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芯觀點」對不起,手機“獨顯”香不起來

「芯觀點」對不起,手機“獨顯”香不起來

在隔壁iPhone都用上了120Hz螢幕的2022年,相信沒有任何一個安卓廠商還敢固守60Hz,在螢幕引數這一塊,國內廠商卷得徹底,連蘋果也不得不跟著捲了起來。

「芯觀點」對不起,手機“獨顯”香不起來

只是120Hz螢幕雖好,但也帶來耗電等問題,不少廠商更是採取了非常保守的策略,將大部分應用的重新整理率鎖在了60Hz,也難怪有小夥伴老是吐槽說高刷升級了個寂寞。

不過呢,更應被關心的問題是內容適配,把手機螢幕看成是一個鐵鍋的話,影片和遊戲就是我們最常吃的兩道炒菜,最終的菜色味道如何才是關鍵。

可惜的是,這兩道炒菜的味道卻不能讓人滿意,雖然手機早在2020年就全面進入了高刷時代,120Hz和90Hz的手機比比皆是,但大部分遊戲卻依舊停留在60幀,大部分影片甚至只有30幀,白白辜負了我們高價買的高刷屏。

那麼,有什麼辦法能讓這兩道炒菜令更多人滿意呢?幾個手機廠商私底下一琢磨,整出了一個新玩意。

並不神秘的運動補償

實際上,早在2018年,小米投資成立的黑鯊遊戲手機初代就已經搭載了一顆獨立影象處理晶片,這可能也是最早搭載該晶片的手機之一,黑鯊官方稱,這款手機支援智慧運動補償技術、影象增強、暗景細節處理,同時還能提供視力保護,做到畫素級去藍光。

那麼,什麼是獨立影象處理晶片?運動補償技術又是什麼?

所謂的運動補償技術,正式名稱為運動估計與運動補償,即MEMC,英文全稱為 Motion Estimation and Motion Compensation,簡單來說,就是透過晶片和演算法預估物體運動的軌跡,最終補償出影片源中本身沒有的畫面,達到畫面更為流暢的目的。

「芯觀點」對不起,手機“獨顯”香不起來

2004年,飛利浦推出Trimension運動補償插幀技術,後來被整合進了WinDVD播放器,這項技術能夠將影片幀率從24幀提高到48幀甚至是72幀,能夠消除幀與幀之間的抖動,增加運動的平滑度。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當你在觀看一部24幀的電影時,鏡頭快速移動或者出現激烈打鬥時,大量殘影會讓人感到不流暢,但透過這項技術就能讓幀率翻倍,瞬間就能縱享“德芙絲滑”般的視覺感受。

「芯觀點」對不起,手機“獨顯”香不起來

而本質上來說,所謂的運動補償插幀,其實真的是在“無中生有”,它會在前後兩幀畫面插入並不存在的幀,如果想要24幀變為48幀,那麼就透過軟硬體解碼計算,用半猜半蒙的方式來形成一幀,插入到兩幀中,從而實現更平滑的效果。

在飛利浦推出這項技術的幾年後,大量電腦上的播放器都陸續支援了這麼好用的插幀技術,最終實現的效果卻差強人意,畢竟是透過猜和蒙得到的結果,露餡機率有點高,動不動就出現畫面崩壞……而且許多人也吐槽,這讓電影失去了靈魂,看電影這麼有儀式感的事情變成了吃薯片看肥皂劇,有悖於一百多年的傳統,不行不行。

「芯觀點」對不起,手機“獨顯”香不起來

話是這麼說,但人類終究是視覺動物,一個60幀的影片與一個24幀的影片擺在面前,相信只要不是所謂的電影原教旨主義者,都會不假思索地選擇前者,誰會討厭更流暢的畫面呢?

既然軟體容易露餡,那我們直接從硬體入手行不行呢?電視廠商一合計,這辦法好,於是順應需求,推出了具有MEMC功能的電視,配合支援運動補償技術的處理器甚至是專門的影象處理晶片,不僅能實現更好的補幀效果,還能整合一系列的最佳化演算法,比較為大家所熟知的索尼X1系列晶片,用獨家最佳化實現了對其他廠商的超越。

至於電腦顯示卡,由於效能強大,完全可以透過本身算力來進行影片插幀,良心的蘇媽還在顯示卡中集成了類似功能,GNC或Vega架構的AMD顯示卡可以用官方的Fluid Motion video功能配合播放器來實現插幀;至於奸商老黃的英偉達顯示卡嘛,也可以配合SVP這樣的老牌插幀軟體來實現影片插幀。

飛入尋常手機中

電視廠商這一思路,成功啟迪了手機行業。 2015年,聯發科就在Helio X10手機晶片上加入了類似MEMC的ClearMotion技術,這項技術會自動將幀率提升至60幀或120幀,從而顯著提高影片的清晰度和流暢度。

「芯觀點」對不起,手機“獨顯”香不起來

發哥雖然難得超前了一回,但ClearMotion技術最終曇花一現,後續晶片再也沒有它的影子了,而就使用體驗上來說,也更像是處理器本身所支援的特性,和電視上獨顯晶片實現的MEMC功能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上面我們所提到的2018年的黑鯊遊戲手機初代,就是最早採用獨立影象處理晶片的手機之一,這也標誌著廠商開始逐步認知到這一技術的重要性。

但60Hz重新整理率的螢幕也限制了MEMC功能的推廣,畢竟當時的主流遊戲已經能在旗艦手機實現60幀流暢執行,而影片插幀呢,實際需求卻沒有那麼大,導致黑鯊雖然最早搭載晶片,卻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

「芯觀點」對不起,手機“獨顯”香不起來

時間很快就來到2019年,一加7 Pro首發搭載了一塊三星的2K 90Hz螢幕,可謂是驚豔了整個搞機圈,高刷迅速成為了話題熱點,眾多小夥伴無不以擁有一臺高刷手機為榮,而看到了需求的廠商們就像當年全面屏來臨時一樣,迅速給自家新機加了一塊高刷螢幕。

當120Hz與90Hz的高刷迅速普及,對應支援的內容就成為痛點,總不能只為了刷微博而上高刷屏吧……畢竟大家的白花花的銀子也不是大風颳來的,總得讓人覺得物有所值對吧。

那麼聰明的手機廠商就開始琢磨起了MEMC這回事,2020年上半年,黑鯊3、OPPO Find X2 Pro、一加8 Pro三款手機都搭載了獨立影象處理晶片,把它作為主要賣點之一。

「芯觀點」對不起,手機“獨顯”香不起來

MEMC都有哪些好?Find X2 Pro在宣傳的時候聲稱,這是OPPO首次推出O1超感畫質引擎6,搭載獨立顯示最佳化晶片,即使普通影片也能升級為高幀率HDR效果,而一加8 Pro與黑鯊3也在官網上標註了類似技術。

看到這裡的小夥伴不免有些納悶,怎麼不同廠商的三款手機都用了獨立影象晶片,在具體功能上表現的也差不多呢?

「芯觀點」對不起,手機“獨顯”香不起來

因為它們背後站著的最大功臣,都是Pixelworks,而所搭載的晶片也是同一塊Iris 5晶片,這也印證了曾經錘子創始人羅永浩那句話:都是供應鏈的技術,方案整合商裝什麼XX呢。

是的,不管是一加的高幀2.0,黑鯊的MEMC 2.0,還是OPPO所吹噓的Motion Clear動態插幀,本質上都是Pixelworks提供的晶片與演算法,供應商給什麼,這些廠商就用什麼,頂多在具體適配上多花一些功夫,壓根不存在什麼獨家優勢。

雖說如此,但Pixelworks這家成立於1997年的美國影象顯示晶片廠商,還是有其過人之處的,比如在環境光自適應、螢幕色彩校準以及實時運動處理等方面的積累,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廠商不約而同地選擇它,只是大家這次又站在了同一條起跑線上,各種五花八門的技術,看看就好,不必太認真。

「芯觀點」對不起,手機“獨顯”香不起來

而且所謂的MEMC插幀並不一定要依託單獨的Pixelwork獨顯晶片來實現,早在2019年,Pixelworks就已經與與高通達成了獨立軟體供應商協議,在這之後的高通移動晶片都可以有條件地使用Pixelworks軟體的特定功能,像小米10系列和魅族17系列都沒有搭載獨顯晶片,卻依舊能透過OTA更新來實現上面三款機型的插幀功能。

去年12月,Pixelworks還與聯發科也達成了獨立軟體供應商協議,在即將量產上市的天璣9000上,也會同步用上Pixelworks軟體功能,在可預見的未來,大部分中高階手機都有望用上曾經頂級旗艦電視專屬的MEMC技術。

雞肋or實用?

相信大家內心都有疑問,前面說了這麼多,所謂的MEMC在手機上到底有沒有用呢?

答案是肯定的,不過嘛,只能說勉強做到了錦上添花,無法真的補足高刷生態,換句話來說,所謂的插幀,在做菜時只能充當味精,味精沒有直接營養價值,但它能增加食品鮮味,引起食慾,插幀也是如此,讓那些24幀和30幀影片看上去更為流暢,並不能改變影片本來的畫質。

在實際應用中,MEMC還會暴露出兩個致命問題:塊效應和振鈴效應。

塊效應很好理解,一塊一塊的不就是馬賽克嘛,愛看影片的小夥伴肯定不會陌生,由於MEMC技術會將每幀的影象分成若干畫素塊來進行分割槽域補足幀率,但在快速運動的物體邊緣就露了餡,往往會出現無法識別的畫素斷裂,呈現到最終畫面裡就是馬賽克與色斑。

「芯觀點」對不起,手機“獨顯”香不起來

振鈴效應,就更好理解了,大家仔細想想,振動著的鈴鐺周圍是不是會出現空氣扭曲呢?在MEMC計算中,畫面播放時物體本身會有一定程度的抖動,補足後往往會造成畫面模糊甚至重影,最容易露餡的就是球賽了,籃球和足球往往都會因為補幀而糊成一團。

即使再優秀的MEMC演算法與晶片,也無法完全規避上面這兩種效應,只能透過不斷的最佳化將它們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

並且MEMC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影片本身的畫質,本地高位元速率影片的插幀效果肯定是最好的,國外的油管和網飛也能提供較高的位元速率,目光轉向國內幾大巨頭(騰訊、愛奇藝、優酷、B站)那壓縮至低的可憐的位元速率,勸你還是降低一點期待為好……

這時候可能部分小夥伴就有新的疑問誕生了,既然線上影片插幀會因為畫質出現各種問題,那麼實時渲染的遊戲是不是就不會有那麼多煩惱了呢?

「芯觀點」對不起,手機“獨顯”香不起來

這種想法確實有一定道理,去年的iQOO Neo5上首發了遊戲插幀功能,官方宣傳這是搭載了“獨顯”的手機,利用“獨顯”晶片,可以實現120幀的高幀率遊戲,要知道即使是最新的驍龍8 Gen1也把握不住120幀遊戲,Neo5這款驍龍870手機居然這麼強?那還不趕快買買買?

讓人感覺氣憤的是,此“獨顯”非彼“獨顯,iQOO Neo5搭載的實際上就是Pixelworks的X5 Pro晶片,而所謂的120幀遊戲也是透過插幀60幀遊戲得來,如果想玩90幀的遊戲,系統還會“貼心”地把幀率限制回45幀,有些讓人啼笑皆非了。

有的人也會覺得,插到120幀也是120幀了,總比60幀玩遊戲爽吧,而這種想法卻是大錯特錯,在大部分如吃雞等射擊類競技類手遊中,透過插幀得來的遊戲,延遲感會更加嚴重,跟手性也會有大幅度下降。

「芯觀點」對不起,手機“獨顯”香不起來

原因也很簡單,MEMC是一種影象後期處理技術,是在影象生成後,再利用硬體和軟體去計算生成本不存在的幀,所謂的遊戲插幀是針對處理器渲染好的遊戲畫面影片流進行插幀,這個過程中間大約有100ms左右的延遲,在看影片時候表現還不明顯,當用在對瞬時操作要求比較高的遊戲中時,這一缺點就徹底暴露無疑了。

而且影片插幀所存在的問題,遊戲插幀也難以避免,在開啟MEMC後,遊戲畫質和解析度也會有一個明顯的下降,在場景變換較快的情況下,計算錯誤和影象劣化會時不時出現,很是影響玩家的體驗。

另外,由於這塊MEMC晶片是外掛的,在進行遊戲插幀的時候還會偷偷吃掉手機電量,可能打上三四局就會蹦出電量不足的提醒,持久力實在堪憂。

所以說呢,不想快速掉分的話,還是別在手機上開啟遊戲MEMC功能為妙……

「芯觀點」對不起,手機“獨顯”香不起來

最後簡單總結下吧,所謂的MEMC技術和晶片,本質是一種抄近道的辦法,目的是在目前高刷生態缺失的情況下,用取巧的辦法來填補空白,解決畫面內容與裝置顯示不匹配的問題,手機MEMC晶片的供應商Pixelworks官網就清楚寫明瞭這一點。

MEMC是一種權宜之計,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目前手機高刷生態的問題,或許有朝一日,類似李安《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雙子殺手》這樣原生提供60幀乃至120幀的電影電視劇越來越多,而手機效能也足以輕鬆帶動120幀的大型3D遊戲,屆時MEMC技術就會慢慢淡出這個舞臺吧。(校對/holly)

分類: 軍事
時間: 2022-02-12

相關文章

1988年授予少將軍銜的5位女將軍,分別是誰,擔任什麼職務

1988年授予少將軍銜的5位女將軍,分別是誰,擔任什麼職務
偉大領袖毛主席曾說過--"婦女能頂半邊天".在我軍發展史上曾湧現出無數巾幗不讓鬚眉的女性戰士,她們智慧.慈愛,身上似乎充滿著無盡的力量. 1988年9月,被廢棄了23年之久的解放軍 ...

新中國第一位女將軍,回鄉時遇上毒打過自己的前夫,託人帶了句話

新中國第一位女將軍,回鄉時遇上毒打過自己的前夫,託人帶了句話
湖南瀏陽,瀏水河畔,誕生了中國的第一位開國女將軍--李貞.1955年,已被授軍銜的李貞回家鄉省親,這對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女人來說,是實實在在的衣錦還鄉.父老鄉親們全出來迎接她,街上擠滿了人,大家都爭著 ...

1955-1964年,12位廣西籍將領被授予少將軍銜,其中8位參加了長征

1955-1964年,12位廣西籍將領被授予少將軍銜,其中8位參加了長征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授銜時,有10位廣西籍紅軍將領被授予少將軍銜,其中有8位少將是參加過長征的的,有一位參加的是南方三年游擊戰爭(姜茂生),還有一位直到1937年才重新找到部隊(黃一平,193 ...

1988年授銜儀式,這位上將被舉報,說他是“韓國特務”

1988年授銜儀式,這位上將被舉報,說他是“韓國特務”
在1988年的時候,我們解放軍恢復了軍銜制.在這次的授銜儀式當中,居然被人舉報有"韓國特務"的出現,被舉報的人正是此次授銜中,唯一的少數民族上將,名為趙南起. 其實舉報這件事,並不 ...

55年全軍大授銜,張琴秋為何沒授銜?其職務高於女少將李貞

55年全軍大授銜,張琴秋為何沒授銜?其職務高於女少將李貞
作者:莫孤煙 在1955年至1965年全軍首次授銜中,李貞少將是唯一一位女將軍.有資格成為女將軍的,其實還有曾經任紅四方面軍政治部主任的張琴秋,不過她在解放後擔任紡織部副部長,已不在軍隊系統,因而未授 ...

開國授銜時上將分為十七個類別,哪六位上將的軍銜與眾不同?

開國授銜時上將分為十七個類別,哪六位上將的軍銜與眾不同?
1955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透過<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以保持軍官隊伍的穩定,提高軍官的積極性. 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規定,上將軍 ...

上戰場還濃妝豔抹,讓這6位女星告訴你,什麼叫女將軍形象

上戰場還濃妝豔抹,讓這6位女星告訴你,什麼叫女將軍形象
古裝劇大家也都看了不少,其中有很多塑造女將軍親自上陣殺敵的劇情.她們大多英姿颯爽,實力超強,觀眾看著很驚豔過癮. 然而,在有些劇裡的女將軍形象,實在太違和,簡直弄成古裝時裝片. 在<武媚娘傳奇& ...

新中國十大最著名的女將軍

新中國十大最著名的女將軍
中國自1955年頒佈軍銜制以來,授予女將軍者可謂鳳毛麟角,開國女將軍僅僅才一位.這些巾幗女英雄們無私奉獻,窮盡一生或許都沒人知曉她們的名字.下面小編將為大家盤點新中國十大女將軍,她們是:李貞.徐莉莉. ...

1955年大授銜時解放軍八大總部的正副首長都是誰

1955年大授銜時解放軍八大總部的正副首長都是誰
1955年大授銜時中國人民解放軍有八大總部,分別是總參謀部.總政治部.訓練總監部.總幹部管理部.武裝力量監察部.總後方勤務部.總軍械部.總財務部. 總參謀長為粟裕大將,總政治部主任為羅榮桓元帥,訓練總 ...

大授銜時,他是職位最高的開國中將,舅舅授元帥,大舅哥後成主席

大授銜時,他是職位最高的開國中將,舅舅授元帥,大舅哥後成主席
1927年南昌城中的一聲槍響,揭開了我黨獨立領導革命武裝,建立人民軍隊,反抗反動派迫害的序幕. 二十多年的革命歷程,無數英烈在中途倒下,而更多的革命青年在我黨召喚下,告別親人,投身於轟轟烈烈的革命事業 ...

33歲成“萬歲軍”政委,授銜時,他是最年輕的開國中將,年僅38歲

33歲成“萬歲軍”政委,授銜時,他是最年輕的開國中將,年僅38歲
1955年授銜時,許多年輕有為的共和國軍事將領來到了中南海懷仁堂,在這裡,朱德元帥看到一個非常熟悉的面孔,這位年輕人也看到了朱德,急忙前來行軍禮. 朱德笑著說:"你這個小鬼頭,也當上中將了啊 ...

黃埔四女傑之一,紅軍第一位女師長,白馬雙槍女俠——胡筠

黃埔四女傑之一,紅軍第一位女師長,白馬雙槍女俠——胡筠
在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中,擁有無數的先烈犧牲在全國解放的前夕.如果沒有他們在沙場上舍生忘死.赴湯蹈火.前赴後繼的英勇戰鬥,就不會有今天的幸福.所有的烈士都值得記我們永遠懷念,激勵我們奮勇前進!今天要說的 ...

用80分的容貌演出100分的風情,“媚骨天成”我只服這4位女演員

用80分的容貌演出100分的風情,“媚骨天成”我只服這4位女演員
在熒幕上,有這樣一類女子,她們論容貌,比不上李嘉欣.陳紅.范冰冰這樣的絕世美女,演的角色,或許也不是女主角,甚至還是招人恨的反派,但就是讓你過目不忘.驚豔不已,甚至感嘆一句:風情萬種,人間尤物! 用8 ...

毛澤東來到井岡山後,袁文才指著一位女幹部說:老毛,她叫賀子珍

毛澤東來到井岡山後,袁文才指著一位女幹部說:老毛,她叫賀子珍
井岡山第一位女紅軍 1927年,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失敗後,經過三灣改編開始向井岡山進軍. 有一天,袁文才帶著34歲的毛澤東第一次來到賀子珍面前,作為一名紅軍女戰士,在人煙稀少的萬山叢中的井岡山,自然 ...

三千老紅軍授銜時不夠標準,怎麼辦,毛主席決定:紅軍不下校

三千老紅軍授銜時不夠標準,怎麼辦,毛主席決定:紅軍不下校
中國軍隊的稱呼和編制有過諸多次改動,但是由於戰爭的原因並沒有正式大規模的統一授銜過,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實在1946年,國共第二次合作還未結束時,我軍也曾實行過軍銜制.在那次評選中,陳毅是上將,粟裕是少 ...

1988年,總參謀部有4位副總參謀長,都是誰?授予什麼軍銜?

1988年,總參謀部有4位副總參謀長,都是誰?授予什麼軍銜?
1988年,總參謀部有4位副總參謀長,都是誰?授予什麼軍銜? 1988年9月,我軍實行新的軍銜制,史稱88式軍銜.88式軍銜將級軍官設有4級,自高至低依次為一級上將.上將.中將.少將. 當時的總參謀長 ...

同樣是女扮男裝,這7位女演員的扮相,才叫尊重觀眾

同樣是女扮男裝,這7位女演員的扮相,才叫尊重觀眾
一.葉童 葉童反串扮演的許仙覺得可以稱得上經典,扮上男裝的她可以說雌雄莫辨,讓觀眾都直呼"受騙"了. <新白娘子傳奇>因為是古典神話劇,一直深受大家的喜歡,這些年也有不 ...

堅持23年鬥爭的瓊崖縱隊,55年授銜時為何只有一箇中將?兩個原因

堅持23年鬥爭的瓊崖縱隊,55年授銜時為何只有一箇中將?兩個原因
1955年,原瓊崖抗日獨立總隊副總隊長莊田被授予中將軍銜,他也是瓊崖縱隊走出來的軍銜最高的開國將軍.同年又被授予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圖 莊田將軍 而同時作為原瓊崖抗日獨立總 ...

突然消失在熒屏的10位女演員,兩位失婚三位變樣,還有人削髮為尼

突然消失在熒屏的10位女演員,兩位失婚三位變樣,還有人削髮為尼
在很多人的童年記憶中,有不少演員都曾留下過美好的回憶,不過,隨著娛樂圈的更新迭代和歲月的蹉跎,那些曾在熒屏前有過驚鴻一瞥的女演員們,也或多或少早已經被人所淡忘了. 這次,小編就帶大家回憶一下,10位曾 ...

開國上將的籍貫及授銜時的年齡、所任職務

開國上將的籍貫及授銜時的年齡、所任職務
從1955年開始實行軍銜制到1965年廢除軍銜制,我國先後授予了蕭克.李達等五十七位高階將領為上將,其中1955年授銜的有五十五位.1956年和1958年分別授銜一位. 開國上將 在五十七位開國上將中 ...