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中柱,原名長驥,字德稱,號立夫。
1894年6月出生在桂陽縣荷葉鎮下珠石村一個書香門第家庭。其母魏氏是桂陽魏家的名門大家閨秀。譚中柱自幼讀書,受到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良好教育。18歲娶魯塘何氏結婚,20歲生子。1919年考入雲南講武堂學習,認識了來自廣東梅州的同學葉劍英,畢業後同入廣東建國粵軍從軍。
1924年葉劍英進入黃埔軍校當了教官,譚中柱仍在粵軍,兩人來往頻繁,一直保持學友關係。
1927年葉劍英參加領導了廣州起義。1931年到達井岡山後,與在廣東粵軍的譚中柱仍然保持書信聯絡,當時譚中柱己經是陸軍上校了。
1931年10月譚中柱收到了來自井岡山葉劍英的來信,通知譚中柱部隊起義上井岡山,譚中柱立即響應,帶領部隊向井崗山進發。當譚中柱把部隊開到湘粵邊界的宜章麻田時,由於譚中柱的副官(副團長)突然叛變,搶先下手背後放槍打死了譚中柱,全團被控制在副官手裡,部隊停止向井岡山前進,起義失敗。因副官殺害譚中柱有功,被粵軍提拔為團長,替代了譚中柱的職位。
譚中柱犧牲後,由譚中柱手下親信的努力,才使譚中柱遺體和遺物被送到老家荷葉下珠石。由於部隊這次叛亂事件引起了譚中柱親信的強烈憤恨,不久,那個槍殺譚中柱的副官也被譚中柱親信暗殺了。
譚中柱遺體下葬後不久,譚中柱17歲的兒子譚傳階在下珠石家中收到了一封來信,信的大意內容是要譚中柱到井岡山後怎麼與紅軍約定接應事宜。信件落名為葉劍英。當時譚傳階不知葉劍英是誰,一直把信件珍藏在家裡,五十年代,譚傳階內侄看道信件後,不懂歷史真相,怕引起麻煩,無知地把葉劍英的信件燒掉了。到了六十年代譚傳階才從報紙和新聞媒體知道,葉劍英是元帥,在北京,是個大官,才想起當年的來信人是葉劍英已經是中央的大領導了,也為信件的燒掉痛心不已!
資訊提供:譚宜達
編寫作者:譚民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