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10個小常識看看你能做到幾個?
黃帝內經裡邊說,春主生髮,宜養生也。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季陽氣上升,正是萬物復甦的時候,這個時候進行養生保健,能夠更好地去除體內濁氣,同時起到增強和鞏固的作用,開個好頭。
那麼,春季養生,我們要做到哪些呢?
1.早睡早起
春季養生在睡眠上要保持“早睡早起”的習慣。奉勸那些喜歡熬夜的人,最好晚11點前入睡,否則第二天容易雙目赤紅,容易肝火上升。早起是指7點左右起床,有利於生機的勃發,更健康更快樂。
2.不要急於減少衣服
春天因氣候變化大,加上陽光普照,常讓人忽略初春的善變與寒冷,因此衣著最好慢慢減少,因為白天晚上的溫差相對較大,不要一下子換上夏季的短袖短褲,寒邪傷肺,容易導致感冒等,尤其中老年人不要急於減穿衣服。(俗話說春捂秋凍就是這個道理)
3.每天堅持多喝水
每天堅持多喝水,能夠增強身體系統的迴圈速度,緩解緊張的身體機能,提升預警能力和能量消耗,成年人一天需要喝2000ml水。
4.少喝含糖飲料
如果你經常喝含糖分的飲料,除了會讓你變胖以外,還會造成你體內維生素B群流失,這樣你就會更容易疲累。如果是已經習慣喝飲料的人,可以先從減少糖分的吸收做起,或者每天適當地減少喝飲料的量。
5.徹底大掃除,遠離過敏
春天是過敏、呼吸系統疾病以及傳染性疾病的高發季節,所以很有必要進行一次春季大掃除。大掃除儘量選擇天氣好、空氣清潔時進行,掃除前先開窗通風,儘量用溼掃代替幹掃,防止室內揚塵,有條件的家庭可以用吸塵器,尤其要徹底清潔床下、沙發下、衣櫃等衛生死角,被褥也最好拿到室外晾曬,地毯、窗簾每次換季時都應該清洗。
6.多曬太陽補鈣
春分過後,日照時間越來越長。當大地脫去冬天寒冷的外衣,陽光灑在身上溫暖而柔和。此時,我們應該盡情享受陽光帶來的健康益處。民間素來有“學會曬太陽,勝過吃補藥”的說法。最好走出家門曬太陽,不要隔著玻璃曬。適當的陽光照射的話可以促進人體合成維生素D,而維生素D有促進鈣吸收的作用。所以說適當日曬面板有補鈣效果的,不過曬太陽選擇陽光比較柔和的時候,避免陽光暴曬。
7.忌溼地久坐
有些人對潮溼致病不太理解,認為身體有面板保護,面板又不透水,外界的溼氣怎麼能影響到體內而造成疾病呢?真正的溼氣當然不能直接進入體內,但機體之氣和外界之氣是相互感應的,外界之溼是一種滯緩之氣,感應到體內則使機體的氣機也執行緩慢,從而在體內生成溼邪。因此要避免在潮溼的環境中停留過久。
8.忌汗出扇風
這裡說的忌汗出扇風是指氣溫不太高,因運動而出汗時,不要貪涼而扇風,或立刻喝冷飲。扇風雖然很愜意,但風為諸邪之首,帶著寒邪或溼邪不知不覺地就襲入體內了。夏季三伏天熱扇風不在此列。
9.注意飲食幹稀搭配
健康的飲食每餐要有幹有稀,易於消化。總吃乾巴巴的食物對人體腸胃不利,根據具體情況採用幹稀搭配,不僅能增加飽腹感,還有助於人體消化吸收,要記住“飯前喝湯,苗條健康”。
10.睡前半小時留白
睡前半小時到一小時,不要再上網、玩手機。此外,白天多曬曬太陽,壓抑腦下垂體分泌褪黑激素,保持清醒。晚上回到家,8點左右,可以洗個澡,泡泡腳,然後看看書,聽一聽舒緩的音樂。
隨著天氣漸暖、陽氣漸升,溫補可逐漸減少,轉而多吃一些調和肝氣、營養心神的食物。可多吃一些味甘性緩的食物,如茯苓、山藥、百合、大棗等,能夠起到緩和緊張煩躁情緒、養育心神、調暢情志的作用;
常按揉足三里,可調養脾胃;
常按摩背部肝俞穴,可以滋養肝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