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就吃“是一種本能,也是一種直覺,所以歐美出現了一種叫「直覺性飲食(Intuitive Eating)」的飲食方法,且十分流行。然而許多人可能一聽到”直覺飲食“就覺得是餓了就吃,且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比如來一杯珍珠奶茶,再配一份炸雞,「直覺性飲食」真是如此嗎?下面的內容為你解密!
「直覺性飲食」是由兩位叫Evelyn Tribole與Elyse Resch的營養師共同提倡的,且兩人著書立說,建議人們傾聽自己的身體的聲音,善待自己的身體並照顧好自己的身體,而不是強逼自己進行無節制的節食,或者逼迫自己執行各種飲食法。
雖說是”直覺性飲食“,但並不是”想吃就吃“,更不是暴飲暴食,而是餓了再吃,且注意自己的身體需要什麼,繼而選擇對身體和自己都有好處的飲食需要。
拋開節食的情緒勒索,讓你適當節食沒壓力
直覺性飲食法,在執行面和心理調適上,有以下10個重要概念:
1.為你的飲食觀念重新開機
拋開各種快速瘦身的飲食法,這些強調速成的飲食觀念都可能為你植入錯誤的期待,當結果與期待出現落差時,不僅可能造成越減越重的後果,甚至出現自我厭惡的心理。
2.正視你的飢餓感
減肥或節食最害怕的就是飢餓感。”直覺性飲食“希望你能正視自己的飢餓感,正視這種生存自然的現象並接受它,用適當的熱量和碳水化合物來“滿足”自己,建立自己身體與食物間彼此信任的第一步。
3.餓了就吃
直覺性飲食要你拿掉「不該吃」的限制和框架,如此自然就可以拿掉減肥時報復性飲食的心態,短時間內你可能會誤會體重計壞掉沒反應,但不會因為嘴饞而痛苦,更不會因反彈性飲食的罪惡感或復胖而討厭自己。
4.挑戰內心的營養警察
什麼該吃、什麼不該吃?來自減肥文化或瘦身產業的強迫性思維,是否會讓你有罪惡感?而這些,也是破壞直覺性飲食成功執行的主因。
5.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享受食物
找出你充分享受食物的各種因素,不論是搭配音樂或是和三五好友一起,各種讓吃東西變成愉快的因素,都能幫助飲食過程增加滿足感,滿足感會帶來「這樣就夠了」的適可而止的心情。
6.覺察自己的飽足感指數
有意識地感受自己在進食時的飽足感,此刻的你是七分飽還是三分飽?並且記得進食的過程停一下感受食物的美味,培養這樣的覺察能力,你會驚覺自己在進食時不是盲目地咀嚼與吞嚥,是明顯感受自己已經不餓了。
7.真實面對情緒避免情緒性飲食
面對壓力,不少人會用大吃大喝來排解。但想透過飲食來舒緩情緒前,建議有意識地覺察情緒的來源,並告訴自己:「美食能暫時轉移注意力但無法解決問題」,這樣細微的覺察會讓你在暴飲暴食前,拉住自己的衝動。
8.尊重自己的身體
每個人生來都有高矮胖瘦,大腳的女生並不會因為腳的尺寸大、就會受到美感的歧視,身型也是。愛自己的樣子,接受每個人生來都是與眾不同的,不需要將自己瘦成世俗的模樣。
9.感受身心的進展而非關注卡路里數字
停止聚焦在數字,關注自己身心的變化。像是當你覺察到運動為你帶來的好精神與好氣色、這些使你感到舒服,你會持續這樣做;但若你將注意力放在體重變化時,就可能影響你繼續努力的意願。
10.選擇對自己有益的食物、但柔軟看待口腹之慾
選擇讓自己身心感覺良好的食物,但不需要時時讓食物糾察隊出來規範自己,你的身體,並不會因為一片雞排就立刻生病或肥胖,因為打造健康的體態身型,是需要長期耕耘。
身心變健康擺脫復胖宿命
你發現了嗎?直覺性飲食法,主要是以觀念性的改變,讓你不需要刻意節食、不壓抑食慾、不需要恐懼飢餓後的暴食到來,而是要你用愉快的心情,吃好的食物,過喜歡的生活,把自己過得很好;重新打造健康飲食的心理狀態,再搭配規律的運動習慣,所謂的身心的健康,才能讓你擺脫反覆復胖的宿命,用舒服的生活態度,活出自己喜歡的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