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重點不說廢話,專門講一些衛生間裝修細節,避坑乾貨分享。全文都是客戶真實使用情況和真實反饋建議,只是經過我總結出來而已。
1、不裝浴缸
沒有安裝浴缸的時候,想要一個浴缸天天泡澡,有浴缸的時候發現一年也泡不了幾回,這不僅是事實,也是很多家庭的真實寫照。
然而在實際生活中,浴缸並不是大部分家庭的必須品,更多的是一種擺設或者雜物堆。
因此,安裝浴缸需要特別的謹慎,如果沒有強烈的需求,搞不好就是一個擺設浪費錢的玩意,請三思而後行。
2、不裝商品配送軟管和三角閥
大部分浴室櫃自帶軟管都是201材質,螺母都是鐵質鍍鋅,看起來像304,實則就是鐵疙瘩或者塑膠。這類軟管使用週期特別的短,大約一年半左右,就開始各種生鏽變質,甚至還有可能炸裂漏水。其次是馬桶自帶三角閥也不能用,商家配送的都是塑膠鍍鋅角閥,用不了多久就會損壞,安全隱患太大。
3、不裝黑色啞光花灑、水龍頭
黑色啞光花灑第一視角就是高階大氣,但是隻要有一點點水漬水垢就特別的明顯 ,一天不擦洗就髒兮兮的。如果買到劣質材質,不僅有水垢還會脫漆,就像用鋼絲球擦傷的一樣,全是劃痕。
4、不裝臺上盆
臺上盆無論是什麼造型,檯面與盆身接縫位置永遠都是衛生死角。
其次是巖板浴室盆,它的整個盆身底部都是一個平面,沒有斜坡導致排水較差有殘留;另一個是所有角都是直角,不好打理有衛生死角。當然如果能接受這點缺點,用巖板浴室櫃一點毛病都沒有。
5、不要仿古磚、馬賽克
仿古磚、馬賽克貼衛生間雖然好看、耐磨、防滑,就是縫隙太多,幾天不打掃,縫隙裡全是汙垢,反而容易滋生細菌。清理馬賽克縫隙更麻煩,每次都要用刷子毛巾牙籤慢慢刷、慢慢扣,想起搞衛生就鬱悶。
6、非必要不安裝強排下水
衛生間面盆下水使用強排,不知不覺就成了一個標配,它的優點是節約空間、增加顏值。缺點是轉接彎管較多,毛髮雜質很容易堵塞,其次是排水通暢情況不如地排,水流速度比較慢。
比如安裝落地式浴室櫃就沒有必要做牆排下水管,既不影響顏值又不影響排水。
7、衛生間需要安裝一個暗漏或者備用地漏
乾溼分離的衛生間需要在溼區安裝一個地漏;幹區安裝一個地漏;瓷磚地下做一個暗漏,主要用來引流滲透到瓷磚底下的水漬,埋在砂漿層最低位置。沒有做乾溼分離的衛生間只需要安裝一個明漏和一個暗漏即可。
一體式衛生間地漏分佈情況
8、衛生間最好安裝除霧智慧鏡
乾溼分離的衛生間和一體式衛生間最好安裝除霧智慧鏡,不管是淋浴還是泡澡,鏡面都不會起霧,不會影響使用。
普通鏡子只要洗澡就會起霧,使用的時候可以用魚鱗布一擦就乾淨,只是使用體驗還是比較差。
9、水電改造,水管需要保溫,下水管需要降噪
水管做保溫很有必要!特別是石膏板吊頂和牆體裡面的水管,最好穿保溫棉。它有3個作用,分別是延緩水管老化;延緩熱水的散熱速度;防止冷凝水滴在鋁扣板吊頂或者石膏板吊頂上。冷凝水滴在石膏板上會引起受潮泛黃,滴在鐵質材料上會生鏽。
尤其是做大迴圈熱水的家庭,水管散熱減緩燃氣熱水器啟動頻率就會降低,間接的節約電能和燃氣成本。
然後是所有下水管最好做降噪處理,用隔音棉把管道包起來,減輕水流噪音。
10、有必要做壁龕
個人認為避坑比置物架更加方便實用,不管是搞衛生還是儲物,壁龕的優勢比置物架明顯。壁龕會佔用一定的面積,有些衛生間不推薦使用。比如說:衛生間牆體是承重牆或者12牆,不具備開槽條件;其次是衛生間面積過小,做了壁龕佔用面積會影響其它功能佈局的衛生間,不推薦使用;如果實在想做,就在包下水管的位置砌一個壁龕。
做壁龕的時候,貼瓷磚需要找一個坡度,不然會積水,如果殘留的水漬長時間不幹反而影響使用體驗。
11、安裝智慧馬桶謹慎安裝壁掛馬桶
謹慎安裝壁掛馬桶,不是說它不好,主要是後期維護麻煩,小問題好解決,大問題又要拆卸又要敲牆,動作實在是太大。對比之下,普通馬桶或者智慧馬桶安裝或者維護都要簡單一些,像馬桶底部法蘭圈不嚴,導致返臭,自己花20塊錢買一個來更換即可,如果動手能力再強點,自己都可以安裝。
12、裝耐潮溼浴室櫃謹慎安裝木製品浴室櫃
不管安裝半掛浴室櫃還是落地式浴室櫃,儘量選擇太空鋁、不鏽鋼、巖板……等材質的櫃體,主要是防黴、防潮、耐腐蝕適合衛生間使用,不易腐爛變質。木質櫃子抽屜板材多數是密度板,遇水一泡就壞,使用壽命短。就算是全實木的浴室櫃,天天都放在潮溼的環境裡,也用不了多久就會生黴變質。
個人覺得家裝這個東西,不管你是用加法還是減法,只要在保質的情況下,以簡約實用為主,適當的搭配和裝飾最實用、最節約錢,也是目前主流裝修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