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對於我們並不陌生,因為它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網際網路經濟紅利的催化下,誕生了無數家獨角獸企業,同時壟斷著整個快遞行業,例如順豐快運、菜鳥網路、滴滴貨運等,但是,近年來,有一家快遞行業的新貴,讓“前輩們”聞風喪膽,那就是“極兔快遞”。
它的出現曾引發了眾多同行的“圍剿”,但是最終成功逆襲,成了一個成功的攪局者,硬是在快遞領域“撕開了一道口子”,衝進了人們的視野。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匹快遞行業的“黑馬”,它是怎麼實現逆生長的?
說起極兔快遞,就不得提起一個人,那就是它的創始人“李傑”,這位傳奇人物,2013年的時候他就已經在印度尼西亞為OPPO立下了汗馬功勞,2015年他創立自己東南亞的物流品牌Express,經過了三年的發展,2018年Express已經滲透到整個東南亞的物流市場。
2019年透過國內“借殼”龍邦快遞拿到了許可證,並將其更名為“極兔快遞”2020年3月,同年9月,“極兔快遞”拿到了OPPO、vivo等百億投資,迅速在國內鋪設網點。
隨後2021年先後得到了高瓴、紅杉資本的18 億、25億美金的融資,(約1300億人民幣)。僅不到一年的時間,在國內這些知名的資本的呵護下“極兔快遞”就像是開了掛,生長迅猛。
在迅速擴張初期,“極兔快遞”瘋狂燒錢,由於加盟流程簡單,費用低等優勢,在利益的驅動下,散戶們很快就被“極兔”攬收。
之後創始人“李傑”更是放出大招,決定“一天燒掉一個億”來鞏固市場,透過精明的廣告策劃及宣傳,“極兔”很快就搭上了拼多多、蘑菇街、蘇寧易購等眾多物流鏈的快車,無論是物流形態、還是價格優勢,正好與拼多多的需求不謀而合。
一個有成熟的物流體系,一個是送金子的大財主,二者很快就達到了共識,據業內認識透露,拼多多起步就將200億的包裹訂單90%的份額交給了“極兔”,有資本的加持,有拼多多的流量扶持,讓極兔的日單量不斷攀升下,短短四個月就拿到了國內快遞的14%市場份額,從此,一個超級獨角獸開始崛起。
由於發展迅速,導致同行們紅了眼,2020年7月,有不少媒體曝出,圓通、韻達、申通等眾多同行,明令禁止其旗下加盟商與“極兔”合作,但這時候已經晚了,因為極兔達成2000萬單目標後,早已長成了一顆大樹。
在這時候,“極兔”盯上了阿里的“棄嬰”百世快遞,大家都知道,百世近年來連年虧損,在百世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極兔”一鼓作氣收購了其一部分股份,這次收購表面看似平靜,但是它的野心顯而易見,不難發現,百世的訂單很多來源於淘系,背靠阿里的物流大樹已成了“極兔”的首選戰術。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和百世的融合一定程度上,能讓極兔的網路體系得以加速發展,同時也成功補齊了自己物流網路末端建設的短板,這也就意味著在接下來的時間,極兔會衝進阿里的電商物流體系,又一步鞏固自己在國內的市場地位。
在完成中國市場的佈網後,“極兔”似乎已經能與順豐,通達系和菜鳥相匹敵,據胡潤百富榜紕漏的《2021全球獨角獸榜》的資料顯示,“極兔速遞”已經以1300億的估值,位居全球第16位榜單,處於快遞物流領域的第2名。
看到這裡,很多網友也許有疑問,那就是極兔速遞憑什麼能值1300億呢?
事實上,除了資本加持,“極兔”自身造血的能力也很強,他不僅以突出的業績躋身國內快遞產業第一梯隊,具備與業內巨頭企業抗衡的能力,而且還有東南亞市場的物流市場的支撐,
所以說,無論在國內佈網,還是國外佈網,“極兔”都有著強大的優勢,比如說,從國內物流佈局來看,極兔已經在全國投產了74個轉運中心,幹線運輸車輛也達到了3000多輛。
國外更是不用說,當年創始人在東南亞構建的物流體系,就是“極兔”最驕傲的基礎。
此外,從人才儲備上來看,極兔與百世融合後,吸納了百世大量的技術人才,為極兔構建了一條智慧化物流的“護城河”。
目前來看,極兔擁有境內境外雙網融合跨越式競爭優勢,發展前景也極為廣闊,特別是與國內外市場高度聯動的發展趨勢下,極兔必然能成為一顆現代物流之星,屆時,市值很有可能還會拉伸的可能。
你們覺得“極兔速遞”會是下一個物流之星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