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用怕,我們是優待俘虜的。你這輩子也不是一無是處,前半段你還是有功的。只不過後來的那一部分,你做得太不好了。”1947年5月的一天,晉冀魯豫野戰軍的司令員劉伯承,在見到被抓獲的東陵大盜孫殿英時,說出了上面那段話。
這句話很奇怪。劉帥為何會說一個敵將有功呢?他口中孫殿英有功的“前半段”,是否指的是他的前半生?他又做了什麼而被說成是“有功”呢?“做得不好”的後半段,又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劉帥口中的“前半段”,並不是指得孫殿英的前半生。相反,他的前半生罪行累累,簡直到了“百死不能贖其罪”的地步!
要說孫殿英,自然不得不說他盜掘清東陵的罪惡行為。他年輕時曾是“廟道會”會首,幹過一些欺壓良善的勾當。後來投靠軍閥張宗昌,憑著一股狠勁兒,爬到了師長的位置上。1928年5月,他又投靠了蔣介石,駐軍遵化一帶。
孫殿英對位於馬蘭峪的清東陵,可謂是垂涎已久。他早就聽說,清朝乾隆皇帝、慈禧太后的墓中,有的是價值連城的寶貝。於是孫殿英以演習為名,炸開陵墓,對其中珍寶進行了洗劫似的偷盜!在這一過程中,由於保護措施不得當,很多極具文化價值的文物被損毀了。
盜墓之後,跟著就是銷贓。孫殿英指使手下譚溫江等人,四處找“掮客”兜售寶物。孫殿英銷贓從不管買主是誰,只要給錢就賣。不少的稀世珍寶,因為這種沒有原則的銷贓,而流落海外。
後來盜墓的訊息走漏,前清皇室到國民政府狀告孫殿英。孫殿英為了脫罪,拿出了大量的寶貝四處打點。其中最著名的,便是獻給宋美齡的夜明珠,和後來落入川島芳子手中的九龍寶劍。這一過程中,又有大量珍寶下落不明。
孫殿英盜墓、銷贓的過程中,造成的文物損失,其價值無法估量。而且文物的損失,是無法恢復的。應該說,即使不追究盜墓行為本身,孫殿英的罪過,也是罄竹難書的。說他是民族的罪人,一點都不過分。
若以孫殿英58歲的壽命而論,他的前半生可謂是罪行累累。劉伯承口中的“有功”,自然不是指他的前半生。這就要說道孫殿英人生的唯一亮點:赤峰戰役了。
孫殿英在盜墓事件爆發之後,成了一個軍閥裡特殊的存在。誰都知道他有錢,誰又都覺得他髒,所以對他通常是敬而遠之。他在中原大戰時依附閻錫山,後來又投靠張學良,始終是那種邊緣性部隊,誰的嫡系也不是。
1933年2月,日軍三萬多人向熱河進攻。駐守熱河的湯玉麟部態度不明,張學良一邊拜託宋子文前去勞軍,一邊命令孫殿英和其他幾路義勇軍馳援熱河。
2月27日,孫殿英部進駐熱河的戰略要地赤峰城,隨即開始組織抵抗。孫殿英在赤峰中學禮堂發表了極富民族感的演講,表示“如果我言不由衷,貪生怕死,就把我的腦袋割下來謝罪!”當時不少聽他演講的人,都激動地流下了眼淚。
孫殿英這一回,可不是說說而已,而是真的打算和日軍拼命。他把自己手下的三個旅佈置在烏丹、圍場、凌源三個城鎮,設定成鉗形陣地,一同拱衛赤峰城。他自己也親自調配糧食軍火,為前方計程車兵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就在他發表演講的那一天,孫殿英部和日軍開始接觸。這次他們面對的,是日軍騎兵第四旅團,旅團長是茂木謙之助。日軍火力非常兇猛,外圍的戰鬥非常激烈。僅僅一天後,守軍已經開始和敵人展開白刃戰了。當天晚上,孫殿英突發奇想,玩兒了一把奇襲,險些端掉了第四旅團的司令部。但是畢竟雙方實力差距太大,三月二日,外圍陣地幾乎全部丟失,日軍進抵赤峰城下。
到了此時,孫殿英也打出了感覺,直接衝到第一線去督戰了。他身邊計程車兵看長官都不怕死,一個個的又來了勇氣,擊退了敵人一波又一波的進攻。到了下午三點,日軍看難有進展,便集中重火力轟擊赤峰城牆。結果城牆被炸塌,敵人蜂擁而入。
到了此時,赤峰已經很難守住了。但是孫殿英仍然不肯撤退,下令手下準備巷戰。此時赤峰縣知事和一些所謂的“紳士”卻慫了,他們以“保全赤峰的百姓生命”為由,要求孫殿英撤退。孫殿英眼看仗打成這樣,也沒有取勝的可能,便含著眼淚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但是,戰鬥還未結束。孫殿英部的117旅,在哈拉道口一直堅持抵抗,到三月五日才奉令撤退。三月八日,孫殿英部又與追擊而來的日軍部隊爆發了激戰。他的妻弟率領炮兵團姍姍來遲,造成正面部隊因寡不敵眾而失敗。孫殿英以貽誤軍機之罪,將其槍決示眾。9日,孫殿英在烏丹的陣地也被突破,他這才放棄抵抗,撤回長城一帶。
赤峰戰役,絕對算得上是孫殿英一生的高光時刻,同時也就是劉伯承元帥所說的“前半段”。他所表現出來的統軍能力和民族氣節,足可以媲美任何一位抗日名將。如果他能保持下去,絕對會有一個不一樣的未來。
但很可惜,孫殿英最終還是墮落了。七七事變之後,孫殿英還是回到了蔣介石的懷抱。雖然蔣給了他一個“暫編第5軍”的番號,但卻不怎麼提供糧餉。孫殿英那剛剛升騰起來的愛國熱情,就在國民黨的派系鬥爭中,漸漸消磨殆盡。他開始變成了一個投機鑽營的人,滿腦子想的,就是如何儲存實力。
孫殿英的防區,處在國、共、日本的三方交界處。他為了自身的生存,同時和三方都搞好關係。他曾經修建了三個招待所,分別招待三方的人。正如閻錫山“在三個雞蛋上跳舞”一樣,孫殿英也在三方勢力中縱橫捭闔,自己坐收漁利。
不過這一時期的孫殿英,還是做了一些好事。當時為了和八路軍搞好關係,孫殿英曾贈送過一些物資。八路軍曾經把他當做可以團結的物件去說服,但結果卻是失望而歸。
終於在1943年4月,孫殿英又犯下了人生的另一個大錯:投降日軍,做了可恥的漢奸。他不僅自己墮落,還出賣了國民黨前輩龐炳勳,致使他也投降了日軍。孫殿英到此,已經徹底淪為了民族的罪人。
抗戰勝利後,孫殿英再次投靠了蔣介石,成了國民革命軍第三縱隊的司令官。對自己曾經投敵的汙點,孫殿英將其美化為“臥底之計”,表示自己是忍辱負重的英雄。只是公道自在人心,誰都知道是怎麼回事。
後來孫殿英帶兵駐守湯陰,積極鼓吹內戰。他為了鞏固自己的城防,抓民夫,拆民房,又幹了不少的壞事。當地百姓,對他也是嗤之以鼻。
1947年,晉冀魯豫野戰軍打響了豫北戰役的槍聲。4月底,解放軍打到了湯陰城下。孫殿英雖然負隅頑抗,但是仍然無濟於事。5月2日,湯陰城被攻破,孫殿英躲到了地道中,結果仍然被抓。
劉伯承在攻城之初,已經下達命令,不能虐待孫殿英。孫殿英在被抓之後,態度也還算好,獻上了自己隨身的最後一件寶物:三國趙雲所用之寶劍。劉伯承於是親自接見了他,並說出了本文開始的那一句話。
此後孫殿英的命運,其實也不能說沒有轉機,他被轉到戰俘營勞動改造。因為考慮到他身體不好,解放軍方面還特批他可以帶一個隨從照料。如果踏踏實實的改造,以後應該會獲得特赦。可是這廝就是不知悔改,竟然想要越獄!結果計劃還未實施,就已經被人高密了。孫殿英只能繼續在戰俘營改造。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孫殿英的思想有了變化,學習和勞動改造態度越來越好。但是因為他多年吸食鴉片,所以患上了很嚴重的煙後痢。雖然解放軍幫他尋醫問藥,但仍然沒能留住他的性命。
去世之前,孫殿英終於對自己的一生有了反思。他在去世之前哭著說:“我過去做了許多壞事,對不起民眾,對不起共產黨。共產黨寬宏大量,不計怨仇,比蔣介石不知好多少倍啊!”作為後來人,我們只能遺憾地說一句:早幹什麼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