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平少年時期雖然家境貧窮,但終究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他憑藉著自己的努力,考到了當時社會上最好的學府清華大學,並在畢業以後,靠著自己出色的能力,被周總理一眼就看重,留在周總理身邊擔任秘書的工作。
後來,宋平更是憑藉著自己出色的能力和出彩的表現,從周總理秘書的崗位升任到正國級的官位。此外,宋平為官一生更是兩袖清風,清正廉潔。在教導子女時,更是不許兒子作專車,讓兒子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讓其和自己一樣做一個兩袖清風,清正廉潔的好官。
一、知識成就未來
知識猶如浩瀚星辰中的北極星,在蒼茫的黑夜中,為人們指明前進的方向讓人們不在迷茫。知識是上一代人留下來的寶貴財富,豐富著人們的精神世界,指引著人們的生產生活。因此,知識能夠改變人生,也能夠成就未來。
因為,當一個人沒有知識時,遇到困難就會原地打轉,不知道怎麼吸取前人的經驗,順利快速的找到前進的方向,只能夠在原地踏步一步一步的嘗試,試驗出正確的方向,然後再前進。然而,這樣的試驗方法往往是不切實際的,特別是對於大多數的普通家庭來說。
宋平他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家裡的收入都來源於自家地裡的收成情況。此外,眾所周知在當時種地都是靠天吃飯,如果碰見乾旱等自然災害,有可能連飯都吃不飽還要捱餓。也正是因為宋平出生於這樣的貧苦環境中,他從小就養成了節約的好習慣。
因此,也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宋平深知改變命運讓全家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的方法就是知識,知識才能改變命運,才能成就未來,才能讓家庭不在貧困下去,才能突破階層壁,搏得一個好的未來。因此,宋平在知道自己有機會去學堂讀書時,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
他在學堂中讀書時,一直非常勤奮刻苦。別人看一遍的知識,他回到家中要自己溫習好幾遍。別人早晨還在被窩裡睡覺的時候,他早早就起床開始背誦書本,十分刻苦用功。也正是因為他這樣的努力,在學堂讀書時的成績一直很好,名列前茅。
透過宋平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努力,它以優異的成績的順利考入了清華大學。但是,考入大學也僅僅只是一個轉折點,這個轉折點讓宋平獲得了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人們常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正是因為宋平努力學習知識才有了改變未來的機會。
二、為官清廉
說起宋平的從政之路,也正是因為他肯吃苦的精神,才一直順風順水。在宋平入學清華大學以後,他憑藉著自己優秀的學習成績和自己各方面的優異表現,被同窗所崇拜,被老師所看重。但是好景不長,隨著局勢的緊張,戰爭全面爆發。
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中,隨著戰爭的快速蔓延,組織上急缺人才,再加上宋平的學校也因為安全問題,將校區暫時遷到西南聯大。因此,宋平在從清華大學畢業後,便被老師們內推到離學校較近的革命聖地延安去工作,參與革命。
也因為這次的工作機會,讓宋平在延安工作期間有幸認識了周總理併成為了周總理的秘書,也讓宋平在工作中和周總理學到了很多。此外,這段時期的經歷,也讓宋平更加堅定了其投身於革命事業,走上了政治道路的志向,立志做一名為官清廉,兩袖清風的好官。
說起好官,大家都會想到為官清廉,為官清廉雖然聽著簡單,但是做起來卻很難。此外,也是正因為宋平從小到大的種種經歷,才讓他守住了本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直銘記“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志向。
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宋平更是憑藉著自己肯吃苦的精神和過硬的業務能力被組織上所重用,並且先後曾擔任多項要職。更甚者,宋平在後來更被推選為中央委員,並且在一九八九年的時候,成為正國級領導人。
當宋平官職一高再高,甚至位列正國級領導人時,他也沒忘記自己的初衷,一生為官清廉,兩袖清風。從來不謀求私利,滿足自己的慾望。他只把心思放在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上,如何能幫助和自己年幼時一樣的貧苦的大眾,一心為人民。
三、教導子女
宋平是一個嚴於律己的人,以至於他對於的子女來說也是嚴格的教導。雖然現在生活環境好了,可以享受好的生活了。但是宋平絕對不許他們浪費,不允許他們貪圖享樂,驕奢淫逸,反倒是培養他們養成節約的好習慣,有什麼就用什麼,不盲目攀比。
因此,宋平在教導自己的子女時,鼓勵他們紮根於生活,融入於普通百姓之間。有一次當宋平外出時,由於自己的本身的官職和政治敏感性,已經不方便在人前出現了,只能特例坐專車出門。但是,他為了教導他的兒子養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宋平沒有讓自己的兒子和自己一起乘專車出門,而是讓兒子自己去買票坐車,融入普通民眾的生活,讓兒子明白努力的重要性,明白應該透過自己的雙手去爭取,而不是不勞而獲。也因此,經過宋平嚴厲的教導,他子女們都發展的非常好,頗有乃父之風。
四、總結
宋平在退休後,也沒有鋪張浪費,反倒是居住在了一個簡單的四合院中,享受著和普通人一樣的晚年生活,很是愜意。此外,宋平是一個很低調的人,他不喜出現在公眾面前,但卻為了支援公益,關心貧困地區的教育問題,常常出現在大眾面前。
宋平想推動更多的人去參與助學,讓落後地區的農村孩子,也能夠得到應有的教育,讓他們也可以用教育,用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希望這些孩子們也可以像自己一樣,用知識改變命運,獲得一個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