍孫連仲頂著迷信的壓力,再一次對乾陵下手,而這一次他用的是現代化的武器——大炮。
他率領軍隊駐紮在乾陵腳下,以軍事演習為幌子,下令向墓道開炮。
隨著震耳欲聾的轟炸聲發出,一股黑煙從山中升起。
但是這股黑煙並沒有消散,而是盤旋而上,竟然形成了一股龍捲風,瞬間就捲走了七個士兵。
在螺旋昇天之後,七個士兵重重地被摔在地上,全部當場死亡。
這下子孫連仲被嚇壞了,趕緊將軍隊撤走,然後派人買來祭品,在乾陵前大搞了一場祭祀,祈求武皇原諒。
建國以後,考古工作者們用現代化技術對乾陵進行了充分地考察,最終確定乾陵沒有任何被盜的痕跡,它也成為了唐代皇陵中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
武則天是一個喜歡逆天改命的人,她在世時如此,去世以後居然也能如此,這真是太令人恐懼了。
當然了,這只是一句玩笑話。
乾陵雖然有很多令人無法理解的現象,但是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早晚會有人能給這一切做出一個合理的解釋,讓我們等待著那一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